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離婚了,孩子整天沉迷手機,李玫瑾:婚姻好孩子就好

2020-12-15 西雅媽媽

文|西雅媽媽

鬧鬧是一個帥氣又聰明的小男孩。以前他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可是自從爸爸媽媽離婚之後他就由爺爺奶奶撫養。從此鬧鬧就變得沉默不語,整天沉迷於手機,眼睛近視了,學習成績也下降了。

為此爺爺奶奶曾多次對其進行管教,多半「治標不治本」,效果並不太好。每次鬧鬧嘴上答應的都挺爽快,可是到時候該玩手機還玩手機,真是沒辦法。

看到好好的一個孩子變成這樣,爺爺奶奶心裡真不是滋味。真是應了李玫瑾老師的那句話「婚姻好,孩子就好」......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每家每戶幾乎每人都擁有一部手機,甚至有的人由於業務需求有兩部手機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正是因為手機的普及,孩子們看著大人們天天對著手機點來點去,也對手機非常的著迷。可是孩子們還太小,太過依賴手機對他們幾乎沒什麼好處。

沉迷手機對孩子有以下壞處,你知道嗎?

一.視力下降

手機屏幕小,長時間盯著屏幕看容易產生視疲勞,傷眼睛。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緩解就可能逐漸導致視力下降,最糟糕的就是變成真性近視,到時候可就麻煩了。

二.免疫力下降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往往會變得越來越懶,不愛運動。時常玩手機,再加上缺乏運動很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進而影響學習,間接的導致學習成績也跟著下降。

三.注意力難以集中

孩子的自控力相對成人比較差,一旦沉迷於手機就很難自己把控,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來。有時候正在上課就走神了,想著放學玩手機,上此那個遊戲可真好玩之類。不知不覺就錯過了老師所講的重要內容,引起老師的反感,同學們的嘲笑,信心備受打擊。

那麼,如何幫孩子們成功戒掉手機呢?

一.親子陪伴

沒有哪個孩子寧願對著手機都不願和父母聊天,玩耍,除非他們的親子關係很差。當孩子出現著迷手機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多給孩子一些陪伴,讓他們感覺到溫暖。多陪孩子聊天互動,他玩手機的時間自然就會減少。

二.多做戶外運動

當孩子無聊拿起手機玩時,父母不妨帶孩子出去走走。可以在附近的公園散步,也可以去市區遊樂場,最好是去郊外風景好的地方,讓孩子瞭望遠方,回歸自然。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多去戶外不但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還可提高視力,增進親子感情。

三.發掘愛好

無論是看書也好,運動也罷,又或是唱歌跳舞等等,只要孩子擁有一個愛好就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愛好可以使人變得專注,愛好可以使人變得沉穩,愛好可以讓人勤奮。

擁有愛好就會使孩子對手機逐漸遺忘,變得更加自信和從容。因此,當你發現孩子沉迷手機無法自拔的時候,可以適當的開發他的興趣愛好。

另外,孩子沉迷手機大人也是有責任的。在一個家庭,大人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要想孩子少玩手機,父母下班也最好少看手機,至少做到少在孩子面前看手機。儘量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其實孩子過度沉迷於某個事物,也許正是缺乏愛和關注的表現。鬧鬧的故事值得我們反思,也時刻提醒著我們要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多陪孩子,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做一個稱職的父母。在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氣質都會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5歲孩子會背乘法表,媽媽表示並沒有強迫,只是玩了個遊戲而已

