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一)

2020-09-14 要聞閱讀

安徒生是丹麥童話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

丹麥作家勃蘭兌斯說:安徒生多麼幸福啊!哪個作家有他那麼多讀者?……他的童話是用我們的方式寫的並且為我們一直閱讀著的書……成千上萬孩子擠在燈光下讀他的書。他們像一簇簇盛開的花朵,紅紅的臉蛋、捲曲的頭髮的小孩子們,蛋黃頭髮的丹麥孩子們,結結實實的英國姑娘們,黑眼睛的印度女孩子們——不論有錢人家的或窮苦人家的——都在拼讀、朗讀、聽別人誦讀他的童話。

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皇帝的新裝》早已被選入教材。不管教材經過多次修訂,而他的作品仍然保留著。

一、可謂「外國名著」。安徒生是丹麥作家,在人教版教材裡,多次都有他的童話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時,教師與學生共同閱讀此篇童話,收穫至少有兩點。其一、對兩個幸福含義的理解。賣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那個年代,沒有幸福!有的是痛苦、飢餓、寒冷、孤獨,所以,她要尋找、追求幸福。當幸福被帶上引號的時候,賣火柴的小女孩只能得到現實中的「幸福」了。其二、文章採用虛實結合的寫作方法。通過這些對比,把「賣火柴的小女孩」送入幻想世界,引出殘酷現實。兩者結合起來體現了作品的閱讀價值。

二、可謂「童話王國」。《賣火柴的小女孩》從人教版六年級的「外國名著」專題調到部編版三年級的「童話王國」專題。通過落實單元的語文要素,實施策略閱讀。更顯童話的魅力,單元導讀告訴我們,童話是具有豐富的想像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幻想在於一次次擦燃火柴,想像溫暖、溫飽、幸福,而又一次次滅掉的火柴,還原痛苦、飢餓、寒冷、孤獨的現實。作品能夠通過五次之多的想像,想像還不夠豐富的嗎?

三、可謂「經典融文」。《賣火柴的小女孩》不僅具有童話作品的特質,而且也是「經典融文」。賣火柴的小女孩作為主人公,置入故事之中,可以抓環境描寫:「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還可以抓住人物的細節描寫:「小女孩只好赤著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正是作者把外貌、動作、環境和一些細節融為一體進行描寫,讓我們讀來,真真切切感受到小女孩如此的可憐。

四、可謂「經典例文」。《賣火柴的小女孩》發表於1846年。既它之後的1853年,安徒生又一篇童話《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問世。此文又一次次通過豐富的想像,不是一次,而是多次把五粒豆子的經歷表現出來,讚嘆生活,描寫五粒豆子不同的方面,特別是第五粒豆子的事情,讓人感動,讓人敬佩。

突出豐富的想像,成為童話的最大亮點。不僅成為安徒生自己作品的先例,而且也成為後童話作家的典型範例。呂麗娜的童話作品《螞蟻尼尼的狂歡節之夜》堪稱後例,在五次想像的基礎有了六次想像,實在是夠豐富的了。

王超群的童話《奔跑的豌豆》,湯素蘭的作品《紅葉的旅行》,一看這些文章題目中的字眼,沒有豐富的想像能行嗎?

