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科考舞弊案:康熙使洪荒之力也無法嚴懲首惡

2021-03-02 陳卿美讀書

陳卿美讀書

——兩耳只聞窗外事,一心不讀尋常書——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微信:chncsm2013              

來源 | 頭條號「夜狼文史工作室」

作者 簾外西樓

有多大的好處就有多大的誘惑,因此在那張決定千萬學子命運的試卷上,一向有人弄虛作假。那麼在古代,查清一場科考舞弊案有多難?查清之後想要公正獎懲又有多難?我們看看康熙五十年的這場鬧劇就知道了。

參與到這場科考舞弊案中的官員如下:

兩江總督噶禮 從一品

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張鵬翮 從一品

戶部尚書穆和倫 從一品

工部尚書張廷樞 從一品

漕運總督赫壽 正二品

江南巡撫張伯行 從二品

安徽巡撫梁世勳 從二品

蘇州織造李煦 正五品

江寧織造曹寅 正五品

涇縣知縣陳天立 正七品

正主考官副都御使左必蕃、副主考官翰林學士趙晉

閱卷官王曰俞、方名

行賄考生程光奎、徐宗軒、吳泌等

中間人李奇

中央高官、封疆大吏、地方要員以及身為皇帝心腹的蘇州織造、江寧織造全都涉及在內,一二品的朝廷大員更是達到七人,牽扯到如此多的高官,這件事真的很複雜麼?其實很容易查清楚,但就是肯說真話的人,太少了。

這件事還得從康熙五十年江南鄉試的發榜之日說起。期待已久的榜單終於公布了,可是自己卻名落孫山。這些原本以為可以上榜卻沒有找到自己名字的考生在沮喪之後就想看看上榜的人都是誰,這一看就發現問題了。原來不是自己發揮失常,按照這張榜單,平時有名氣的考生全都發揮失常了,這些被寄予厚望的考生集體落榜,而程光奎、吳泌等公認的文筆不通之人的名字卻赫然在列,並且排名及其靠前。

這個發現讓整個江南的考生暴怒,十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考取功名,可是如今這條路竟然被魑魅魍魎阻斷,怎能不寒心?為了要一個說法,這些考生把考場匾額上的「貢院」二字改為「賣完」,把財神爺抬到孔夫子廟,還對孔夫子的塑像說這是「財子」。

同時還有一副對聯在江南以光速傳播,這幅對聯是「左丘明雙目無珠,趙子龍一身是膽」。

誰都看得出來,這副對聯是借古人嘲諷這次科考的主考官左必蕃和副主考官趙晉。

整個江寧城萬人空巷,全體考生義憤填膺,在這種情況下兩江總督噶禮卻不調查不上報,反而抓了數十名考生,希望用暴力血腥的方法把這場民怨沸騰的事情壓制下去。但他卻不知道有一些人已經給康熙皇帝上奏章了,這些人是江南巡撫張伯行和蘇州織造李煦。

張伯行身為江南巡撫,把這件事如實上報給皇帝,責無旁貸。蘇州織造李煦為何要管這攤子事呢?蘇州織造的官階是正五品,不大不小,但這個職位上的人大多都是天子近臣,即便在地方工作,也會充當皇帝耳目的角色。因此他的密保,分量很重。

康熙接到這兩封奏章後憤怒異常,執掌山河五十載,他的政治素養告訴他這次江南科考一定有問題。這件事他給出的答覆是「可羞之極矣」,這五個字足以看出康熙的憤怒。

雖然問題嚴重,但是有問題的官員究竟是誰?涉及範圍又有多大呢?還得嚴查才能有答案。康熙馬上任命戶部尚書張鵬翮、漕運總督赫壽為欽差大臣前往江南徹查。這兩位大人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他們連夜啟程,卻沒想到這件事會如此複雜。

複雜的是背後的權利博弈,事件本身很容易查清。張鵬翮和赫壽到達江南之後開堂審案,還請兩江總督噶禮和江南巡撫張伯行陪審。閱卷官王曰俞、方名當場承認收受賄賂,程光奎、吳泌等富商之子的試卷就是他們批閱的。副主考官趙晉迫於威勢,也當場承認自己參與了此事,還收取了三百兩黃金。

接著提審被牽連到的考生程光奎、吳泌。為了不冤枉人,戶部尚書張鵬翮還給他們出了一份考卷。誰知這倆人一個連《三字經》都背不熟,另一個,趙錢孫李都寫不明白。這樣的水平還能成為舉人,恐怕連童生都不如。事已至此這場科考舞弊案似乎已經水落石出,江南富商行賄,副主考官和閱卷官受賄,主考官失察,逐一發落就可以了。但就在兩位欽差要退堂給皇帝寫報告的時候卻在一個細節上出問題了。

