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先生的巴學園帶給我的教育思考

2021-02-28 我的創生地理教學

我是帶著輕鬆愉悅有趣的心情一口氣讀完《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

感到輕鬆愉悅的是,發生在小豆豆和巴學園裡面的一樁樁充滿童心童趣的小事。同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極其冷靜地學習著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

可以說,小林先生在巴學園所做的,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學校、陶行知在曉莊師範、育才學校所做的事業。

著名文學家夏丏尊先生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掩卷而思,腦海中仿佛走來那個頭髮有些稀疏,穿著已經舊得走了形的黑色三件套,說話時露出透風的牙齒,慈祥可愛的面孔,睿智發光的眼睛的小林先生,正俯下身、彎下腰,傾聽孩子們訴說發生在他們身上千奇百怪的事情呢。有時候是,他在傾聽被退學的小豆豆噼裡啪啦講上一個上午;有的時候是,傾聽孩子們品嘗小豆豆的「健康樹皮」後的發言。他那句「是嗎,那太好了」,仿佛穿越時空,依然有溫度地迴蕩在我的耳邊。

為了讓孩子們能體驗到自由的天性和玩耍的樂趣,他會對家長們說:「請讓孩子們穿上最差的衣服來學校吧!」這和蘇霍姆林斯基帶著孩子們光著腳丫走向「藍天下的學校」是多麼相似啊!

為了不讓孩子們養成偏食的習慣,他會拜託家長們:「請帶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能把孩子們想說的話,如此簡練地表達出來,這樣的成年人,除了校長先生之外,沒有第二個了。

巴學園的老師,會帶領孩子們下午去野外散步;暑假會帶領孩子們去禮堂裡露營;去海邊溫泉旅行;去等等力溪谷野炊……這多麼像蘇霍姆林斯基帶領學生們走進「藍天下的學校」,走進 「知識和思維的源泉」(大自然)去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啊。在這些時間裡,孩子們在盡情玩耍的同時,不但收穫了快樂和友誼,還收穫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和生活生存的一些技巧和經驗。

當小豆豆將「外國貨」蝴蝶結帶到學校,被小林發現後,他會借用自己的女兒也吵著要這樣的蝴蝶結,自己轉遍了很多地方仍然沒不到的理由來央求小豆豆。「你上學的時候,可不可以不戴這個蝴蝶結呢?如果這樣,就太謝謝你了。實在對不起,拜託了。」你看,小林是不是變成一個讓任何小孩子都充滿同情和可憐的孩子呀!這是一個多麼有智慧、多麼有趣的禿老頭啊!為了尊重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他總會找到理由,以他的處理方式,得到孩子們的理解和支持。

小林也會生氣發火,不過,那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當一位女老師無意間對身體障礙的高橋君說了不該說的話時,校長發火了。不過他沒有選在有別的老師在場的辦公室裡,而是選在誰也看不到的廚房裡。由此可見,小林先生對於老師們,是多麼保護其自尊心呀!

在巴學園一年級的課堂上,學生們可以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這樣的話,隨著孩子們年級的升高,老師就逐漸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以及他們感興趣的方式、對問題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師能夠清楚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對老師而言,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了。

在小林的韻律課上,學生們會跟隨著樂曲的韻律,自由地擺動身體,用腳趾拍打著地板,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就如小林所說的「韻律使身體和心靈能夠理解節奏,幫助精神和肉體達到和諧,從而喚醒人的想像力,促進人的創造力」。這正是小林先生的辦學理念和宗旨,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在身體和心靈兩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一陰一陽謂之道」,這也讓我理解了巴學園中「巴」字的來歷。

當小豆豆為了尋找掉到廁所裡的錢包而幾乎掏空便池,堆成一座小山的時候。小林沒有生氣,說什麼「在幹什麼蠢事」呢,或者「太危險了,快停下來」之類的話,而是只說了一句「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他讓孩子體會自己勞動的快樂,同時也讓孩子要有責任感。

當聽說大榮君去揪小豆豆的辮子後,小林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教訓了他「要愛護女孩,要尊重女孩,要對她們友好」。

當下林遇到午飯後演講時一言不發的男孩時,他會不斷地鼓勵男孩「我們編一個,怎麼樣」,直到那個男孩的講話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

對於被貼上「壞孩子」標籤甚至被退學的小豆豆,小林總會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對於身體有障礙的高橋君,他都會說「你絕對能做到」。

小林為孩子們做的一切,說的一切都是那麼影響深遠,孩子們長大後才會明白為什麼小林會那麼說,當初會那麼做。如果不遇到小林這樣的好校長,巴學園這樣的好學校,這些孩子們會走出自卑的陰影嗎,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和潛力嗎,會有陽光燦爛、值得回憶的童年嗎,也許會懷著無所適從的心理,直到長大吧。

讀小林和他的巴學園,觸動太多我關於教育的思考。像小林這樣熱愛孩子、熱愛自然、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呵護孩子,在處理各種衝突事件中充滿教育的智慧和風趣,不斷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並將之發揚光大,激發每一位學生的自信和潛力,不正是我們每一位教育者學習的榜樣嗎!

