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有一件萬壽紋尊,上面寫同一個字,但數量估計無法查清

2020-12-27 歷史店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足足有61年,不過康熙皇帝勤政愛民,造就了康熙盛世。公元1713年,康熙皇帝過六十大壽時,就意外收到了一件特殊的青花瓷賀禮。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這件壽禮很特殊,因為它上面雖然只寫了同一個字,但是字的總量卻讓人數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字,又是多麼嚇人的總量的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康熙六十大壽時,正值清朝的鼎盛時期,國強民富,天下一片繁榮景象,故此,在眾大臣的安排之下,準備為康熙舉辦一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盛大壽宴——千叟宴,並邀請天下65歲以上了老人赴宴同慶,一來踐行孝道,二來安撫天下人之心。

既然是過大壽,肯定就少不了壽禮,因此這也讓大臣們操碎心了,究竟什麼樣的壽禮,才能讓康熙皇帝眼前一亮呢?這是大臣們日思夜想的一大難題!

大臣們一商議,決定製作一件青花瓷尊,不過一定要是獨一無二的,於是就準備在青花瓷上寫字,究竟寫什麼字最合適呢?大臣們思來想去,最後寫下了一個「壽」字,還要求在青花瓷尊上全都寫滿壽字,而且必須是不一樣的寫法。

按照當時的制瓷水平,燒制青花瓷尊沒有什麼難度,可是要用不同的壽字填滿,就顯得極其困難了。首先,大臣們在紙上模擬寫壽字,然後由工匠謄抄在青花瓷的素胚上。這一步可就關鍵了,一筆一划都不能錯,不然就前功盡棄了,哪怕是最後一個字寫錯了一筆,都要全部打碎重來。

即便是成功的寫滿了壽字,接著在燒制的時候,也會出現一些難以控制的情況,比如溫度不合適,導致青花瓷,或筆墨的顏色深淺不同,這時就依然需要打碎重來。最後,就是成功的燒制出來了,運輸到京城也是問題,畢竟按照到的運輸條件,在路上顛碎幾個也都是正常的。

好在大臣們有妙招,一開始就召集了大量的工匠,先讓他們日夜不息的練習寫「壽」字,直到最後能一口氣全部默寫出來,以避免在素胚上犯錯。然後是燒制,要求工匠一次性燒制幾十件,然後從其中挑出最好的一件,送到京城。大臣們驗收合格之後,則選擇出其中的2件,一件作為壽禮,一件作為備份,以免出現什麼紕漏。而其餘的成品則全部打碎,直到在康熙大壽上獻出一件後,才將備份的另外一件打碎,讓其成為天下獨一無二的青花瓷尊。

康熙看到青花瓷尊后驚喜不已,更是被它恢弘的外觀所震撼,它高約76.5釐米,口徑約37.釐米,足徑約28釐米,儼然算是一個大傢伙。如此上等的青花瓷尊,能燒制出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況且還寫滿了密密麻麻,各不相同的壽字。康熙皇帝龍顏大悅,便問大臣青花瓷尊上有多少個壽字。大臣們無不自豪的回答,有9999個壽字,外加一個萬字,寓意著萬壽無疆。康熙皇帝聽大臣這樣一說,便隨即賜了個名字,即「萬壽尊」。後來康熙還打趣的說:「這一萬個壽字,恐怕沒人能數的清楚吧? 」

果真還讓康熙皇帝說準了,因為在清朝滅亡之後,文物專家們在整理清宮舊藏時,偶然發現了這件舉世無雙的萬壽尊。當專家們經過一番清洗之後,也被它給震撼到了,通體全是真、草、隸、篆等不同文字形式書寫的壽字,縱橫成行,排列得整整齊齊,而且字體的大小,也都隨著器物本身的弧度有所變化,顯得自然和諧,宛若天成一般。不過專家們就納悶了,真的有9999個壽字嗎?

於是專家們便開始數數,可是一連數了幾天都沒有數對,不是多就是少,沒一次數了9999個,即便了換了好幾個專家來數,也還是沒人能數對。於是,專家們最後藉助計算機,先對它進行了一番紅外掃描,然後進行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處理,最後得出來的數字剛好是9999,一連幾次都沒有誤差。如今這件珍貴的萬壽尊,被收藏到了南京博物院,如果廣大讀者想一飽眼福的話也是有機會的。如此耗時費力的青花瓷萬壽尊,除了給獻給皇帝,估計沒有人會去製造,而通過這件萬壽尊,我們也能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清代青花瓷高超的製造技藝,以及康熙盛世的昌盛繁榮。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相關焦點

