腎病看不懂檢查化驗單,不知病情輕重?腎內科醫生來幫忙

2020-12-17 騰訊網

常常有腎友詢問病情時,問他們一些反應病情的關鍵性的指標,卻一問三不知。大多數是醫生沒有給詳細講過,少部分是沒有認真了解過。慢性腎病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也有一些必須要了解的指標,就像血壓高了你必須要監測你的血壓指標一樣。

腎功能的受損主要是腎臟內部組織結構異常,簡單來說是一些發揮作用的腎臟組織受損。其中腎小球和腎小管是腎單位兩大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監測腎功能的情況,每一方面都要重視。

按照腎小球和腎小管分類來看看反應腎功能的每項指標,評估下你的病情處於哪個階段?

腎功能檢查之腎小球損傷情況指標

1、尿微量白蛋白尿(ALB)

白蛋白是蛋白尿中的一類蛋白成分,白蛋白僅有微量漏出表明腎小球出現的損傷比較輕微。由於每種腎病類型對腎功能的損傷程度不同,微量白蛋白尿也常判斷糖尿病腎病等伴有微血管病變的類型腎病的主要指標依據。

如果腎友們檢查沒有大量蛋白尿,但存在微量白蛋白尿,應該警惕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如果本身沒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也要警惕腎功能的損傷。

腎友們如果已經存在大量蛋白尿(定量超過0.15g),可以不參考這項指標的情況。但容易需要警惕腎臟微血管血液循環的情況,注意監測腎臟供血供氧的情況。

2、尿液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這項指標可能大家比較陌生,但有一類腎病大家不會陌生就是——IgA腎病,又被稱為免疫球蛋白A腎病。因此尿液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檢查的Ig。主要觀察的是IgA、IgG的情況。

腎小球繫膜細胞發生增生後,可觀察到繫膜區有廣泛的IgA、IgG細胞的沉積,檢查可指標可發現,IgG相關指標比值出現升高。免疫球蛋白的變化也反映出腎臟本身屬於一類免疫系統疾病,患者自身的免疫情況處於較差的狀態,需要及時提升免疫力,對抗腎臟炎症對腎功能的損傷。

3、尿液轉鐵蛋白(TRF)

我們常說尿蛋白的漏出,主要是腎小球基底膜受損,通透性增加導致大分子蛋白漏出。那麼,哪項指標可以更敏感反應腎小球濾過膜的電荷屏障的受損程度?它就是尿液轉鐵蛋白。

這些指標能更進一步反應腎小球受損的情況,受損的程度,對幫助及時修復受傷較輕的腎細胞,深入的觀察腎功能的變化有重要指導意義。

腎功能檢查之腎小管損傷情況指標

腎小管受損情況的關注度往往沒有腎小球大,主要是腎病多數還是以腎小球性腎病為主,腎小管損傷類別的腎病較少。但腎病中後期一些患者往往出現血壓高、夜尿增多等情況,表明腎小管也開始慢慢受損了。

有兩方面指標可以衡量腎小管受損的情況:

1、尿中低分子量蛋白

尿液中的低分子量蛋白可以自由的通過腎小球濾過膜,但99%的會被腎小管重吸收回去利用。但如果腎小管出現損傷,重吸收的能力降低,這些低分子蛋白也自然而然的隨之漏出來。