駱賓王7歲會作詩,哪有什麼天才,不過是比別人早認字會讀書而已

爸爸出差,媽媽發了一條「悽美」的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婆媳矛盾爆發,孩子還小的理由,整天吵架的婚姻該不該離婚
    在很多婚姻家庭中,有很多夫妻經常吵架,不是為這就是為那的,雖然他們天天為生活上瑣事而吵架,但遲遲不見他們離婚,到底是為了什麼?很多母親這樣說的其實沒有離婚是為了孩子,怕孩子從小沒了父母的關愛,在學校就會受到同學的冷言冷語,從而導致自卑的人生開始。以至於很多母親從小就給孩子灌入一種思想,媽媽又不是為了你,早就離婚了,你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為媽媽出口氣。
  • 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李玫瑾:做到這三點,讓孩子喜歡上學習
    很多家長對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都非常的頭痛。而在這個大數據資訊時代,想讓孩子不接觸電子產品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讓孩子完全與網絡脫軌有時候並不一定是件好事,長久來看孩子與周邊的同齡人共同語言越來越少,插不上話,容易變得自卑敏感。
  • 沉迷遊戲的孩子,很容易淪為社會底層,李玫瑾:解決方法也不難!
    本文節選自《李玫瑾育兒智慧》專欄,如果你想看更多育兒乾貨,點擊我的頭像關注。讓我們先來看一張圖片。看完這張圖片中的新聞標題,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留言區討論,接下來咱進入正題。近些年青少年沉迷網絡問題越來越引發社會關注,特別是今年疫情以來,有段時間學校不得不採取網絡授課的方式,把孩子沉迷網絡的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家長們普遍反映的問題有:孩子作息不規律,晚上不睡覺,早上起不來;長時間玩手機,玩遊戲;不願意學習,不聽安排。
  • 孩子沉迷手機,爸爸怒摔,鬧的兩敗俱傷,原因在誰?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上初中的男孩,不喜歡學習,但非常喜歡玩手機,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手機不離手。看到這樣一個孩子,估計很多家長就會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那這位男孩的父母,也是一樣,對孩子沉迷手機,感到非常憤怒。特別是每天下班回來,看到孩子要麼是倚在沙發上看手機,要麼是關在屋子裡「肯定在玩手機」。
  • 孩子會恨離婚的媽媽嗎?離婚後孩子會忘記媽媽嗎
    女人一旦結了婚,有了孩子,他就會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即使現在他覺著婚姻已經受到了威脅,有了想要離開這段婚姻的念頭,但是孩子會是他永遠的傷痛也是他考慮的重點,例如孩子會恨離婚的媽媽嗎?這個問題作為媽媽來講是她首先會考慮的,而不是說考慮一下現在的他與老公是否還有感情,這就是母愛的偉大,但是如果說我們為了孩子去將就著段婚姻,我們為了孩子去屈服於這段感情,相信不僅僅會讓你覺得不幸福,對於孩子來講,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他的心裡也絕對不會健康的,所以那些為了孩子而委曲求全的女人,那是為了孩子而在堅持這段婚姻的女人們,只有為了自己去活著,我們只有給孩子一個勇敢自信的榜樣才是孩子心中永遠的好媽媽
  • 孩子沉迷玩手機怎麼辦?媽媽僅用1招讓孩子扔下手機拿起書
    陳姐的兒子非常沉迷於手機她開始也是用各種強制手段來阻止孩子後來發現根本就起不到效果反而適得其反陳姐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在兒子10歲生日這天陳姐送給孩子生日禮物打開手機盒就看到了一封信第二天我會主動給你二、如果來電話了看清楚顯示不要因為是爸爸或者媽媽而故意不接爸爸媽媽給你打電話,一定是有事找你如果你不接,我們會特別擔心但如果電話號碼下面顯示詐騙這樣的電話就不要接以免你辨別不出壞人的意圖三、如果你的電話因為你的粗心受傷了或者丟失了
  • 孩子沉迷手機,該批判的是家長,還是手機?
    01.缺少父母陪伴、缺少溝通,孩子生活過於乏味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面:小區樓下、公園、地鐵,隨處可見一些爸爸媽媽們低著頭看手機,任由孩子在一旁。我甚至見過有一些家長,將手機當做孩子的保姆,一旦自己有事,就把手機丟給孩子,讓孩子自己玩,除非手機沒電,否則不會過來打擾。
  • 「我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但是我很快樂」:離異夫妻怎麼面對孩子?
    今天看到一組漫畫很受觸動,在我們的印象裡,離異家庭的孩子總是沉默寡言、孤僻敏感,總之和快樂不沾邊。但是一名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男孩卻用一組漫畫(《來自破碎家庭孩子的故事》)告訴我們:「我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但是我很快樂」。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的背後原因
