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身體的溼氣比較重,長期如此,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極為不利的。我們都知道赤豆薏米是有祛溼作用的。那麼,赤豆薏米吃多久才祛溼呢?身體祛溼有哪些方法?祛溼的食物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赤豆薏米吃多久才祛溼
薏米是有很好的利溼作用的,它的營養也很豐富,是十分受歡迎的一種食物。薏米不僅利水、健脾、清熱,它還有美白的作用。
但是紅豆卻更多的是養心,並沒有祛溼的作用,為什麼很多人用紅豆呢?那是因為紅豆薏米的方子由來已久,中醫裡的「紅豆」指的是祛溼效果非常棒的赤小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中醫,弄錯也正常。
紅豆的祛溼作用沒有那麼厲害,薏米是寒性食物,紅豆性平,無法中和薏米的寒性。體質寒的人吃紅豆薏米容易傷到脾胃。脾胃是幫助祛溼的,因此可能會讓溼氣加重。
食療是最為徹底的祛溼方法,最為著名的要算《本草綱目》裡的赤小豆薏仁茶,很多人一提祛溼就想著去煮紅豆薏米粥,其實它最初的方子是赤小豆薏仁茶,取赤小豆、薏米仁、芡實、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等七種食材配製而成,既可以祛溼又可以健脾,對溼氣重導致的痘痘、斑點、口臭、虛胖都有不錯的效果。
赤小豆薏仁茶祛溼效果很多,廣東、廣西地區溼氣重,當地人常喝,市面上有很多類似的產品出售,不妨自己挑挑看,配料沒錯就行。
除了食療,還可以配合其他的祛溼方式。食療勝在徹底安全,但需要堅持,一般身體的代謝周期是28天,想祛溼更快的話,不妨配合其他的方式一起來,比如運動(微微出汗的運動最好),艾灸拔罐(不可頻繁,一周一次),按摩穴位(陰陵泉穴、地機穴)。
身體祛溼的方法
避開環境中的溼氣
人體的溼氣除了和自己的代謝有關,還和周圍的環境有密切關係。若是經常在潮溼陰冷環境當中,溼氣是容易進入體內的。平時生活當中要多注意。
1、睡覺不要睡在地板上。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2、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
3、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應多開窗透氣。
4、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及時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
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能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遊泳等運動,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因為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溼熱病症。
清淡飲食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保護腸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適量、均衡飲食。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在烹調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時,最好加入蔥、姜,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祛溼的食物
胡蘿蔔
胡蘿蔔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也富含β-胡蘿蔔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蔔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檸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地瓜
地瓜所含的纖維質鬆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山藥
山藥可整頓消化系統,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將去皮白山藥和菠蘿切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
綠豆
綠豆具清熱解毒、除溼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綠豆湯有利於排毒、消腫,不過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機酸、維生素受到破壞而降低作用。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赤豆薏米吃多久才祛溼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身體祛溼的方法以及幫助祛溼的食物,這些僅供大家參考。想要祛溼的朋友,平時也要注意適量運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