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烈:中國白酒之諾曼第登陸篇

2020-12-20 TOM資訊

當中國的華為、小米等科技品牌橫掃海外市場時,另一場悄無聲息的文化戰役,也在全球打響,這場戰爭的主角是中國白酒。

在世界的酒桌上,中國的白酒,發生著從「毫無存在感」到「有點獨特味道」的轉變。越來越多新銳的品酒者和大廚開始關注到這一不同於任何西方酒體的中國烈酒。

數十年前,中國的白酒早已蜚聲海外。最著名的故事,當然是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那戲劇性的一摔。然而,數十年來,中國白酒的尷尬局面便是叫好不叫座。海外的中國白酒消費幾乎十之八九,來自於華人。世界十大烈酒市值排行榜的前四都是中國白酒,但消費的來源幾乎都是中國本土。

「來自中國的滄海烈」

自2019年始,一款名為滄海烈的中國白酒開始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方式在海外悄悄的收復失地。一系列戰役的關鍵詞便是「搶佔制高點」,讓頂級的酒莊和米其林餐廳先來上中國的烈酒,先團結懂得品酒的國際意見領袖。

戰役中,滄海烈在海外,布局了三個頗具玩味的市場手法,很洋氣又很硬氣。

首先就是「喝起」。約酒這樣的事情,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道共同的風雅。滄海烈酒友圈子裡,不乏大量出色的商界精英。他們往往會親自找到熟識的酒界外國友人,約起一場小醉便歸的酒局。當然,指定就開滄海烈。「不醺不撤,淺醉即止」是滄海烈酒友在邀請外國友人喝酒時的宗旨。這裡面,著實打了不少的小九九。對於絕大多數第一次喝中國烈酒的外國人而言,不醺則意味著還沒有找到烈酒除了口感、爽感之外的快感。而如果過於醉,則也會引起一定過猶不及的反感。微醺的狀態,正好讓國際友人感受中國雲端之上、寫意之中的微妙境界。此刻,拉近了距離,感受了中國烈酒的美妙之處。也便為滄海烈進入各類洋酒霸佔的圈子埋下了伏筆。

滄海烈的瓶體採用金瓶和銀瓶,分別取自中華五千年文明以金為文明往來的禮儀文化和銀代表的高雅文化。而瓶體採取的是中國樽的四平八穩形制,以及高山流水,降世流光的紋理。最妙的來了,這些所有中國文化底蘊的元素集合後,滄海烈的瓶體形成了高端洋酒的設計感覺。雖然可能極少能看到各類洋酒以及中國白酒採取過金銀瓶體和流光紋理,但確確實實的觀感是中國的白酒而似乎有著洋酒的外形。

這是取巧,也是融合。在實際的國際市場上,大量酒客在拿到滄海烈後,就不再把它當做是偏見化「嘗怪味」的中國酒,而是一款值得用心去品一下時尚高端酒。好酒,永遠不懼用心品酒的人。一來二去,酒客也變成了常客。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這是人頭馬XO影響了中國的廣告語,絕大多數對其奉若經典的老百姓甚至不知道人頭馬是什麼口味,什麼酒種。而「龍之烈,王者不醉」則是滄海烈影響世界的廣告語。神秘的東方龍的遐想,以及王者不醉的挑釁,無不在激發老外的荷爾蒙和烈酒共舞。

瓶身上的融合和大膽突破,以及廣告上的創新表達。這是滄海烈第二個手法:由外而及內。

中國烈酒不受國外待見的最核心的原因,說出來其實比較令國人哭笑不得。「中國的白酒太香了」,這是老外們的普遍表達,他們的心態往往擔心放了香精或是喝到了某種濃縮造物。實際上,中國白酒是是世界六大蒸餾酒中,唯一主動加入黴菌參與發酵的品種。最終產生了各種醛類和醇類,化合成豐富的香氣。但是,口感過於濃烈的中國白酒反而將第一次喝白酒的老外擋在了門外,而白酒對於各類雞尾酒調製的常規方式也相當的不友好。從而,中國白酒始終在西方主流市場外徘徊。

在實現老外對滄海烈第一步接納的艱巨使命時,滄海烈巧妙的採取了對比和調製。銀瓶滄海烈的口感是相對較烈的。便採取了對比伏特加的手法。一小杯寡淡如純酒精感的伏特加和一小杯香氣濃鬱但同時更具烈感的銀瓶滄海烈比較,口感上的調和,瞬間把滄海烈銀瓶凸顯了出來。滄海烈金瓶的「老外首品」則採取了讓國內老一輩酒客比較意料之外的品嘗方式:調和。金瓶滄海烈相對比較綿柔,通過大量的調配嘗試,當滄海烈金瓶配合適量的紅牛類飲料,以及少量鹽分之後,口感簡直獨樹一幟。瞬間擁有了西方人認可的好喝、獨特的雞尾酒風味品質。這種在傳統看來「歪門邪道」,但在西方和年輕人看來「有品有料」的騷操作,從結果上,確實為中國頂級白酒圈了一大波金髮碧眼的真粉絲。這是滄海烈的第三個手法:改變不了你,就先適應你。

