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奶?挑食?偏食?專治「不好好吃飯」的方法來了!

2021-01-19 崔玉濤的育學園

孩子乖乖坐在餐椅裡,自己舉著小勺,媽媽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精心搭配的飯菜,被一掃而光!

畫面一片祥和。

咳咳……以上,可能只存在於……廣告裡。

現實?我猜,大多數時候是這樣的:

孩子忽然不肯喝奶了,媽媽憂心忡忡「會不會營養跟不上」!

孩子挑三揀四,西蘭花不吃,大雞腿扔掉!

豌豆清甜,孩子很喜歡,於是,只吃豌豆,一次抓一把往嘴裡塞!

麵條?不喜歡吃,但是喜歡玩!然後,就成了這樣!

民以食為天!

孩子「不好好吃飯(喝奶)」,對家長來說,可不是一句「苦夏」所能安撫的。


「厭奶」,是個偽命題!

先說說「厭奶」吧!

對於還沒有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奶是獲取營養最主要的方式。不過,從純醫學角度說,並沒有「厭奶期」這個概念。那為什麼孩子忽然不愛喝奶了呢?

(來自育學園APP用戶留言)

孩子從出生到6月齡前,基本上只喝母乳或配方粉!奶水的味道、性狀,餵養的形式千篇一律,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孩子產生厭倦也是情理之中

家長在給孩子餵奶時,想辦法讓孩子對喝奶產生一定的新鮮感,可能會有幫助:如果是母乳餵養,試試換個地點餵;如果是配方粉餵養,試試換個奶瓶。不過,「換個地點」這項技能,有時也會失效——如果餵奶的地點較為嘈雜,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很可能適得其反。

(來自育學園APP用戶留言)

其實,對於孩子不想吃奶,或者有時吃得少了些,家長不要輕易覺得孩子就是「厭奶」了。有可能孩子只是還不太餓,如果家長一定要強迫孩子喝下多少毫升,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導致之後一喝奶就抗拒,就不愉快。

孩子每次進食,喝奶量都可能有上下20%的浮動。影響喝奶量的原因,也很多樣,比如身體不適、運動量不足等等。

建議家長不要著急,好好觀察,找到原因之後,再有針對性地解決。


偏食+挑食,真的很常見!


偏食和挑食,有啥不同?

偏食:孩子很偏愛某種食物,一段時間內只吃這種食物,或用餐時除了這種食物其他都不吃!對於新食物,孩子沒有興趣,甚至有種恐懼感。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可初步判斷孩子存在偏食問題。

挑食:無論家長給孩子準備了多麼豐富的食物,他都只挑自己感興趣或喜歡的吃。比如,有的孩子只愛吃肉,不愛吃綠色蔬菜和穀物。


為什麼會偏食、挑食?

孩子偏食、挑食是成長過程中一個很正常的現象。

孩子的味蕾是成人的兩倍,他們對於食物味覺的敏感性要比成人強得多!因此,給孩子引入一種新的食物或同一種食物改變烹飪方法,他們所感受到的味覺差異要比成人強得多。

如果孩子不能適應,就會造成對新食物的抗拒,只喜歡自己熟悉的特定食物。

小編想到了歪果仁被皮蛋、臭豆腐「支配的恐懼」!木哈哈哈哈……

言歸正傳。

孩子偏食、挑食還與其他因素有關,除了身體不適,很多時候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舉例來說,惡性循環往往這樣形成:

孩子對新食物不適應→不吃→家長不解、憤怒、強迫、大動幹戈→孩子把食物和不愉快的經歷聯繫在一起→厭食→不吃……

沒有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也會導致孩子偏食、挑食。如果家長不懂得建立孩子飲食的規律性,飯前吃零食甚至甜食,會導致孩子在飯桌上沒有胃口或者坐不住。

 

專治不好好吃飯的方法!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和輔食種類的不斷增加,不同味道的食物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感受,出現對某些食物的偏好。雖然不能單純地認為這種「偏好」是壞事,但是對於已經添加輔食的孩子來說,不偏食、不挑食是保證營養全面的基礎


讓食物更美味!

