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認為「好好吃飯」是一件極為簡單正常的事,吃飯還用學嗎?但是實際上,捫心自問:你真做到了好好吃飯嗎?人身上的很多問題和毛病,都是從吃飯上來的。
那麼,應該怎麼吃飯才好?以什麼樣的飲食原則為佳?雷哥覺得:看過的最好一句話,就是「飢,不擇食」,沒錯,中間有逗號斷句,不是按照傳統的成語解釋,而是要斷開理解為:保持一種稍微飢餓的狀態,不要挑食。
很多朋友不置可否,也覺得自己做不到。首先,人們對「飢餓」這兩個字有天生的恐懼,覺得飢餓的滋味特別難受,很多人每頓飯都要吃得飽飽的,撐得再多一口也裝不下,只吃七、八分飽,太難了!
對於「不擇食」,更是喜歡反著來的人居多,有多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遇見喜歡吃的食物,就毫無節制的放開肚皮大吃一通;遇見不喜歡吃的飯菜,就吃得很少,或者乾脆不動筷子。
其實不用雷哥多嘴,朋友們自己也知道:這種飢一頓飽一頓的做法,是對腸胃極大的傷害,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道理都懂,但是奈何臣妾做不到啊!
吃飯做到七、八分飽就停,真的很難嗎?就要忍飢挨餓嗎?不挑食就代表不能享受美食,減少口腹之慾了嗎?也不見得,下面雷哥跟朋友隨意聊聊,如何既健康又不困難得好好吃飯。
首先,要給自己一個好好吃飯的理由,想要減肥瘦身?為了身體健康?所謂師出有名,明心立志,方能行之彌遠,問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才有可能堅持下去,實現這個目標。
立下目標之後,要知道想通過調節飲食來改變身體,這是一個長年累月的事,既要堅持又要慢慢來,不要一下子改變太大,可以先從一頓飯少吃一兩口,多吃一兩種食物開始。
對飢餓的恐懼,是從遠古時代流傳下來,深藏於人們潛意識的恐懼,但是只要嘗試一次,你就會發現:輕程度的飢餓,遠沒有想像的那麼恐懼、那麼難受。
大家可以嘗試感覺一下,稍微飢餓的狀態和吃撐了的狀態,哪種感覺更難受?雷哥試過,吃飽了撐的更難受,自己很明顯有一種吃傷了的體會,如果是晚餐,還會很影響入睡。
而且習慣了就會發現,保持稍微的飢餓狀態,感覺極好,身體及精神會非常舒服,反而是吃得太飽,會感覺各處特別難受,吃飽了撐的本來就不是一個好詞,不是舒服的狀態。
吃到什麼程度才算七八分飽?很難界定和掌握,也不容易一下子做到和長期堅持,每頓飯的最後幾口,多吃一口也行,少吃一口也可以的時候,能少吃一口就少吃一口,哪怕每頓少吃一口,日子長了也會有很大不同。
另外說一下不挑食這個問題,其實,完全可以同時做到既不挑食,又享受了美味,方法就是吃法花樣多一點,食物種類多一點,最好一頓飯中,主食、蛋、肉、水果、蔬菜、水產都有點。
世界上沒有一種完美的食物,可以供給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即使前段時間,網絡上熱炒的那種昂貴的藜麥也做不到。
幾乎每種食物都有它獨到的營養,所以不用去尋找什麼食物最好,只要做到吃飯時,樣式儘量多一點就好了,雷哥某一餐吃的啥呢?光主食就有:芋頭、紅薯、玉米棒子、蒸南瓜、山藥、煮花生、饅頭。
每樣不多,一兩口的量,這麼多的食物加起來,總的熱量卻遠遠低於一大碗米飯,但是這些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卻比米飯高多了,個人是極為喜歡這種飲食方法的。
結語:
找到一個健康的飲食原則,不需要一下子改變太多,只需要做些細微的改變,每頓少吃一兩口,多吃一兩種,堅持幾天形成習慣,然後保持一年半載,您就會發現: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有了意想不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