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對工業用地實行彈性年期出讓,一般出讓年限最長20年

2020-12-22 澎湃新聞

1月12日,據北京晨報報導,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用地政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到,北京將在19個重點區域中啟動「彈性年期出讓土地和土地年租制」,除了極特殊情況,土地流轉年限縮短到20年以內。

據澎湃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包括上海市、廣州市、山東省臨沂市和濟南市以及四川省成都市等多個城市出臺類似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制度的相關文件,文件明確提出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年限一般不超過20年。

北京:

實行彈性年期出讓,出讓年限最長為20年

《北京青年報》援引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對該文件的解讀表示,該《意見》將率先在國務院和市政府批准設立的3個開發區、16個產業園區(以下統稱園區)試點。在試點時,各園區將堅持規劃引領,節約集約的原則,同時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產業項目準入和退出機制,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健全並實施動態監管和定期評估制度,嚴防投機炒賣房屋和土地。

這19個園區包括,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開發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市政府批准設立的開發區:北京石龍經濟開發區、北京良鄉經濟開發區、北京房山工業園區、北京通州經濟開發區、北京永樂經濟開發區、北京臨空經濟核心區、北京順義科技創新產業功能區、北京昌平小湯山工業園區、北京採育經濟開發區、北京大興經濟開發區、北京興谷經濟開發區、北京馬坊工業園區、北京雁棲經濟開發區、北京密雲經濟開發區、北京延慶經濟開發區和北京八達嶺經濟開發區。

在土地的利用方式上,《意見》明確了園區向入園的高精尖企業提供土地的3種土地利用方式,在經市、區政府授權的前提下:一是園區可依法使用園區產業用地,向入園企業出租,但不得轉讓;二是園區可以建設並持有產業用房及其各項配套服務用房,出租給入園企業,但不得整體或分割銷售,不得轉讓公司股權;三是園區與入園企業可採取共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方式使用土地。

《意見》中指出,入園企業向園區開發企業租賃產業用地的,土地租金實行年租制。

在土地的利用方式上,《意見》明確了園區向入園企業提供三種土地利用方式,一是園區向入園企業出租土地,土地租金可以選擇實行年租制,二是園區出租產業用房及各項配套服務用房給入園企業,三是園區與入園企業可採取共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方式使用土地。

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在土地成本固定的前提下,用統籌平衡開發成本、出讓土地和出租房屋並舉等多種形式來降低入園企業自身的土地成本,為高精尖產業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此外,《意見》規定,入園企業申請以出讓方式取得園區產業用地,實行彈性年期出讓,出讓年限最長為20年。入園企業通過租賃方式取得園區產業用地,土地租賃最長期限不超過15年。根據園區規劃,入園企業可在承租土地上依法建設生產經營設施,租賃期內該設施屬投資企業所有。

多地出臺對工業用地實行彈性年期出讓意見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已有包括臨沂、濟南、成都、廣州和上海出臺過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制度的相關文件,文件明確提出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年限一般不超過20年。

2013年,山東省臨沂市人民政府出臺《關於對工業用地實行彈性年期出讓的意見》,內容指出,工業用地出讓的彈性年期最高不超過20 年,同時各縣區、開發區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不超過20年的條件下,確定各自最高出讓年期。工業用地採取彈性年期出讓時,出讓價格不得低於供地成本,不得低於《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相應年期的價格。年期修正應符合《城鎮土地估價規程》規定,還原利率不得低於同期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五年期存款利率。

據《解放日報》報導,上海從2014年年底就開始實行的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年期。土地管理法中明確土地出讓年期不超過50年,現在上海明確一般工業用地或者產業用地出讓年期為20年。這一方面是用土地資源緊缺倒逼產業轉型。另一方面是降低初始創業的成本。據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副局長岑福康介紹,在土地出讓合同當中可以明確續期條件,繼續有生產、繼續有產值、繼續有利潤、繼續有製造能力的條件下可繼續讓企業用這塊地,同時續期價格現在就可以約定好,可以按現在的價格20年之後續期。

2015年,山東省濟南市出臺《濟南市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實施辦法(試行)》,明確提出「工業用地彈性年期確定為20年」。

2017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正式出臺《關於創新要素供給培育產業生態提升國家中心城市能級土地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提出了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工業項目特點,推行彈性年期出讓、租賃、使用標準廠房等多種用地方式。其中,分類採取彈性年期出讓、租賃、先租後讓等多種供地方式,彈性年期出讓一般不超過20年,租賃年限一般不超過10年,到期後可續期出讓或租賃。