家長給孩子做輔食(飯)時,往往只考慮了營養搭配,而忽略了口味問題!尤其在孩子還只能吃泥糊狀輔食時,因為無法添加調味料,混合出的泥糊往往口味很不穩定。

小編就曾犯過這樣的錯誤!

當時小朋友才7月齡,小編覺得紅薯泥配米粉營養不全面,於是又混合加入了三文魚泥、菠菜泥、西蘭花泥……

這味道!這顏色!嘖嘖,簡直不可描述!

根據果殼網相關資料:

從生物學角度,舌頭上的鮮味感受細胞識別核苷酸和胺基酸(如,穀氨酸)作為鮮味成分。

雞肉等肉類富含鮮味核苷酸,當它們與富含穀氨酸鹽的食物(如包菜、芹菜、胡蘿蔔、番茄等)一同烹製時,就會發生鮮味協同作用(umami synergy),菜餚整體的「鮮味」就能大大加強。即使很少量的鮮味食材就能產生不錯的效果,這種方法被很多廚師稱為「鮮味炸彈」。

很多食物天然含有穀氨酸,牛肉(0.1%)、西紅柿(0.14%)、蘑菇(0.07%)……即便是素菜,增加含穀氨酸的食材也能提升總體的口味,比如香菇油菜就非常美味。

因此,根據小編的「實戰經驗」,家長可以從成人吃的經典菜餚中,尋找搭配靈感,因為有的食材只要合理組合,即便不添加任何調味料,也是可以鮮美無比的!經典如:土豆牛肉泥、番茄肉末、南瓜蝦仁末等。

果殼網提供的這張食材搭配圖,也可以給大家一些借鑑:


賦予食物更豐富的含義

有的家長很擅長把食物的呈現變得生動有趣:

(來自育學園APP用戶作品)

也有的家長對食材的色彩搭配非常有天賦:

(研究表明:豐富菜品的色澤,可以讓人食慾大增。)

如果你覺得以上這些有實操難度,那麼,試試讓孩子加入準備食物的過程吧!

2歲左右的孩子好奇心正旺盛,也往往很有熱情「幫媽媽做事情」,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感受各種食物的手感、味道,讓孩子假裝幫忙掐豆芽、捏餃子……

即便孩子可能會把廚房弄得一團糟,但這個過程會讓他們覺得很有趣,也增加了成就感,從心理上,能幫助他們對食物產生好感。


養成吃飯的好習慣

如果孩子的偏食、挑食,是由於飲食秩序混亂導致,比如吃飯沒有規律,對零食甚至甜食沒有控制,尤其是吃飯前,允許孩子吃餅乾、糕點或甜飲料,會導致孩子的飽腹感,吃飯時自然沒有食慾。

對於低齡的孩子來說,三餐之間需要加些零食,但需要把零食時間和正餐時間間隔得當。零食的選擇也很重要,不要選擇含糖量高的加工食品,可以是水果、酸奶、奶酪,甚至水煮西蘭花、清蒸豌豆。

此外,建議讓孩子養成坐在餐椅上吃飯的好習慣,不要追喂,更不要邊玩邊喂。要知道,吃飯就是吃飯!必要時,可以嘗試讓孩子自主進食。一開始,可以引入「手指食物」,讓孩子練練手。


培養輕鬆的吃飯氛圍

沒有壓力地吃飯是孩子喜歡上食物的先決條件。

如果孩子不喜歡吃某種食物,家長還可以嘗試多種烹飪方法,比如孩子不愛吃菠菜,可以把菠菜打成汁,混合在麵粉裡,做成造型可愛的菠菜包子。

如果孩子仍是拒絕,過段時間再嘗試,不要小題大做,更不要強求孩子。

孩子都喜歡模仿。

如果孩子總是和家人一起吃飯,而家長吃得津津有味,孩子就會好奇,也會跟著有學有樣!可是有些家長很難做到以身作則,他們總是要求孩子不挑食,自己卻有意無意表現出對某類食物的偏好或挑剔。

繪本《吃掉你的豌豆》中,媽媽開出了若干條件,讓孩子吃掉豌豆,而孩子總是拒絕,還「挑釁地」讓媽媽「吃掉小圓白菜」,然而,媽媽最不喜歡吃小圓白菜了!


