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組裝全球首個染色體級別高質量山蒼子基因組圖譜

2020-12-11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通訊員 宋平 王舒琦

近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在《自然—通訊》雜誌在線發表重要成果:The Litsea genom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laurel family。該項研究成功組裝全球首個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山蒼子基因組圖譜,並基於此揭示樟科物種進化及其精油合成的分子機制。中國林科院亞林所副研究員陳益存、博士趙耘霄、助理研究員高暝,比利時根特大學博士李臻後,華南農業大學博士王潔雨,清華大學博士劉可為是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研究員汪陽東,臺灣成功大學教授蔡文杰、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劉仲健、根特大學教授Yves為共同通訊作者。

山蒼子是我國南方家喻戶曉的一種香樹,其果實有香氣,無毒,可治療急性肺炎,有抗病毒抗菌消炎作用。我國山蒼子栽培面積21.60萬畝,精油年產量14.01萬噸,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每年產生的經濟價值約20億元。

(圖為山蒼子花 陳炳華/拍攝)

山蒼子作為木蘭類分支樟目樟科的代表種之一,鮮果皮精油含量高達到4~7%,單萜化合物含量高達98%。實際上,山蒼子所屬的樟科植物普遍富含豐富的單萜化合物,即樟腦、桉葉油醇、檸檬醛等。樟科植物是我國南方重要的經濟和生態樹種,全國約有20屬,423種,在材用、藥用、香料、醫藥上都佔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汪陽東研究員介紹,樟科花小、花序形態多樣、存在雙性花和單性花,使得其形態演變及進化位置研究困難;樟科特殊香味關鍵化合物合成機理尚不清楚。因此,從基因組水平探討樟科的進化、花形態演變分子證據及特殊香味的遺傳基礎,對揭示樟科植物的生物學特性、應用推廣及遺傳育種具有指導作用。

(圖為山蒼子萜類合酶系統發育分析及功能驗證)

2016年10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林所研究團隊啟動了山蒼子基因組測序項目。經過3年多努力,完成項目,獲得了大小為1.37G,contig N50為607.34kb的基因組。通過Hi-C技術,他們進一步將基因組錨定到24條染色體上,錨定率94.56%,獲得質量優良的山蒼子基因組圖譜。

樟科花序形態特徵是樟科分類的一個重要依據。通常,樟科花序有圓錐花序、穗狀花序、總狀花序、傘形花序。陳益存副研究員介紹,基於山蒼子基因組及樟科13屬28個物種花器官的轉錄組數據,研究發現,一個高度保守的參與花序形態發生的基因PETAL LOSS(FUWA)所構建的花序系統發育與樟科物種的系統進化對應,揭示了樟科花序從穗狀花序、穗狀圓錐花序向聚傘形圓錐花序、假傘形花序,到傘形花序演變的規律。

山蒼子和樟科樹種特有的香味從何而來?研究團隊在高質量基因組圖譜基礎上,解析了關鍵化合物形成的分子機制。芳樟醇、桉葉油醇、檸檬醛、α/β蒎烯、莰烯、香葉醇等單萜化合物是樟科精油的主要成分,如山蒼子精油中單萜化合物高達98%。單萜化合物決定了精油的品質,具有抗病毒、消炎和殺菌的作用。通過比較基因組分析發現,單萜合酶Mono-TPS在樟科發生了顯著擴張。單萜合酶主要催化單萜化合物合成。為進一步挖掘調控主要單萜化合物合成的關鍵基因,團隊採用同源和異源瞬時表達,以及體外酶活驗證,鑑定了調控樟科及山蒼子精油主要化合物合成的關鍵酶基因LcuTPS42。

「目前,對樟科植物果實精油及精油主要成分單萜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機理尚不清楚,制約了樟科植物精準育種。為此,汪陽東團隊選擇樟科果實精油含量最豐富的物種——山蒼子為研究對象,構建了山蒼子全基因組圖譜,並結合樟科20屬47代表種低蓋度基因組測序數據和16屬23代表種混合組織和花苞轉錄組測序數據,揭示了單萜合酶基因家族在樟科中的演化,有效促進了樟科植物單萜化合物多樣性和特異性,對揭示樟科植物的生物學特性、指導樟科遺傳育種研究特別是加速分子育種進程具有指導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錢前評價說。