原來程光奎、吳泌都說自己行賄的數目是十五錠黃金,每錠二十兩。這樣算來一個人就是300兩黃金,兩個人是600兩。可是副主考官只接到300兩黃金,另外300兩,給誰了?審問經驗豐富的張伯行馬上追問誰是中間人,這才找到了經手辦事的李奇。

李奇被帶上來後先是矢口否認,可是在幾位主審的連番質問下也扛不住了,他支支吾吾的說:「確實還有十五錠黃金,我把它交給了涇縣知縣陳天立,聽說是要留給,要留給…」,說到這裡,李奇不敢說了,還跪在地上不斷哆嗦。江南巡撫張伯行看到這種情況,馬上意識到這場舞弊案的最大頭目要出現了。他鼓勵李奇,說只要你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說出來,本官自會對你酌情處理。張鵬翮、赫壽兩位康熙任命的欽差大臣也在一旁給予肯定,李奇這才顫顫巍巍的說,「小人聽說,這些錢,是留給總督大人的。」

終於說出來最重要的話,李奇嚇得匍匐在地不敢抬頭,張伯行轉身怒視噶禮,張鵬翮、赫壽一臉錯愕,噶禮則是氣急敗壞暴跳如雷。他叫囂著要把李奇拉下去亂棍打死,這等誣陷封疆大吏的刁民,難道他說的話還要當成證據麼?

就在李奇要被拉下去的時候只聽張伯行一聲怒喝,「本官在此,你們竟然也敢如此大膽。」 張伯行當堂怒懟噶禮,堂下的差役自然是不敢動了,在緊張的氛圍中,戶部尚書張鵬翮一錘定音,他說李奇誣陷朝廷命官立即收監,然後,宣布退堂了。

都能看出案件審理到了關鍵時刻,為何不順藤摸瓜,反而稀裡糊塗的就退堂了?張伯行回府後心緒不寧,這場科考舞弊案明顯牽連到了噶禮,可是戶部尚書張鵬翮為何要袒護呢?這位正直清廉的官員不知道張鵬翮和噶禮是姻親關係,也沒有意識到想要扳倒噶禮這位皇帝面前的紅人難度係數有多大,他所想的,只是如何還江南學子一個公道。意識到皇帝任命的兩位欽差指望不上了,他連夜給康熙寫了一封奏章,這封奏章把庭審的情況全盤託出,又把江南學子義憤填膺的狀態再次寫了一遍。

康熙接到張伯行的奏章後很是動容,他知道張伯行是清官,如今這江南巡撫之職也是自己親自安排的。可是,張伯行的話完全可信麼?康熙把目光又轉到另一封奏章上,這是噶禮寫的,達到京城的時間還早張伯行一步。噶禮在奏章中說張伯行在審案時故意引導犯人攀咬自己,還任由《南山集》在蘇州流傳。另外還指責張伯行在工作上的諸多問題,最後說自己不能與他共存。

張伯行給康熙的奏章客觀公正,但噶禮的文字則很誅心。當時剛剛發生戴名世的文字獄,他所寫的《南山集》已經是被清政府認定的反動書籍。噶禮說張伯行縱容《南山集》在蘇州發行,這是要把張伯行置於死地。還說給《南山集》作序、已經被列入朝廷罪犯的張苞是張伯行的好友,但是他卻顧念私交不去捉人。種種事情羅列下來,張伯行簡直就是欺君罔上、包庇朝廷欽犯的罪人。不要說指正噶禮參與了科場舞弊案,能保住項上人頭都是萬幸。

噶禮企圖把張伯行這個隱患徹底排除,但是康熙不糊塗,他也想徹底查清這場科場舞弊案,因此並沒有理會噶禮或者張伯行的一面之詞,而是把他們一同革職,嚴令還在江南的張鵬翮與赫壽仔細調查,務必客觀公正。

康熙在京城望眼欲穿,可是張鵬翮與赫壽卻沒有把「客觀公正」這四個字放在眼裡。他們知道噶禮是皇上面前的寵臣,尤其是張鵬翮還與噶禮是兒女親家,因此他們最後呈上的報告是噶禮與此案無關,張伯行在《南山集》一事上沒有紕漏,但是胡亂彈劾上級噶禮參與科考舞弊案,應該給予撤職處分。

