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社區嚴格封控,老年人用存摺取現成難題!於是他們想出這個辦法...

2020-12-16 騰訊網

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市對小區實行嚴格封閉管理已持續一個多月時間。對一些手裡只有存摺,沒有智慧型手機,不會行動支付的老年人來說,「取款」成了越來越緊迫的需求。如何解決這部分群眾的生活難題?不少社區在開動腦筋。逐步解決這一問題。

老年人存摺取錢成難題

社區工作人員多番協調

居民甲:「我有冠心病,還有三高,沒辦法,我沒有現金買藥。」

居民乙:「我們沒有錢用,沒有支付寶,只有存摺。我們也沒辦銀行卡,我們不會用。」

居民丙:「我們老人取不到錢了,我平常都是用存摺在櫃檯上取,自動取款機取不了。」

從2月底開始,沒有現金,是瀋陽社區的一些居民集中反映的問題。在這個老舊小區裡,60歲以上的居民佔到社區總人口的23%。用存摺在銀行櫃檯上支取現金,是他們沿襲多年的交易習慣,在社區嚴格封控之下,這讓他們的日常生活變得不再簡單。

江岸區永清街道瀋陽社區

3月5日,在為重症慢病居民買藥的車上,瀋陽社區黨委副書記王銳端告訴記者,為居民代取現金的事兒,可能「有戲」。

王銳端:「昨天(4日)晚上10點多鐘,我們群裡發消息說銀行對社區開放,如果遇到居民取錢的問題,可以找他們解決。可能跟為居民買藥的方式類似,居民把存摺給我們,我們給他們取。這個事情反映了很多天,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解決,已經很不錯了,因為各個部門協調都需要時間……」

就在這一天,江岸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了文件,要統籌解決老年居民存摺取現難的問題。但第二天,原以為很簡單的事情,並沒有辦成。

王銳端:「今天(6日)早上要跟進一下取錢的事情。要跟街道聯繫,街道再跟相應的金融機構對接。但是很困難,如果是卡的話倒簡單了,存摺就很麻煩。」

3月5日,江岸區下發通知,統籌解決老年居民存摺取現難問題

逐一統計居民取錢需求

協調各家銀行營業時間

3月7日一大早,王銳端急吼吼地在社區裡忙起來。

王銳端:「正在跟相關的單位聯繫,剛好我們有一個在職黨員,剛剛已經給她打過電話了,想讓她幫忙看能不能通過櫃檯取錢;街道也在聯繫,問一下是什麼原因沒有開門,再層層解決。」

永清街道辦事處街道幹部說,區裡已經統一安排。但每個社區得提交自己轄區內的居民,需要在哪家銀行取多少現金,因為銀行的職工下沉到社區做防控,得提前協調時間。

江岸區永清街道瀋陽社區

街道幹部:「農商行那邊我們可以再聯繫,但是你們首先要摸清楚底數,有多少居民要取錢。」

王銳端:「可以,沒問題。」

街道幹部:「一旦我們發通知,你就立刻要準備好。」

王銳端:「OK,那工作就好做了。我先全部都統計匯總,免得銀行也為難。」

記者:「你怎麼通知居民?」

王銳端:「廣播通知居民到值守點登記,我做個表格,每個點位登記完之後,再看怎麼約時間。這個事情應該可以迎刃而解了。」

王銳端正在興頭上,有志願者提出來,在還不能確保取到錢的情況下,草率地通知居民,呼啦啦地把居民的存摺都收上來,萬一到時候沒取成,居民會不會怪社區呢?社區幹部們也猶豫了,廣播通知的事兒就暫時撂下了。轉天,瀋陽社區負責人跟街道溝通之後決定,還是廣播通知居民,趕緊收集取現需求信息。

