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就是思維,思維就是心理,你有什麼樣的思維理念,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方式。換句話說,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來說,腦袋決定屁股,同時屁股也在決定腦袋。為此,當我們有意識適當抬高自己位置時候,就會有不同往常的思維變化,可能就是這麼一點點變化,就是創新,就是力量,就是提升。
開場白
非常高興,藉助這個機會和各位同行進行分享和交流。剛剛聽了幾位同行的分享,非常精彩,受益匪淺。看到大家聽得很認真,也很辛苦,我也是一直坐在前排聽的,坐的挺累,現在就站著交流分享吧。
今天報告的題目是「轉變思維理念,提高工作效能」,其實就是兩個詞語,「理念」和「方法」。
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就是思維,思維就是心理,你有什麼樣的思維理念,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方式。因此要先有理念,再藉助合適方法工具,促進我們工作水體提升,提高職業化程度。
分享內容包括三部分,一個拔苗助長理念,兩個實用工作工具,三個示範案例。第一部分時間長一些,後面內容做簡單介紹,會告訴大家一個下載方式,感興趣的同行可以下載看看(詳見最後說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裡的「預」除了一般理解的預備、準備、計劃,我認為還有理念的含義。這裡要說的「拔苗助長」理念,簡單說就是抬高自己看問題的意義,這個概念也算是個人創新提法吧,會比較形象些。
為什麼提出這個理念來,因為來自工作遇到的問題。這段時間有不少預算評審項目,安排任務時會一再強調要和可研批覆投資對照起來,確保不會超出投資概算數。但是當預算評審成果提交上來後,發現要麼沒有投資概算這個意識,不知道準確的概算數;要麼明明知道超出了投資概算,可是預算資料提交後卻沒有任何建議,似乎不是事兒關係不大。
我在想為什麼會這樣,不是態度問題,很多時候大家加班加點很辛苦,也不是業務能力問題,很多都是造價師。我想可以給個解釋,那就是理念問題。
這張圖片是造價執業資格證,在座各位同行大都是造價師,那麼讓我們思考造價師和預算員到底有什麼不同。在我最初從事預算工作時候,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時候採用的是綜合定額,沒有清單計價。那時候建築業有個說法,「掙錢不掙錢,全靠預算員」,為什麼呢,因為作為預算員就做四項工作:計算工程量、核實材料價格、進行定額套項和工程取費。這裡工程量、材料價格、取費是相對固定的,唯有定額套項出入最大,作為一個優秀的預算人員,就會把定額研究的非常透徹,核對時候據理力爭以「定額」服人,畢竟作為造價諮詢行業是要有理有據才可以的。比如當時作為審計方,在潔具套項時候,會把定額輔材中包含的角閥、軟管等扣出來,這些已經包含在主材價格裡了。
現在早就施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看起來量價分離,與定額無關,其實我們都知道,我們工作依然離不開定額。比如現在執行的2016消耗量定額,2017價目表,如果沒有了這些,恐怕我們造價工作很難順利進行下去。
其實,很多時候主要精力還是保持在預算員工作範疇,當然這是必然要做的工作,但是作為造價師僅僅滿足於此則是不行的。
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就是如同圖片所示的「累成狗」。
「5+2」「白加黑」,犧牲周末,加班加點,成為工作真實寫照。當然這種累沒問題,任何行業職業想要出色優秀乃是卓越,累是必然的,非常正常。何況,這種累是需要資格的,有多少人在希望跨入這個累的門檻啊。
問題是累有兩種截然不同狀態,一個是累的「痛快」,另一個卻是累的「痛苦」。同樣的加班和忙碌,效果不同,心理感受不同,我想很大程度上誤解了「執業」和「職業」區別,這恰恰是理念問題。
「執業」相當於拿到上崗證,更多屬於知識獲取層面,指向自我,是向內的事情,比如考取造價師執業資格,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三年,只要堅持一定可以考取,這是沒有難度的。但是「職業」可不同,只要進入工作崗位,無論什麼單位行業,事實上我們開始了職業化進程。職業化的最大特點是指向別人,是向外的事情,不再自我中心主義,更多考慮別人感受,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具體到造價諮詢工作,職業化的要求必需把預算、結算等工作成果完整呈現出來,讓服務客戶認可,能肯定、贊同我們的結論。換句話說,如同任何行業,造價諮詢也是讓顧客滿意作為出發點和終點。
從這個角度看,在我們的預算、結算等造價成果完成後,絕不是工作結束,而僅僅是工作的開始,因為最重要的「服務客戶」的評判和肯定在後面。
那麼如何提升我們職業化水平?提高工作效能?答案人人都知道,可是很難做到,這就是「高度決定視野」。如同五洲湖這兩幅照片,一個普通平視圖,習慣風景,另一個略微有了高度,就可以看到風景全貌。
「高度決定視野」這句話可謂真理,也是大道理,但也是無用的廢話,因為一聽就懂,一做就忘記。慣性思維的力量太頑固了,這就是人性。舉個自己例子,朋友遠離河邊買的房子升值無限,炫耀河景房的好處,被我嘲笑胡說八道什麼河景房,經過點撥提醒明白並非虛言,人家買的是30樓,完全看得見祊河。
為此,作為理念要讓大道理有用,就要再進一步,變得具有可操作性,否則即是心靈雞湯。因此可以用「撥苗助長」來具體化,也就是「跳出廬山看廬山,拔苗助長看問題」,即高看自己一眼,與更高者同行!