康熙接到這份報告後很不高興,他雖說欣賞噶禮的能力,也決不允許他在科考之事上插手。就在康熙思考下一步該如何做的時候,江寧織造曹寅和蘇州織造李煦竟然同時就科考舞弊案一事給他寫了奏章,兩封奏章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告訴康熙這場案子的重要證人、李奇口中接過他的三百兩黃金準備留給噶禮的涇縣知縣陳天立在與李奇對峙時承認自己拿了三百兩黃金,但是要交給誰他沒說。可是收監後不久陳天立就死在牢中,按照當時的情形推測,陳天立是畏罪自殺。

康熙看完後一聲冷笑,什麼畏罪自殺,殺人滅口才是真的。為了查清真相,康熙把張鵬翮與赫壽調回京城,再派戶部尚書穆和倫、工部尚書張廷樞前去調查,另外派安徽巡撫梁世勳暗中調查陳天立的真正死因。新來的朝廷特派員穆和倫、張廷樞也是官場老江湖,這場舞弊案的是非曲直他們已經心中有數了,因此再次調查取證只是走形式,他們真正操心的,是如何拿出一個讓皇帝滿意,不得罪噶禮、還能保全前兩位欽差的面子的方案。想來想去,他們給出的調查結果與前兩位欽差大體相同。張伯行誣告兩江總督還是革職查辦,噶禮與舞弊案沒有關係,但是有失職之罪,應該來點口頭警告。這個答案與之前兩位欽差給出的答案相比多出警告噶禮這一條,他們認為這一點可以讓皇帝消氣,也不算開罪噶禮和前兩位欽差,應該能算上標準答案。

康熙看到這個新鮮出爐的「標準答案」後火冒三丈,這哪裡是標準答案,分別是不作為方面的標杆。這時安徽巡撫梁世勳的奏章也到了,他被康熙派過去私下調查陳天立死因,但是多番努力後並沒有查出結果。他在奏章中直接說整個江寧的監獄系統被保護的很嚴密,自己滲入不進去。

看著面前的兩份奏章,康熙知道這是官場弊病,讓他們查,是查不出來想要的結果了。既然下派的官員都在袒護噶禮,那麼自己就親自查。他命令把這場舞弊案的所有卷宗和相關人員全都帶到京城,然後命令九卿、詹事、科道官聯手查案。康熙在這些人查案之前苦口婆心的說:「噶禮才學出眾,但他喜歡無事生非,也沒有清正的名聲。但張伯行為官清正是天下公知的事情,你們要體會朕保全清官的心意。」這些話已經把態度表現的很明白了,但是調查結果呢?可以用大失所望來形容。

還是那句話,愣頭小子不可能做到這個職位。既然都是九卿了,可見這又是一批官場老油條。怎麼辦才能對皇帝有所交代,還不至於太過於得罪人呢?想來想去,他們來了個超級和稀泥。這場科場舞弊案的其它人維持原判,至於噶禮和張伯行,他們給出的意見是身為高官竟然互相彈劾,有失大臣體統,應該全都撤職。也就是說,噶禮依然與科考案沒有關係。

事情發展到現在,康熙在明面上就先後任命三批中央高官審理此案,暗中命令安徽巡撫調查證人死因,心腹江寧織造曹寅和蘇州織造李煦也加入其中,可還是沒有水落石出。最後康熙無不悲哀的說:「只有正直的人沒有疑慮和恐懼,天下才會出現安定的局面」。

這場科考舞弊案的最後結果是主考官左必蕃失察被革職查辦,副主考官趙晉、閱卷官王曰俞、方名斬立決,程光奎、吳泌等花錢買文憑的考生被枷責後絞殺,張伯行繼續留任,噶禮撤職。一樁原本並不難查的案子,卻在一朝天子幾次三番催促之下依然沒有公正的結果,可見封建官場中科考這碗水,有多深。

【免責聲明】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知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

的確,越是了解歷史的人,知識面越寬,對世界的理解越深入,看待問題也會越理性。


這套書,是在跟你講述一個個有趣兒的歷史故事。

這套書不像正統史書僅僅是簡單客觀敘述,

又加上了些野史、小說、演繹的筆法。

春秋戰國+秦史+漢史+三國兩晉+唐史+宋史+明史+清史,

一套八冊,每本都是妙趣橫生。

《歷史原來很有趣》精裝珍藏版(8冊)

原價:472元/套

粉絲回饋價:299元/套

 

  小編提醒:

1、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滿意,可聯繫寄件人處理;

2、7內可與寄件人協商退貨,15內仍為您保留換貨的權利;

3、全國包郵,貨到付款,敬請放心購買。

 

