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到底是什麼意思?90%的人都理解錯了!

2020-12-27 歷史妞細說古今

1917年,義大利著名文藝批評家、歷史學家、哲學家克羅齊提出了一個著名命題。後來,這個命題成為了一句流傳範圍非常廣、影響力相當大的名言。相信很多歷史愛好者已經知道了,這個命題就是「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

可是,很多人(多半是葉公好龍者)對這句話是一知半解。往往把這句話掛嘴邊的人並不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並且不少人在引用這句話的過程中刻意隱去了一個「真」字。當然,少一個「真」字並不影響這句話的本意,但是卻能反映引用者的態度是否懇切。

那麼,到底該如何理解「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呢?

囫圇吞棗的人把這句話理解成了「歷史都是在不斷重複的」,以致於又深陷「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而不能自拔了。

實際上,克羅齊這句話的重點是強調歷史的「現代性」,強調歷史對現實的借鑑意義。

在國內,對於克羅齊這句話的闡述,無人能出朱光潛先生其右。1947年1月,現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朱光潛在《克羅齊的歷史學》一文曾對克羅齊的這一命題做了如下闡發:「沒有一個過去史真正是歷史,如果它不引起現實的思索,打動現實的興趣,和現實的心靈生活打成一片。過去史在我的現時思想活動中才能復甦,才獲得它的歷史性。所以一切歷史都必是現時史……著重歷史的現時性,其實就是著重歷史與生活的聯貫」。

朱光潛先生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簡單概括來講就是,「過去只有和當前的視域相重合的時候,才為人所理解」,而這才是克羅齊「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話的本意。

在國外,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詹姆斯·馬奇曾說過這樣一句和克羅齊的名言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話:「我們認為的真理,不過是人類可理解的共識,往往與真相無關」。

雖然兩者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相比之下,詹姆斯·馬奇的這句話要比克羅齊的名言容易理解得多。所以,不妨用詹姆斯·馬奇的這句話來解釋克羅齊的名言。

在詹姆斯·馬奇看來,真理不過是人類可理解的共識。也就是說,我們對真理的理解是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之上的。而這與克羅齊「著重歷史的現時性、著重歷史與生活的聯貫」的出發點和歸宿其實是一樣的。

總之,克羅齊並不認為「歷史都是在不斷重複的」,它的命題強調的是歷史對現實的借鑑意義。換言之,歷史之於現實的意義就如朱光潛先生所說,「歷史必須引起現實的思索、打動現實的興趣、和現實的心靈生活打成一片」。

當然,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一位皇帝認識到了這一點,看到了歷史對現實的借鑑意義。這位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李世民作為一位封建皇帝,尚且能夠看到歷史對現實的借鑑意義,你我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又怎能固執、主觀、片面的認為「歷史都是在不斷重複的」呢?