2017年8月,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政府出臺《廣州市工業用地使用權先租賃後出讓和彈性年期出讓實施辦法》,規定工業用地使用權先租後讓的租賃年限不得超過10年,與後續出讓年期總和不得超過20年。彈性年期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不得超過20年,具體年限由相關區根據項目所屬產業、企業自身實力等情況確定。

此外,江蘇省蘇州市和浙江省舟山市規定,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年期一般不超過30年。

2017年1月,江蘇省蘇州市出臺《蘇州市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實施意見》,文件明確規定,2017年2月1日起,蘇州市行政區域內新供應的工業用地可以採用彈性年期出讓或者「先租後讓」的方式供地。其中,彈性出讓年期以5年為單位,合理設定10年、15年、20年等出讓年限,一般不超過30年;「先租後讓」的租賃期一般不超過5年。

2017年3月,浙江省舟山市國土資源局提出,擬在定海工業園區、糧油產業園區、國家遠洋漁業基地三大產業平臺率先推行彈性出讓,並確定三種供地方式。「彈性年期出讓」供地方式,即根據產業發展周期、用地單位經營水平及有關產業政策合理確定出讓年期,最高不超過30年。

相關焦點

  • 青島城陽開啟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
    工業用地使用權彈性年期出讓,是指國家將工業用地使用權在法律規定的最高出讓年限以內,根據產業發展要求和意向用地單位經營情況合理確定工業用地使用權出讓年限,出讓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由土地受讓人與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籤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並支付土地出讓金。
  • 廣西出臺工業用地彈性出讓管理辦法
    經自治區政府同意,日前,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廣西工業用地彈性出讓管理辦法》,鼓勵市、縣政府採取租賃、先租賃後出讓、彈性年期出讓的方式供應國有工業用地使用權,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 廈門工業用地50年出讓年限變為20年 低效用地或被收回
    以前,工業用地的出讓年限是50年,但現在要縮短了,實行彈性年期出讓制度,一般不超過20年。昨天的廈門市政府常務會,通過了《推進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實施意見》。調整工業用地出讓年限將有利於推進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資料圖)  廈門市長劉可清表示,如果滿了20年,這家企業還健康發展,政府就要鼓勵它,讓它保持和續定,不需要再走複雜的程序。「好的企業,一定要鼓勵。」
  • 北上深,工業、產業用地彈性出讓政策解讀
    2018年1月14日,北京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用地政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文件提出,北京市在試點區域內實行彈性年期出讓,除了極特殊情況,土地流轉年限縮短到20年以內。
  • 土地出讓方式變革的探索之路——工業用地「彈性出讓」相關政策梳理
    從當前實踐來看,已有深圳、上海、廣州、浙江、山東、江蘇、四川、河南、廣西、湖南、北京等地相繼試點了工業用地「彈性年限出讓」,且分別從年限設置、價格規則、出讓方式、分割轉讓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實施細則。×(彈性年期出讓年限/法定最高出讓年限的比值),即起始價=(彈性出讓年期/50)×出讓50年市場評估價,按照彈性出讓最高年限20年計算,土地價格僅為原來的40%。
  • 上海新增工業用地出讓年限縮至20年
    上證報記者獲悉,上海市出臺了新版國有建設用地(工業用地產業項目類)使用權出讓合同,以進一步加強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該合同適用於新增供應的工業用地產業項目類用地。
  • 鎮江改革工業用地供應方式 一次性出讓年期為50年
    日前,我市出臺《鎮江市工業用地供應方式改革實施意見(試行)》。《意見》提出,在工業用地一次性50年出讓年期的基礎上,根據產業政策、產業生命周期及產業發展走向,合理設定有償使用類型和年限。其中,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年期一般不超過30年,以5年為單位,合理設定20年、25年、30年等出讓年限;先租後讓方式供地分為租賃和出讓兩個階段,總年期一般不超過30年。
  • 上海市發布工業用地出讓新規 標準廠房類用地最高年限為50年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9日,上海市政府轉發上海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制訂的《關於加強本市工業用地出讓管理的若干規定(試行)》(下稱《規定》)。《規定》就工業用地供應方式、出讓價格、出讓年限等提出了一攬子具體意見,以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市場配置作用,加強工業用地出讓全生命周期管理。
  • 廣東新增工業用地出讓年限縮短至20年 鼓勵租賃方式使用
    工業用地出讓年限不能超過20年!   重大產業項目最高不超過50年   據悉,目前土地出讓年限遠超過企業壽命。根據中國的土地管理政策法規,工業用地出讓的最高年限是50年,各地在出讓工業用地時一般按照最高年限出讓。
