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八)

2020-09-14 要聞閱讀

統編版教材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它通過雙線組元、要素螺旋上升,持續培養學生理解和感受語言的能力,提取信息、理解課文的能力,複述能力,預測和推斷能力等。

部編版教材單獨安排有策略單元,三年級上冊的「預測」,四年級上冊的「提問」,五年級上冊的「提高閱讀速度」,六年級上冊的「有目的地讀書」。

「提高閱讀速度」是部編版教材中特意編排的。提高閱讀速度,並不是一般意義的「讀得快」,而是針對一篇文章而言,能夠快速抓住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找到自己所要提取的信息,進而完成閱讀任務,提高閱讀效率,所以稱之為「閱讀策略」。

「提高閱讀速度」單元四篇課文建構了一個閱讀體系:《搭石》《將相和》《什麼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和《冀中的地道戰》。

《搭石》截取了農村生活中幾個平凡而極具畫面感的場景,以質樸的語言、優美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人間醇厚的情誼。

閱讀策略就在教材提出的閱讀提示:「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讀的時候集中注意力。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回讀。」這裡面,跟過去的學習提示「默讀課文」不同的是「用較快的速度默讀」。怎樣才能「較快」?提示中這樣表述:「集中注意力、不停下來、不回讀」。這是提高閱讀速度的最基本的要求。提高閱讀速度不是速讀,而是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速度。遇到生僻的只要不影響讀下去讀懂文章主要所寫內容的詞語,直接忽略,讀不懂的句子,也不停下來細細思考,也不再去讀上文,而且,即使讀完了還沒完全理解,也不去回讀。策略概要:《搭石》——集中注意力,不回讀。

《將相和》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相關內容改變的,續寫了「完璧歸趙」「澠池會面」「負荊請罪」三個故事,刻畫了藺相如和廉頗兩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閱讀本文重點指導連詞成句地讀,學習掃讀,擴大閱讀視域。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還要運用適當的方法,默讀時,關注並勾畫有關文章主要內容的關鍵詞句,關注並勾畫出事情六要素的關鍵詞句,關注展現人物特點的關鍵性詞句等。策略概要:《將相和》——連詞成句地讀,關注主要內容等。

《什麼比獵豹的速度更快》作者運用作比較、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對事物的速度進行說明,而且全文都是後一種事物的速度比前一種事物的速度快,形成了有規律的篇章結構。你看,學生在讀完前兩段後就會有這個感覺:下一段應該講的是什麼比獵豹或者鴕鳥的速度快,如果了解了課文表達上的這一特點,孩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抓住關鍵詞句閱讀。閱讀時,要求藉助關鍵(形成規律)詞句,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策略概要:《什麼比獵豹的速度更快》——藉助關鍵詞句讀。

《冀中的地道戰》記敘了冀中地道戰的產生和作用,地道的結構特點,以及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創造的奇蹟,歌頌了我國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力量。閱讀時,則要求「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其實學生在看到課題的時候就會思考:冀中指的是哪裡?什麼是地道戰?地道戰有什麼作用?學生有了明確的目標,就會尋讀答案,根據目標篩選想知道的內容,也就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策略概要:《冀中的地道戰》——帶著問題讀。

教材的閱讀體系是完整的,閱讀策略螺旋上升的。單看教材的編排,到了最後一篇課文才明確了「帶著問題讀」,其實,在《搭石》開始,就應該有閱讀期待或者要質疑的問題。比如讀了題目或者開頭的概括性文字,就會有一些期待,就是「要了解的事物——是什麼、什麼樣子、寫了有關事物的什麼內容,要說明什麼?」等等。

學生經歷了第二學段閱讀策略的實施過程,應該對讀什麼文章去了解一些什麼,有了一些「思維定式」,尤其是經歷了過去三年級的「預測」,四年級的「提問」等基本的閱讀策略實施和實踐的體驗,學生再讀課文,即使教材沒有「提出來」,可是,學生已經有這樣的意識和能力了。

建構教材與叢書的閱讀體系,實施策略閱讀。與本單元教材配套的《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是五上2《科學衝浪》中的「專題閱讀」,可分為「範文閱讀」「組文閱讀」「自由閱讀」三個板塊。