  購買方式: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填寫姓名、電話、收貨地址即可下單,這邊會儘快發貨,貨到付款。

相關焦點

  • 康熙年間的科考舞弊案:康熙使出渾身解數,為何卻沒找到幕後真兇
    在我國歷史上也有這樣一個例子: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時發生了一件在科舉考試中舞弊的案件,當時康熙使用了洪荒之力最終也沒辦法嚴懲首惡,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辛卯科場案」。我們都知道由於南北方的經濟、文化差距,自古以來許多的文人騷客都出自於江南地區,而「辛卯科場案」恰巧就發生在江南地區的蘇州。康熙五十年時,許多的才子都焦急地等待著自己成績,最終成績在今年的九月時,貢院門口發榜了。
  • 清朝最大科場舞弊案連康熙都震怒了,如今山東呢?
    今天就聊聊清朝最大科場舞弊案,連康熙都震怒了。清朝時期有三樁科考舞弊大案,第一樁是順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場案,第二樁是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場案,第三樁是鹹豐八年戊午科場案。轟動最大的是康熙年間的科考舞弊案,此案又稱「江南科考舞弊大案」。康熙五十年,江南舉行了鄉試,考官叫左子蕃,副主考官叫趙晉。九月九日放榜,錄取的舉人中大多都是不學無術、家裡有錢有權的富家子弟。
  • 清朝科舉舞弊案中處死的職位官至文淵閣大學士,你確定還要舞弊
    (鹹豐帝畫像)科舉考試是讀書人獲得功名利祿的重要渠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俗語並非完全出自老百姓對知識的敬畏,而是反映了民眾對通過科舉制獲得崇高社會地位之人的豔羨。由於科舉制在古代社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想在科舉考試中舞弊者為數不少。
  • 辛卯科場案:一場讓皇帝都頭痛的「高考」舞弊案
    在會審之後,張伯行的奏疏很快放到了康熙的案頭上。這份奏疏的主要內容就一個:兩江總督噶禮很可能捲入了這場科場舞弊案,受賄金額可能達到50萬兩白銀。張伯行要求將噶禮解職調查。還沒等康熙緩過神來,噶禮的奏疏也到了。
  • 考試舞弊的處理及其背後的政治較量
    接著,又有傳言直指考官左必蕃、趙晉等人,說眾考官在科考中公然受賄、大肆舞弊。張伯行參奏噶禮在這次科舉考試中參與舞弊,說輿論盛傳總督「得銀50萬兩,徇私賄賣舉人」。噶禮則參奏張伯行誣陷封疆大吏,並且列出張伯行的7條罪狀。康熙對此感到十分棘手,他認為如果這二人都在任上,將嚴重幹擾審案結果,於是在次年二月頒旨,決定暫時將二人解任,以減少幹擾。然後命令張鵬翮、赫壽將科場案和督撫互參案一併秉公審理。
  • 洪荒之力是什麼意思
    洪荒之力是什麼意思,估計很多人是看了熱播劇和傅園慧在奧運賽場上的採訪,現在很多年輕人想要表達自己要做出成績做出表現或者你已經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後的話語——我用的是洪荒之力!個人是80後,在我們小的時候,經常會說要爆發我的小宇宙,大家知道是源於何嗎?
  • 細思恐極:「洪荒之力」到底是一股什麼力量?
    當然,和她一起沸騰起來的,還有 「洪荒之力」一詞。那麼洪荒之力到底是什麼力?有人用它來形容自己脾氣大,叫「控制不住自己體內的洪荒之力」;有人用它來描述食慾,「無法控制自己吃吃吃的洪荒之力」,等等。在中國流傳甚廣的兒童啟蒙讀物《千字文》中,開頭就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黃色的,宇宙形成於混沌蒙昧的狀態中)。《千字文》的宇宙觀發端於《易經》。《易經》是五經之首,講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陰陽之變的道理。
  • 科舉舞弊為什麼會斬立決?
    大家不忿的是,在滿清這樣落後的封建王朝裡,至少還是能做到對姦淫十歲以下的幼女不寬恕,斬立決;對科考舞弊,也視若仇寇,一殺就殺一串。大快人心,有點像爽文。我們來看幾個最著名的例子,比如清朝有三大科考舞弊案。
  • 「洪荒之力」怎麼翻譯?
    她在賽後接受採訪時說的「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也迅速走紅,成為了時下熱潮新詞...諸如:「小王,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業績怎麼樣?」「我已經盡了洪荒之力!」and「老公,你覺得你對我夠好了嗎?」「我已經盡了洪荒之力!!」