滄海烈意法德大區的負責人表示,滄海烈贏得國際口碑而走紅,是意外,也有必然性。原本滄海烈屬於大師酒,挑取茅臺鎮最好的10~20年份以上的藏酒,由大師勾調而成。由於酒價頗高,喝滄海烈的最初是一個小的酒友圈子。這個圈子裡大部分人品遍各類好酒,也是各個領域的成功人士,追求品質的圓滿感而非單純品牌。當滄海烈進入國際市場極少量試水時,不少酒友圈裡的海外華人就非常願意把這個酒介紹給國際友人。

他也表示,最重要的是滄海烈趕上了中國的國運。近些年,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酒運往往是和國運捆綁在一起的,國內經濟發展了,國酒就發展,茅臺市值上萬億也就是由此而來。國際影響力起來了,中國頂級白酒就容易在國際上受到文化層面的認同,國際上更容易接受來自中國的「高端奢享品」。至於是滄海烈還是其他那些中國白酒品牌,實際上看的是誰肯先邁出那一步,誰肯去適應國際市場。由於國內品牌白酒的市場極其成熟,並沒有動力去發力國際市場,更沒有動力在國際市場發力高端白酒,也就給滄海烈這樣品質標準和運營思維都願意接軌時代和國際的中國烈酒更公平的機會。

「緣起,尋酒於茅」

這裡,不得不提的是滄海烈的緣起。一群品酒的老饕,前往茅臺鎮找「好酒」。他們有上市公司的老闆,也有數十年品遍名酒的酒仙,還有坐疲了辦公室希望找點雅趣的小咖。

茅臺鎮向來褒貶不一。因為茅臺的一枝獨秀,茅臺鎮也就成了各種中低端白酒「掛名」的陣地,做砸了茅臺鎮的品牌。然而,基於茅臺鎮悠久的釀酒歷史和產業聚集,酒鎮之中,著實還有不少的年份好酒乃至頂級酒品,深藏於酒窖但不流通於大市。最初的這一批人找酒途中有哪些故事,已不得而知。只知,這一群人找到了滿意的好酒,也找到了調酒的大師。

那群人快意江湖以滄海處世,但見一聲笑,便有了滄海。那群人藏鋒而暇,只在當為時亮劍,也就有了烈。於是他們把心中最滿意的酒,就叫了滄海烈。

一直以來,滄海烈都作為他們小圈子內自品宴客的私享酒,直到其中幾位想著去撩撥一下老外,也就最終有了金銀瓶形制的滄海烈「MAO」酒。

「酒承國運,東有滄海」

時至今日,滄海烈已經被十數家頂級酒莊收藏,並作為限量售賣渠道。也有十數家米其林餐廳採用金瓶滄海烈作為特調配套酒品。甚至有兩家米其林餐廳研發了以滄海烈君臣調製所料理出「有東方氣息」的餐品。

據悉。目前,在國際市場,滄海烈遇到的最大問題,並不是銷售問題,也不是認知問題,而是產能問題。由於並非採用類似茅臺大廠的數十年輪式經營,也因為對基酒品質的要求過高,滄海烈的產能一直處於低線。加之國內滄海烈酒友圈層的用度不斷提升,產能限制下,供應國際市場的滄海烈在近期一直處於一瓶難求的狀態,倒是間接推動了各類中國其他白酒的銷量。例如298美金/瓶定價的金瓶滄海烈,在海外往往可以賣出398美金乃至更高的價格。當前,除了對米其林餐廳供貨保持穩定外,各個經銷商時常處於缺貨狀態。

據滄海烈相關人士介紹,滄海烈將在保持「MAO」作為圈層酒定量供應的同時,陸續推出系列酒以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

無論是滄海烈還是其他品牌的中國白酒,未來馳騁國際市場的關鍵一定需要傳承和發揚。傳承,是傳承東方文化和對中國好酒的嚴苛標準,而發揚則是去更多適應新興市場、新興人群和新的時代特色。從這點上看,滄海烈做出了表率的作用。也相信中國多種香型、多種口感特色的烈酒將會如巨龍一般,攪動世界的酒界風雲。

