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考作文看轉變教學理念,提高創新精神和思維能力

2020-12-13 家有公考叔

隨著世界趨勢的整體發展,我國也逐漸傾向於教學理念的轉變。例如今年越來越靈活的高考作文的題目,打破了傳統的格式,不再故步自封,給了考生更為廣闊的發揮空間。在如今應試教育仍然普及的大背景下,創新精神和思維能力的培養顯然是我們要實現的教學目標,高考作文題目的靈活多變也證明了這一點。

新時代的青年是可堪大任的。新課程的改革提出要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高考作文題目的變化是對這一要求的最好詮釋,不僅僅是面向應試教育下的學生,更多的是對新時代青年的考驗。學生通過立足實際生活,主動獲取更多關於時代發展的信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考作文命題貼近生活實際,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繫,使課程具有了時代精神,切實反映了學生生活經驗,體現時代特點,有效地改變了學生學習生活和現實世界相脫節的狀況,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思維水平。學生不再只是局限於課本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在自身學習經驗的基礎上對生活以及時代發展的一個感悟,在教學的過程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高考改革的一個起點,也是教學觀念轉變的一個重要標誌。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們的教育應該走出知識傳授的目標取向,破除書本知識的桎梏,構築具有生活意義的課程內容,確立培養「整體的人」的課程目標。高考作文命題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性,在增長知識的過程中健全人格,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考作文命題激勵當代青年樹立遠大理想,明確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作文形式的改變更像是對當前應試教育的一個警鐘,讓現代青年意識到光有牢固的書本知識是不能在當代社會立足的,更多需要的是具有創新精神的有志青年。要求我們必須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形成有利於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

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題是未曾預料的形式,儘管如此形式多變,我們卻發現內容更加聯繫生活,貼合實際,與教學觀念的轉變以及素質教育的實施更是相輔相成。由此可見,無論明年或者以後的每一年,命題趨勢再怎樣改變,內容仍然會符合我們的生活,也不可能會脫離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長遠方針,認真落實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培養創新精神和思維能力,促進全體受教育者身心全面發展仍然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主流。

