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去朋友家做客,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已經4個多月沒有見面了。
一見面,朋友就向我倒起了苦水。
朋友是長期居家辦公的,這幾個月和孩子每分每秒的同處一室,讓她崩潰到了極點。
家裡每天都是雞飛狗跳,歇斯底裡。甚至有時,動用武行!
孩子越鬧,她就越生氣;她越生氣,孩子就越鬧。已經成了惡性循環。
就在此時,她的女兒在另一間房子裡喊媽媽,朋友不耐煩的回應引來了小女孩暴風式的哭泣。
我很驚訝朋友的反應,因為她與孩子的關係,以及她的狀態,比起上次我來的時候似乎又差了一些。
父母是唯一一個不需要持證上崗的角色,但卻也是最需要培訓的角色。
培訓如何無條件的愛孩子。
愛因斯坦說,只有愛才是最好的老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師。
只有父母無條件的愛才能鑄就孩子高水平的自尊和健全的心理人格。
而無條件的愛孩子的前提則是學會用心聆聽。
1.每一個哭鬧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願聆聽的家長
聆聽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都聲稱自己在聆聽。
但實際上他們的注意力分散,根本沒注意聽孩子在說什麼。
還有些父母將工作上的壓力,生活上的不快,將這些「忙」都轉移到了孩子身上。
父母們經常不等孩子說完,就極不耐煩的說出自己過往的經驗和感受,完全不顧孩子內心的想法和訴求,更不知道孩子們的焦慮何在。
家長們要麼敷衍了事,要麼乾脆充耳不聞,不理不睬。尤其是壓力過大的父母。
因為在他們的眼裡,小孩子不愁吃,不愁喝,哪來的煩惱。
長期拒絕聆聽,會讓孩子認為聆聽不重要,認為人和人之間的溝通也不重要。
孩子們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那些隱藏的情感,無處宣洩內心壓抑的憤怒、悲傷與不安。於是,孩子們只有把這種情緒掩蓋起來,不再交流。
人的內心,一旦封閉,就很難再打開了。
知乎上有個話題---為什麼很多家長都不願意聽孩子說話?
下面的回答都是討論孩子們為什麼這麼聒噪,甚至有人說孩子太可怕了。
但是問題真的是出在孩子身上嗎?
明顯不是!
孩子們對著父母的喋喋不休和無數個為什麼,更多的心理原因是因為他打心裡相信和依賴眼前最愛的爸爸媽媽。
但父母的拒絕聆聽,卻讓孩子們慢慢關閉了交流的欲望。當他們生活在一個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的環境當中時,親子關係也會隨著時間逐漸降至冰點。
不要責怪孩子們不聽話,這是因為作為父母的我們從沒有認認真真的聆聽過孩子的語言。
之前看過一個很震撼的新聞。
一個被拋棄的唐氏綜合症孩子,在4歲半之前幾乎不會說話。後來她被一對夫妻收養,在夫妻兩個耐心的陪伴下,4歲半之前還不會說話的她,在半年之內可以聽懂日常的對話,並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
夫妻倆堅持聆聽,不管她表達的如何,都鼓勵她說下去,並積極回應。
終於,她也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樣背起小書包,跟家人擁抱後去上學。
她甚至學起了遊泳,雖然學會每一個動作的時間會比別的孩子久一點。
但這一切對於唐氏綜合症的孩子來說,是多麼驚人的變化。
聆聽,讓小女孩感受到了被愛包圍的感覺。
她開始明白媽媽愛他,在乎她,關心她超過一切。
而這份愛也在歲月中沉澱,成為了孩子最堅硬的護甲。
2.2點做到如何聆聽
伏爾泰說,耳朵是通往心靈的路。
父母們在用心聆聽的這條路上也要越挫越勇才對。
讓我們自己充滿耐心吧。
不要讓我們的情緒左右了我們的大腦。
你如何理解、體會和表達自己的感情必定會影響到你理解孩子的方式。
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怎麼能要求孩子做到事事聽話呢?
耐心的威力是巨大的,尤其是當孩子們情緒低落的時候。
在《媽媽是超人》裡有一期,任務要求孩子們去義賣玩具。嗯哼對於這個任務及其抗拒,作為媽媽的霍思燕沒有逼著嗯哼做出選擇,而是耐心的聽完嗯哼抗拒任務的理由。
在她明白孩子的想法以及背後的原因後,再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最後的結局是嗯哼不僅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也更加信任和愛媽媽。
因為媽媽的耐心,讓他有自己表達想法和決定的機會。
所以耐心是聆聽的第一步和必要條件。
沒有耐心,其他的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接下來,請以理解為目的去聽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金伯莉布雷恩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中說道,聆聽的能力對於情感引導至關重要。
因為聽得清楚明白,才能給出正確的回應。
史蒂芬柯維的「移情聆聽」理論也說,以理解為目的的聆聽,要從說話者的這個角度去理解和感受,用情感和理智去理解對方。
孩子們有時會詞不達意,有時會繞著彎說話。仔細聽聽孩子們稚嫩的語言,你會發現童言無忌的孩子們也會有不為人知的小煩惱。
愛他們,就好好聽他們說話!
除了用耳朵去聽,還需要用眼睛去觀察孩子,最好可以蹲下來和他視線齊平,以便可以和孩子進行眼神交流,讓孩子知道此刻你正在專心致志地關注著他。
只有讓孩子們內心的小宇宙豐富明亮,他們才會發出耀眼的光芒。
只有讓孩子們知道他們在被父母無條件的愛著,他們才會給出同樣溫暖的回饋。
寫在最後:
《少有人有的路》書中說:真正的傾聽,不論時間多麼短暫,都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他需要傾聽者做到全神貫注。父母應該把別的事放在一邊,真正全心關注孩子說的內容。
育兒是世界上永遠無法辭掉的工作,而孩子正是我們的「工作核心」。
愛一個人的最高表現就是聆聽。
更何況,那個人是你最深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