相關焦點

  • 語錄偵探 | 「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
    原文的完整句式如下:我之所以想起這類歷史表現形式,目的是想消除「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這一命題中的看來似乎矛盾的局面。——作者想起了哪些歷史表現形式、又想消除什麼看來似乎矛盾的局面?如果不聯繫上下文,這是一個讓人費解的句子。唯有「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孤零零地杵在這串語境含混的文字中。
  • 克羅齊|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他開宗明義地指出,編年史乃是沒有生命力的死的材料的編排和堆集,而真歷史則是活生生的歷史。既然是活生生的歷史,那麼「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Contemporary history)」就是當然的結論了。因為只要我們冷靜下來認真思考,就會看出,一般我們認為並非當代而屬於「過去」的歷史,只要它對於我們還真具有某種意義,還是鮮活而非空洞的,那麼這種所謂的過去史實際上也就是當代史,和一般所謂當代史並沒有什麼區別。克羅齊這樣解說這其間的奧秘:如果說當代史是從生活本身直接躍出的,那麼我們所稱之為非當代史的,也是直接來源於生活的。
  • 外國人說「I'm good」到底幾個意思!90%的人都理解錯了!
    外國人說「I'm good」到底幾個意思?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有趣的「小意思」。
  •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我大概明白他說的意思:人的苦都是自找的,人不要有太多追求,一切都只是假象而已,既然到頭來每個人還不都是兩手空空而去,還不如現在就斷了念想,免遭痛苦。我之前也不知道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話的意思,因為我後來在文章評論區又看到許多網友說了相同的這句話,便特意查閱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 陳志朋耿直上熱搜,炮姐到底是什麼?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12月6號,在節目《追光吧哥哥》的花絮裡節目組採訪哥哥們一個問題:「炮姐是什麼意思?」 哥哥們大多滿臉問號,不理解是「哪個炮?哪個姐?真的有這個詞嗎?」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再往後,乾脆真狗也不用了,就把草紮成狗的樣子,用來作為祭祀之物。芻狗做好後,還沒有用於祭祀之前,是非常神聖的存在,大家絕不會輕易褻瀆,連碰有不敢碰,等到祭祀完了,芻狗也沒用了,扔在一旁看都不看一眼,可謂生得輝煌,死得悲涼。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
  • 《詩經》中的「雅」字是什麼意思?古人一直都理解錯了!
    雖然《雅》詩不如《風》詩通俗,也沒有《頌》宏大,但卻加兼具了兩者的一些優點,風格莊重舒緩,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不過,歷代以來,人們對「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近現代的一些研究還認為,古人的一些理解是錯的。
  • 人定勝天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大家一直都理解錯了
    人類文明的發展可謂是一部災難史,無數的天災人禍,貫穿著人類的歷史。但無論什麼災難,都無法阻止人類前進的步伐。有人說這就是「人定勝天」,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其實根本沒有戰勝自然的能力,「人定勝天」的意思一直被我們誤解了。「我們一定能戰勝大自然」,這是以現代漢語理解的,完全曲解了願意。這個成語出自劉過《龍洲集·襄央歌》,原話是「人定兮勝天」。「定」的意思是安定,「勝」的意思是超過。也就是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安定本分,就能超過自然界。
  • 「停車坐愛楓林晚」是什麼意思?90%的人都理解錯了
    然而,對於詩中「坐」的意思,許多讀者望文生義,以為是「坐下、坐著」的意思。其實不然,下面我們來根據賞析理解「坐」的含義。「停車坐愛楓林晚」,雖然上文中有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有著這麼多的風物,足以讓人流連忘返。可是詩人筆鋒一轉,「停車坐愛楓林晚」。注意了,這裡的「坐」不是「坐下」的意思,而是「因為」的意思。忽然停車,正是因為詩人太愛這片楓林了。這樣寫就十分巧妙。之前看了這麼多的美景,都沒有動心,還是要驅車趕路。
  • 當代惡臭年輕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當代惡臭年輕人出自哪裡
    當代惡臭年輕人什麼梗,最近抖音裡面經常出現當代惡臭年輕人,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是什麼意思?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當代惡臭年輕人意思、出處、含義介紹,快來一起看看吧!  當代惡臭年輕人什麼意思  「當代惡臭年輕人」稱呼是對現在很多年輕人【言語和行動不一致】行為的調侃,可以看做是貶義詞。
  • 速記單詞,let my hair down什麼意思?90%的人都會翻譯錯
    每日一句:let my hair down的意思是」把頭髮放下來!」麼?90%的人都會翻譯錯!你知道麼?留言區見!單詞allegory的起源在希臘文中,allo的意思是「其他的事」,agoria是「談話,演講」的意思,如果將兩個詞合二為一,便產生了「有關其他事的言語」的新意,也就有了新詞allegory,也道出了「寓言」以此說彼的真諦。
  •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原來大家都理解錯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句至理名言,一句俗語,甚至小到一個詞,都可能有出處,這就是我們民族文化積澱深厚的體現。下面這句話經常被人引用,但是很多人卻把它的意思理解錯了。「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一、出處:按照人們一般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那些所謂的聖人都是不仁道的,他們把平民百姓當做芻狗。如果真照此理解,那就大錯特錯了。
  • 「白頭搔更短」是什麼意思?許多人都理解錯了
    晉朝詩人陶淵明淡泊名利,歸隱田園,詩歌作品中散發著一股閒適之意,就連讀書他也是「不求甚解」,意思就是讀書時不求深徹,只求讀個大概。陶淵明作為大詩人,如何讀書我們不好置喙,並且他讀書多為消遣,但是我們如果要真正掌握知識,定然是要將文字理解透徹。
  • 如何理解佛說一切生命的真如心都是一樣的?
    就因為這樣錯說第一義諦的正法,他落到鬼神道去,成為大力鬼神,無法回到人間重新受生,無法以人身來行菩薩道;如果不是他持戒很清淨的話,果報絕不會僅只如此。馬鳴菩薩說:「非前際生,非後際滅。」是說這個真如心體,不是在過去什麼劫以前生出而延續到現在的,他從來沒有出生過!本來就一直存在著的。
  • 什麼是「涅槃」?大部分人可能都理解錯了
    不論何種涅槃,小乘阿羅漢所證或大乘菩薩道所修,唯識、淨土、禪宗等等各學派的解釋和修證,其本質都是殊途同歸。其趨向於涅槃的目的是絕對一致的,區別就在於其所求證的究竟境界和最高理論上分出了深淺。那麼到底該如何去理解涅槃呢?
  • 「老而不死是為賊」的意思有正反兩面,許多人都理解錯了
    「老而不死是為賊」的意思有正反兩面,許多人都理解錯了文·段宏剛知書明理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是男女老幼,還是達官貴人,抑或是平民百姓,在對待道理、禮節、禮儀等展現自我修養的問題上,都要求以道德服人,以道理贏人,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人見人愛。
  • 「上善若水」到底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上善若水」到底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包含詩詞歌賦也包含各種戲劇話本等等,而詩詞的關注率最高,且生活中也時不時用上幾句詩詞,頗有一番風雅之意。但很多時候詩詞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個意思,也不僅僅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那樣,更多的時候我們用的意境裡表達的也並不是詩詞所含的意思。我們今天來分享就是這樣一個詩詞,「上善若水」,其實剛說出來,很多人是很迷茫的,也沒有什麼理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上善若水」,中國的詩詞文化很深厚也頗有淵源,但我們了解的確實寥寥無幾。
  • 洛麗塔服飾中的「切替」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禁止一切搬運、抄襲、洗稿等行為。哈嘍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啦!最近綿綿收到了不少來自萌新lo娘的投稿提問,發現大家都對近期Lo圈所流行的款式詞彙充滿好奇。大部分從前沒有接觸過洛麗塔服飾文化的人,都不太了解洛麗塔圈內的各種款式分類,而在大家好不容易才分清了Jsk、Op、Sk等詞彙的差別以後,Lo圈就又出現了一個名為「切替」的新流行。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會懷有這樣一個疑問:洛麗塔服飾中的「切替」是什麼意思呢?
  • gap year到底指什麼?原來90%的人都理解錯了
    就連不少已經工作的人都嚷著想要一個間隔年,但gap year到底指什麼呢?顧名思義,Gap Year表示「間隔年,空檔年」,是西方社會通過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變遷總結出來的概念。但不是所有的休息年都可以被叫作gap year,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要gap year。它一般指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之後工作之前開始的一段空閒時間,時間是3個月到12個月不等,在步入社會之前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
  • 「曲阜」到底怎麼讀?90%的人都拿不準
    「曲阜」到底怎麼讀?90%的人都拿不準 2020-12-01 1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