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禮儀:吃飯的時候不可以說話?No,巴學園校長這樣教導孩子們

2020-08-28 育兒路上分享生活

神奇的巴學園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作的,講述自己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頑皮「上一年級就被原學校勸退,後就讀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與引導下,由「怪怪」豆變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書的內容都是記錄小豆豆兒童時期的故事,沒有長篇大論的道理,可以通過點滴的小故事理解育兒理念參考學習,讀起來輕鬆而又印象深刻。

媽媽帶小豆豆去巴學園面試,小林校長讓她隨便說說想說的事情,結果小豆豆絮絮叨叨講了4個多小時。與其說小豆豆能說,不如說校長會聽,給人被尊重的感覺。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

巴學園上課的方式也很特別,每天老師會把當天所有的課程任務都寫在黑板上。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先學哪個再學哪個,如果上午完成了所有課程,下午可以選擇自由活動。這樣老師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與興趣所在,做到因材施教。

在巴學園裡,沒有人教導孩子們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喧譁、不要亂扔垃圾、不要欺負弱小等等禮儀規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不知不覺中就知道了很多。幾個月前,小豆豆被老師抱怨勸退,幾個月後在巴學園裡可以安靜地坐在位子上學習,不能說不神奇。

慢慢嚼,說話也可以

小林校長認為吃飯應該慢慢吃,好好嚼,花上一段時間,可以心情愉快的和朋友們交談著,一邊吃飯,一邊聽說著各種話題,並創作有飯前歌:「好好嚼"。後來校長認為:」以後,孩子們能夠在別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澀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絕對有必要的。「

所以某天起,校長提議吃午飯的時候,每天由一個人到人群中央,隨便說說想說的話,不一定非得要講的多好。校長想的是從小時就開始訓練孩子們的表達能力,讓孩子們慢慢嚼飯的過程中聽聽別人怎麼說。

而我們通常教導孩子們的餐桌禮儀:慢慢嚼,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嘴巴裡有東西時不要與人說話。其實更多的是應該強調慢慢嚼,嘴巴裡有東西時別說話,容易吐詞不清或者噴到別人碗裡。

通常同事、朋友們聚會,也是在餐桌上邊吃邊談,才有些氣氛,要麼吃,要么喝,才會感覺輕鬆自在。若要是啥事也不幹的交談著,就會顯得嚴肅而無所適從,所以邊吃邊談也是有道理的。

教育的真諦-自由與愛

其實通過整本書,可以看出小林校長在教育孩子們時,並不是按照傳統的條條框框去限制孩子,而是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發展空間,這種教育理念在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的多數書籍中也有體現。

所以在面對孩子的事情問題上,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看家長是從哪個角度去思考,多角度、換位思考,總會找到理解孩子做事的由頭。理解孩子,在教養孩子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事,因為孩子的多數行為,我們無法接受,原因也是因為無法理解他們。

小豆豆的媽媽、小林校長,在這方面無疑是做得很好的,比如小豆豆從前一所小學退學的事,一直等到小豆豆20歲後,媽媽才告訴她的。假如她媽媽帶她去面試巴學園前,按常通常家長的做法提醒:」你再淘氣不好好表現,就沒有學校願意收你了。「那麼,小豆豆也不會輕鬆毫無壓力的愛上這所小學。而小林校長,時常對小豆豆講的一句話就是:「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再說《窗邊的小豆豆》的後記,小豆豆,侏儒人高橋君、泰明,這些小時候在多數眼裡特別另類的孩子,長大後都考入不錯的高中、大學,成人後成就也不錯,這與他們童年時期得到了良好發展,有很大關係。


