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張 琦劉曉軍
土豆蛋撻、土豆飲料、紫色土豆全粉製作的造型點心、土豆饅頭擺成了大「福字」……剛剛閉幕的2015世界馬鈴薯大會上,「七十二變」的馬鈴薯主食產品備受關注,1000多平方米的「土豆主食廚房」更吸引著前來品嘗的參會者排起了「長龍」。
「我們用自主研發的18個品種土豆為主要原料,製作出了100多種美味食物供人們品嘗……」作為這場「土豆盛宴」的製作方,延慶希森三和馬鈴薯公司總經理李延明言談間不無驕傲。
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落戶、馬鈴薯網際網路交易平臺即將建成……其實,在此次由世界馬鈴薯大會的承辦地延慶,吸引世界目光的不僅僅是令人拍手稱快的「中國味道」,更是一座中國馬鈴薯「種源之都」的日益崛起。
技術匯聚,打造全產業鏈科研平臺
幾十張無菌操作臺上,技術人員正在50倍的解剖鏡下,把針尖大小的芽尖剝離下來,放到裝有各種營養元素培養基的試管瓶內……
在希森馬鈴薯的超淨組培車間,技術人員正在進行的正是馬鈴薯育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莖尖剝離」。
近年來,延慶大力發展生態經濟,一大批生態農業項目在媯川大地「生根開花」,其中馬鈴薯產業發展方興未艾。作為國內最大的微型薯研發基地,延慶早在2002年,就設立了全國獨一無二的馬鈴薯產業高科技園區,進行種薯研發、種薯繁育、種質鑑定以及產業化加工。
2009年,國內最大的馬鈴薯育種企業——希森集團看中延慶海拔高、病蟲害少的優勢,投資成立了北京希森三和馬鈴薯有限公司,建起了200多畝溫室大棚,開始進行馬鈴薯新品種研發和種薯繁育。
如今,無論是品種引進、還是良種繁育、市場推廣,國內最先進的馬鈴薯科研力量正在這片京西北的「高地」上匯聚——
設在這裡的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種質資源庫,多達2100多個種質資源;
希森集團自主研發了18個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馬鈴薯新品系,其中4個品系已經完成區域性實驗,4個正在區域性實驗中,還有10個品系等待實驗;
全縣年產馬鈴薯脫毒苗5000萬株,馬鈴薯微型薯產能達到1.5億粒,約佔全國總產量的10%。在全國9個省市自治區累計示範和推廣種植300多萬畝,輻射帶動農民增收30多億元……
高端平臺,「以薯為媒」盤活產業要素
出延慶縣城不遠,一座剛剛落成的園區引人矚目。
2015年世界馬鈴薯大會上,來自國內外37個國家的近千名馬鈴薯行業專家、學者和知名企業家共同見證了首個世界級農業科研機構在中國的落戶。
國際馬鈴薯中心主任魏蓓娜介紹說,40多年來,中國從國際馬鈴薯中心引進了8000多份薯類種質資源,在目前中國常用的100多個馬鈴薯品種中,約30%有國際馬鈴薯中心的親緣背景,種植面積佔到全國每年生產面積的20%左右。
「亞太中心建成以後,將在中國和亞太地區努力選育適應地域環境特點的新品種,提高地區薯類總體生產能力和產出水平,並將成為一個設施設備先進、人才聚集的創新平臺。」在亞太中心主任盧肖平看來,亞太中心的落戶,正「以薯為媒」,為延慶搭建起一座通向世界的橋梁,為延慶建設馬鈴薯「種源之都」注入充沛的科技動力。
隨著網際網路深度變革傳統行業的浪潮日益洶湧,農產品大宗商品電商化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投資機遇,同樣在本屆世界馬鈴薯大會期間,北京亞太馬鈴薯交易中心也在延慶誕生。
該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國範圍內尚沒有與馬鈴薯產業要素相對接的交易平臺,經營者的避險、定價和融資等需求得不到滿足,北京亞太馬鈴薯交易中心則將融合信息服務、交易定價、信用中介、融資服務、質量驗證、過程追溯、物流配送為一體,通過電子交易和專業化服務,吸引客戶和投資者參與網上交易,實現資源資本化和金融化,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區域攜手,打造更強「產業板塊」
張家口察北管理區,大片白色的土豆花隨風搖曳。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地區,需水較少且省肥省藥的馬鈴薯,已成為張家口的主栽優勢作物。
而這些讓農民致富增收的「金蛋蛋」的種子,正來自山水相連的幾百公裡外的北京延慶。
「張家口許多馬鈴薯種植大戶使用的正是產自希森的原原種。」李延明告訴記者,經過選育、莖尖剝離、脫毒等技術形成的馬鈴薯原原種,通常會在張家口等馬鈴薯主產區進行種苗擴繁、大棚培育、大田繁育,形成商品薯再出售給農戶進行種植。
其實,作為馬鈴薯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國馬鈴薯的平均畝產僅在1噸左右,與國外相差甚遠。盧肖平告訴記者,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部分的國內馬鈴薯種植戶還是習慣用自留薯作為種子,僅有30%的馬鈴薯田使用了優質的脫毒種薯,而在西方國家這一比例則高達70%。
如何讓中國的馬鈴薯產業由大到強?
本屆世界馬鈴薯大會期間,延慶與張家口市共同籤署的《馬鈴薯產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正試圖作出回答——
作為國內最大的種薯研發基地,延慶將依託首都科研、人才優勢,重點在種薯研發、產品交易、舉辦會展、人才培訓等方面進行高端謀劃,開展馬鈴薯新品種的引進、試驗、選育、推廣,健全馬鈴薯薯種多元化體系,建設集綠色生態、產業研發、科技創新於一體的「馬鈴薯種源之都」;張家口作為全國馬鈴薯優質產區,將重點在馬鈴薯種薯繁育、生產、貯藏、加工等方面做大做強,傾力打造國家馬鈴薯主食產品和產業開發試驗示範區。
「京冀兩地攜手發展馬鈴薯產業,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延慶縣委書記李志軍表示,未來,兩地將立足於各自的資源和產業基礎,從體制機制、設施建設、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尋求合作,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共同打造輻射力、擴散力與競爭力更強的產業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