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疼,是腰疼和腿疼的合稱,是以腰、腿疼痛為主症的疾病,既可以腰疼或腿疼單獨出現,也可合併出現,且較為常見。
腰腿痛屬中醫「腰痛」和「痺證」範疇,《素問·痺論》說:「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多因風寒溼熱等外邪侵襲或勞累外傷等因而致經絡阻滯、氣血循環不暢所致;或因稟賦不足,久病體虛,年老體弱,縱慾傷腎。前者不通則痛屬實,以寒溼外邪引起者為多,後者不榮則痛多屬虛,且以腎虛為多。
本病病因雖有「風、寒、溼、熱、閃挫、血瘀」等病因的不同,但是與本身的腎虛都有關係,腎中精氣虧虛是本病的根本。《諸病源候論·腰背病諸侯》記載,腰痛是由於「腎經虛,風冷乘之」,「勞損於腎,動傷經絡,又為風冷所侵,血氣擊搏,故腰痛也」。
對於現代人來說,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了,因此很多人就會選擇使用艾灸穴位的方法來幫助我們自己保健身體了,殷門穴就是對於腰腿疼理療效果很好的一個穴位了,那麼殷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穴位?又有哪些功能呢?下面就跟著掌門師兄一起來看看吧。
穴位釋義
殷門為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殷即深厚、正中,門即門戶,此穴在大腿後面正中,局部肌肉深厚,為足太陽脈氣出入之門戶,故名殷門。
殷門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殷,盛大、眾多、富足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膀胱經的地部水溼在此大量氣化。本穴物質為承扶穴脾土中外滲而至的地部水溼,至本穴後,水溼分散於穴周各部並大量氣化,氣血物質如充盛之狀,故名。
取穴方法
側臥屈膝或俯臥位。取一標有二等分的彈性皮筋,將皮筋兩端點分別對齊臀後橫紋中點及膕橫紋中點,從皮筋中點對應處直上1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文獻典籍
《針灸甲乙經》:腰痛得俛不得仰。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舉重惡血。
《針灸大成》:外股腫。
穴位功能
艾灸殷門穴可以舒筋通絡,強腰膝。疏通經絡,理氣止痛。殷門是調理坐骨神經痛、腰酸背痛的重要穴位,可以改善腰酸背痛、大腿疼痛、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下半身酸痛、小腿抽筋,還能促進氣血循環,消腫瘦臀,具有纖細大腿、美化曲線之功。臀部肥胖者洗澡時可多衝洗此穴位。
穴位功能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
據統計,目前我國的腰椎病患者已超2億人。其中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佔全國總人數的15.2%,是僅次於感冒的高發病!
什麼是腰間盤突出症?腰椎衰老退化、或不斷受外力作用,引起腰間盤的纖維軟骨破裂,髓核流出,壓迫神經,引起的腰疼、腿疼、坐骨神經痛等,嚴重時造成肌肉痙攣、下肢麻木,甚至無法行走。
中醫認為此病的發生與氣血、經絡及臟腑功能的失調有密切關係,引發本病的原因有外傷、勞損、腎氣不足導致的經脈失養及風寒溼邪流注經絡所致。殷門穴具有強健腰膝、舒筋活絡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腰背痛、下肢麻木癱瘓等疾病,尤其對於腰椎間盤突出,更是具有良好的效果。
穴位功能二:治療坐骨神經痛
說到坐骨神經痛,中老年人比較的熟悉,這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腰腿疾病,坐骨神經痛發作起來是非常的痛苦的,疼痛的範圍非常的廣,不像其他疾病的疼痛只是局限於某個部位,坐骨神經痛的疼痛是發散性的,會出現持續疼痛的症狀,給我們的日常活動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中醫常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身體出現疼痛的話,那麼我們的經絡可能出現了問題。對於坐骨神經痛患者來說,也是身體的經絡不通暢的一個表現,想要有效的治療坐骨神經痛,一定要打通經絡。艾灸殷門穴可以有效的緩解坐骨神經痛,對於下肢麻木,腰部扭傷,腰椎疼痛也有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