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絕句!蘇軾一生最優秀的七言詩,49字順讀、反讀都是佳句!

2020-12-20 香菇不藍瘦

文人墨客在歷史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眾多詩詞書畫才得以傳世。古代時候,我們的文化氛圍就非常的濃厚,而詩詞也成為了一種最常見的形式,到了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這些佳句。相信很多人,在大學之前,對這些佳句並不是很喜歡,因為它們中很多都跟隨著這七個字:熟讀並背誦全文。雖然是一句調侃,但是不難看出,大家對背誦古詩文也是有點小情緒的。在眾多的古代文人中,咱們今天就來看看蘇軾。千古絕句!蘇軾一生最優秀的七言詩,49字順讀、反讀都是佳句!

現在很多人都非常喜歡蘇軾,他不僅在文學上有比較高的成就,而且他的人生,似乎也非常的豐富多彩。蘇軾本人就是一個比較優秀的人,所以他身邊的朋友也非常的有趣,比如:和尚佛印、蘇小妹。當然,蘇小妹可能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是蘇小妹的形象卻是非常的聰慧,這不得不說是因為蘇軾這個真實的人,才能讓一個可能並不存在的人,都給人好感。

蘇軾生於北宋,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他在自己詩作中的風格,非常的獨特,善用修辭手法。在他的眾多的詩篇中,有一種就將他的文學才能體現的很具體,這種詞的特點就是:不僅意境極美,而且正讀、反讀都非常的通順。這類詩文,就是迴文詩。蘇軾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就有7首迴文詩,而其中的《題金山寺》,更是流傳千古的佳作。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睛。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 輕鴻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佳作雖流傳千古,但是蘇軾在這首詞中的心情,卻少有人能懂。大家只看到,意境優美的大好河山,卻也猜不著當時他的心情。蘇軾因為不想再過,朝中爾虞我詐的生活,就像皇帝委婉的請求外放。得到皇帝同意之後,蘇軾就離開了繁華的京城,在路過金山寺時,就提筆寫下這首流傳至今的佳作!蘇軾在才學上,非常的令人羨慕,在品質上,也是一直有自己的操守,可見他是一個品格頗高的人。

事實上在古代時候,文人是非常有骨氣的,他們的氣節令人敬佩。當然有人說,文人也有很多,沽名釣譽之徒。在你們眼中,古代的文人除了「背誦全文」之外,還有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的地方呢?