  • 康熙寫的最好的一個字,被視為大清國寶,消失200年後被總理發現
    清朝的時候有個讀書人寫了句「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引發了一場大案,可能也正是出於這種原因,清朝從康熙開始就喜歡寫詩、寫書法,水平不說如何,但是數量還是很夠的,據說乾隆一生就寫了48000多首詩。
  • 康熙的「福」字
    大多數老百姓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覺得皇上寫的字帶著「龍」氣,當然就吉利了,可見權力崇拜往往比文化崇拜更有市場。   康熙「福」字最直觀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字體瘦長,與其它體型富態的「福」字迥異。俗話說「有福必有壽,有壽必有福,有福沒壽是為無福可受」,可是「福」、「壽」二字字形差異太大,自古以來沒有一個書法家可以把「福」「壽」合為一字書寫,對此康熙作出了頗有想像力的創新。
  • 一件「大明康熙年制」瓷器,卻被博物館珍藏,專家:這是國寶!
    網上流傳著一張圖片,只要放出來便會引起別人的捧腹大笑,因為在瓷器上寫著「大明康熙年制」六字底款。人們會覺得這造假的也太沒常識了,竟把康熙皇帝給「穿越」到了明朝,實在是搞笑。
  • 康熙寫的天下第一錯字
    避暑山莊——「避」字右邊的「辛」下部多寫了一橫,此錯字是康熙親筆御書,題寫於康熙五十年。康熙多寫一橫,臣僚應該當即看出來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誰也不敢提醒皇帝寫錯了,結果就造就了這天下第一錯字。康熙其實沒錯「天下第一錯字」,我是覺得有點好笑。因為康熙沒寫錯。不是多了一橫嗎?是多了一橫,在古代,這個字寫一橫,寫兩橫都對。這是怎麼回事?
  • 驚天科考舞弊案:康熙使洪荒之力也無法嚴懲首惡
    那麼在古代,查清一場科考舞弊案有多難?查清之後想要公正獎懲又有多難?我們看看康熙五十年的這場鬧劇就知道了。康熙接到這兩封奏章後憤怒異常,執掌山河五十載,他的政治素養告訴他這次江南科考一定有問題。這件事他給出的答覆是「可羞之極矣」,這五個字足以看出康熙的憤怒。雖然問題嚴重,但是有問題的官員究竟是誰?涉及範圍又有多大呢?還得嚴查才能有答案。康熙馬上任命戶部尚書張鵬翮、漕運總督赫壽為欽差大臣前往江南徹查。
  • 馬未都:康熙青花萬壽字大尊,全球僅此一件,估價12個億
    清康熙青花萬壽字大尊,產生於清朝康熙年間(康熙60大壽時),由御窯廠傾力打造,此尊高76.5釐米,口徑37.5釐米,足徑28釐米。由於康熙帝個人喜好大氣渾厚的瓷器,所以康熙時期的瓷器胎體比較厚重,造型普遍古拙。即使是同樣大小的器物,也比清朝其他時期的器物都要重些,這便是為何清康熙青花萬壽字大尊如此碩大的原因。
  • 康熙寫的「福」字,被稱為天下第一「福」你知道它包含幾重含義嗎
    康熙確實寫了一個「福」字,我們先說這個福字的含有幾個字,以及幾重含義,然後再說康熙寫這個「福」字背後的故事。康熙寫的這個福字含有這麼幾個字:「子,才,田,壽,福」。所以這個福字,也就有了「多子」,「多福」,「多田」,「多才」和「多壽」這麼幾重的意思。說完這個福字的意思和寓意,我們再說康熙當初寫這個「福」字背後的故事。康熙的奶奶就是孝莊皇太后,在孝莊皇太后六十大壽的那一年,她得了病,而且皇宮裡的御醫,對她的這個病,毫無辦法。不管御醫怎麼看,他的病情都是毫無進展。
  • 乾隆寫詩4萬首,不及康熙一個字!
    康熙皇帝一生雖然酷愛書法,卻很少題字,所以康熙御筆是清朝歷代皇帝中流傳最少的,以至於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 在今天的北京城內,除公文外,經考證的康熙題字只有3個,可以說,每一個都是價值連城。而其中最珍貴的,要屬「天下第一福」了。
  • 康熙練書法有多用功?日書千字,臨摹萬卷
    而《南書房記注》對於康熙臨摹草書的情況有記述曰:康熙十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已時,上召士奇至懋勤殿。上正臨摹草書,臣士奇得侍觀宸翰,因奏曰:皇上運筆圓勁縱橫,深得古人之意』。上曰:朕 朝夕臨摹,常恐未合古法耳。」
  • 康熙給奶奶的六十大壽寫了一個「福」字,為何被譽為中華第一福字
    康熙御筆親寫的「福」字,現存於北京恭王府萃錦園的秘雲洞內。而且這個「福」字被譽為中華第一福字,原因在於這個福字寓意非常多,而且這個福字的經歷也相當傳奇。歷史上的康熙皇帝,書法造詣非常精湛,但是他不像乾隆喜歡到處題字,康熙一生很少題字,而康熙為他奶奶孝莊太后寫的這個「福」字也就變得非常珍貴了。年幼的康熙之所以能夠坐上皇位,成為一代帝王,離不開孝莊太后的幫助與扶持。孝莊太后是康熙的皇祖母,康熙自幼便在她的膝下長大,得益於孝莊的教誨和幫助,對於年少的康熙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
  • 康熙總寫錯別字,為啥沒人敢提醒他一聲?他總能想辦法圓回來
