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結石、膽囊炎都是現代人的常見疾病,當出現一些病變後,通常都會選擇手術切除,但是對於手術切除的風險最近也時傳的人云亦云,有人說膽囊切除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害,還有人說會增加腸癌的風險,大家都信以為真,對於這些問號,醫生給你一個準確答覆。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膽囊的具體功能,主要就是幫助我們分泌膽汁,是我們人體很重要的消化器官,膽囊一旦出現炎症需要緊急切除後,導致膽汁沒有地方進行存儲和分泌,大量的膽汁會直接進入到腸道裡面與大腸桿菌產生甲基膽蒽,這種物質是具有毒性的,所以很有可能誘發腸道炎症,曾經有一項研究對28萬膽囊切除患者進行深入研究長達33年,調查結果顯示膽囊切除後增加腸癌風險確實比健康人群增加十六分之一,但是還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說明兩者之間確實存在聯繫,所以大家也不要過度地聽信謠言。
如果膽囊出現了炎症或者病變一直不治療可能會導致疾病的進一步加重,膽囊切除術後的患者只要好好的護理、預防併發症的發生,還是可以將原有的炎症治癒維持身體的健康的,而且從臨床數據結果來看,並非所有的膽囊切除患者最終的歸宿都是腸癌,所以這種說法不具有科學依據。腸癌的主要因素也並非是膽囊疾病引起的,主要與飲食習慣、遺傳因素、腸道疾病等因素有關。
當我們出現以下症狀時就要高度警惕腸癌發生:
第一排便時混有血跡黏液,大腸癌的患者基本都會有血便的症狀,只不過輕重程度不同,如果症狀輕微可能會帶有少量血絲,很容易與上火便秘、痔瘡等混淆,大家排便時出現血跡一定要謹慎,如果情況嚴重大便上會有部分黏液和膿血等,大便的形狀也會隨之發生改變,並伴隨便秘與腹瀉等症狀。
第二腹部持續疼痛並伴有硬性腫塊,腸癌早期的症狀不明顯,一旦出現持續疼痛和腫塊就要注意,可能已經進入晚期,對治療的難度大大增加,出現這種情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確定病因進行治療,或可挽救。
第三全身無力、消瘦等症狀,如果在沒有疾病或者減肥的情況下出現體重減輕迅速,半個月就減去10斤或者更多,發生頭暈貧血臉色蒼白等現象一定要高度重視,避免癌細胞的擴散。
當出現以上三種情況時一定要高度警示腸癌的發生,早期如果發現及時完全可以得到90%的治癒率,這就要求我們平時注意身體的微小變化,體檢項目中建議加入腸鏡這一檢查,特別是易發腸癌的高危人群例如年長者、腸道疾病者、家族遺傳等,另外飲食也要特別注意,辛辣刺激腸道的油膩食物儘量避免,多吃一些高纖維食物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腸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