相關焦點

  • 蘇軾的七言詩,49字順逆怎樣讀都是佳句,可謂千古絕句!
    蘇軾的七言詩,49字順逆怎樣讀都是佳句,可謂千古絕句!文|桃紅復含宿雨吖中國古典文化中的詩詞歌賦更是濃縮了我們老祖宗不同時期的人生智慧,堪稱中國文化長廊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因此,這些詩詞歌賦在當下這個人心浮躁的社會裡,才備受追捧,讀罷讓人回味無窮。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品評一下一代文豪蘇軾留給我們的這首七言詩,雖小巧精緻,不過也確實是一頓饕餮盛宴,話不多說,請君品嘗。
  • 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 正、反讀都是千古名句
    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文/柿子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正著讀是千古名句,反著讀還是千古名句現在學生們背誦的古詩都是來源於古時的朝代,現在回想一下我們當學生時,背誦的古詩大部分都是宋朝的,在這些宋朝的詩人中,我們背誦的差不多都是蘇軾的詩,蘇軾真是一位很高產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人,他的很多詩作都流傳了下來,並且被後人一直傳頌。
  • 杜牧失意後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經典,最後七字令人深思!
    其詩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則以詠史抒懷為主。在詩歌成就上,杜牧創造了晚唐詩歌的高峰。但在官場上,杜牧卻終生失意,屢次進諫,屢被流放。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初冬夜飲》,便是杜牧失意後寫下的一首千古經典。《初冬夜飲》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杜牧在初冬寒夜中自斟自飲的情形,勾勒了一個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抒發了杜牧官場失意後的惆悵。
  • 歷史上最有趣的迴環詩,僅僅14個字卻能連成七言絕句,妙不可言
    迴環詩,又稱為迴文詩,在眾多詩詞的寫作手法中難度較高,也比較的另類和非主流。在唐代吳兢(jīng)的《樂府古題要解》中記載:「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迴文詩要往復地去讀,才能看到詩的整體面貌。
  • 不輸《定風波》,蘇軾這首七言律詩,同樣寫出驚豔千古的哲理
    說起來,兩兄弟同為「唐宋八大家」中人,蘇轍的存在感恐怕連曾鞏都不如。蘇軾詩文裡經常提到「子由」, 我想絕大部分讀者不會關心「子由」是什麼人。讀者都把目光給了蘇軾,顯得蘇轍看起來似乎更像是哥哥創作的催化劑。稍微留點心的,恐怕也只會認為蘇轍就是一個活在蘇軾詩文裡的平庸之輩。蘇轍平庸嗎?
  •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大文豪蘇軾在北宋的文壇能夠 說風靡一時的風雲人物,蘇軾的詩詞作品一寫出來便流傳天下。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也為我們留下來了太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說起唐詩宋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一些文學大咖,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賀、蘇軾、李清照等人,他們的詩詞藝術成就光耀千古,被後人永遠的銘記。到了晚唐,由於之前的安史之亂,本是鼎盛輝煌的大唐有著日落西山的景象,而詩文化在此也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在這樣一個由盛轉衰的時代背景下,詩人們為了自身生計四處奔波勞苦,所作的詩詞也多少帶有悲傷惆悵的情緒。比如晚唐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的杜牧,是寫七言絕句的高手,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沉鬱氣質,往往更能讓人感懷頗多。
  • 蘇軾隨手寫下一首奇詩,順著來讀是千古絕句,值得收藏!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不斷湧現了很多優秀作家,他們留下了很多經典的詩詞作品,歷經千年流傳長盛不衰。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針對中國漢字的運用都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當然,這也產生了一個難題,就是現在想要把唐詩宋詞譯成別的文字,對翻譯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想要翻譯中國的古代詩詞,不僅必須具備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底,還要有豐富的想像力。
  • 李清照最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字令人熱血沸騰,才女果然不簡單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本期就以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詩為例,來感受一下千古才女的筆力。詩名《題八詠樓》,這是李清照在丈夫離世,國破家亡時寫的詩,此時她無家可歸,寄居在親戚家,登上高樓寫下這首絕唱。短短28字,有豪情有霸氣震撼了800年。讓我們來品一品。
  • 天天讀詩:《絕句·江碧鳥逾白》唐·杜甫