恰如人們會以伏特加這類純粹的酒精酒去定義俄羅斯為「戰鬥民族」的文化標籤。不得不期許,隨著大國崛起,最終,老外們會以怎樣的特性和酒性來品評中國。

 

責任編輯: WY-BD

相關焦點

  • 搶灘登陸高端製劑:中國醫藥創新的諾曼第
    4年後,當年潰敗英倫三島的30萬聯軍,成了登陸諾曼第成功反攻歐洲大陸的主力。從仿製藥領域大撤退的中國藥企,靠什麼來反攻?二、開闢第二戰場中國醫藥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從仿製到創新的轉型期,以實現從醫藥大國向醫藥強國得歷史性跨越。
  • 諾曼第登陸成功的3個要點
    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為首的盟軍快速跟進「霸王行動」,近百萬的陸軍在海軍、空軍的火力掩護下,於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撕開了德國人所謂的「大西洋壁壘」,拉開了英美重返歐洲大陸的序幕。然後主動拋出一個假設性的提案給德國人——盟軍定於諾曼第和加萊兩地選擇性登陸。最後在英國東南部地區廣泛集結偽裝部隊,讓德國人相信加萊將是盟軍的登陸點。
  • 美媒揭秘諾曼第登陸7件秘事:前總統之子拄拐杖搶灘登陸
    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導 美國「偵察勇士」網站6月10日報導稱,關於諾曼第登陸,以下7件事也許會讓你大吃一驚:一位56歲的將軍拄著拐杖搶灘登陸知道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兒子小西奧多·羅斯福準將參加了諾曼第登陸日作戰的人不多。他甚至不該出現在那裡。
  • 諾曼第登陸紀念將舉行 我國贈送和平女神像(圖)
    諾曼第登陸紀念將舉行     盟軍登陸諾曼第60周年紀念將舉行巴黎戒備森嚴     美國總統布希等17國元首和政府首腦預定5日起陸續抵達巴黎,準備參加在法國諾曼第地區舉行的盟軍登陸
  • 諾曼第登陸——流芳百世的經典之作
    為達到阻止德軍增援這一目的,盟軍採取了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利用強大的空軍全面轟炸法國西北部的鐵路、公路目標,封鎖通往諾曼第的交通,使德軍增援不能到達。另一方面則是展開戰略欺騙和偽裝,使德軍統帥部相信,在諾曼第登陸之後,還會有另一場更大的登陸,所以不把援軍調往諾曼第。
  • 每一天都是諾曼第登陸 聯想手機的絕地反攻
    1944年6月6日,二戰中盟軍在法國諾曼第登陸,吹響了反擊德國的號角。74年後,相似的一幕,正在國產智慧型手機行業中上演。隨著聯想內部諾曼第計劃的曝光,其整裝再出發,每一戰必勝,誓將失去的陣地奪回來的反擊戰略,已經逐漸清晰。
  • 諾曼第登陸節——若海岸有記憶,把青春留給海岸!
    諾曼第登陸紀念日在每年的6月6日,且每逢整數年的紀念活動都會較平常年份盛大。人類無法逆轉時間向前推移帶來的流逝之感,當年登陸的聯軍士兵逐漸在老去,2014年的6月6日是諾曼第登陸70周年的紀念日,我們推薦你去法國西海岸的諾曼第看看。諾曼第北濱英吉利海峽。
  • 這兩個人,猜對了登陸地點是諾曼第,卻又陰差陽錯耽誤了戰機
    在諾曼第登陸前,盟軍出色的情報戰給德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以至於以倫德斯特為首的許多德國名將被誤導,錯估了盟軍的登陸地點。但撥開重重迷霧,當時納粹的高層裡還是有一個半人識破了盟軍的詭計,堅信真正的登陸地點就在諾曼第。
  • 英國士兵赴法紀念諾曼第登陸 卻因溺水身亡
    圖為二戰退伍老兵(圖源:法新社)海外網6月3日電法國媒體2日報導,一名赴法參加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儀式的英軍士兵在試圖遊泳橫渡一條運河時溺水身亡。英國軍方發言人證實了上述消息,但並未透露更多細節。據藍色法蘭西電臺報導,死者是一名30餘歲的英國軍人,他與數千名英軍士兵共赴法國諾曼第地區,準備參加本周舉行的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儀式。他們駐紮在法國卡昂市附近的朗維爾小鎮一座軍營內。報導說,這名英軍士兵1日晚在貝努維爾鎮附近的「飛馬橋」水面溺亡。這座橋是為了紀念1944年6月英軍第6空降師的軍事行動而得名,當時英軍士兵第6空降師的臂章以飛馬為標誌。
  • 諾曼第登陸中的開拓者,大部隊實施空降的先鋒
    諾曼第登陸中開拓者(pathfinder)是指空降先導分隊(parachute pathfinder)。空降先導分隊是在空降兵主力之前實施空降的特種分隊,任務是在大部隊空降之前控制著陸場和空投場,為大部隊設置著陸場和空投場標識,建立為空投機群設立無線電導航臺,引導大部隊實施空降。
  • 盟軍集結288萬大軍強行在諾曼第登陸,一舉擊潰德軍
    雖然諾曼第登陸戰的英美盟軍的總人數是86個師,總計287.64萬人。但是實際上決定登陸的總人數遠遠沒有這麼多,這場登陸戰實際上是有一批軍隊先進行搶灘登陸,然後剩下的盟軍部隊在搶灘登陸成功後,陸續坐船來到法國,而不是287.64萬人一股腦的全部跟進。
  • 英國小學如何讓孩子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D-day諾曼第登陸!