●●●

通常來說,偏食、挑食很少會持續很長時間,也許過段日子,孩子自己就能糾正,畢竟,總是吃那麼幾種味道的食物,也是會膩味的呀!

家長除了可以按照上文所說的方法做一些嘗試,還可以:

啊!差點忘了,千萬不要過早給孩子嘗試在平時的飲食中,吃不到的重口味食物。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

《炎炎夏日沒食慾?6個竅門讓你的烹飪水平上個臺階!》,果殼網

《味精背後的科學和使用味精的正確姿勢》,果殼網

《父母必讀》(2017-03)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很多實用技巧。

有理論,有實戰經驗。

不知道各位家長在和小傢伙們「鬥智鬥勇」的過程中,又積累了哪些心得呢?

歡迎留言給我們!


還有這些文章,你也可能需要:

>>>想看更多我們聊過的育兒知識,在微信公眾號回復知識即可查看~



為了找配圖,小編翻看了好多美食照片!

現在飢腸轆轆還沒下班!

大家趕緊點個讚!為小編加排骨!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

相關焦點

  • 解救吃飯(喝奶)困難戶!這些招可以說很厲害了
    再這樣下去簡直要成仙了」;「我兒子不愛吃蔬菜,嚴重偏食,偏矮偏瘦,唉,吃飯這麼差,以後上幼兒園肯定要挨餓的呀」;「我家孩子每頓飯都得追著喂,一碗飯吃完要花上一小時……」這些媽媽們的煩惱,你們應該也不陌生吧!
  • 寶寶挑食、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挑食該怎麼辦?讓寶寶好好吃飯,並不完全是家長的問題,也是寶寶需要學習的必修課,寶寶也要逐步了解自己身體發出的饑飽新號以及自己面對這些信號應該做出怎樣的應對。所以,家長既要有自己的規劃,也要知道如何引導寶寶做到自己該做的事。挑食是怎麼養成的?
  • 好好吃飯不挑食,身體結實贏獎牌
    《吃飯不挑食》,是一本幫助孩子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繪本。 吃飯的時間到了,小兔子拿起胡蘿蔔,「咔嚓,咔嚓」吃了一根又一根,又脆又甜!小猴子看見餐桌上的水果,開心極了,吃了蘋果吃香蕉,吃完葡萄吃梨子,吃得飽飽的。小獅子看見餐盤裡的肉,吃了一盤又一盤,味道好極了!
  • 怎樣好好吃飯?記住1個原則:「飢不擇食」,稍微飢餓,不要挑食
    以前認為「好好吃飯」是一件極為簡單正常的事,吃飯還用學嗎?但是實際上,捫心自問:你真做到了好好吃飯嗎?人身上的很多問題和毛病,都是從吃飯上來的。那麼,應該怎麼吃飯才好?以什麼樣的飲食原則為佳?雷哥覺得:看過的最好一句話,就是「飢,不擇食」,沒錯,中間有逗號斷句,不是按照傳統的成語解釋,而是要斷開理解為:保持一種稍微飢餓的狀態,不要挑食。很多朋友不置可否,也覺得自己做不到。首先,人們對「飢餓」這兩個字有天生的恐懼,覺得飢餓的滋味特別難受,很多人每頓飯都要吃得飽飽的,撐得再多一口也裝不下,只吃七、八分飽,太難了!
  • 兒子不好好吃飯,我用此方法做菜,吃飯快不挑食,直喊媽媽做飯香
    導讀:兒子不好好吃飯,我用此方法做菜,吃飯快不挑食,直喊媽媽做飯香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子不好好吃飯,我用此方法做菜,吃飯快不挑食,直喊媽媽做飯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挑食不愛吃飯怎麼辦
    常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寶寶只吃零食不吃飯,吃飯挑食,看別人家寶寶大口大口吃飯又是羨慕又是著急,在這裡,我們說一下為什麼孩子會挑食,孩子挑食怎麼辦。1.挑食的原因(1)添加輔食的時期,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的開始,寶寶剛開始接受新食物時,可能因為不習慣會有所抗拒,如果沒有引導好,嬰兒對很多食物都拒絕接受,就容易養成挑食、偏食的習慣。(2)給寶寶添加新食物重在堅持。可以在每次餵飯時先給他餵新食物,飢餓感會幫助他受新食物。