二娃寶媽,看書學習,思考育兒,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窗邊的小豆豆》書摘1—人人都愛小豆豆,人人都渴望擁有巴學園!
    這個時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因為從小豆豆出生後到現在,還從來沒有一個人這麼長時間地聽她說話呢。而且,這麼長的時間裡,校長先生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樣,向前探著身子,專注地聽著。
  • 幼兒禮儀之餐桌禮儀
    3·飯桌上的學問吃飯時,不能把自己喜歡吃的菜都放到跟前。夾菜的時候也不宜一次加的太多,更不能用筷子在菜裡隨意攪動。在吃飯時不要摳鼻孔或者是邊吃邊說話,如果感覺要打噴嚏,應該把頭轉向後面,然後用餐巾紙捂住嘴……餐桌禮儀不容忽視,雖然孩子尚小,但是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多點耐心,多點關注4·引導孩子看動畫片或者繪本讓孩子看動畫片或者繪本都是不錯的引導方式。比如:繪本《小小餐桌禮儀》通過一個個非常可愛的小動物形象,幫助孩子來規範在餐桌上的行為。
  • 《窗邊的小豆豆》:夢想中的學校——巴學園
    《窗邊的小豆豆》《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小林校長卻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校長就微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
  • 吃飯長輩先動筷,嘴裡有飯不說話,這些餐桌禮儀,家長務必教孩子
    很多家長都下大功夫去培養孩子在各方面的禮儀,現在最受家長重視的就是孩子餐桌禮儀的培養了,不管是在哪裡、幹什麼,人都不可能不吃飯,也不可能總是自己一個人吃飯,這時候,良好的餐桌禮儀就是必備的了。>1、沒有人教他正確的餐桌禮儀沒有小孩兒一出生就什麼都會的,也不可能說每一個講禮儀、有禮貌的孩子從一出生就攜帶著這樣的好品質的,一切都靠父母和身邊的人的教導和引領,孩子的餐桌禮儀不好,很可能是因為身邊沒有人教過他正確的餐桌禮儀。
  • 巴學園:「問題少女」的救贖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主人公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巴學園是個樂園般的學校。課堂巴學園很特別,教室被安排在廢棄的列車車廂裡,同學們的書包就放在列車的行李架上。一個學校只有50個學生,老師不會安排座位,學生們可以自行挑選。在結束了一天的課程後,下午時分,老師還會帶著孩子們走出校園「散步」,通過接觸的方式教授歷史、自然、科學等知識。
  • 小林先生的巴學園帶給我的教育思考
    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掩卷而思,腦海中仿佛走來那個頭髮有些稀疏,穿著已經舊得走了形的黑色三件套,說話時露出透風的牙齒,慈祥可愛的面孔,睿智發光的眼睛的小林先生,正俯下身、彎下腰,傾聽孩子們訴說發生在他們身上千奇百怪的事情呢。有時候是,他在傾聽被退學的小豆豆噼裡啪啦講上一個上午;有的時候是,傾聽孩子們品嘗小豆豆的「健康樹皮」後的發言。
  • 如在當下,巴學園的小林校長會被免職
    巴學園的存在是一個奇蹟。辦學僅八年,毀於戰爭。我為這所學校所感動;為校長小林宗作的辦學理念、辦學精神、辦學行為所感動;為小豆豆這些渾身煥發出童真氣息的孩子們所感動。   不過,我對照我們當下的辦學規範、要求;督導、評估等標準指標,這所巴學園一定會被要求整改、乃至被取締,校長被免職。
  • 《窗邊的小豆豆》問題學生常有,巴學園卻不常見,應做好幼小銜接
    讀過《窗邊的小豆豆》又有誰不喜歡巴學園,又有誰不喜歡小林宗作校長呢?可是升入一年級的學生年年有,但巴學園卻不常見。這是事實,也是大環境下教育的悲哀。作為家長,在沒有巴學園的環境下,我們應該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變成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問題學生」呢?答案很簡單,提前做好幼小銜接。
  • 吃飯時不能說話?快節奏時代,吃飯不說話就是浪費時間和機會
    然而在浙江卻的確存在這麼一所有「無聲食堂」的小學,孩子們在吃飯的時候不允許說話,只能用手指筆畫,所以在吃飯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孩子們高舉手指的場面。孩子們也是如此,孩子們在吃飯的時候說說笑笑,可以促進與朋友之間的關係,還可以交換一些秘密等等,如果真的要讓孩子做到吃飯時鴉雀無聲,那就只能說他們矯枉過正。吃飯的時候並不是說不能說話,而是要注意如何說話。
  • 未來的學校應是一座「巴學園」
    大家可以盡情發揮想像,各種先進的現代教學設施,各種先進的教育教學手段,空中校園,海底校園,一切皆有可能。當我再次讀完《窗邊的小豆豆》一書時,突然有了一個返璞歸真的想法,未來的學校應是一座「巴學園」。這座巴學園讓很多的孩子建立起自信樂觀的人格,讓從一年級就退學的問題兒童「小豆豆」成長為著名的電視臺主持人、作家,不能不說這段巴學園的童年時光奠定了黑柳徹子成功的基礎。巴學園裡有什麼?有適合孩子發展的教育理念,有讓孩子快樂學習的動力,有「特別」的一切,是孩子心之嚮往的樂園。
  • 充滿愛的巴學園——《窗邊小豆豆》讀後感
