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在公司做了六年多,工資五千左右,今年想辭職換工作時,
老闆提出給你漲工資,達到年薪十萬,有必要留下工作嗎?
經過六年的工作耕耘,月薪卻不過只有五千之數,這顯然不合職場的常理。
因此,在決定是否選擇辭職前,還需做好自我審視。
六年來,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與企業歷經風風雨雨,怎麼也不可應該只是這個價位。
如果問題出在自己身上,自己的工作確實不過只值五千,那麼其實也怨不得老闆,辭職也不一定有好出路。
然而,更為可能的是:除了工作能力外,這些年的工作經驗與資深資歷都為你帶來了溢價,你的職場身價早已不只是五千月薪了。
或許老闆曾還把你視為初來乍到的新人,你的辭職申請才讓他幡然醒悟,許諾下年薪十萬的待遇,可是否兌現其實還沒有定數。
在這種情形下,客觀地分析自身與企業的情況,再做出最終決斷。
文中只提到自己的薪資情況,誠然薪資情況是十分重要的,但影響我們辭職的決定因素,其實又何止只是薪資水平呢?
職場人士在企業中工作,所衡量考慮的除卻薪資水平,其實還有福利制度、晉升空間、企業平臺、自我實現等。
辭職無小事,真正要辭職時還需對這些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再置之於市場來進行考慮。
或許月薪只有五千的你,發現市場上相關崗位有在招聘,其開出的薪資範圍遠高於你的現今工資,
但其可能不說沒有「五險一金」,甚至連員工基本的休息時間都沒有。
通過多種因素的考量,相較之下,這家企業仍是處於下風,此時再做出辭職選擇其實也還不遲。
除卻上文所述影響辭職的決定因素之外,題中老闆許諾的兌現可能又有多少呢?
在了解到你有辭職的想法後,通常老闆必然會做出挽留,哪怕只是虛偽的形式主義,他也要把演出做好做足。
在你辭職後,或許老闆就很難找到這樣「高性價比」的員工了,他必然會刻意拖延,許諾些年薪十萬的「空頭支票」,
用未來不存在的圖景將你的心牽引回企業,即便事實上你可能依舊領著那可憐的五千月薪,為企業奉獻著六年如一日的忠誠。
老闆看到你既然已經選擇了辭職,其實又何嘗不知自己早就留不住你的心,之所以有題中的此舉,其實也有可能是他的「緩兵之計」而已。
辭職並不是說辭就辭,老闆同樣也要開始安排新的人選入駐你的崗位,承接好你的工作,使企業繼續運營下去。
在那位繼任者出現與適應之前,他便可能以這種「畫大餅」的形式,先對你進行挽留,至於兌現與否其實還是兩說。
今年想辭職換工作時,老闆答應為你漲工資,其實也可能確實如此。
你此前的工資約為五千,他所許諾的年薪十萬,平均到每月其實也是在八千多,其中的三千對於老闆而言,或許他也捨得給予。
通過觀察老闆之前許諾的兌現情況,我們或許可以得出結論,如果他本就是一個言行一致的人,那麼他勢必會感受到自己虧待了你,自然會對你做出情理之中的彌補。
在離職已然成為常態的現代職場,多數職場都把選擇辭職作為再常見不過的選擇,其實不然,選擇辭職還是務必慎之又慎。
正如上文所述,這六年的工作耕耘如果確實只值五千左右的「票價」,那麼置於何處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你離開企業後所從事的工作多半與現在的崗位有關,加之當今不少工作職業透明度較高,
你這六年的經歷都將會以各種形式被下家了解到,那此後你所能享有的待遇情況或許也不過如此。
現代企業的人才需求旺盛,但用人情況也越來越趨於飽和,各種招聘場合都能看到火爆擁擠的場景,真正通過層層篩選、進入企業的卻不在多數。
從文中我們可以得知這六年來,你所擁有的不過是五千左右的工資,人才市場上相似的人才自然大有人在,也就是說你面臨著巨大的競爭。
如果辭職投入新的競爭,卻未有信心能夠接過下家的橄欖枝,從此升職高就、青雲直上,那麼其實辭職的意義便不大了。
最終選擇的自由還是在你自己手中,當你做好自我定位,結合實際進行權衡後,再做出自己明智的判斷。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讚呀,也可以轉發或讚賞!
您的鼓勵是老夏最大的動力和支持,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