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法師:如何理解「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2021-02-08 妙印禪心

居士:

頂禮法師。請問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怎麼解釋?

是說眾生身心動作都有因果受果報的麼,有沒有善報呢,怎麼都是罪?

有時候擔心學佛中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給身邊或附近的人帶來不利的影響或產生不好的果報,能否請法師說下方便波羅蜜?

願法師六時吉祥,國泰民安。

妙印法師:

阿彌陀佛:【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為什麼這麼說?

第一,對於不信佛、不學佛的閻浮提眾生而言,經文中的這種描述,完全符合實際情況。當然,不排除,也有不信佛的人,做一些世間善事。

第二,對於信佛學佛的閻浮提人而言,這些描述,也是事實情況。

為什麼?

學佛人,與不學佛的人,一切舉止動念,無不是業,包括惡業和善業。所以,此處之「業」,一定分兩種,有善業,有惡業。

而善業、惡業「無不是罪」,又作何解釋呢?為什麼世間的「善業」,居然成了「罪」了呢?

答曰:佛法是講次第的,世間善業,相對於出世間的淨業——無相、無念、無願、空,乃至大乘佛性而言,的確是罪!而且是很重的罪業,何以故?善惡二業,皆屬妄想,妄想心障清淨心,礙菩提道故!

佛法中的「善、惡」,是個相對概念。人,對於三惡道的眾生而言,是善人,若與天人相比,就是惡人;天人,與人相比是善人,與羅漢相比,則是惡人。羅漢闢支佛,與六道眾生比,是善人,與大乘菩薩和佛比則是惡人。菩薩與小乘羅漢比是善人,與佛陀比則是惡人。整個宇宙,唯有佛陀才是真正圓滿的「善聖人"。