相關焦點

  • 轉變教學方式,提升關鍵能力
    陳安然,這名以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入職上海復興高級中學不滿一學期的高一新教師,日前第一次登上了學校攜手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七寶中學、建平中學、南洋模範中學和延安中學共同舉辦的「轉變教師教學方式,提升學生關鍵能力」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公共課的講臺,在向記者總結得失後,她如此感觸。當前,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新路徑在哪裡?
  • 邵強進:關注思維創新的理性基礎 加強邏輯思維的能力測評
    在大學生和研究生邏輯思維能力測評與培養過程中,要堅持「教學與研究相結合」,教學測評與研究考查相結合。 對於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視,反映在大學本科教學理念上,則是近年來通識教育的不斷普及與推廣。在從單純的邏輯知識教授到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轉變過程中,批判性思維能力教育作為一種後起的教學新模式得到了不少專家的認同,但需要注意的是,知識是能力的基礎,批判性思維應該以邏輯思維為前提,重視批判性思維的同時不能忽略邏輯教育。 經過多年探索與討論,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強化批判性思維能力已達成社會共識。
  • 看40年高考作文題型如何變,重要的啟示是什麼?
    看40年高考作文題型如何變,重要的啟示是什麼?這一時期,高考作文在文章立意上,從引導考生表達社會主流思潮到書寫主體自身真切感受和生活積累的思想觀點;在文章體裁上,從單一狹隘的記敘文或政治表態式的議論文轉到題材自選、思想自主的多樣化、複合式文體;在作文題型上,從「全命題作文」轉到題目自擬、文體不限的「開放性作文」。短短20年,高考作文題發生了顯著變化,促進了作文教學向「我筆寫我思」的積極轉變。
  • 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培智語文教學課堂的效果
    《培養智慧新課程標準》的基本思想提出:「培養學生的語言素養,以適應生活,注重潛能發展和功能改善。」這就要求將創新的教育理念融入教育和教學中,以最大程度地接受智障學生。 ,以提高培植語文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和創新性。我將根據當代新課程改革標準的總體環境,探討如何提高漢語課堂創新水平和漢語教學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 開放·創新·張揚——新理念下的命題作文教學
    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關注學生的心路成長裡程,讓學生通過自主協作充實學生的精神,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課程寫作教學的應有之義。在探索的過程中筆者體驗到了新理念下的命題作文教學中「開放、創新、張揚」在實際運用中的樂趣。一、讓文題走向開放要培養學生獨立寫作、自主寫作的習慣,必須為學生擴大寫作的空間,放開學生的手腳。
  • 2020年高考語文解讀:語文關鍵能力是突破點,考查學生思維能力
    語文關鍵能力成為考查的突破點,作文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對學生思維認知能力的要求,整體落實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高認知的基本途徑,關係著一個人德、才、學、識的完善和提升。>加強了對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的考查。
  • 凸顯時代主題 考查思維能力——教育專家解讀2018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題:凸顯時代主題 考查思維能力——教育專家解讀2018年高考作文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世紀寶寶中國夢、改革開放三部曲、新時代新青年、綠水青山圖……首批「00後」迎來高考之際,歷來就是高考中綜合性最強、影響面最大的高考作文備受關注。
  • 四十年高考作文題型的變遷
    【教改透視】    恢復高考四十餘年,高考作文及其題型的與時俱進,使之足可以成為整個國家和時代發展的一面鏡子。今天,回顧四十年高考作文的衍進,並對比同期國際語文及寫作教學的發展,無疑對當下的語文教育、作文教學有一定的啟示價值。
  • AI 時代背景下的作文教學思維變革
    ,網絡環境下的寫作,內容更加廣泛,方式更加靈活,能夠極大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五是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方法和策略,提高自主寫作的效率。很顯然,在AI寫作時代來臨之後,我們的寫作教學如果還是這樣以模仿為主要模式來進行作文訓練,讓學生以模仿和格式化為主來學習所謂的作文方法,作文課將毫無意義,因為人工智慧也能進行模仿和格式化寫作,而且比學生寫得更快。2.作文寫作的方式將會發生重大轉變。
  • 解讀各地高考作文:強調時代精神 剖析社會生活
    新華社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 )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自主命題5套。這些作文題的出題思路是什麼?重點考查考生哪些能力?透視未來中學語文教育哪些趨勢?「新華視點」記者採訪多位教育專家進行解讀。
  • 轉變理念,英語課程與教學的新認識與新思考
    ,提問的互動環節也將為教師們提供解決教學中難題和疑惑的機會。  張教授圍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框架圖,從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四個方面,對老師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英語學科的學習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更要重視學生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的培養。培養英語應用能力、培養思維能力是外語教育的目標和任務。
  • 熱議高考作文 教師:考查學生眼界、思維和認知
    央廣網北京6月8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有網友說,「趴在電腦上等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是曾經的文科生能夠吐槽高考做的唯一一件事情。」昨天,2017年全國高考開考,語文科目結束後,作文題成為網際網路上最熱的話題之一。  作文命題,歷來全民討論、每每難以預料。今年的作文題有何新意,考生如何反饋、老師又如何評價?
  • 工作交流分享 |轉變思維理念,提高工作效能
    為此,當我們有意識適當抬高自己位置時候,就會有不同往常的思維變化,可能就是這麼一點點變化,就是創新,就是力量,就是提升。今天報告的題目是「轉變思維理念,提高工作效能」,其實就是兩個詞語,「理念」和「方法」。
  • 凸顯新課標理念 提升創新意識(圖)
    作文關注社會生活,注重提升創新意識   作文命題是高考試卷命題成功的重要標誌之一。而作文命題成功的要素有3個方面:一是符合考生的思維品質實際,讓考生人人有話可說;二是符合時代的「主流意識」,讓考生的思想情操和文化品位有所提升;三是符合兩個等級(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客觀實際,有利於客觀公正地評價作文。  新課程3套作文試卷,仍以話題作文為主。山東卷「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開放與限制集於一身,內涵豐富,極富啟發性和思辨性,有利於考生調動思維,展開想像與聯想。
  • 英語寫作教學與思維品質發展
    出現這樣的窘境,主要源於英語教學中,存在重傳授語言知識和訓練語言技能,輕發展心智水平、提高人文素養的問題。因此,新課標提出核心素養概念,不再強調語言的「工具性」,而是突出了語言教育的育人本質。本文擬從思維品質與寫作的關係、思維品質在學業質量水平分級描述中的體現入手,反思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通過英語寫作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思維品質發展的課程新目標。
  • 2019高考閱卷現場:作文和數學最難大題均已出現滿分
    作文題將考生的人生體驗與答題要求結合起來,創設特定的寫作情景,考查考生在特定寫作情景下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作文題弘揚勞動精神,倡導勞動實踐,落實勞動育人的理念,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引導考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  作文題既有古代箴言,又有時代認識,還有關於學生思想偏差的辨析,針對性強。學生通過反駁相關偏差言論,對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 創新教學方式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創新教學方式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與審美教育的融合實踐  漢語言文學作為高校培養素質人才的重要課程,其本身就具備較強的審美教育和滲透能力,在培養學生美學素養、審美能力、人文精神,塑造學生人格魅力,促進學生充分展現自我價值等方面
  • 培育創新思維——語文教學踐行創新教育的基本策略
    培育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品質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重視並著力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當是時下語文教學必須承擔起的、義不容辭的責任之一。對此,新課標在「課程目標」中也有明確的表述:「注意觀察語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現象,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對未知世界始終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於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新、表達的創新。」
  • 實現「五個轉變」 推動理念創新
    原標題:實現「五個轉變」 推動理念創新 拿破崙曾說過:「世上只有兩種力量,一種是劍,一種是觀念,但最終觀念要戰勝劍。」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這就要求新時期的領導者,一定要把觀念的轉變、理念的更新作為重要的追求,並為之堅持不懈。
  • 既看能力素養 也看價值理念
    原標題:既看能力素養 也看價值理念  ■本報記者 萬玉鳳   作為高考改革「啟動年」的首個高考科目,高考語文今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改革的特點體現在哪些方面?   「既對考生進行了一次語文能力和素養的全面檢測,又給他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教育部考試中心語文學科高考命題專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