  • 孩子不愛吃飯?挑食?那是你沒用對方法
    自從孩子呱呱墜地起,父母就滿懷著愛與期待來撫養這個小小人。育兒路上可謂痛並快樂著,孩子在帶給家庭歡樂的同時,孩子成長每個階段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家長進行幹預,例如:孩子吃飯這件事。一提到孩子吃飯這件事,很多媽媽表示腦殼疼,明明已經使出渾身懈數,孩子卻在不好吃飯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孩子吃飯就這麼難?那是你沒用對方法。
  • 別不信,寶寶挑食不愛吃飯,家長也有很大責任
    最近有一些家長告訴我們,自己家的娃娃吃飯太累人了,這不吃那不吃,每次吃飯都得一個小時以上,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很多父母在面對寶寶挑食不愛吃飯的問題上,總是傾向於責怪他,然而,寶寶不愛吃飯,還有很多原因需要父母往自己身上找呢!
  • 孩子不好好吃飯、挑食怎麼辦?抓住6個關鍵點,事半功倍
    我在跟家長上課或者做分享中,幾乎每次都會遇到家長問「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問題。這個問題好像困擾了或者困擾過90%以上的家長。最近又遇到兩個家長問,有一位家長說:我家孩子1歲半,每次吃飯都不用勺子,用手抓,教了他好多次了,就是不用,吃得到處都是,發愁。
  • 寶寶挑食怎麼辦?教媽媽們6招,讓寶寶愛上吃飯
    一提到寶寶吃飯,媽媽們就頭痛。寶寶不愛吃蔬菜,只喜歡吃蛋啊肉啊,還追著喂,有時候還一餐一餐的不吃飯,最後導致孩子的營養不均衡,個長不高,還被醫生說還這樣下去,寶寶的成長發育都受影響。作為媽媽們每天都為寶寶吃飯挑食的事情愁得要命,找不到解決的方法。
  • 好吃又可愛的刺蝟豆沙包,專治小孩挑食!
    對於父母來說,每天最累的時候無非就是費盡心思哄孩子吃飯的時候,小孩挑食的毛病經常令人頭大。正好網購的麵粉到了,為了幫助父母解決這個問題,今天就教大家做一下可愛又好吃的刺蝟豆沙包,專治小孩挑食!5.最重要的一步來了!先捏出刺蝟的頭,然後用剪刀剪出刺蝟的小刺,剪刀壓得低一點,這樣剪出來的刺才更長。
  • 孩子挑食不吃飯,上幼兒園怎麼辦?這些做法讓孩子愛上吃飯
    有寶媽提出這樣的困惑,「女寶馬上三歲了,體重偏瘦的那種,挑食特別厲害,尤其是才,能吃的菜只有豆芽,藕片,土豆等少數幾種,吃的次數多了也就不吃了,像一些常吃的菜是一口也不吃,放到粥裡都能嘗出來吐掉。我有一個朋友的孩子也是這樣的,從小就挑食,可能是和我朋友的飲食習慣有關,她就有好多東西不吃,結果搞的孩子也有很多東西不吃。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而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一樣天然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素。每種食物總是或多或少地缺乏一種或幾種營養素,因此,孩子的膳食必須多種多樣,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
  • 厭奶期來了寶媽別慌,幾種方法教你輕鬆度過
    厭奶期來了寶媽別慌,幾種方法教你輕鬆度過!這兩個表現就是寶寶進入厭奶期的表現,那麼為什麼寶寶會進入厭奶期呢?首先再強調一下厭奶期不是病,不需要看醫生,是寶寶們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有的寶寶會哭鬧不止,有的寶寶也會很聽話,短時間內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但是如果長時間寶寶不好好吃飯也會影響他的健康。
