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最近去菜市場或是超市買豬肉,發現多了一些土豬肉、黑豬肉的攤檔,其宣傳原生態養殖,餵養天然穀物果蔬,長達300天的生長周期,一看價格,比普通豬肉貴了貴了差不多一倍,一般都要六十多一斤,確實讓人望而卻步。
不過,你們有沒有發現,去買豬肉時,菜市場的豬肉都散發著一股腥羶味,而超市的卻是沒什麼味道,同樣都是豬肉,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難道超市的豬肉品質比菜市場的更好嗎?實際上,這個差異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1、包裝問題
超市的豬肉販賣區域,一般有一個售賣各種豬肉部位的區域,這裡的豬肉都是精心包裝的,用食品盒和保鮮膜密封好,而且還標註了各個部位的名稱、重量、價格,方便顧客選購。豬肉有了包裝,本身的味道就散發不出來,所以我們就聞不到了。
菜市場的豬肉都是直接擺賣的,各個部位的豬肉,都堆積在一個空間狹小的攤位上,所以就散發著濃烈的腥羶味。同時,各個肉攤又挨得非常近,豬肉的氣味在空間中飄散開來,當我們剛走進肉類銷售區域,這股腥羶味就鑽進鼻子裡了。
2、冷氣循環
超市的肉類生鮮區域都打開了強勁的空調,擺放豬肉的展示櫃檯也有冷氣循環,這樣就起到了一定的保鮮作用,豬肉就像是放在一個大冰箱裡面一樣。此外,超市內不斷循環更新換氣,空氣保持了清新,豬肉味的腥羶味已經非常淡了。
菜市場則是在一個半封閉的環境中,豬肉就直接放在攤位擺賣,通風換氣不好,所以我們就聞到一股濃濃的腥羶味。特別是夏天氣溫高,菜市場內更為悶熱,新鮮的豬肉很容易變質,從早上擺賣到下午,有的豬肉可能都變味了,腥臭味就更濃了。
3、清洗問題
超市裡的豬肉除了包裝完好,還經過細心的清洗,豬肉表面已經十分乾淨了,就算打開包裝,也只有淡淡的豬肉味。而菜市場則不同,肉販直接拿貨,他們僅僅將一頭豬按照不同位置分隔,並沒有對豬肉進行清洗,所以原先的肉類腥羶味比較重。
以上3點就是菜市場和超市的豬肉區別了,那麼要想買到好豬肉,還必須知道挑選豬肉的技巧,大家牢記「一看一聞一摸」這句口訣就可以了。
怎麼挑選好豬肉?
1、看顏色:新鮮豬肉為淡紅色或淡粉色,肥肉有光澤,不新鮮的豬肉為暗紅色,肥肉部分有汙漬,有淡淡的淺綠色。
2、聞氣味:新鮮豬肉有清新的肉味,略帶微微肉腥味,變質豬肉的表面和深層都有一陣腐敗的臭味。
3、摸表面:用手觸摸豬肉表面,微幹或稍溼且不黏手,手指按壓後能快速恢復原狀,就是新鮮的;摸起來會表面乾燥或黏手,手指按壓後恢復較慢,按壓的地方甚至一直呈現凹陷狀,則表明不新鮮。
最後總結一下,超市和菜市場的豬肉有所不同,是因為包裝、冷氣、清洗這三方面的問題。今天大熊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覺得文章有用的話,請分享轉發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我是大熊餅乾不加糖,每天分享給大家最實用的生活資訊,喜歡我就點個關注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