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薏米可祛溼,搭配它們一起吃,身體還有意外收穫,脾胃也受益

2020-12-22 家庭醫生在線網

薏米是常見的穀物之一,薏米常用來煮湯,具有健脾養胃、去溼除風等功效。不過薏米通常不宜單獨食用,結合其他食材一起食用,不但可起到祛溼之用,還可以收穫一些其他好處。

01薏米搭配赤小豆

很多人以為薏米和紅豆搭配是絕佳的祛溼組合,其實不然。想要達到祛溼效果,其實薏米中加入的是赤小豆,因為赤小豆才是具有祛溼功效的。在外觀上看,赤小豆是扁身的,而紅豆是圓身,所以在選擇要注意區分。紅豆、薏米都很硬,可以浸泡一整晚再煮,或者放到乾淨燜燒杯(或者具有定時功能的鍋)中燜一晚上,早上就可以喝了。薏米赤小豆煮水或者煮成粥(不用加米)都是很好的選擇。

02薏米搭配山楂

山楂有降脂減肥、健胃消食等功效,薏米可以促進我們消化吸收等功效。兩種食物煮水喝,對於肥胖人群特別適合。具體做法是,薏米先浸泡2個小時,然後和山楂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煮。煮沸後再煮一個半小時即可。對於要減肥的人來說,這款減脂、利尿等作用,還能預防高血壓、高血脂等。

03薏米加桂圓

桂圓含有多種營養物質,有補血安神,健腦益智,補養心脾的功效;薏米含有一種薏苡素,可清熱排毒,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且所含蛋白質可分解蛋白質酵素,軟化皮膚的角質層,讓皮膚更顯光滑有彈性。薏米和桂圓搭配食用,可改善皮膚乾燥和粗糙的狀況。

04薏米與銀耳同食

銀耳富含維生素、膠紙、礦物質、胺基酸和銀耳多糖,營養可謂非常豐富,還有滋陰潤燥、益氣養胃的功效;將薏米和銀耳搭配煮粥喝,可以滋補生津,能夠輔助治療脾胃虛弱、肺胃陰虛等症。

現在看來,薏米畢竟好處挺多,日常生活中,不妨適當吃一些,不僅可祛溼,也能益脾胃。不過,薏米畢竟也是一種中藥,對身體還是有一定副作用的。孕婦、虛寒體質的人、經期婦女、便秘的人最好就不要吃了,以免加重病情。