下一步,研究團隊表示,將基於基因組數據,結合大群體,進行山蒼子精油品質和產量相關的分子標記精準預測研究;結合建立的山蒼子遺傳轉化體系,進一步挖掘、鑑定和應用山蒼子精油產量和品質的主效基因,為山蒼子遺傳改良提供基礎;同時進一步挖掘樟科性別相關分子標記,為開展山蒼子苗期性別鑑定奠定基礎。

相關焦點

  • 首個山蒼子基因組圖譜:揭秘精油合成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該團隊成功組裝全球首個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山蒼子基因組圖譜,並基於此揭示樟科物種進化及其精油合成分子機制。 南方有香樹 我國山蒼子栽培面積21.60萬畝,精油年產量14.01萬噸,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每年產生的經濟價值約20億元。
  • 科學網—小葉茶染色體級別基因組圖譜首次完成
    染色體級別的「碧雲」茶樹參考基因組圖譜 高立志供圖 本報訊 近日,生物學預印本伺服器(www.biorxiv.org)在線發表了中美科學家聯合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該團隊採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 Hi-C技術,在20多個代表性小葉茶品種中選用雜合度較低的小葉茶良種「碧雲」,將組裝獲得的約2.85Gb 的基因組序列掛載到了15 條假染色體上,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達到染色體級別的茶樹中國茶變種的參考基因組序列。
  • 昆明植物所獲得首個染色體級別的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
    雲南植膠區山地膠園鳥瞰圖及完成了基因組測序的橡膠樹 GT1 品種(供圖)橡膠樹基因組圖譜及其特徵(供圖)大戟科植物基因組的染色體進化(供圖)近日,熱帶作物種質資源與基因組學雲南省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高立志教授帶領的雲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
  • 染色體級別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繪就—新聞—科學網
    此項研究由熱帶作物種質資源與基因組學雲南省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昆明植物所研究員高立志帶領團隊歷經6年完成。研究期間,科研團隊在完成了二代基因組測序與組裝的基礎上,進一步克服了橡膠樹基因組龐大、高雜合與高重複等困難,利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 Hi-C 技術,獲得了這一成果。
  • 亞林所繪製首個山蒼子基因組圖譜 揭秘精油合成分子機制
    該研究首次繪製山蒼子染色體水平基因組圖譜,並基於此揭示樟科物種進化及其精油合成分子機制。深入南方香樹有怎樣的價值?我國山蒼子栽培面積21.60萬畝,精油年產量14.01萬噸,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每年產生的經濟價值約20億元。
  • 中國獲得國際首個組裝到染色體水平的家驢基因組參考圖譜
    中國科學家聯合國內外多家單位,成功破譯了德州驢基因組,獲得國際首個組裝到染色體水平的家驢基因組參考圖譜。作為中國五大優良驢種之一,德州驢個體大、皮厚、出膠率高,是熬製阿膠的上等原料。為深入挖掘德州驢的遺傳資源,山東省農科院聯合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於2014年底聯合發起了「德州驢基因組開發及其產業化應用」項目,經過5年多不懈攻關,最終構建了德州驢染色體水平的高質量參考基因組圖譜。家驢的起源與馴化歷史一直以來存在爭議。該研究團隊採集了9個國家的126頭家驢、1頭非洲野驢和6頭亞洲野驢樣品,通過全基因組重測序檢測了大量的基因組遺傳變異。
  • 首個染色體水平大蒜基因組圖譜繪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被測序的大蒜品種二水早紫皮蒜     麻類所供圖 7月27日,《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首個染色體水平大蒜基因組圖譜。 大蒜基因組龐大且複雜,具有重複序列高、雜合度大等特點。研究發現,基於基因組系統進化分析,大蒜與天門冬目石蒜科物種親緣關係最近,並推斷大蒜的3次全基因組複製事件及重複序列急劇擴張是驅動大蒜基因組龐大的根本原因。 大蒜素是蔥屬作物中特有的化合物。該研究通過基因組擴張收縮分析,結合轉錄組數據,確立了大蒜素生物合成通路。
  • 我國科學家繪製完成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生物應用基因組研究中心、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共同實施的「鯉魚基因組計劃」成功完成了鯉魚全基因組測序,並繪製了鯉魚基因組框架圖譜、基因組物理圖譜和高密度連鎖圖譜,為鯉魚基因組輔助育種研究、優良品種快速培育提供了重要基礎。 鯉魚基因組有100條染色體,是目前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物種中染色體數目最多的動物。
  • 現生哺乳動物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構建成功
    本報北京1月7日凌晨電(記者張蕾)中外科學家攜手合作,以鴨嘴獸、針鼴等哺乳動物的高質量基因組數據為基礎,通過比較人、有袋類動物、鳥和爬行動物等多種動物基因組數據,首次成功構建出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最近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相關成果發表在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最新上線的《自然》學術期刊。