    一個「逾」字,將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底而愈顯其翎毛之白,寫得深中畫理;而一個「欲」字,則在擬人化中賦花朵以動態,搖曳多姿。兩句詩狀江、山、花、鳥四景,並分別敷碧綠、青蔥、火紅、潔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賞心悅目。可是,詩人的旨意卻不在此,緊接下去,筆路陡轉,慨而嘆之。「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句中「看又過」三字直點寫詩時節。
  • 一首男人應該順著讀,女人應該倒著讀的奇詩,怎麼讀都滿是愛意
    留"加上一個問號,連主語都不一樣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可不僅僅是體現在此。我認為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便是古詩詞了。中華三千年詩詞文化,誕生了無數著名的詩人,也誕生了無數經典的佳作。當然也有一些,並不出名的詩人,寫出過流傳千年的經典。今天就來說說,一個叫李禺的小詩人,和他的千古奇詩《兩相思》。李禺《兩相思》李禺宋朝人,其他不詳,算是個不知名的小詩人吧。
  • 最經典的一首「拍馬屁」詩,僅僅只有14個字,卻成為千古絕句!
    最經典的一首「拍馬屁」詩,僅僅只有14個字,卻成為千古絕句!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見到一些人為了更好的發展,去拍領導的「馬屁」,說盡各種好話只為了能博得一個好的前途,當然這種行為並不能被攻擊,畢竟個人有個人的選擇。
  • 蘇軾最想得開的一首詩,其中7個字大俗大雅,卻道盡其一生灑脫
    被貶黃州是蘇軾一生漂泊的開始,卻也是詞壇的一大幸事。被貶期間,蘇軾一邊吃著東坡肉,一邊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等多首千古絕唱。在這一首首詞作中,我們見識了蘇軾的豁達,也了解了他的悲情,可以說這段經歷極大地豐富了他的詞作題材,讓他終於站在了詞壇之巔。
  • 王維少見的六言唐詩,抒寫田園美景,字字對仗,讀來如行雲流水
    古典詩詞當中我們最常見的是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因為這樣的詩句最適合對偶,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古代詩人獨特的文學審美追求。這樣一種格式的存在,並非是獨一的。今天我們看到的這首唐詩,就體現出了和別的唐詩實際存在的差異。
  • 蘇軾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既有美景,又有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眾所周知,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所以在蘇軾的二千七百多首詩中,幹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極為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其實,蘇軾的詞也一樣。
  • 這首迴文詩堪稱史上最經典!不少人看了都犯暈,沒點水平看不懂!
    這首迴文詩堪稱史上最經典!不少人看了都犯暈,沒點水平看不懂!說起中國數千年歷史中,哪樣文化最為瑰寶,當屬詩詞文化了。想必各位看官對於詩詞,並不陌生,下至黃口小兒都能吟兩句詩。詩詞可謂是涵蓋多種,最常見的唐詩,宋詞,元曲,絕句等。
  • 他一生只寫一首詩,全詩只有兩句,卻成為千古絕句,還誕生一成語
    古詩詞不僅為我們留下許多的千古絕唱,同時還流傳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例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名句幾乎人人皆知;還有歌頌愛情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描寫氣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壯志豪情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等等!
  • 這首七言古詩,為什麼一句七言都沒有?卻成為人盡皆知的千古名篇
    作為一種擁有悠久發展歷史的詩歌題材,七言古詩在唐代走向了成熟,並迅速達到了最高潮。舉個例子,李白就是七言古詩的忠實愛好者,並對其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通過他浪漫主義的筆,七古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七言古詩非常自由,包括形式、體裁、句法、韻律等都有很大的易動空間,而且它的藝術表現力相當強烈,這也是李白熱衷於七古的一大因素。
  • 為讚美小妾貌美,蘇軾寫下一首妙趣橫生的詞,順讀和倒讀一字不差
    導語:美妾死後,蘇軾懷念無比,為了讚美小妾的美貌,他寫下人生最難的一首詞,順著讀和倒著讀一字不差,可謂是千古奇詞。蘇軾是宋代最傑出的詩人、詞人,他不僅有"詩神"之稱,更是有"豪放詞宗"的美譽。蘇軾一生寫下過無數經典的佳作,無論是"一蓑煙雨任平生"或是"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都堪稱是千古絕唱。而對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字研究透徹的蘇軾,在迴文詩的創作上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蘇軾一生創作過許多著名的迴文詩,像《菩薩蠻·回文夏閨怨》、《西江月·詠梅》都是迴文詩詞中的巔峰之作。
  • 詩中常見字 你都讀對了嗎?
    其三,「欲辨已忘言」的「忘」字,現代讀音「wàng」,在這裡要讀作「wáng」。在上古音中,是沒有「wàng」這個音的。根據漢代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忘,不識也,從心亡聲」。也就是說,這個字表達不知道,沒有記憶了,從偏旁來說從「心」,依據音調則讀作「亡」。「忘」字讀「wàng」,要在隋唐時候才逐漸興起。例如隋代陸法言在所著《廣韻》中,就收錄了「忘」字的這兩個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