    這本書充滿了愛,小豆豆的媽媽和巴學園的小林校長,都能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大人的角度。如果孩子滾了一身泥,把新衣服都刮破了,換成一般的大人,都要訓斥一翻,而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小豆豆第一次去巴學園,小林校長耐心聽她一個人說了四個小時,而有時候我連聽她說完一件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都沒有耐心。巴學園收的是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比如被第一所學校退學的小豆豆,其他還有身患小兒麻痺的孩子,長不高的孩子等等。但在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教育下,孩子們沒有歧視「不正常的孩子」,學會了互相關愛,互相幫助,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 孩子長大後受不受歡迎,餐桌禮儀就能看到,家長也要學習下
    孩子的起碼素質在餐桌上最容易體現出來,因為孩子都是貪吃的,在吃飯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一個孩子最起碼的素質和修養。,比如吃飯不要吧唧嘴,不要亂翻菜都是一些基本的禮儀。咱們大人都不可能做到這樣,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
  • 《窗邊的小豆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巴學園」
    作者通過一個個真誠樸實的故事展現出巴學園的鮮明特點,文字間注入了憧憬與感動的因子。文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上課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不符合學校規定的舉動,最後淘氣的小豆豆被學校退學,從此小豆豆踏上了巴學園之旅,並烙上了一生的印記,永不磨滅。
  • 歡迎加入巴學園
    在培訓中讓我感受到巴學園博採眾長教育模式中的優勢課程和方法,遵循著中國古典的哲學觀和教育理念,綜合多種教育的精華,加上巴學園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巴學園想要的並能夠幫助巴學園孩子的教育體系。  在愛的感受環節上,讓我能夠深刻的體會到自己在愛與被愛中被滋養著。我們可以通過語言、行為、心理和關係這四個方面來表達我們的愛。
  • 飯桌上見教養,想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父母需做到這三點
    比如: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就要制訂相關的規則規範他們的用餐行為:飯前要洗手、吃飯時不準大聲叫喊和哭鬧、不準亂扔亂摔碗筷等等。等孩子年齡再長大了一點,制訂的規則也要同時跟著補充更新,比如用餐時年長者先動筷子自己才能跟著動、不要在吃飯時玩手機、不要看到自己喜歡吃的飯菜就一直不停吃等等。
  • 《窗邊的小豆豆》巴學園的教育方式,真的很值得學習(續集)
    早晨,學生們睡著睡衣站在清晨的陽光下,看著電車降臨在巴學園,很興奮還跟小林老師玩成一片,可想而知,這個場景多麼的融洽與溫和。這輛電車曾經載著好多人,急急忙忙地跑著,但現在,它和校園其他電車一樣,車輪已經卸掉了。從今往後,它不在忙碌跑來跑去,只要悠閒地聽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就好了。
  • 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座巴學園
    無論是對於小豆豆而言,還是黑柳徹子本人而言,巴學園校長小林先生說的「你真是個好孩子」,就是這樣的一句話。長大後,小豆豆進了電視臺,飯澤匡先生的一句「保持原樣就好」,終於把她的自信心從谷底拉了回來,就是這樣的一句話。於是,我們自問,有哪一句話曾經激勵了我?
  • 小豆豆:一個淘氣小姑娘的花式成長日記//童話學校-巴學園見聞錄
    書中講述了&34;的小女孩在巴學園中的改變過程。她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步步改變,逐漸長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小林校長的教育觀影響了小豆豆的一生。他認為每個孩子出生時本身就具有優良品質。在逐漸成長中,他被周圍的環境和成年人的影響,原有的優良品質被損失掉了。教育的最主要作用就是早早地發現這些&34;,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
  • 餐桌禮儀:不止體現孩子素養,更代表著家庭教育,4招教你怎麼做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大家看過電視應該都知道,古裝電視劇裡的人物在吃飯的時候,餐桌的禮儀都特別重要。大家去參加聚會的時候肯定發現過每個餐桌上都會有那麼一個兩個不講禮貌的人。
  • 淘氣包小豆豆的「三味書屋」,電車上的學校,巴學園裡的快樂時光
    其中大部分章節是作者對巴學園校園特色生活的描寫。巴學園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童話裡的學校。它的校門是由矮矮的、真實的大樹組成的,用小豆豆的話:「從地裡面長出來的門呀」。巴學園的教室是電車做成的,用小豆豆的話說:「電車教室。」「它能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