    比如說,一般看了流水帳的奏章,康熙的批覆都是「知道了」三個字,可是全國這些文武官員,基本上都是以流水帳的形式在寫奏章,因此康熙的工作量相當大,這「知道了」三個字康熙每天不知道要寫多少遍,字寫多了就不像原來的字了,結果康熙不小心就寫了一個「知道子」。
  • 清康熙年間,他畫下300多種好吃的動物,卻成了乾隆的枕邊書
    五代 巨然《萬壑松風圖》 網絡圖片在中國文人創作的這些書畫名作中,有一件繪畫作品最為惹眼。它不僅是清朝畫家的畫作,此後還走進了清宮內院,成了乾隆皇帝的枕邊書,還被後世的人們稱為一代奇書,這究竟是一幅怎樣的畫作呢?
  • 除了牛頓和康熙,這4組人也是同一個時代,卻被誤會成兩個時代的
    今天想要為大家分享下,有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明明身處同一個時代,為何我們感覺他們是在兩個時代。1、秦始皇和劉邦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很多讀者總會有一個誤區,秦始皇和劉邦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是真正的歷史告訴你,秦始皇僅僅比劉邦大3歲,劉邦與秦始皇嬴政在同一個時空一同生活了47年。2、湯顯祖和莎士比亞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
  • 康熙之後,皇子名字才有了輩分,但為何始終不用三個字的人名?
    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到鹹豐皇帝為止,愛新覺羅氏家族一共有113位皇子,在這些皇子中,我們會發現一個比較奇特的現象,那就是皇子的名字。了解清史的讀者大致都知道,康熙之前的眾皇子名字沒有規律,好像是隨便起的,而康熙之後,都有統一的順序和輩分。
  • 乾隆時期的筆筒,與康熙筆筒的風格,區別就在這一點
    乾隆、唐英墨彩百壽字筆筒在乾隆時期所有的陶瓷當中,屬唐英款的,有著名的青花瓷器,很多瓷器上面直接寫著「瀋陽唐英」。還有一種上面寫著「蝸寂老人」的墨彩瓷器,也稱「窩寂居士」。因此,凡是瓷器上寫有這類款的,都是唐英自己私自燒造玩的,非常優雅,跟我們看到皇家氣派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 康熙寫的「天下第一福」為何不能倒著貼?原來倒過來看成了這個字
    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禮儀的民族,為了慶祝一年一度的春節,我們會在家裡寫對聯、掛年畫、貼窗紙、掛燈籠,裝點節日氣氛。此外,貼「福」字,也是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之一。一個簡單的「福」字貼法可大有講究。一般傳統的貼法是把它正著貼。
  • 康熙寫了個錯字,至今掛避暑山莊門上,306年過去了無人敢改
    除了戰功赫赫之外,康熙皇帝在文學上也很是博學。除了滿族固有文化外,他自幼對儒學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認為「殊覺義理無窮,樂此不倦」。為了籠絡漢族士子,他還在南巡時親自到曲阜拜謁孔廟。所以說,康熙皇帝對儒家學說也很熟悉。但就是這樣一個精通多種語言文字的皇帝,卻在題匾時鬧出了笑話。一共寫了四個字,就有一個是錯的。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
  • 天下第一錯字:康熙題寫的「避暑山莊」,避字多了一畫,是寫錯嗎
    歷來有不少的皇帝喜歡書法,偏好收藏名家大作和摹寫書法作品,比如清康熙帝。康熙帝的書法造詣很深,一生摹寫過許多書法作品。河北省承德市的熱河行宮正門牌匾上書寫的四個大字「避暑山莊」,就是康熙親筆所題。細心的人會發現,「避暑山莊」裡面的那個「避」字在「辛」下多了一橫。
  • 康熙通寶值多少錢
    錢幣背面文字是以楷書書寫的「康熙通寶」二字,是由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並且具有一定的美觀度,因此備受收藏者的喜歡。康熙通寶成交價格:  清代康熙通寶部頒式小成交價格:30.74萬  康熙通寶背「大福」成交價格:35.61萬  康熙通寶錢幣掛件成交價格:60.60萬  清代寶源局「康熙通寶」開成交價格:61.68萬
  • 康熙看完雍正抓周,為何臉色突變?原因是他寫了這個字!
    他不僅生擒鰲拜,平三藩、滅沙俄,在他的治理中更是國泰民安,百姓富足,造就了一片乾坤盛世,他就是康熙大帝!而我們接下來的故事也他有著不小的關係。康熙在位61年,歷史記載他有著30餘位皇子。在這些孩子中,他最喜愛胤礽,因此在剛出生就把他封為太子,而四皇子胤禛(後來的雍正)並不怎麼受到他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