《地藏經》裡,此處所說的「業」,特指「閻浮提眾生的善、惡業」。說「善惡二業皆是『罪』」,則是相對於出世間的「淨業」而言。

所謂「方便波羅蜜」,方便是指環境,任何環境下都能回歸自性,這就是方便波羅蜜。如果你能受持「反聞聞自性」,你就會了「方便波羅蜜」。

歡迎您關注「妙印法師網」

網址:http://www.miaoyinfashi.cn/

相關焦點

  • 佛教常識:「南贍部洲」到底在哪裡,又與人類有什麼關係
    《阿彌陀經》云:「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地藏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由此觀之,無論是娑婆國土,還是南閻浮提,都不是清淨世界,而是充滿各種罪業煩惱的國土。那麼娑婆國土和南閻浮提究竟各自指的是什麼?二者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 佛有三不能,不能滅定業,怎麼地藏菩薩卻宣說了滅定業真言?
    不能滅定業,不能度無緣,不能盡眾生界。這三點雖是大德口說出,但在佛經中卻也都能找到依據。不能滅定業。這個太多證據了。佛陀自己有頭痛、背痛、足下出血之厄。佛陀也不能挽救釋迦族脫離刀兵滅族之劫。佛陀也不能讓信徒夭折的孩子起死回生 。可知佛陀不能滅定業是真的。不能度無緣。阿含經中多次出現如何度化弟子的討論。
  • 閻浮提眾生的業感差別
    點擊文章標題下【緣在菩提心】即可關注轉發功德無量!有現報,現世造作現世報;有生報,今世造作來生報;有後報,就是未來的十百千萬生之後再報。閻浮提眾生的業感差別,或具足,或不具足,或輕或重,呈現錯綜複雜的因果格局。地藏菩薩都是以百千種善巧方便來教化我等眾生,令我們尊重因果法則,生起敬畏感,樹立道德自我控制系統。不造惡業,深信因果,從迷惑顛倒裡面解脫出來,建立佛法的正見正知正信。
  • 《在家出家·自修·早晚課誦》~妙印法師匯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妙印法師恭誦  聞佛滅罪增福慧頌八十八佛  若有菩薩(男子、女人),犯五無間罪,犯於女人,或犯男子,不敬塔廟,犯於僧眾,如是等罪,當於三十五佛前,於晝或夜,獨處清淨懺悔!如何懺悔?
  • 圓因老法師:佛陀的四個法寶 懺悔放生吃素念佛
    未學佛以前,貢高我慢,自以為是,在紅塵中每天算計著如何讓自己高人一等,如何家財萬貫,如何穿金戴銀,如何聲名遠播,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醒的時候追逐貪嗔痴,就連睡夢中也為三毒所伏,但愚痴的自己仍不知覺悟,仍在糞坑中逐糞而不自知,可愧可羞至極!地藏菩薩本願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 宏圓法師 主講 地藏菩薩本願經 講記第20講(共32講)
    這個大家都能理解,禮敬佛法僧三寶及諸長老,這些法師們。第三,忍辱無有嗔恚。我們常說厚德載物,你的心量大,對人寬厚仁慈,這樣你才真正的有福報,身份才能尊貴。好多居士問到,師父,我做生意不打妄語掙不著錢,師父說了,那是你的世智聰辨,不是佛法,你處處都去認認真真,時時都沒有妄語都是真誠,你早晚都會感得別人對你的認可,這樣你的生意反而興隆。
  • 佛說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度真實不虛
    佛經中有這樣一段故事,釋迦牟尼成佛後,魔王波旬很緊張,魔王擔心佛把閻浮提的眾生都度走了,魔界就沒有子民了。佛隨手從地上抓起一把土,問魔王,是佛手中的土多?還是大地的土多?魔王回答說大地的土多,佛手中的土少。佛說,你魔王不用擔心魔界會空,佛能度走的眾生如手中的土,不能度走的眾生如大地的土。
  • 妙吉法師《中論講義》學修點滴
    《中論》全文分二十七品,每一品都有獨特的風格,也有共通的邏輯。《中論》分別從因緣生滅、來去、六情、五陰、六種、雜染者、三相、作與作者、本住、燃可燃、本際、苦、行、和合、有無、縛解、業、我法、時間、因果、成壞、如來、顛倒、四諦、涅槃、邪見等各個凡夫容易執著的方面,用無與倫比的邏輯來逐個擊破之。
  • 【淨界法師】【瑜伽菩薩戒本講記44】何謂業道罪?
    淨界法師  以下我簡單的回答二個人的問題,其它的我們以後看因緣再回答。  問:何謂業道罪?  答:業道罪是針對制教罪來說。業道罪就是說你造了業,這個罪業就會引導你到三惡道去,你懺悔以後把三惡道的果報消滅了,就是你滅除業道罪。
  • 《地藏經》裡說,每個眾生都業障深重,原來有另外一層意思
    昌樂法師《大願如地藏》 第3課我們為何如此業障深重?念《地藏經》的人如果沒有很大的願力的話,常常會念的感覺自己真是業障深重。特別念了《地藏經》當中這樣一段話,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你哪裡是個人?簡直就不是個人,你業障深重!
  • 淨空法師:如來的心印,就是這一句佛號,勸我們求生淨土
    【解】故《大集經》曰:「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也。念佛,要不要再學禪?不需要了。為什麼?禪在佛號當中。這佛號不但是禪,是無上深妙禪,超出了禪宗。為什麼?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它這個佛是「分證佛」,不是圓滿佛。為什麼?無明破了,智慧開了,無明的習氣沒斷。斷習氣可不是容易事情,沒有方法斷,你有方法就起心動念了、就往下墮落,這個時候不起心不動念,用什麼?
  • 【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海濤法師
    此咒實為藏經中《陀羅尼集經》所載之地藏菩薩法身印咒,因其梵文有摧伏、散滅、粉碎一切罪業、罪障、惡業之決,故華文自古稱此咒為滅定業真言,此雖為地藏菩薩法身印咒之變稱,然此稱不失地藏菩薩本意。宋蒙山甘露法師不動集,蒙山施食儀中,也有詳細記載。
  • 法豐法師禪觀人體內寄居之隱性眾生
    以上是法豐師父在九次第卷裡畫出他通過禪定觀察到,寄居於人體內的眾生。對於很多人,由於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既沒有天眼,又無禪定,故多少會覺得很難理解,不可思議。心還清淨,和法豐法師所言一樣,人的很多妄想、昏沉,未必就是你自己的,可能是來自體內的眾生。妙心師兄平常觀察人體,和師父所觀類似,種種眾生聚集患者身體中。法豐法師在論述鬼神障時,提到迷惑、惡夢、驚嚇、病痛、幻覺,中止修行之障礙,時間長短決定於正確的對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