「範文閱讀」中的文章與教材課文建構新的閱讀體系分別是:《搭石》集中注意力,不回讀,可連結閱讀《草根志願者》;《將相和》連詞成句地讀,關注主要內容可連結閱讀《管鮑之交》《刎頸之交》。《什麼比獵豹的速度更快》藉助關鍵詞句讀,可連結閱讀《人類的腳步》。《冀中的地道戰》帶著問題讀,可連結閱讀《最難走的路》。叢書文章分別對應教材中的四篇課文,以旁批的方式,與每課要學習的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建構起閱讀體系,幫助學生實施策略閱讀。

「組文閱讀」中的文章分別是:《奇妙的克隆》《機器人的「智慧」》《小行星來的大力士》《兩百年後的世界》圍繞本單元的語文要素,綜合設計了三個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對比閱讀中進一步靈活運用本單元學到的方法。

「自由閱讀」中的文章分別是:《走在路上》《信陵君竊符救趙》《一個獵人和北極熊的不解之緣(節選)》《在北極村遇見你》《帶上你的眼睛(節選)》《珍藏》體裁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可根據所學方法自由閱讀,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形成一定的能力。

相關焦點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二)
    本溪縣教育局領導,縣教師進修學校領導、中小學教研員,全縣各校校長、業務副校長、教導主任和副主任、語文學科教研組長及備課組長、語文骨幹教師共40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溪縣教育局金學利局長致辭,王寶玉副局長主持會議。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三十)
    同行伊始,總會看到齊頭並進的陣容, 但同行路上,畢竟是要有先後的。 當你行在第一陣容的時候,可能就是隊伍的引領者,此時的你,一定要保持積極並行的心態。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不是淘汰賽,不能去一個個地淘汰對手。如果你贏到最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成了光棍兒司令。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七)
    「語文主題學習」項目改變了「大量閱讀只能在課內進行」的傳統做法,主張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在課內外自主閱讀,在簡單教、輕鬆學、大量讀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初中版)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個板塊為「經典誦讀」,所選古詩詞歷久彌新。希望學生利用每天的晨讀或其他讀書時間反覆誦讀。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四)
    它主要是指把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和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的文章(以及同主題的同類文章或整本書)建構四種或五種閱讀體系,實施策略閱讀的一種方法。「五·四閱讀」分別指的是低年級的四種課型,即:「精讀引領」「整合寫字」「組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中、高年級的五種課型,即:「單元預習」「精讀引領」「略讀實踐」「組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從低到高學段是「四·五閱讀」,從高到低就是「五·四閱讀」,只是順序而已。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三)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又怎樣建構新的閱讀體系?實施新的閱讀策略?2019年秋季,我談了一些看法。2020年秋季的《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作了大量的調整,現在,還是以部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三上②再作贅述。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六)
    「語文主題學習」是善舉,它做到了。「語文主題學習」作為實驗項目,雖然是善舉,但在前期階段,特別是一些學校、教師還不了解,特別是沒有接觸過這一項目的時候,對項目的推介應為首當。 一、認真解讀。首先,解釋。解釋需要挖掘內涵。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六)
    這是寫在2020版「語文主題學習」圖書《前言》的話。直入閱讀,多麼親切。 《前言》中說,閱讀文質兼美的文章,是為了你在品味經典中提高語文素養,遇到更好的自己。但要提高語文素養,除了閱讀每冊教材中的二三十篇課文之外,還需要進行大量的、高效的課內外閱讀,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五)
    2020年8月,正值暑期,華樾教育瀋陽大區聯盟積極組織實驗區域名師工作室成員,參考總部編寫的《單元解析與案例》,借鑑已經上線的單元設計課件模塊,把2020年秋季1—9年級上冊的所有語文教學ppt編輯、製作完成。 瀋陽大區聯盟劉漢濤主任在主任辦公會上說:「利用暑期時間,我們做好二級培訓,做實三級培訓,通過編輯、製作課件,促使教師二次成長,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九)
