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說薏米水祛溼好,怎麼會讓一家人都出現問題呢?
薏米
清熱利溼上品
薏米也稱「龍珠米」,《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最為人稱道的,當數清熱祛溼的功效了。
薏米祛溼,是像疏通水道一樣將水排走。脾主運化水溼,若是脾虛了,溼邪會困脾。
脾屬土,把脾比作大地,溼邪困脾,好比汛期河水上漲越出了河床,給大地帶來水患,脾虛溼盛排不出去,就會出現水腫。
溼邪停在胃腸,人就會大便稀溏、腹瀉;跑到腳,會生成腳氣;流注關節,則四肢腫脹疼痛,屈伸不利。溼邪有沉重的特點,關節疼痛時還會感到沉重無力。
溼邪還有穢濁的特點,「濁」就是混濁,有種病症叫淋濁,就是小便混濁不清。女性帶下白濁,也是溼濁的體現。
要祛溼
炒薏米比生薏米好
薏米可以祛溼,但用法有講究。有人容易拉肚子,知道薏米能治療脾虛洩瀉,便經常煮些薏米湯來喝,卻不見什麼效果。
原來是用錯了薏米,用的是生薏米。如果改用炒薏米煮粥或取一匙泡茶喝,效果會很明顯。
生薏米和炒薏米都擅長健脾止瀉,治療脾虛溼盛洩瀉。但不同的是,炒薏米比生薏米的除溼效果好。
生薏米偏寒涼,利水滲溼最在行,可以祛溼除風、清熱排膿、除痺止痛,對小便不利、水腫、腳氣和風溼疼痛等效果顯著。
炒薏米是取淨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黃色、鼓起時取出,放涼,略有焦斑,微香。可以自己動手,也可以去中藥店買。
推薦一款祛溼食譜
我們經常吃的紅豆薏米粥是非常好的祛溼方,而這款粥裡主要祛溼效果來源於薏米。中醫認為,薏米性涼,味甘,歸脾、肺、腎經,可利水、除溼、健脾。
由此可見,不僅跟紅豆搭配,跟其他的食物一起吃,也能達到很好的除溼效果。
薏米南瓜粥
南瓜可以用來降糖止渴,而薏米是古往今來被用來消渴的一種藥材,但是在去除身體內水分的時候並不會損害身體真陰之氣。
這種情況下南瓜跟薏米搭配起來,不僅可以滋陰益氣,還能緩解消渴症狀。
薏米還有這些好處
其實,薏米是中醫最常用的一種中藥,它的功效很強大,可不止除溼!
防癌抗癌
薏米當中含有硒元素,而這種物質可以有效幫助抑制癌細胞的繁殖。
另外,中醫裡有「萬病起於溼」的說法,除去溼氣,能鞏固免疫力,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護髮
多吃薏米可以有效防止脫髮,長期食用還可以讓頭髮越來越柔順。
健脾胃
薏米中的維生素是很多的,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因此可以有效幫助促進新陳代謝,患有一些腸胃病以及消化不良疾病的患者也可以適當吃一些薏米。
美白肌膚
很多人不知道,多吃薏米還可以達到改善肌膚、美白皮膚的效果,這是因為薏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
如果經常吃的話,可以讓皮膚更加的光澤細膩。此外,還可以用來去除一些皮膚病症,比如:色斑等。
治療腳氣病
薏米當中含有的營養物質比較多,維生素B也是一種,而這種物質在防治腳氣方面有著很好的效果。
註:(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