如同現在在3樓禮堂會議室,看到窗外風景與近來學校時候不同,如果到了13樓看到更是不同,站到30樓更是不一樣。我們悲哀的地方就在於,明明我們身處較低層時候,總是認為和人家高層處看到的完全一樣。這就是慣性思維的力量。
要敢於承認這一點,才可以看得更全面。方法就是把自己從當下的位置,適當的抬高一點點,3樓可以抬高到5樓,5樓可以抬高到8樓。具體到實際工作,預算人員可以抬高自己到項目負責人位置,項目負責人抬高到部室主任位置,位置抬高了,所看所思必然不一樣,屁股決定腦袋一定的。
這樣的好處,就是當我們累成狗的時候,也會是痛快狀態而非痛苦,因為看到的標準和要求高了,更容易看見上級和客戶的需要了,目光也不再短淺,工作也就沒有止境。職業倦怠感,也會由於站得高看得遠,會有不同以往感受。
舉個慄子,2017年新舊計價依據調整,組織進行投資測算,分門別類,區分不同人工單價,得出非常重要的測算結論。過去政策調整影響3-5%,這一次對於房建工程影響最大,調增幅度尤其大。最後有理有據有分析,完成調研報告,確定了目前財政評審計價標準。對於這樣重要變化調整,如果能提前測算並主動報告給服務客戶,自然能夠贏得專業認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的理念樹立後,還必需有好的方法配套,提升職業化水平和工作效能,才不是空話。
就造價諮詢工作而言,這兩個工具很重要,「數據分析表格,文字報告資料」。
先進行數據分析,再進行文字報告整理,這是有先後順序的。造價諮詢的最大特點即是用數據說話,先數據匯總分析,確保正確無誤是根本。
一是數據分析表格。注意「分析」用詞,首先意味著「主動」,當前工作依靠軟體很多時候自動進行,事後需要核實,分析恰恰是主動行為,同時分析的結果要服務客戶,必需主動分析特性進行匯報;其次意味著「系統」,分析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上,從各類資料搜集,全面可靠,審視項目全部面貌;再次「有用」,知道分析的目的是用於什麼,提供給客戶,給上級,給單位,同時也是自我積累的需要。
資金申請表是常用的,其實非常實用,不客氣的說一表在手,則項目情況一目了然,確保數據真實真確可靠是第一要務,同時注意勾兌關係,依據可靠,尤其概算欄目填寫一定遵從可研批覆數據,無法分成大類填寫,也可以直接填寫總數既可,切勿自作聰明按照預算或採購數填寫。
指標分析表其實是個系列表格,經過初步設計反覆推敲,目前推出的是建築和市政,已經有部分項目進行填寫。填寫過程中,有好建議及時反饋。3
原則上分作概算、預算、結算三個階段填寫,概算依據可研批覆報告,預結算就用完成的工作成果,目的是初步形成指標體系。這個表格體系自己用於其他項目的話,可以根據特定目標調整。
道路寬度給了定義,人行道外側之間的寬度。房建預算階段對比表,列出概算、報審、審核,以及項目概況,體現完整性。
二是文字報告資料。注意「報告」用詞,首先意味著「留存」,工作成果都屬專業術語的堆積,只有經過分析整理才便於保存,「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即是匯報的便捷,也是積累的需要,只有記錄下來才是歷史,否則只能叫做過去;其次意味著「簡要」,既然是文字整理,就不可能複雜,需要言簡意賅,提煉出我們關心的因果邏輯,以及使用者在意的關鍵所在,具體到使用按照給定格式整理既可;再次「有效」,報告使用是有目的的,無非專項特殊情況匯報,中間進展情況報告,以及項目結束時候回顧總結得失。
月報進展報告,類似資金申請表的文字版,注意補充經驗得失以及建議。
特殊情況報告,類似預算審核對照表的文字版,注意補充經驗得失以及建議。
專項匯報報告,類似結算書結算指標的文字版,注意補充經驗得失以及建議。
這些報告相當於展現工作成績,除了數據按照表格實事求是提供,其餘的工作得失就類似自己的亮點與經驗。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
作為三個示範範例,選取是有特定含義的,希望借鑑用在今後工作中。實際使用時候,注意文字報告後,一定需要附有數據分析表格。
新舊計價依據調整報告:
「用數據說話」,解決財政評審難題
起因:新舊計價依據調整,如何解決?
一、搞清基本情況,以問題解決為導向
二、核實政策規定,以符合政策為原則
三、調研對比分析,以評審數據來說話
四、提出合理建議,以最佳方案來調整
預算評審超概處理報告:
某項目預算評審階段投資情況匯報
根據提供的施工圖紙等預算資料,
評審提前介入組織預算評審,
初步審核發現超批覆投資情況較為嚴重,
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建築材料漲價調研報告:
建設材料價格波動情況評審報告
一、基本情況
二、政策規定
三、材差測算情況,不考慮幅度,正負5%,正負10%
四、投資測算分析,影響時間,關鍵材料,幅度選取
五、應對材差調整幾種方案
六、了解有關地市情況
七、建議,時間節點,材料範圍,幅度選取,門檻設置,結合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