比如常見的一些指標如尿 a1 微球蛋白、尿β2 微球蛋白、尿視黃醇結合蛋白(RBP)等就是反應腎小管情況的重要指標。

2、尿液中酶的測定

尿酶檢測是通過分析尿中某些酶的含量來推斷腎臟不同部位病理改變的方法。

可能有些腎友經常在化驗報告上看到這些指標,如溶菌酶(LYS)、γ-穀氨醯轉移酶(GGT)、β-半乳糖苷酶(GAL)等等,但卻不知道究竟是反映了哪些問題。

舉個例子,如溶菌酶從腎小球濾過後 99% 以上被腎小管重吸收。如果腎小管上皮細胞受損害,重吸收發生障礙,檢查尿中濃度自然會升高。其他類型也是一樣的情況。

檢查尿液這一項就能反映出很多腎功能問題,也可以細緻的了解病情的變化。看似麻煩,實際上很多都是腎功能情況的「報警燈」,對預防腎衰竭也有益處。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尿常規檢查可以查出早期腎病嗎?讀懂化驗單!避免向尿毒症惡化
    想要知道是否患上早期腎病,可以從尿常規檢查中發現。養成定期體檢習慣,注意尿常規檢查,就可以發現早期腎病,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會讓腎病向尿毒症方向惡化。尿常規檢查細菌異常升高尿常規檢查異常怎麼回事?當尿常規檢查結果,蛋白尿和潛血同時出現時,要高度懷疑腎臟損傷。應及早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早治療就可以避免病情惡化。尿常規檢查包括哪些?包括蛋白質、酸鹼度、透明度、潛血、尿糖定性、比重、顏色、上皮細胞、白細胞、紅細胞、管型。
  • 肝功能化驗單看不懂?重點看這3個指標,一眼就明白
    肝功能受損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很多人會做肝功能檢查,以了解自己的肝臟是否健康。 肝功能見擦汗是通過抽血化驗,可以根據血液中各種和肝臟功能有關物質的濃度值來對肝臟功能做出一個推斷,是一項簡單有效的體檢項目。
  • 肝功能化驗單 如何正確看肝功能化驗單
    很多人每次去看病都是檢查,但是因為看不懂,都是把化驗的單子送給醫生看是什麼情況,其實可以自己學會看化驗單,比如說肝功能化驗單,那您知道怎麼看肝功能化驗單才是正確的嗎?很多人不知道上面的數據哪一個是用得著的,哪一個是不用的,那就來學習一下如何看肝功能化驗單吧。
  • 看看這個化驗單,該吃什麼藥?
    如果你是醫生,你是不是經常有題目中這樣的神提問,親戚朋友或者同事給發過來一個化驗單,然後親切的問「幫忙看看,用吃藥不用?」。如果你是患者,你是不是也經常有這樣的想法或者行為,會發化驗單給自己認為比較熟悉的醫生,詢問「幫忙看看這個化驗單,看用不用吃藥?」。如果你是醫生的朋友,你是不是經常也有這樣的患者朋友,讓你幫忙諮詢你的醫生好友,「幫忙看看這個化驗單,看看用不用吃藥?」。
  • 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正確看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大家好~我是呼吸科醫生秦強,很開心加入「醫知袋鼠」(jjkkczj)的科普醫生團隊,能夠利用醫知袋鼠這個平臺與大家分享科普知識。很多寶寶感冒發燒去醫院,經常要做這一項檢查:血常規。面對滿是數字的化驗單,家長們往往是一頭霧水:化驗單上的數字說明了什麼?
  • 寶寶化驗單看不懂?醫生來不及說的,都在這裡!
    孩子的身體狀況都寫在了化驗單裡!可是,化驗單上密密麻麻的詞語、數字和火星文似的符號,真得很讓人惱火,根本看不懂好嗎?!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健康狀態,今天科長用「人話」翻譯化驗單上的重要指標!● 白細胞計數增多、減少,可能出現的疾病● 白細胞分類計數增多或減少,化驗單上會有「↑」「↓」標註。
  • 蛋白尿加號越多腎病越嚴重嗎?
    腎炎檢查中一項重要的指標就是尿蛋白,在化驗尿蛋白時醫生會根據尿中蛋白質的含量,降等級劃分為「+」、「++」、「+++」或「++++」,「+」代表24小時的蛋白尿定量大於150毫克。尿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就說明腎病問題可能性就越高哦。
  • 人民醫院腎內科服務病人的故事 
    昨天,問起在腎內科一直進行腹膜透析治療的陸老先生,他對醫院的技術和服務讚不絕口,現在他平時自己在家護理,每個月來醫院做一次檢查,醫院都把他安排得妥妥的。高品質的醫療技術,以人為本的貼心服務,讓陸老先生甚為滿意。
  • 致所有人:腎病來臨可能毫無徵兆
    醫生給我開了尿常規化驗,結果,尿蛋白3+,隱血3+!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懂,醫生自己在那看了半天,開了消炎藥讓我一個禮拜後複查,一周後,化驗結果還是如此。醫生建議我到腎內科看一下,我忐忑的掛了腎內科號。根據前兩次的檢查結果,腎內科醫生初步斷定我是「慢性腎炎症候群」,當即又給我開了很多查血的單子。
  • 腎內科醫生教你從容應對!
    大家好,我是一名腎內科醫生,說起尿常規,我想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了,因為不論是看門診、住院還是各種五花八門的體檢套餐中都包含了這個項目,雖然化驗不貴,也就十來塊錢,但其中很多的陽性指標所能反應的臨床意義卻非常之大,可涉及到泌尿系統的多種疾病。