廣播通知:「通知,瀋陽社區的居民朋友們,請需要取錢的退休居民,在今天下午5點前,前往值守點位進行登記……」

瀋陽社區志願者夏瓊:「喂,您好。我們先把你的需求統計下來,等聯繫好銀行再回覆你。」

王銳端:「銀行要數據,比如說漢口銀行有多少人,農業銀行有多少人,取多少錢,銀行要備錢。今天晚上看能統計多少,反正我們把東西都傳過去,大家等通知。」

記者:「今天你總共收集了多少個?」

社區志願者夏瓊:「 46個。我們只能先收集,然後去跟銀行聯繫。因為比較分散,哪個銀行都有……」

居民取款的信息源源不斷地匯總到社區,社區轉交街道,街道再跟各家銀行對接,溝通協調取現時間。

瀋陽社區黨委副書記王銳端在社區廣播站通知居民上報取現信息

社區工作人員

成了老年人的「臨時銀行」

在這些天裡,有急著取錢的,也有急著存錢的。社區居民老劉說,他的支付寶連接的興業銀行卡餘額不足,只好來找社區幹部想辦法。

社區黨委書記雷莉華說,一位社區網格員幫老劉解決了存錢的問題。

雷莉華:「他準備去興業銀行存錢,轉到他的手機支付寶裡面,支付寶只剩42.1元。現在疫情防控肯定不能放行,但是他又有急用,我們這位網格員就支付寶轉一千塊錢給他,他再把一千塊錢現金給我們工作人員。」

社區幹部和志願者當起了居民的「臨時銀行」,幫忙完成支付寶和現金的轉換

社區志願者王軍民展示了他的零錢袋——五毛、一塊、十塊,還有十幾枚硬幣。他們成了不少社區老年人的「買菜買肉中轉站」和「臨時銀行」。

王軍民「有時候,我們幫他們代買就用支付寶支付,之後他們再把現金給我們。」

記者:「這麼多零錢。」

王軍民:「我也自備一點零錢,防止遇到一毛兩毛的不好找。每天都收很多零錢,有時候可以收四百多塊錢。」

志願者每天都能收到一大把零錢

每個居民要取的錢數不算太多,三千、五千的都有,可整個社區加在一起,總數超過二十萬,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扮演的「臨時銀行」角色不是長久之計。社區工作者們說,居民們把密碼、存摺、身份證都交給你,每一本存摺都是沉甸甸的信任。在多方的接續努力之下,3月12日開始,街道通知瀋陽社區,可以取錢了。

挨家挨戶收存摺

一家一家銀行取現金

3月13日一大早,王銳端就和志願者黃富強到居民家裡取存摺。幫居民取了兩天錢,王銳端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比如老年人不常看手機,打電話常常接不到,這些細節都要提前提醒。

王銳端:「友情提示,手機保持暢通,因為怕萬一取錢的時候密碼不對或者遇到其他情況,我好打電話來問。」

王銳端:「今天前面已經去了五家了,(剛剛)這是第六家。還有一家要等通知,因為他的卡是華夏銀行的。這樣我就不能先拿著銀行卡,免得搞丟了。」

社區幹部王銳端和志願者黃富強到居民家裡收存摺

每一張存摺都是沉甸甸的信任

儘管做了充分的準備,取錢的過程仍然一波三折。

王銳端:「密碼怎麼不對呢。我不能再輸了,我要打個電話問一下他。」

「您撥打的電話暫時無法接通。」

王銳端:「喂,周阿姨,你們樓下曾爺爺的電話打不通,要麻煩你去敲一下門,讓他回電話給我。」

社區幹部王銳端在中國農業銀行某網點取錢

此外,有的居民沒有提前把信息提供給王銳端,目前這些銀行都是提前預約制,所以只有當天上午開門,王銳端要趕緊趕回社區拿到身份證和存摺,趕在今天上午幫居民把錢取出來。

王銳端:「銀行的服務態度也很好,願意等我們。」

記者:「下午還要去哪?」

王銳端:「下午還要去農村商業銀行,漢口銀行,這兩個取了以後,下午的任務基本就差不多了。」

把錢和存摺、身份證放在錢袋裡,在社區做備案登記,王銳端和黃富強又趕著去小區挨家挨戶送錢。王銳端和社區樓棟志願者朱阿姨來到80多歲的曾爺爺家,原來,曾爺爺上午沒接到電話是手機恰好沒了電,多虧了同一個棟樓朱阿姨下樓敲門,才順利及時取出了錢。