豐富自己的想像世界,可以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遊歷童話王國」專題文章。

相關焦點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二)
    本溪縣教育局領導,縣教師進修學校領導、中小學教研員,全縣各校校長、業務副校長、教導主任和副主任、語文學科教研組長及備課組長、語文骨幹教師共40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溪縣教育局金學利局長致辭,王寶玉副局長主持會議。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三十)
    同行伊始,總會看到齊頭並進的陣容, 但同行路上,畢竟是要有先後的。 當你行在第一陣容的時候,可能就是隊伍的引領者,此時的你,一定要保持積極並行的心態。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不是淘汰賽,不能去一個個地淘汰對手。如果你贏到最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成了光棍兒司令。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七)
    「語文主題學習」項目改變了「大量閱讀只能在課內進行」的傳統做法,主張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在課內外自主閱讀,在簡單教、輕鬆學、大量讀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初中版)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個板塊為「經典誦讀」,所選古詩詞歷久彌新。希望學生利用每天的晨讀或其他讀書時間反覆誦讀。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四)
    它主要是指把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和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的文章(以及同主題的同類文章或整本書)建構四種或五種閱讀體系,實施策略閱讀的一種方法。「五·四閱讀」分別指的是低年級的四種課型,即:「精讀引領」「整合寫字」「組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中、高年級的五種課型,即:「單元預習」「精讀引領」「略讀實踐」「組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從低到高學段是「四·五閱讀」,從高到低就是「五·四閱讀」,只是順序而已。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三)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又怎樣建構新的閱讀體系?實施新的閱讀策略?2019年秋季,我談了一些看法。2020年秋季的《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作了大量的調整,現在,還是以部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三上②再作贅述。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六)
    「語文主題學習」是善舉,它做到了。「語文主題學習」作為實驗項目,雖然是善舉,但在前期階段,特別是一些學校、教師還不了解,特別是沒有接觸過這一項目的時候,對項目的推介應為首當。 一、認真解讀。首先,解釋。解釋需要挖掘內涵。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六)
    這是寫在2020版「語文主題學習」圖書《前言》的話。直入閱讀,多麼親切。 《前言》中說,閱讀文質兼美的文章,是為了你在品味經典中提高語文素養,遇到更好的自己。但要提高語文素養,除了閱讀每冊教材中的二三十篇課文之外,還需要進行大量的、高效的課內外閱讀,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五)
    2020年8月,正值暑期,華樾教育瀋陽大區聯盟積極組織實驗區域名師工作室成員,參考總部編寫的《單元解析與案例》,借鑑已經上線的單元設計課件模塊,把2020年秋季1—9年級上冊的所有語文教學ppt編輯、製作完成。 瀋陽大區聯盟劉漢濤主任在主任辦公會上說:「利用暑期時間,我們做好二級培訓,做實三級培訓,通過編輯、製作課件,促使教師二次成長,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九)
    多年前,我們在研究中總結出「語文主題學習」項目能夠做到的三件事:第一、學生提分。第二、教師成長。第三、學校發展。 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項目,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積澱,部分教師能夠成功地進入到了第二次成長期。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五)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1、一邊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去猜想;2、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 怎樣實施新的閱讀策略呢?《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精讀課文,也是學習預測的第一篇課文,有著示範引領的作用。課文的旁批呈現出了預測的思考過程,提示學生可以依據標題(老屋總也倒不了是施了魔術嗎?有人修理老屋了?老屋改變主意了?)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九)
    (《小學語文》2018年第9期,4-12頁) 教材分析:本單元安排了三篇課文,《竹節人》是敘事類散文、《宇宙生命之謎》是事理說明文同時,按照課標在第三學段提出的關注要求,即關注默讀訓練的能力提升,提高默讀速度,學習學會瀏覽,要能夠根據需要搜集信息,不必通篇精讀。 每篇課文編者都安排了相應的閱讀任務(即閱讀目的),針對於這些問題,要求學生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竹節人》閱讀提示:「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採用的閱讀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三)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有意更有情。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將告訴孩子如何「借物抒情」的。本單元以「萬物有靈」為主題,編排了精讀課文《白鷺》《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讀課文《珍珠鳥》。這四篇課文都是藉助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抒發作者的真情實感。 情自何物?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八)
    閱讀本文重點指導連詞成句地讀,學習掃讀,擴大閱讀視域。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還要運用適當的方法,默讀時,關注並勾畫有關文章主要內容的關鍵詞句,關注並勾畫出事情六要素的關鍵詞句,關注展現人物特點的關鍵性詞句等。策略概要:《將相和》——連詞成句地讀,關注主要內容等。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七)
    部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就是「提問」單元,講究閱讀策略。是繼三年級「預測」後的第二個策略單元,運用提問策略進行閱讀的。 首先,看單元的編寫體系。正是這樣一組文章的編排,恰恰可以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在閱讀不同類型文體文章的時候學習「提問」的一些方法。 其次,提提問的策略。策略由易到難。《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是引導學生對課文局部和整體的大膽提問。從疑惑開始,提出簡單的問題即可,文章也是比較簡單的。「童話故事」第一粒豆想飛向世界,結果呢?被吃掉了;第二粒豆想飛進太陽,結果呢?落到髒水溝裡;第三四想飛得最遠,結果呢?被吃掉了。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就是圍繞單元主題建構閱讀體系,從而實施策略閱讀的。專題很重要,策略也很重要。 一、專題決定策略。這些文章既是「童話」專題,又是「預測」策略,順著童話豐富想像思維的空間,我們做出一些「預測」,專題與策略並行。比如: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預測」。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四)
  • 張貴栓‖探索發現,盡在一路同行
    路上,我和教研部劉修勤主任,瀋陽實驗區域經理張振海校長,賈琳老師一起商討本次調研的事兒,張校長介紹了這所小學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時間及效果,讓我們此次調研活動心中有了數。學校雖然處在鬧市之外,但走進學校,一種濃鬱的文化氛圍充滿了校園。他們的一切為了孩子,把學習的目標指向了孩子,因此,確定了學習目標。
  • 理想主義的探索與現實主義的實踐—高中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核心問題
    這項實驗伴隨著新課程改革開展和完善,借鑑、融合以往諸多語文教學模式,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已有86個規模以上的實驗區、5000餘所實驗學校,實驗學校遍布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成果顯著,廣受好評。2017年8月,「語文主題學習」項目組開始向高中階段延伸和拓展。高中「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應運而生。
  • 【語文教研】推門聽課,「語文主題學習」精緻化
    11月7日下午,監利新教育實驗學校全體語文老師於會議中心小會議室開展了「語文主題學習」交流活動,校長彭為斌、副校長徐國喜參會,教研中心主任李方模主持大會。  會議由各級部聽課領導「推門聽課」情況交流、徐校長提改進建議和方法、彭校長作總結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