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新農民治,持續分享好知識。閱讀此篇文章大概需要3分鐘,亦可以收藏起來,偶爾翻看變成永久知識。
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性是得到廣泛認知的,但是,這個認知往往只是「聚焦於生普」。其實普洱熟茶也一樣,有著越陳越香的特性,只是因為其發酵程度的不同而影響後續的轉化效果。
但是,熟茶要存放多少年開始喝才合適,很多茶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眾說紛紜,這中間當然也有個人的主觀因素,但產品本身的特點才是主要因素。那麼,接下來就講講,熟茶到底存放多少年才適合品嘗。
新茶需待火氣褪去
新茶為什麼會有火氣?這是由普洱茶的工藝特點決定的。剛做好的,普洱熟茶要存放一段時間才好。普洱茶採用的渥堆發酵技術,剛做出來的普洱茶會帶有明顯的堆味,和明顯煙火味道,需待半年之後,味道才會開始變得穩定。
渥堆完成之後一年以內的熟茶,因為渥堆過程帶來的「火氣」較重,茶性亦會較為燥熱。口感上會有明顯的雜味或者渥堆味,在初期品飲時會有燥熱感,這些現象都可以通過良好的倉儲改變,會隨著時間而消散。這個現象目前尚沒有辦法避免,只能靜待「時間解決」(不是有一句話叫「時間會解決一切」嘛,哈哈)。所以對於才新制的熟茶,我們都是建議先存放一段時間再進行品飲。
PS:鑑於熟茶的這一特性,我們常建議胃寒,體質偏寒涼的朋友多喝熟茶。在特定的環境下,合理飲用茶性偏熱的熟茶對我們亦是頗有益處的。
新制熟茶如何避免燥熱和火氣
想要品飲新制熟茶,又想避免燥熱感,可以選擇發酵程度低的低發酵熟茶,低發酵熟茶燥熱感會相對低一些,但口感上會相對的淺薄,不夠醇厚。
對於新制熟茶如果能夠再存放一段時間,不但能夠降低熟茶的「火氣」,還能提升熟茶的口感滋味,散去燥熱感使熟茶變得溫潤陳香。不同的熟普存放的時間往往不一樣,要看茶葉本身的發酵程度,以及本身用料等級而定。
熟茶發酵的原理
普洱熟茶發酵程度分為1到10成(渥堆發酵技術),發酵的程度由時間決定的。發酵過程中渥堆的普洱茶溫度一般處在50℃~65℃之間,普洱茶毛茶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酶和微生物均發生各種生化作用,對茶葉中內含物質進行一系列的分解、轉化、合成。發酵時間越久依據發酵程度越高。一般來說,可以簡單地認為這個星期是一個程度,傳統渥堆發酵時間一成熟大約10天、七成熟是49天,八成熟就差不多是56天,十成熟大約70天左右。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要根據發酵師傅的經驗進行操作,翻堆等。
各種發酵程度的熟茶對比
1.輕發酵熟茶,製成後陳放1年左右火氣就會散去許多,基本上可以滿足一般的品飲需求,隨著年份增長而更為醇和,香氣更為淨透。輕度發酵的熟茶因為發酵程度不高,後續轉化的空間也大,當然,這種轉化往往是未知的。
2.適度發酵熟茶,一般來說:無重度發酵的渥堆味,且相對於輕發酵多了些醇厚,製成後陳放2~3年即可滿足一般的品飲需求。後續轉化的空間適中,特點介於輕度和重度之間。(今年興起較多適度發酵的熟茶,也是當下新一代消費者的口感追求的反應)
3.重發酵熟茶,製成後陳放一到兩年內堆味較重,並不適宜品飲。往往要在第3~4年才能進入適宜品飲期。後期轉化轉化空間較小,但是陳香和醇厚度會較高,受普遍的歡迎。
陳放的前五年是普洱熟茶的關鍵,一般來說存放五年以後的普洱熟茶品質會變得穩定、茶性溫和,適宜飲用。而五至十年之間其茶葉的內質轉化基本已達到高峰,特質充分體現,存放超過五年的普洱熟茶是最為適合品飲的。
如果對於茶葉的品飲性要求不高,那麼普洱熟茶在存放超過2~3年以後,基本上都能滿足品飲要求。
總結:普洱熟茶跟普洱生茶一樣,有轉化收藏的價值。只是相對於生茶轉化後的變化,熟茶要來得相對的較小一些。因為製作工藝的原因,新制的熟茶會有堆味和燥感,這些不好的感覺會隨陳放時間段推移而逐漸消散。在同樣的倉儲環境下,要使不同發酵程度的熟茶到達可以品飲的階段,對於陳放時間的長短有不同的要求。總得來說,普洱熟茶達到初步品飲階段,我建議是3年以後。
今天的內容分享就到這裡了,感謝觀看!(本文作者:新農民治。圖片來源:百度)
作者簡介 | 新農民治,他山茶事公司制茶師、原創茶文化自媒體人。喜歡的朋友給個關注,覺得有用可以分享給朋友。轉載請務必保留出處!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