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部編版教材主編們經常問到的問題。 用好統編教材,遵循目標適度、具體和有梯度原則。能夠準確把握統編教材閱讀、表達目標的三個核心詞語:試著、初步、學習,分清目標之間的差異性。每次給老師講課,我都會問一個相同的問題:五、六年級的老師到目前為止,有沒有閱讀過前四個年級、前五個年級的教材?低年級、中年級老師有沒有閱讀過後續的教材?基本上沒有。不熟悉前面幾冊教材,不了解訓練的系統性,能不能教好五六年級的統編教材?是不是可以採用老方法進行教學?用好統編教材,用不用樹立整體教學觀?如何體現目標的層次性和發展性?
這是教研員們經常問到的問題。 用好統編教材,遵循目標適度、具體和有梯度原則。能夠準確把握統編教材閱讀、表達目標的三個核心詞語:試著、初步、學習,分清目標之間的差異性。每次聽課,都會問一些相同的問題:一個語文老師能不能把一個單元的課文當作一個閱讀體系?去實施一些相應的閱讀策略?如果你不熟悉一個單元教材的編寫意圖,不了解訓練的系統性,能不能教好一個單元的統編教材?是不是可以採用老方法進行教學?用好統編教材,用不用樹立整體教學觀?如何體現目標的層次性和發展性?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又怎樣建構新的閱讀體系?實施新的閱讀策略?2019年秋季,我談了一些看法。2020年秋季的《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作了大量的調整,現在,還是以部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三上②再作贅述。
一、教材的編寫體例
教材的編寫體例:單元導讀、課文(精讀課、略讀課)、習作、語文園地等。教材這樣編寫,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特別是精讀、略讀課文建構的閱讀體系。
部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童話王國》,人文主題是「有趣的童話」,語文要素是「感受童話豐富的想像」。安排了四篇文章,分別是《賣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會很好》、《在牛肚子裡旅行》和《一塊奶酪》。
二、叢書的編寫體例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編寫體例是「經典誦讀」「專題閱讀」和「整本書閱讀」。其中「專題閱讀」已經建構成了連結教材文章的閱讀體系。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三上2「閱讀專題一」《多彩童話》和閱讀專題二《邊讀邊預測》。
「專題閱讀」欄目有三個板塊:「範文閱讀」「組文閱讀」和「自由閱讀」
其中、「範文閱讀」(《螞蟻尼尼的狂歡節之夜》《奔跑的豌豆》《小黃魚明白了》等;「組文閱讀」(《玫瑰花裡的歌唱家》和《雪兒雪兒咯吱吱》等);「自由閱讀」(《金黃的樹葉》和《不會哭不會笑的獅子》等).
三、教材、叢書的閱讀體系
(1)按課後思考題建構體系
《賣火柴的小女孩》課後思考題二:小女孩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後看到了什麼,表達了她怎樣的願望?
策略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五次擦燃火柴的語段。
策略二、初步明白想像是基於一定的現實基礎,小女孩內心渴望什麼,她就會看到什麼,初步建立想像空間。
閱讀叢書文章《螞蟻尼尼的狂歡節之夜》,第一粒種子變成了「綠綠的草地」;第二粒種子變成了「淡淡的月光」;第三粒種子變成了「小小魔術師」;第四粒種子變成了「蜜蜂跳舞」;第五粒種子變成了「蚱蜢馬戲團」;第六粒種子變成了「蟋蟀樂團」。也是讓學生知道「童話是想像的」,從而建立起想像的空間。
學生領悟到此,夠了!
(2)按文前提示語建構體系
《那一定會很好》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只能津津有味,不能囫圇吞棗。提示語這樣寫道:默讀課文,想一想,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它經過了一段怎樣的歷程?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在建立想像空間的基礎上。
策略一、複述故事。(種子—樹—手推車—椅子—木地板)
策略二、了解童話中的故事順序與情節。童話是故事,故事有情節,情節按順序。
閱讀叢書文章《奔跑的豌豆》,讓學生能說出一粒豌豆經歷了怎樣的生命歷程(小男孩帶到了村道邊、大公雞帶到了廚房裡、小貓咪帶到了花園的水泥地、小鳥帶到了跑道上、小女孩帶到了花盆裡)並能想像豌豆在生命歷程中的心理變化。讓學生鞏固童話是故事,故事有情節,情節按順序。
學生領悟到此,夠了!
(3)按文中細節處建構體系
《在牛肚子裡旅行》是一篇精讀課文,課後安排三個思考題。三個思考題中,圍繞了青頭和紅頭展開交流的。思考題一、青頭和紅頭能「對話」、有「心情」;思考題二、青頭和紅頭是好朋友;思考題三、紅頭會「旅行」。它們共同的特點是把動物人格化。
在童話是故事、故事有情節、情節按順序的基礎上。策略一、讀好故事,講好故事;
策略二、學習童話擬人化的寫作方法。
閱讀叢書文章《魚和小鳥》,藉助「想一想,小攀鱸魚還可以用什麼辦法幫助小鳥脫離危險的?」這一文中提示語之前,分角色朗讀小鳥、攀鱸魚、媽媽之間精彩的對話,然後繼續幫助的對話,體會擬人化手法在童話中的運用。
學生掌握童話擬人化的寫作方法。夠了!
(4)按價值取向建構體系
《一塊奶酪》是第四篇課文,也是略讀課文。文前提示語說: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麼事,再說說你喜不喜歡文中的螞蟻隊長,理由是什麼。
在學習寫作童話的基礎上。
策略一、構思童話故事。能夠口述一篇簡單的童話。
策略二、寫好童話故事。提示語「說說你喜不喜歡文中的螞蟻隊長,理由是什麼。」實際是指向童話的價值,要體現正能量。
閱讀教材文章《一塊奶酪》,了解課文大意,結合課文內容對螞蟻隊長作出簡單評價(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得的少)。這是「略讀實踐課」要求。
閱讀叢書文章《小黃魚明白了》和《一把愛唱歌的小水壺》,了解故事大意,結合課文內容對小黃魚的做法作出簡單評價,明白故事中的道理(團結起來好處多)。
學習布局謀篇,寫一篇有價值的童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