  • 糖尿病化驗項目多,化驗單要怎麼看?各項檢查及其結果判讀!
    尿糖   正常情況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檢查呈陰性。當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6~10.08mmol/L)時,腎臟的腎小管就不能將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回吸收,尿糖就會增高呈陽性,化驗單上用「+」號表示。
  • 出現這5情況,多提示腎病復發或加重,應至少檢查這5方面指標!
    周遜 腎內科主任若能早發現或首次就能採取及時規範的治療措施,腎病多可完全治癒或長期穩定病情。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還是會有部分腎病出現復發或病情加重情況。而一旦出現腎病復發或病情加重,不僅可能並發危及生命的併發症與合併症,而且必須再次「忍受」多種藥物帶來的毒副作用。
  • 女子雙腳水腫,診斷腎病症候群,直到出現咳嗽醫生才發現是肺癌
    醫生用了按了按周女士的小腿和足背,一壓就是一個坑。這是很明顯的水腫了,凹陷性水腫。醫生說。還問周女士有沒有留意自己的尿液,是不是尿裡面有特別多的泡泡。周女士恍然大悟,說這段時間來解小便的確是比較多的泡泡,自己也不懂,沒去追查原因。現在醫院問起來,後悔不迭。
  • 腎病防範腎衰竭,最該關注哪項尿液指標?腎內科醫生超全解答
    尿液檢查項目也是判斷腎病的重要指標之一。一些腎友發病之初,往往就是發現了尿檢指標異常,進而查出了病情,抓住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很多腎友知道要查尿,但卻不知道重視哪些化驗指標。及時檢查後也對自己的病情一知半解,不能系統地進行規範的管理病情。腎病最該關注的尿液指標是什麼?
  • 年輕人尿液發紅眼瞼浮腫需查腎病
    「什麼是IgA腎病?慢性腎炎包括IgA腎病嗎?」經常有患者打電話來編輯部問這樣的問題。為此,記者採訪了廣東省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史偉。他表示,臨床上很多人不了解IgA腎病,所以也不重視治療。其實,IgA腎病是最常見的一種腎小球疾病,患病率在原發性腎臟疾病中佔第一位。
  • 小心高蛋白營養品成腎病「催化劑」(圖)
    昨天,記者從瑞金、新華和龍華醫院等腎內科了解到,不少中老年人因為子女孝順送保健品,過量攝入高蛋白營養品,致使原有的腎病短時間加重,甚至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專家提醒,高蛋白營養品對術後病人恢復元氣作用不小,但並非人人「通用」。尤其是中老年人,可能因高血壓、糖尿病等伴發各種腎病,即使沒有腎病的,腎功能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退,高蛋白飲食反而可能加重腎臟負擔。
  • 看不懂肝功能化驗單?重點看這3個指標,一眼就明白
    想要了解自己的肝臟是否保持健康狀態,應該進行肝功能檢查。在肝功能檢查中,了解到多項指標是否處於合理範圍內,如果某些指標異常,需要高度重視,有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指示。如果沒有引起重視任由肝臟病變持續發展,有可能就會威脅身體健康。
  • 尿蛋白2+、潛血2+病情嚴重嗎?腎內科醫生說的很直白
    檢查出腎病後,大多數腎友們最想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病情嚴不嚴重」。通常我們都會進一步根據患者檢驗出的指標,及腎功能的情況,做出初步的判斷。最常見的腎炎早期的典型症狀就是尿蛋白、尿潛血還有水腫,也是早期衡量腎病的典型的「三巨頭」。
  • 寶寶化驗單你懂了嗎?血常規4個關鍵指標
    ,無論發燒感冒,還是嘔吐拉肚子,到了醫院掛了號,一般情況下,醫生就會開個血常規化驗單。當媽媽拿到了血常規的報告單,看著上面的加號、減號、向上向下的箭頭,就會覺得一頭霧水,完全看不懂啊,也不知道寶寶究竟哪幾個指標出了問題。尤其是寶寶感冒發燒時,媽媽應該如何判斷寶寶是病毒感冒還是細菌感染呢?所以,對於媽媽來說,能看懂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真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
  • 化驗單指標代表什麼?
    化驗單指標代表什麼?可以讓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並及時做出對應的治療方案調整。如果沒有定期複查,很可能患者的病情依然在進展,同時現有的治療方案已經不足以治療,那麼對於患者的病情很可能變得更加嚴重哦!   確診了強直性脊柱炎後,定期複查,可以讓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並及時做出對應的治療方案調整。如果沒有定期複查,很可能患者的病情依然在進展,同時現有的治療方案已經不足以治療,那麼對於患者的病情很可能變得更加嚴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