最後用書中的一句話結束我的感悟:

拂過巴學園上空的風溫暖而和煦,而在巴學園中成長的孩子們也美好而純潔。

相關焦點

  • 如在當下,巴學園的小林校長會被免職
    我讀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感觸頗多。   巴學園的存在是一個奇蹟。辦學僅八年,毀於戰爭。我為這所學校所感動;為校長小林宗作的辦學理念、辦學精神、辦學行為所感動;為小豆豆這些渾身煥發出童真氣息的孩子們所感動。
  • 《窗邊的小豆豆》:夢想中的學校——巴學園
    「巴學園」還有著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節課,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課和每一節課的學習重點都寫在黑板上,於是小朋友就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慢慢地老師就會知道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巴學園的教室用廢舊的車改成在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後,我感觸頗多。作者黑柳徹子以自己的童年經歷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多彩的「巴學園」。
  • 充滿愛的巴學園——《窗邊小豆豆》讀後感
    買給上小學的女兒讀的,我也讀了,和她共讀分享。讀完我覺得這本書也適合大人看,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深受感動。這本書充滿了愛,小豆豆的媽媽和巴學園的小林校長,都能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大人的角度。
  • 《窗邊的小豆豆》巴學園的教育方式,真的很值得學習(續集)
    巴學園的電車在巴學園裡電車承載了學生、老師們太多快樂的回憶。有那麼一個環節,學生們得知巴學園晚上會來一輛新的電車,這讓很多學生很好奇都想去看看。但是電車在夜晚來怎麼辦?在小林老師的同意下,學院的學生們晚上拿上自己的被褥準備親眼目睹電車的來臨。
  • 《窗邊的小豆豆》小林宗作老師的教育烏託邦(下)
    《窗邊的小豆豆》中的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兩度留學歐洲,直接向瑞士的雅克·達爾克羅茲 先生學習,他第一次把韻律學引入日本,應用到兒童教學中來,是日本「大正自由教育運動」中的一位實踐家。由小林校長的教育理念為依託所建立的巴學園更是處處透漏出與眾不同的氣息。「巴學園」這所學校的名字就蘊含著小林校長的教育理念.《窗邊的小豆豆》中有以下解釋:「『巴』是一黑一白兩個巴形圖案組成的,這表達了校長先生的心意,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在身體和心靈兩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
  • 如果我們的童年都有一個巴學園,就好了
    ……       從B-29飛機上,數枚燃燒彈投向巴學園,落在了電車教室上。       ……       那時候,校長先生站在大路上,靜靜地看著巴學園在燃燒。……校長先生一邊看著火焰舞動,一邊對站在身邊的兒子——大學生巴說:       「噢,下一次,我們辦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呢?」
  • 巴學園裡的小豆豆
    西方教育思想的影響,這所學校裡有許多規矩跟本地其他學校不同。比如上學時學生可以穿上自己最舊最破的衣服。小林覺先生認為,孩子的活動很隨意,可能會在地上爬來爬去,也可能在籬笆牆邊鑽進鑽出。舊的衣服爬髒了、掛爛了不心疼,更主要是隨意的衣服不會限制孩子的天性。
  • 巴學園:「問題少女」的救贖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主人公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巴學園是個樂園般的學校。小林宗作校長是一名偉大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教育家,在他的理念引領下,巴學園的一切都顯得那麼與眾不同,這裡擁有用火車車廂改造成的教室,有像小船一樣的遊泳池,有別具一格的教學模式,有「山海風味」的午餐,這裡也有像小豆豆一樣的「問題小孩」,有身患小兒麻痺症、侏儒症的「病小孩」,這裡還有數不盡的趣事和歡聲笑語。
  • 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與巴學園遺址上的石碑
    【編者按】日本作家黑柳徹子,1981年,根據自己小學時在巴學園的經歷,寫下了膾炙人口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不僅成為了超級暢銷書,也影響了很多人的教育觀。雖然後來徹子並沒有如兒時所說,回到巴學園當老師,但她依然感念著巴學園和校長小林宗作先生給予她的滋養。
  • 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座巴學園
    無論是對於小豆豆而言,還是黑柳徹子本人而言,巴學園校長小林先生說的「你真是個好孩子」,就是這樣的一句話。長大後,小豆豆進了電視臺,飯澤匡先生的一句「保持原樣就好」,終於把她的自信心從谷底拉了回來,就是這樣的一句話。於是,我們自問,有哪一句話曾經激勵了我?