相關焦點

  • 薏米炒熟和生的有什麼區別,搭配什麼吃可以達到最好的祛溼效果?
    中藥真是一個比較神奇的東西,即使是同一味中藥,生用與炒制之後再用,它們的功效卻有所不同,你說神奇不?就如本文提到的薏米,炒熟和生的有什麼區別,功效有什麼不同?在臨床上又應該如何應用?搭配什麼吃才能達到最好的祛溼效果?通過本文的介紹,一次性解答以上所有的問題。
  • 長期吃薏米祛溼竟是錯?搭配這一物效果比紅豆還好
    原標題:長期吃薏米祛溼竟是錯?搭配這一物效果比紅豆還好 天冷了以後,小方發明了一項新的愛好——煲湯。有天輪到了薏米排骨湯,吃完以後瞬間她就愛上了這個味道。開始思考起能不能天天喝的問題,其一是味道好;其二是嶺南氣候易溼重。但是卻被朋友阻止了,朋友說,「這薏米雖然祛溼,但是長期吃就不對了。
  • 赤豆薏米吃多久才祛溼 教你祛溼好方法
    現在很多人身體的溼氣比較重,長期如此,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極為不利的。我們都知道赤豆薏米是有祛溼作用的。那麼,赤豆薏米吃多久才祛溼呢?身體祛溼有哪些方法?祛溼的食物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赤豆薏米吃多久才祛溼薏米是有很好的利溼作用的,它的營養也很豐富,是十分受歡迎的一種食物。
  • 80%的人都喝錯了紅豆薏米茶,不是所有的紅豆都能祛溼
    而對於溼氣較重的人,表現則更加明顯,主要有肥胖、長痘痘、關節受損,而其中說到肥胖,常聽老人說:「瘦人多火,肥人多溼」!這句話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對於身材肥胖的人,他們的脾胃比較虛弱,所以運行水分的能力也會有所減弱,堆積在體內就會形成肥胖現象!其實對於溼氣重的人,在平時飲食中就該多注意。
  • 這樣吃紅豆薏米反而會加重溼氣!關於祛溼,90%的人可能都……
    小編一向都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但最近老感覺精神疲憊、睏倦乏力臉上冒痘、吃什麼都沒胃口還動不動就感冒真是難受犯這4個錯,紅豆薏米不祛溼反加重★ 錯誤1:薏米沒選對薏米有生薏米和炒薏米之分,兩者都擅長祛溼。★ 錯誤3:烹煮方法錯了薏米、赤小豆都比較難煮,直接放鍋裡煮很難釋放出它們的營養。
  • 堅持喝紅豆薏米湯,溼氣沒除,反而身體越來越虛
    你們一定聽過,紅豆薏仁搭配著吃,特別好,健脾祛溼,通過食療方式使體內溼氣祛除,對於溼氣所導致的相關症狀,比如臉上長痘、口腔潰瘍、口臭、身體發胖等,在一段時間內都可以減輕相關症狀。除溼消腫,還有一定的減肥功效……所以,嘗試紅豆薏仁的人很多,受益的人也很多,但是也有翻車的。
  • 為什麼薏米紅豆可祛溼?薏米紅豆祛溼有啥功效
    原標題:為什麼薏米紅豆可祛溼?薏米紅豆祛溼有啥功效   溼氣重的人往往會有頭暈身沉、疲乏犯困、小肚子大、大便衝不乾淨、睡覺流口水、陰部潮溼等症狀,而溼氣是百病之源,會引起風溼、肥胖、皮膚病、腫瘤等。一提祛溼,很多人就想到紅豆薏米粥,但這個方子有些人用了好,有些人卻沒用,原因就是正確的配方弄錯了。
  • 薏米紅豆搭配能祛溼
    薏米紅豆粥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可以有效的祛除體內的溼氣。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藥裡稱作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 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
  • 外行喝薏米水,內行都吃它!要祛溼,方法很重要!
    於是,一年一度的「祛溼」大計又提上日程,很多人自己煲紅豆薏米水,或者買各種祛溼茶煮來喝。然而,不少人還是整天睏倦、脾胃差,甚至便秘、拉肚子,溼氣不減反加重,怎麼回事?多半是沒用對祛溼藥材、沒找對祛溼方法!紅豆薏米水不是萬能祛溼方用錯反傷身!
  • 薏仁米作為中藥祛溼——你吃對了嗎?
    很多人想祛溼卻不知道自己是哪種溼氣,寒溼的人用了溼熱的方子是雪上加霜,溼熱的人用了寒溼的方子則是火上澆油。說到祛溼,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紅豆薏米。薏仁米但是想除溼,僅僅有它們是不夠的,需先分清類型,再對症解決。
  • 你喝的紅豆薏米湯是祛溼還是增溼?
    同時,酷暑時節貪圖冷氣、愛喝冰飲、吃雪糕,陽氣被寒涼耗損,則溼邪纏伏體內,成為困擾健康的隱患。人們常說「千寒易去,溼氣難除」。溼為重濁之邪,屬陰,其性黏膩、停滯、瀰漫,其傷人多隱緩不覺,易導致多種病變。它的重濁停滯、瀰漫之性導致了徹底祛溼的困難。
  • 脾有「三怕」,可以多吃「一果」,有助於健脾祛溼
    俗話說:「十人九溼」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溼氣重的問題,然後醫學從中醫角度講,體內溼氣重主要是脾虛,脾虛者容易出現頭暈,噁心,身體乏力等症狀,如果溼氣較重,增強脾器官功能首先要祛溼排溼脾有「三怕」,可以多吃「一果」,有助於健脾祛溼
  • 梅雨季祛溼,外行喝薏米水,內行都吃它!很多人還不知道……
    紅豆薏米水不是萬能祛溼方用錯反傷身!說到祛溼,第一反應是不是紅豆+薏米這個傳說中的「王炸」組合?但事實上,紅豆薏米水並不是萬能的祛溼方。從中醫角度而言,體內有溼,主要是脾胃出了問題。而脾胃就好比是人體的一臺「抽水機」。
  • 原來薏米這樣吃,祛溼效果才更好!趕緊收藏吧!
    人人都說薏米水祛溼好,怎麼會讓一家人都出現問題呢? 薏米 清熱利溼上品 溼邪還有穢濁的特點,「濁」就是混濁,有種病症叫淋濁,就是小便混濁不清。女性帶下白濁,也是溼濁的體現。 要祛溼 炒薏米比生薏米好
  • 用紅豆薏米除溼氣,小心傷了脾胃,用這一招完美避免傷害
    這個春節特殊,無法外出運動,又不控制飲食,脾胃運化功能遲鈍了,溼氣只能不斷的累積。難怪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身上各處的贅肉也逐漸顯現!要除溼氣,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紅豆薏米水,不錯,紅豆薏米水的祛溼功效的確很顯著,連很多明星都用它來除水腫,可是,它卻有一個事關身體利害的弊端:那就是它性味偏寒涼,普通人長期喝下去都可能引發胃痛、腹瀉等問題,更別說很多溼氣重的人,本身就是因為脾胃不好才導致的,就更不能長期大量食用了。
  • 喝紅豆薏米水能祛溼,但你確定喝對了嗎?這樣的紅豆薏米水才有效
    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會覺得自己身體的溼氣比較的大,所以在平時都是會喝上一些紅豆薏米水的,因為紅豆薏米水是可以達到很好的祛溼效果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覺得自己喝了以後並沒有達到祛溼的效果,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你喝的紅豆薏米水不對,這樣的紅豆薏米水喝著才有效。
  •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還有人在用紅豆薏米水祛溼減肥吧?
    但是我不會告訴你吃什麼藥能夠祛溼,因為「吃什麼藥能治什麼病」和「吃什麼能祛溼」這種一對一的二愣子思維,是幼稚,不科學,對自己和他人都不負責任的想法!每次說到溼氣,有一句話都不得不提:「千寒易祛,一溼難除」。
  • 薏米除了祛溼減肥,還有這幾個功效,食用時需講究3個要點
    過去,大家只是拿薏米當成普通糧食吃,後來,隨著薏米的保健作用逐漸被發現,它的用途也越來越多。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對人體有很多益處,很多人都用它來祛溼,其實除了祛溼它也有很多其他功效。下面就來為大家說說薏米的功效以及食用方法。薏米的主要功效?
  • 赤小豆和紅豆有什麼區別,哪個和薏米搭配,祛溼效果更好?
    現在人都很注重養生,飲食上講究營養均衡,平時多吃點粗糧對身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豆類食物也是粗糧的一種,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系統,幫助排出體內毒素,不同的豆類有不同的功效。
  • 薏米仁連續吃多久去溼 薏米怎麼去溼
    薏米仁連續吃多久去溼要長期吃才可以的,吃一兩天是不可以排除溼氣的。薏米經常被用來和紅豆搭配,這兩者在一起食用的話,去溼效果是非常好的。薏米和紅豆一起如何食用呢?作用: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溼盛,既要祛溼,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而且薏米與紅豆的組合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是盛夏養生的最佳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