  • 廣東工業用地出新規 出讓年限不得超過20年
    人民網廣州7月18日電  工業用地出讓年限由50年改為原則上不超過20年;工業用地轉型利用政策,建立工業用地供後監管機制……這些都是廣東省國土資源廳近日印發全省的《關於完善工業用地供應制度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的新要求。
  • 濰坊工業用地實行差別化供應 打破一次性50年出讓模式
    先租後讓長期租賃彈性年期出讓濰坊工業用地實行差別化供應打破一次性50年出讓模式,破解土地低效利用和浪費難題     □記 者 都鎮強 宋學寶 濰坊市日前出臺意見,在全省率先實行「先租後讓、長期租賃、彈性年期出讓」的差別化工業用地供應制度,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破解土地低效利用和浪費難題。  作為全省用地大戶,濰坊去年供應各類建設用地8萬多畝,總量居全省第一。但有的地方建設用地「盤子」已經接近飽和,土地利用規劃空間接近「天花板」,面臨無地可用窘境,不少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和項目面臨用地困難的局面。
  • 國土部將提高工業用地價格 推進出讓彈性年期制
    要採取措施提高工業用地價格,探索實行「租讓結合、先租後讓」的工業用地供應制度,積極推行工業用地出讓彈性年期制。「實行減量化供應,適當降低土地供應中的新增建設用地比重;同時,要依法盤活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系統整治農村低效利用和空閒的建設用地。開展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產權制度、分配製度和退出機制研究。」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減少非公益性用地劃撥」,對此,胡存智說,國土資源部將修訂《劃撥用地目錄》,擴大有償使用範圍。
  • 溫州創新工業用地出讓競價制度
    「通過限地價、競稅收,讓符合產業要求的企業都參與競拍」,7月29日, 新華網、中國網等多家中央、省、市媒體走進溫州市民中心,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開展新聞選題對接活動,我市創新工業用地出讓競價制度等一系列優化工業用地供應方式的做法引起大家的關注
  • 廣東中山:工業用地成交後籤「6+N」出讓合同
    原標題:土地成交後籤「6+N」出讓合同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潘斌)昨日,記者從中山市政府獲悉,《中山市工業用地「先租後讓」、「彈性年限出讓」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已獲市政府同意,從今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為3年。
  • 南寧市出臺意見加強工業用地管理
    為更好解決長期困擾我市工業發展的工業用地佔比低問題,加強工業用地管理,提高新增工業用地的效益,近日,《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工業用地管理提高綜合效益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出臺,就拓展工業用地空間、實行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制度、建立工業項目退出機制等7個方面進行明確。
  • 各地工業用地新政要點一覽
    4/23/2014,2014年開年以來,以「集約用地」為中心,多城市密集出臺工業用地新政。在內容上,涉及多項重要土地制度的改變,包括彈性年期制、縮短土地最高出讓年限、轉售為租、分割銷售開閘或者關閉、流轉約束等關鍵問題,在範圍上看,出臺新政的城市包括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包括杭州、青島、臨沂等二三線城市。
  • 不再「50年一刀切」 工業用地期限有「彈性」了
    蔣開建在接線活動中透露,我市今年將推行「工業用地彈性供應」。市民李先生在來電中稱,目前省自然資源廳正強力推行全域「淨地」出讓,諮詢什麼是「淨地」,其出讓條件是什麼,以及我市在工業工地供應上,今年有何新舉措。
  • 鹿城率先落實工業用地出讓新規 從價高者得到稅高者得
    溫州網訊 近日,溫州市興立鞋業有限公司,以560萬元的上限價,以及79萬元年畝均稅收的雙重報價,摘得中國鞋都一塊工業用地。這標誌著鹿城區在我市率先落地「限地價競稅收」工業用地的出讓新規。  我省實施工業供地改革,這一新規是推廣的舉措之一。
  • 湖北出臺多項土地利用措施 工業用地出讓年限不再「一刀切」至50年
    調控房地產,全省實行差別化供地  湖北省對調控房地產市場,採取了多重手段。最重拳手段是,住房庫存消化周期超過24個月的縣(市、區),住房用地供應削減50%;住房庫存消化周期超過36個月的縣(市、區),暫停住房用地供應。  對閒置用地也將採取實招。
  • 河南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 將壓縮審批時限實現「拿地即開工」
    二是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全省產業集聚區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得到有效控制,批而未供、閒置和低效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土地市場化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工業用地畝均稅收達到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