  • 歡迎加入巴學園
    在培訓中讓我感受到巴學園博採眾長教育模式中的優勢課程和方法,遵循著中國古典的哲學觀和教育理念,綜合多種教育的精華,加上巴學園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巴學園想要的並能夠幫助巴學園孩子的教育體系。  在愛的感受環節上,讓我能夠深刻的體會到自己在愛與被愛中被滋養著。我們可以通過語言、行為、心理和關係這四個方面來表達我們的愛。
  • No,巴學園校長這樣教導孩子們
    神奇的巴學園《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作的,講述自己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頑皮「上一年級就被原學校勸退,後就讀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與引導下,由「怪怪」豆變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 小豆豆:一個淘氣小姑娘的花式成長日記//童話學校-巴學園見聞錄
    書中講述了&34;的小女孩在巴學園中的改變過程。她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步步改變,逐漸長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小林校長的教育觀影響了小豆豆的一生。他認為每個孩子出生時本身就具有優良品質。在逐漸成長中,他被周圍的環境和成年人的影響,原有的優良品質被損失掉了。教育的最主要作用就是早早地發現這些&34;,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
  • 淘氣包小豆豆的「三味書屋」,電車上的學校,巴學園裡的快樂時光
    書中講述了「怪怪」的小女孩在巴學園中的改變過程。她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步步改變,逐漸長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小林校長的教育觀影響了小豆豆的一生。他認為每個孩子出生時本身就具有優良品質。在逐漸成長中,他被周圍的環境和成年人的影響,原有的優良品質被損失掉了。
  • 以《窗邊的小豆豆》為例,解讀小林宗作先生的個性化教育與智慧
    」這樣一所溫暖自由的學校充滿嚮往,都能深刻感受到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智慧和對孩子們的熱愛。作者從小孩子的角度,用樸實細膩,歡快的文字記錄了在芭學園學習生活的難忘時光,很有畫面感和代入感,認真讀進去,你就能回味童年的自己也有這樣傻傻的時刻。這本童年自傳裡每一個部分都是一個簡短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一定可以從裡面受到啟發和思考。下面我將分別以下四個部分解讀小林宗作先生的個性化教育與智慧。
  • 《窗邊的小豆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巴學園」
    作者通過一個個真誠樸實的故事展現出巴學園的鮮明特點,文字間注入了憧憬與感動的因子。文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上課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不符合學校規定的舉動,最後淘氣的小豆豆被學校退學,從此小豆豆踏上了巴學園之旅,並烙上了一生的印記,永不磨滅。
  • 如果「巴學園」在今天,它會獲得評價認可嗎?
    但我認為這些精細與複雜並不等於高級,也不等於先進,甚至有可能出現一種自欺欺人的假象,產生一種內捲化的消耗。這不禁又一次讓我想起了巴學園。「巴學園」就是這麼一所充滿魅力的學校,一所讓所有孩子神往的學校。「巴學園」是我和很多兒童教育工作者心中理想的教育樣態,我也無數次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巴學園致敬。
  • 用孩子的眼光發現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窗邊的小豆豆》不僅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由於搗亂而被學校開除了,一個全新的學校「巴學園」接收了他,「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
  • 《窗邊的小豆豆》-教育
    故事發生在巴學園,巴學園的圖標由兩個「巴」對接在一起組成的,類似於八卦圖(沒有兩個眼睛),代表著校長先生的心願,希望孩子們能夠在身體和心靈兩方面得到和諧發展。對家長來說,教育就是希望孩子在他長大了以後可以擁有養活自己的能力,可以「體面」的工作生活。對社會來說,教育是希望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要求就是敬業、敬老、敬社會。
  • 《窗邊的小豆豆》:如果每個孩子都能遇到一個小林校長
    書中的小豆豆,在第一所就讀的學校裡,曾經是一個在老師眼裡,讓老師極其頭疼的「問題」孩子,慶幸的是,小豆豆後來轉入巴學園,並且,遇見了一位最懂學生內心的小林校長。02.遇見一位讀懂孩子內心的良師,是一個孩子一生最大的幸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