  • 不好好喝奶?其實厭奶期不可怕,搞定厭奶期!
    厭奶期:在寶寶3~5個月大時,不再像以前那樣專注吃奶,而是吃吃停停;這個階段很容易因外界幹擾而停止吃奶;看見奶瓶搖頭/手推開/大哭,拒絕喝奶。厭奶期一般持續不超過1個月,長時間的厭奶期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有壓力)!
  • 上學後孩子不好好吃飯,孩子挑食問題看專家怎麼支招
    最近和朋友們聚到一起了,吃飯的時候兩家聊起孩子吃飯問題了,有一家愁著孩子吃太多,想辦法讓孩子減肥,一家卻愁著孩子怎麼才能好好吃飯。,那該如何讓孩子好好吃飯,成了每個當家長的最操心的事情了!應對孩子挑食問題,專家來支招
  • 孩子在幼兒園就不好好吃飯?主要和這3個原因有關,父母該重視
    幼兒園老師經常會找到陳女士,因為她的兒子在學校經常不好好吃飯,幾個月下來孩子明顯瘦了一圈,而且抵抗力明顯變弱了,還經常性感冒,這讓陳女士操碎了心,為什麼在家的時候孩子吃飯從來不用愁,到了幼兒園就不好好吃飯了呢。
  • 幫助寶寶好好度過厭奶期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常會出現或輕或重的厭奶的情況,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寶寶明顯表現出不那麼愛喝奶了,如果硬塞給寶寶吃,寶寶就會大哭。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們往往會不知所措,不知道寶寶這是怎麼了。  澳優科學哺育指導中心提示您: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厭奶的情況是正常的,厭奶可以分為心理性厭奶、病理性厭奶和生理性厭奶三種。三種厭奶的產生原因不同,症狀也不盡相同,爸爸媽媽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判斷寶寶屬於哪一類厭奶,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幫助寶寶順利渡過厭奶期,繼續健康地成長。
  • 別看這道菜不起眼,專治各種挑食、不吃飯、食欲不振,我經常吃
    【別看這道菜不起眼,專治各種挑食、不吃飯、食欲不振,我經常吃】我時常會想起童年,很懷念那段逝水流年。而對於農村的小孩子們來說,每天吃飯的這個時間,是最輕鬆快樂,因為除了吃飯的時間,基乎都要幫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個時間可以三五成群地扎堆,一邊吃飯一邊聊天。那段時光儘管艱苦,每一個小夥伴都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而這些回憶,也溫暖了我們的歲月。
  • 孩子不好好吃飯,是大點再教還是先餓幾頓?正確做法的讓你滿意
    如果你家是老人帶孩子,那麼一定會遇到這種情況,就是你想讓孩子自己學會吃飯,但是呢,家裡的長輩偏要喂,而且他還歪理一套一套的,「你不喂,飯菜涼了怎麼吃?」「不好好餵營養不良怎麼辦」「沒啥大事,上了幼兒園,老師肯定會教他的」等等。但是,我在這裡敢給你打包票,如果就這樣餵三年,如果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午餐孩子肯定都是餓肚子。
  • 寶寶不好好吃飯,挑食厭食,是因為兩件事父母一直做錯了
    尤其是寶寶進入會認飯菜的年齡段時,經常會出現挑食、厭食,不好好吃飯的情況。作為寶媽,對於寶寶的這些情況會忍不住生氣,但是也不敢動手打寶寶,因為寶寶還小,同時也有爺爺奶奶看著。但是面對這種情況,寶媽就只能束手無策了嗎?其實寶寶不愛吃飯,挑食、厭食,主要是這兩個原因,寶媽不妨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