    多年前,我們在研究中總結出「語文主題學習」項目能夠做到的三件事:第一、學生提分。第二、教師成長。第三、學校發展。 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項目,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積澱,部分教師能夠成功地進入到了第二次成長期。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五)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1、一邊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去猜想;2、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 怎樣實施新的閱讀策略呢?《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精讀課文,也是學習預測的第一篇課文,有著示範引領的作用。課文的旁批呈現出了預測的思考過程,提示學生可以依據標題(老屋總也倒不了是施了魔術嗎?有人修理老屋了?老屋改變主意了?)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九)
    (《小學語文》2018年第9期,4-12頁) 教材分析:本單元安排了三篇課文,《竹節人》是敘事類散文、《宇宙生命之謎》是事理說明文同時,按照課標在第三學段提出的關注要求,即關注默讀訓練的能力提升,提高默讀速度,學習學會瀏覽,要能夠根據需要搜集信息,不必通篇精讀。 每篇課文編者都安排了相應的閱讀任務(即閱讀目的),針對於這些問題,要求學生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竹節人》閱讀提示:「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採用的閱讀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三)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有意更有情。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將告訴孩子如何「借物抒情」的。本單元以「萬物有靈」為主題,編排了精讀課文《白鷺》《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讀課文《珍珠鳥》。這四篇課文都是藉助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抒發作者的真情實感。 情自何物?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一)
    通過落實單元的語文要素,實施策略閱讀。更顯童話的魅力,單元導讀告訴我們,童話是具有豐富的想像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幻想在於一次次擦燃火柴,想像溫暖、溫飽、幸福,而又一次次滅掉的火柴,還原痛苦、飢餓、寒冷、孤獨的現實。作品能夠通過五次之多的想像,想像還不夠豐富的嗎? 三、可謂「經典融文」。《賣火柴的小女孩》不僅具有童話作品的特質,而且也是「經典融文」。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七)
    部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就是「提問」單元,講究閱讀策略。是繼三年級「預測」後的第二個策略單元,運用提問策略進行閱讀的。 首先,看單元的編寫體系。正是這樣一組文章的編排,恰恰可以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在閱讀不同類型文體文章的時候學習「提問」的一些方法。 其次,提提問的策略。策略由易到難。《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是引導學生對課文局部和整體的大膽提問。從疑惑開始,提出簡單的問題即可,文章也是比較簡單的。「童話故事」第一粒豆想飛向世界,結果呢?被吃掉了;第二粒豆想飛進太陽,結果呢?落到髒水溝裡;第三四想飛得最遠,結果呢?被吃掉了。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二十)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就是圍繞單元主題建構閱讀體系,從而實施策略閱讀的。專題很重要,策略也很重要。 一、專題決定策略。這些文章既是「童話」專題,又是「預測」策略,順著童話豐富想像思維的空間,我們做出一些「預測」,專題與策略並行。比如: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預測」。
  • 張貴栓‖同行,語文主題學習(十四)
  • 張貴栓‖探索發現,盡在一路同行
    路上,我和教研部劉修勤主任,瀋陽實驗區域經理張振海校長,賈琳老師一起商討本次調研的事兒,張校長介紹了這所小學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時間及效果,讓我們此次調研活動心中有了數。學校雖然處在鬧市之外,但走進學校,一種濃鬱的文化氛圍充滿了校園。他們的一切為了孩子,把學習的目標指向了孩子,因此,確定了學習目標。
  • 56範文(高中) | 高考作文押題——2020,我與祖國攜手同行
    要想押中主題,我們需要關注「一點四面」:一點,即「立德樹人」;「 四面」即核心價值 、傳統文化、創新精神、依法治國。我們的語文備考大的方向就是「立德樹人」。2020年高考在即,對高考作文進行預測成了很多語文老師的時尚。
  • 理想主義的探索與現實主義的實踐—高中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核心問題
    這項實驗伴隨著新課程改革開展和完善,借鑑、融合以往諸多語文教學模式,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已有86個規模以上的實驗區、5000餘所實驗學校,實驗學校遍布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成果顯著,廣受好評。2017年8月,「語文主題學習」項目組開始向高中階段延伸和拓展。高中「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