王銳端:「先給您錢,再籤字。您是取多少錢?」

曾爺爺:「3000塊。」

王銳端:「對,身份證您拿好。您的電話上午有點問題,打的時候是關機的。」

朱阿姨:「他是沒電關機了。我上午站在門口給他打都沒打通。」

曾爺爺:「我那個插頭,開關沒有搞好。」

王銳端:「沒關係,下次搞好啊。不然又找不到您,我又只能找朱阿姨了。我要謝謝朱阿姨。」

社區幹部王銳端到曾爺爺家送錢

幾天來幫居民取錢佔用王銳端不少精力。即便是取錢的過程中,她的電話也響個不停,有居民想理髮的、有高三家長請求幫忙買教材的。不過,王銳端說,每次聽到居民不斷地道謝,自己就像充一次電。

王銳端:「給自己的電池加了電,加了電又滿格了。」

總臺央廣記者:肖源、李行健、左艾甫

相關焦點

  • 記者蹲點觀察:武漢社區嚴格封控之下 如何解決老年居民存摺取現難題?
    央廣網武漢3月15日消息(記者肖源 李行健 左艾甫)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市對小區實行嚴格封閉管理已持續一個多月的時間。對一些手裡只有存摺,沒有智慧型手機,不會行動支付的老年人來說,「取款」成了越來越緊迫的需求。如何解決這部分群眾的生活難題?不少社區在開動腦筋。
  • 武漢一獨居老人翻出18年前的存摺,餘額69元,銀行卻說取不出來!
    這是一張18年前的存摺,上面確實還有69塊錢。張婆婆說她想把這69塊錢取出來,放在裡面也沒什麼用,想想那個時候一個月用30幾塊錢養活一家人,18年前這六十幾塊錢還是很值錢的。張婆婆說她去銀行取過,但是取不了。銀行說換了機器,機器上查不到存摺的號碼。張婆婆說這存摺明明就是自己的,裡面的錢也是自己的,為什麼就不給我呢。
  • 厲害了,武漢422公裡「硬核」長城
    疫情初期,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收治患者,社區環節比較薄弱。2月11日,市防指發布第12號通告——即日起正式啟動全市住宅小區封閉管理,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疑似患者所在樓棟單元進行嚴格封控管理。2月11日,武漢金銀湖某小區,工作人員用護欄將小區大門隔斷、封閉,小區只留一個出入口。
  • 4月8日後武漢小區封控不鬆懈,大家關心的政策解答來了
    到了4月8日,很多人覺得可以鬆一口氣了,其實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提高警惕,不能有絲毫鬆懈。武漢城門打開,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警報解除,也並不意味著疫情防控措施的放鬆,這一天是離漢通道恢復通行,不能等同於整座城市放開小區封控管理。
  • ...機都不會使用,她一直懷揣著存摺取錢,老年人的「數字銀行」怎麼...
    「我連支付寶都沒有,只會用用微信的簡單功能,那些網上銀行一個也弄不來。」平時一些網上銀行的轉帳都是由張阿姨的老伴來做的,「他比我厲害一點。」老年人在銀行的困境張阿姨也親眼目睹過。有一次她在銀行看見一位80多歲的老人想取錢,但是聽力不佳,工作人員問的話都答不上來,又忘記了銀行密碼,老人和工作人員都急哭了。
  • 用了兩年的存摺,如今被告知不是自己的,男子:錢取不出來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手上的存摺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自己的存摺用了兩年之後,卻被銀行告知這個存摺並不是自己的事情呢。王先生最近就遇見了這樣的事情,在此之前,存錢取錢都是可以的,但是就在最近卻被銀行通知存摺不是自己的,現在王先生非常的缺錢,但是卻取不出這張存摺裡的錢。