  • 南方有嘉木 千裡尋芳香 亞林所首次繪製出山蒼子基因組圖譜
    山蒼子染色體圖譜。陳益存供圖「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不僅是人的專屬形容,在自然界,一種生於我國南方的嘉木同樣可堪此稱號。它,就是「天然香料之王」山蒼子。山蒼子,是南方家喻戶曉的香樹,其果實不僅是烹飪美食的必備良品、珍貴的中藥材,還是精油和高級香水的重要原料。
  •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39:49 德國哥廷根大學Nils Stein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 科學家完成穀子基因組測序
    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員成功構建了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為揭示穀子抗旱節水、豐產、耐瘠和高光合作用效率等生理機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徑,並為高產優質、抗逆穀子新品種的培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水稻、玉米、高粱、短柄草等重要禾本科物種的基因組相繼被解密,科研人員更加迫切地希望能夠破解更多的重要禾本科作物基因組,以期能揭示重要禾本科作物的保守性及差異性、闡明禾本科作物的基因組進化過程、進一步挖掘作物重要性狀功能基因。穀子是重要的禾本科作物之一,其脫殼前被稱為穀子,脫殼後被稱為小米,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被稱為「五穀之首」,從南到北均曾被廣泛種植。
  • 科學家完成世界首個梨基因組測序
    這是全球首個梨基因組及其基因遺傳密碼的成功解密,該研究不僅為進一步解析梨的包括產量、品種等在內的重要農藝性狀提供良好的基因數據平臺,同時也將為指導和培育高產、優質和抗病的梨新品種奠定堅實的遺傳學基礎。
  • 我國科學家完成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
    在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資助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聯合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奧本大學等單位組建的國際合作團隊完成了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並揭示其獨特的全基因組複製事件,這是國際上首個完成全面解析的異源四倍體硬骨魚類基因組圖譜
  • 科學家繪製菠蘿馴化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菠蘿馴化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 20:31:38 福建農林大學明瑞光(Ray Ming)、奧地利維也納大學Christian Lexer和美國喬治亞大學Jeffrey L.
  • 河南農大孫治強團隊公布絲瓜高質量基因組圖譜
    這是全球首個栽培絲瓜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基因組序列。絲瓜(Luffa cylindrica(L.)Roem.;2n=26)是原產於印度的一種葫蘆科植物,廣泛栽分布於世界溫帶及熱帶地區,我國各地均有栽培,是華中、華南等地的大眾蔬菜。
  • 科學家完成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組裝
    科學家完成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組裝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6 17:42:09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Adam M. Phillippy等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了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組裝。
  • 龍井茶樹染色體級別基因組組裝成功
    近日,由我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主導並攜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動物所)及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在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群體測序增強對茶樹進化的認識」(「Population
  • 基於python的基因組組裝課程
    雖然這些年都是在做人類疾病數據處理,咱們《生信技能樹》公眾號的1.3萬篇教程也是如此,基本上忽略了動植物領域的研究動態,不管是基因組組裝這樣的傳統技術還是泛基因組這樣的熱點。但是仍然有在那個領域的朋友,他們願意把自己的經驗以課程的形式分享出來,即使大概率上是一個虧本買賣,我是非常樂意幫忙宣傳的。
  • 人類基因組草圖再添細節 X染色體被無死角解碼
    這一突破性發現公布在《自然》雜誌上,這表明有可能生成一個人類染色體的精確鹼基序列,產生人類基因組的完整序列。NHGRI主任、醫學博士埃裡克·格林說:「這項成就開啟了基因組學研究的新紀元。」耗資30億美元、於1990年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經過十年努力,在2000年繪製出首個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這是有史以來最準確、最完整的脊椎動物基因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