    作者:一葦 (原創)當今,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成了每個家庭都繞不開的問題。由於孩子沉迷手機引發的親子關係問題、學生學習問題及心理問題層出不窮,甚至由於家長粗暴管制,造成的家庭悲劇也在不斷重複上演。在一葦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每每聽著家長對孩子的指責、抱怨,我都會反問:孩子「沉迷手機」,難道僅僅是因為「手機遊戲的誘惑之錯」或者是「孩子不自律」嗎?
  • 離婚後孩子歸誰?為什麼總有孩子判給爸爸?媽媽這下可以放心了
    鄰居張阿姨家的女兒要離婚,女兒女婿還曾經在張阿姨家發生了爭執,男方這邊發話了,要離婚可以,兒子必須跟著他,女方當然不幹,於是就提出去法院,可是最後,孩子竟然判給了爸爸,這讓媽媽情緒立即崩潰了,離婚後孩子究竟歸誰?為什麼總有孩子判給爸爸?而不是跟著更適合照顧孩子的媽媽呢?
  • 中年女性婚姻之痛:想離婚,又捨不得孩子
    孩子長大以後,要麼對愛情和婚姻沒信心,形成自卑型討好人格;要麼就是徹底不相信愛情和婚姻,甚至抗拒走入婚姻,因為孩子從小看到的愛情和婚姻,就是爸爸媽媽糟糕的相處模式。那麼,中年女性在婚姻裡過得不好,卻對離婚始終猶豫不決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 芭迪熊分享:千萬別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在《少年說》的一期節目中,一名叫做葉子健的男孩走上前臺,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扎了心:「小時候,我總是認為,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爸媽總是盯著手機看,小小的他搞不明白,手機裡究竟有什麼好看的東西,竟然比自己還要重要。
  • 「如果你跟爸爸離婚的話,我就選爸爸!」為人父母,請敬畏婚姻!
    「如果你跟爸爸離婚的話,我就選爸爸。」「你不是說你最喜歡媽媽嗎?」「我最喜歡媽媽,媽媽也最喜歡我,如果我選爸爸的話,媽媽就捨不得離開我了。」剛看到這段話的時候,特別心疼顧佳左右為難。他不懂父母之間發生了什麼,天真地以為自己可以拯救父母瀕臨死亡的婚姻,可以用自己小小的身軀黏合即將破碎的家庭。他並沒有做錯什麼,卻要承擔父親出軌、父母離異的惡果。一位心理學家剖析婚姻對孩子的影響從好到壞的四種排列:1. 好的婚姻,2.好的離婚,3. 壞的婚姻,4.
  • 假期沉迷手機,是毀掉孩子的最快方式!聰明家長一定要這樣做
    朋友感慨的說:「時代不一樣了,我們小時候是追逐打鬧玩耍,現在的孩子都是玩手機。」 聽完朋友的話,只覺得很可悲。越是全民手機時代,做父母的,越要注意避免培養出一個沉迷手機的孩子。 尤其是到了假期,沒有作息規律的生活,沒有學校老師的管教,家長又整天忙於事務,很難做到有效監督,孩子很容易在假期沉迷手機無法自拔!
  • 墜樓悲劇一再上演,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家長一定要做到這一點
    2017年5月,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一名初二學生,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爸爸沒收其手機。索要手機未果後,孩子選擇跳樓自殺。二、中國家庭與手機的相愛相殺雖說大部分家長都十分反感孩子沉迷手機,但孩子喜歡玩手機,很多時候就是受到家長的影響。我一個親戚的孩子小軒,上初中,特別喜歡玩手機遊戲,上課的時候無精打採,一說到遊戲眼睛都會發光。只要有手機在手,可以不吃飯不睡覺的打遊戲,成績可想而知,回回墊底。
  • 為了孩子湊合的婚姻,離婚一定要趁早:孩子越小,離婚越好
    曾幾何時,為了孩子再忍忍,成了眾多想要離婚的父母勸自己的箴言。但將就的婚姻真的不會傷害到孩子嗎? 其實,持久的爭吵、不幸的婚姻一定會傷及孩子,甚至造成孩子形成人格障礙。可如果處理好離婚,不一定會給孩子留下難以治癒的創傷。
  • 孩子沉迷的其實不是手機,而是……
    、遊戲是毒瘤的家長,他們自己往往也沉迷肥皂劇,沉迷麻將,沉迷手機不能自拔,卻要求孩子不能有娛樂,擔心孩子無法自制。其實使用手機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很多家長擔心的是孩子沉迷於手機,但如果咱們父母能夠做到以下四點,就基本能防止孩子沉迷手機了。
  • 孩子玩手機成癮?李玫瑾:管教孩子的"這3招"勝過打罵
    孩子玩手機成癮?李玫瑾:管教孩子的&34;勝過打罵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現在的手機成癮可不能與過去同日而語,大哥大、小靈通可做不到像智能機一樣吸引年輕孩子的注意力。李玫瑾曾表示: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管教孩子的&34;勝過打罵,還能從根上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父母值得借鑑。
  • 孩子沉迷於電子遊戲?罪魁禍首竟是家長的錯!這樣做給孩子歸屬感
    「媽媽我就只玩了一會。」「你看你每到周末不是抱著手機,就是坐在電腦面前,啥時候能學習好呀?」「媽,你別嘮叨了,快出去!快出去!」邊和媽媽說話,手指在鍵盤上敲打著。「誒,這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迷上這個了呀!」媽媽邊說,邊給孩子關著門離開了房間。
  • 孩子沉迷手機?家長應該怎麼辦?學會找到問題關鍵才能根本解決
    其中,手機也逐漸成為了我們的&34;,現在隨處可見的都是&34;,大多數人對手機是愛不釋手,甚至一些人離開了手機就像&34;了一樣。這種情況在我們身邊普遍發生,很多孩子也是整天沉迷在手機的&34;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