  • 是非功過如何評,中疾控撰文詳述武漢「封城」
    《自然》雜誌也引述昆士蘭大學病毒學家批評稱,「封城」相當於把武漢變成一個巨大的細胞培養皿,所有人互相傳染,將製造出更多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HO)內部也有不同聲音。其駐中國代表高力 (Gauden Galea) 表示,試圖封閉一個 1100 萬人口的城市是科學上的新課題。這樣的公共衛生措施前所未有,會不會奏效還很難說。
  • 自己用了2年的存摺,現在錢卻取不出來,銀行:別人已經掛失了
    ,那我們開戶肯定是用自己的名字,你有沒有見過,自己用存摺都取了兩年的錢了,但是卻被銀行的工作人員告知,這個存摺不是自己的。最近一位王先生就遇到了這麼奇葩的事情,王先生用了兩年的存摺,最近去取錢的時候被銀行工作人員告知他用的存摺不是他自己的,現在即使是王先生知道存摺的密碼也取不出卡裡的錢,王先生在見到有關工作人員的時候充滿了焦慮,王先生說道,這個存摺自己已經用了兩年了,以前一直是好好的,可就是在前不久,銀行的工作人員卻說道,這個存摺不是讓王先生自己的,再加上王先生最近急需用錢,可是錢卻怎麼也取不出來
  • 現在還有人用存摺嗎?存摺是不是已經被淘汰了?
    這就是為什麼老年人不愛用卡,願意用存摺的原因!看的見餘額,幸福感高!不抬槓,卡也能看見餘額,但是終究不如摺子方便。5.換存摺只換憑證號,不換帳號。換卡的話,不同銀行規定不同,一般是必須換卡號,子帳號不變,但是子帳號一般客戶用不到。有的銀行可以在換卡的時候補一張相同的卡號的卡,但是那得專門製作,換卡周期長,便捷性大打折扣。
  • 「綠色存摺」巧解鄉村「垃圾分類」難題
    新華社長沙5月22日電(記者阮周圍、明星)草帽、牙刷、紙巾、水桶……這些家庭日用品,村民可以用「綠色存摺」裡的「儲蓄金」輕鬆購買。「儲蓄金」的來源則是日常生活中分類處理的可回收垃圾。垃圾分一分,棄物變「黃金」。
  • 20年老存摺剩10元取不出(圖)
    井老漢拿著存摺卻取不出錢  本報記者 周沐輝 攝  本報銅川訊(記者 周沐輝)銅川市印臺區廣陽鎮井家塬村59歲的井校來老漢怎麼也沒想到,拿著20年前的老存摺,前後3次到廣陽鎮信用社取錢拿存摺到銀行取不出錢  井校來的兒子在西安工作,前一陣兒子說要往家裡匯錢,井老漢這才想起家裡還有個老存摺,便翻了出來。由於存摺是1987年開的,井老漢擔心不能使用,便於2月底到當初開戶的廣陽鎮信用社,想將存摺上剩下的10元錢取出來。不料到了信用社,工作人員告訴井老漢,存摺的底子(原始資料)查不出來,不能取錢。
  • 22年的老存摺還能取錢嗎? 開張證明就能取
    近日,新興街道西麗社區的兩位老人拿著一張22年沒動用過的老存摺去取錢,存摺裡是當年生產隊裡的結餘集體資金,他們想取出來用於上一代老人的公益救助,可如今時過境遷,當年的生產隊、信用社都不存在了,這筆錢還能取出來嗎?
  • 存摺所有人去世存摺也丟了 家人就取不出這筆錢?
    中國江蘇網3月23日訊 3月22日上午,市民吳先生向宿遷網新聞熱線爆料,稱其父親生前在民豐農村商業銀行井頭支行留有一筆存款,現因存摺所有人去世加之存摺原件丟失,銀行稱無法辦理這個存摺的查詢、取錢等功能,這讓吳先生及家人表示不滿。
  • 老年人養老金領取可保留存摺