    它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去對過去進行更多了解。歷史教育應該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對論據進行權衡,對論點進行詳查,增強學生感知和判斷的能力。學習歷史有助於學生理解人類活動的複雜性,發展變化的過程,不同社會與不同群體間關係的多樣性,自我身份以及每個時代所面臨的挑戰。這是2013年9月頒布英國新版歷史課程在結構方面進行調整後的歷史課程的學習目的。
  • 聯想手機吹響反攻號角 「諾曼第」計劃助力搶灘登陸
    1944年6月6日,在經過前一天的準備之後,盟軍先頭部隊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第,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此後,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這就是二戰歷史中著名的「諾曼第登陸」戰。
  • 「熱血五邑人」之二:諾曼第登陸戰臺山籍華裔老兵黃君裕遺物回故裡
    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記者追尋海外江門籍後裔在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感人事跡,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勿忘初心、繼續前行。  據介紹,黃君裕1924年出生於臺山大江鎮水樓潮慶村,1938年移民美國,1943年自願參加美國陸軍,當時隸屬美軍第28步兵師,是登陸諾曼第的先遣部隊。 在諾曼第登陸戰中,盟軍搶攻五個海灘,而黃君裕的軍團要登陸的正是易守難攻的奧馬哈海灘。1944年6月6日拂曉,黃君裕和他的戰友們上船,一直往法國開。當時海面上風力大概有五級,浪高有12米。
  • 中國贈送給法國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在諾曼第揭幕
    新華網格朗康邁西(法國)6月3日電(記者王敬誠楊駿)在法國隆重紀念諾曼第登陸60周年之際,一座由中國雕塑家遙遠創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3日在昔日諾曼第登陸戰場——法國西部格朗康邁西市揭幕。  這是中國世界和平女神創建委員會在紀念諾曼第登陸60周年之際,以中國人民的名義贈送給法國人民的珍貴禮物。
  •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關於諾曼第登陸,14個事實真相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法國的諾曼第進行了諾曼第登陸。諾曼第登陸是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之一,並且仍然是二戰中最引人注目的故事之一。這裡整理了一些關於諾曼第登陸令人驚訝的細節,這是納粹帝國滅亡的開始,也是解放歐洲的起點。
  • 諾曼第登陸75年活動花絮 16國首腦上演表情包大戲
    英國的紀念活動是為期兩天的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英國方面稱,他們將舉行「史無前例」的紀念活動,包括軍事展覽、飛行表演、跨海峽飛行等。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活動開始前,反對種族主義的團體在英國樸茨茅斯市政廳廣場抗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參加諾曼第紀念活動,川普的支持者在現場與這個團體對峙。
  • 諾曼第登陸高清(彩色)紀錄片3種:70周年特別版+巨片
    該片可謂巨星雲集,空前絕後: 連當時的盟軍總司令,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都差點出演他本人。諾曼第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凌晨6時32分(飛機1:20起飛)。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
  • 50後一代在恢復高考時的「諾曼第登陸」,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
    是43年前的「恢復高考」,把停滯10多年的中國教育引上正軌,讓幾千萬青年從此有了新生。今天看去,「恢復高考」仿佛如煙的歷史,但對當時中國是關乎改革開放前程的「決戰時刻」,對與共和國一起長大的50後一代猶如背水一戰的「諾曼第登陸」。
  • 盟軍已攻入義大利,為何還要在法國諾曼第登陸?
    1944年6月,代號為「霸王行動」的諾曼第登陸拉開帷幕,在此後兩個月的時間裡先後約三百萬的盟軍士兵通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諾曼第,自此除了東線的蘇德戰場之外,德軍還面臨來自西線英美聯軍的龐大壓力。不過早在1943年,盟軍已經從南線攻入歐洲大陸,義大利甚至因此而投降,墨索裡尼已經被義大利人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