  • 科舉舞弊為什麼會斬立決?|| 價值觀
    大家不忿的是,在滿清這樣落後的封建王朝裡,至少還是能做到對姦淫十歲以下的幼女不寬恕,斬立決;對科考舞弊,也視若仇寇,一殺就殺一串。大快人心,有點像爽文。我們來看幾個最著名的例子,比如清朝有三大科考舞弊案。一是,丁酉順天鄉試案。
  • 最新「成語」洪荒之力到底是個啥意思?
    尤其是這句「洪荒之力」,令人印象深刻。  但疑問也來了:這個最新「成語」洪荒之力到底是啥意思?它有多厲害呢?今天就給大家「全方位、多角度」科普一下。  「洪荒之力」打哪來?  沒想到,遊泳界的「泥石流」不僅是個段子手,還很愛追劇。
  • 堪比傅園慧 寶島少女使出「洪荒之力」踢館
    最近,奧運網紅傅園慧自帶表情包紅遍全球,參加半決賽後受訪時激動喊「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了」的可愛逗比模樣,更是在朋友圈廣為傳播,小夥伴們紛紛表示釋放洪荒之力的傅園慧萌翻天的個性範兒,真真是一種別樣的賽場之美!
  • 「洪荒之力」火了,英語怎麼說?
    傅園慧口中的「洪荒之力」究竟是什麼「力量」?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給出了科學的解釋:#地震微科普#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早期狀態,一切都在混囤蒙昧之中,那時候的地殼很薄,地震頻發,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了多次大洪水。經過幾輪造山運動後,地球上的大氣環流逐步建立,地殼也趨於穩定。可見,洪荒之力,確實很強大。愛學習的同學們就問了,這個「洪荒之力」用英語怎麼表達呢?
  • 山東的高考舞弊案,在古代會怎麼處罰?放到美國又是什麼罪?
    然而,最近山東爆出大量高考舞弊案,令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慄,從陳春秀到苟晶案,我們看到人性的險惡。高考幾乎是寒門學子逆襲的唯一途徑,如果有人舞弊,毀掉的不只是一個人,一個家庭,而是整個社會。在中國古代,也有類似高考的制度,叫科舉制度。
  • 「洪荒之力」用英語怎麼說?
    ↓↓↓「對於這次比賽,自己沒有保留實力,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傅寶寶的耿直採訪讓「洪荒之力」一詞迅速走紅。這個「洪荒之力」用英語怎麼表達呢?這裡用prehistorical powers來表達「洪荒之力」,從字面上直接反應了地球形成早期,也就是「史前」這個概念。如果按照傅園慧接受採訪的語境,她說半決賽沒有保留,「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其實就是「不遺餘力、用盡全力」的意思。
  • 重溫清朝「考生連續八次科考被頂替」案
    回顧過去,考試頂替在古代科舉考場上早已有之。只不過那時被調包的不是考試成績,而是考卷。具體操作手法,就是在考試之前事先買通考場官吏,請其利用接觸考卷的機會,「以甲卷之面移作乙卷」,將成績較好的考卷調換到自己名下,以便高中。這種移花接木的舞弊勾當,在當時被稱為「活切頭」或「剝皮鬼」。
  • 【譯事帖】如何翻譯「洪荒之力」
    那句令人忍俊不禁的「我已經用上我的洪荒之力了」更是被媒體廣為引用。相對於博大精深的中文表達,外媒顯然難以找到合適的語句來翻譯「洪荒之力」。這個詞自去年電視劇《花千骨》播出後便開始在年輕人中流行,在劇中指能夠毀天滅地的妖神之力。
  • 古代科考作弊的手段,實在太高明,有沒有什麼防作弊的辦法
    據《清史稿》記載,乾隆帝很關心科考,曾派出禮部大員巡視某地考場,結果在第一場考試中就查獲夾帶者21人。「或藏於衣帽,或藏於器具,且有藏於褻衣褌褲中者。」到了第二場,考生們懾於考場嚴密的盤查,紛紛將事先準備好的夾帶之物拋棄,「貢院門外,拋棄蠅頭小卷,堆積於牆陰路隅者,更不計其數」。 當然還是有膽兒大的,將夾帶之物藏於嘴中,企圖矇混過關。實在不行,考生就將它吞下。
  • 雅思新詞彙 外媒如何翻譯「洪荒之力」?
    編者按:英國廣播公司(BBC)、澳洲「news.com.au」等將「洪荒之力
  • 1977年震驚全國的「故城舞弊案」
    1977年震驚全國的「故城舞弊案」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8.21 星期一     1977年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