    來源:北京日報北京日報訊(記者 代麗麗)對經宣傳培訓仍主動提出使用銀行存摺領取養老金的部分老年人可保留存摺,實現刷臉方式的自助認證社保待遇資格,在有條件的地區實現老年人憑社保卡乘坐城市公共運輸……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
  • 武漢市直機關黨員下沉「疫」線 協助社區做好居民生活供應保障
    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市直機關6000餘名黨員幹部下沉到社區,當好「快遞員」「代購員」「服務員」,打通居民生活供應保障「最後一公裡」,他們衝鋒在前,頑強拼搏,將黨旗插在防控疫情戰鬥的一線。百步亭社區安居苑是一個老社區,居民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們習慣於每天去集市購買當天所需的蔬菜。社區封控後,居民的買菜問題成了下沉幹部們亟需解決的大事。下沉黨員和社區幹部一起想辦法,建立團購微信群,居民通過微信小程序下單,工作人員再與供貨商家對接,第二天下午按照訂單有序發放。
  • 銀聯商務金融服務「接地氣兒」 老年人使用存摺可自行取款
    在位於南湖大道上的無錫市農村商業銀行揚名支行內,通過一臺銀聯商務布設的自助終端,老年人使用紙質存摺竟然也能自己操作取錢,此前營業廳內每月養老金發放期裡常見的「長龍擺尾」情景已不復存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讓老年人們也感受到了新時代的美好生活。「以往每月15號不到7點半,我一大早兒就過來拿號排隊取錢了,排一上午是常有的事兒。
  • 存摺有錢不讓取?老人將銀行告上法庭,最終卻被判敗訴
    存摺有錢不讓取?可以這樣說,自從各種各樣的銀行app橫空出世之後,很多人查詢餘額的方式也從到銀行中查看變成了在手機上面查看了,當然對於那些年齡比較大的老人來說,他們一般還是會選擇用存摺,因為在存摺上面每一筆存取錢的記錄都有,但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沒有絕對這一說法的,在最近就發生了一起跟存摺有關的事情,有一名老人在銀行裡面存有5萬塊錢,但是卻沒有辦法將存摺裡面的五萬塊錢取出來,於是這名老人直接將銀行告到了法庭之上
  • 一名武漢外籍教師眼中的封城:特殊情況應有特殊辦法
    剛到這裡,我就迫不及待去了黃鶴樓、省博物館……武漢真是一座非常迷人的城市。未曾想,沒過幾天,這座城市就發生了大事。 第一次聽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在今年1月初,剛開始我只是瞄了幾眼新聞。後來,關於疫情的消息越來越多,我還是沒太當回事。 因為學校放寒假,我身邊的外國同事們有的回了國,有的去中國其他城市旅行。
  • 忘記密碼取不出存摺裡的錢怎麼辦 - 今日早報
    忘記密碼取不出存摺裡的錢怎麼辦  儲戶可憑相關證件先將密碼掛失,然後申請新密碼  陳宏 熱線社會部記者  杭正 幫辦員  求助對象 務工人員倪女士  「我有一本工商銀行的存摺,因為已經一年多沒用了,前兩天去取錢時,當時設的密碼怎麼也想不起來了,一連輸了好幾個都是錯的。
  • 回看|武漢基層社區失守的那20天:大量發熱病人來回周折 交叉感染
    「後來我們想,這個時期是感染人最多的時候。」李玲說。她的這個判斷,與後來中國疾控中心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一文中呈現的追溯性研究結論相同:1月21~31日10天內,武漢一共有26468人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