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女子大學位於寧海路122號,現為南京師範大學。
1911年冬至1912年初,先後在中國江浙一帶傳教、辦學的美國八個教會組織--即南、北長老會,南、北浸禮會,南、北衛理公會(由監理會和美以美會合併而成),基督會,聖公會等教會所辦女子中學的校長,在上海召開會議,制定了在長江流域開辦一所女子大學的計劃。1913年,北長老會、北浸禮會、基督會以及南、北衛理公會各推三名代表組成女子大學校董會,決定將校址設在南京,並且暫時取名為「揚子江流域婦女聯合大學」。同年11月13日,校董會公推北長老會代表勞倫斯·德本康夫人為第一任校長。1914年,教會行政管理委員會正式將女子大學定名為「金陵女子大學」,並委派三名女士協助德本康夫人進行建校籌備工作。1915年春,德本康夫人租賃南京明故宮附近繡花巷李氏宅院作為金女大臨時校址。這處宅院有一百多個房間,宅院內還有很大一片花園菜地。就這樣,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誕生了。
1915年9月17日,金女大正式開學,學制四年,設文、理兩科。當時只有11名學生,6名教職員。1919年,首屆金女大畢業生共5人,她們是最早在中國大學裡獲得學士學位的女大學生。
1919年,德本康夫人回美國籌集資金。1921年,金女大得到了美國各教會提供的60萬美元經費,於是在寧海路一帶購置160畝土地,開始了建校工作。
金陵女子大學校舍由美國著名建築師墨菲和中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共同設計,陳明記營造廠承建,1922年開工建設,1923年建成六幢宮殿式的建築,它們分別是會議樓(100號樓)、科學館(200號樓)、文學館(300號樓)及三幢學生宿舍(400號樓、500號樓、600號樓)。1924年,又建成了一幢學生宿舍(700號樓)。1934年,又建成了圖書館和大禮堂。整個校園建築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按照東西向的軸線布置,布局工整,平面對稱。這些建築物以寬闊的大草坪為中心,造型均是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風格,而建築材料和結構則採用了西方先進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物之間以中國古典式外廊相連接,中西方建築風格在這裡達到了有機的統一。
會議樓(100號樓):原為接待廳和室內運動場,又名中大樓。坐西朝東,建築面積1432平方米,單簷歇山頂,小瓦屋面,中部屋頂略高,立面左右對稱。主體二層,地下室一層,屋頂一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屋架有木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兩種。
科學館(200號樓):原為自然科學樓。建築面積1541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單簷歇山頂,主體二層,屋頂一層。平面布局為內廊式,樓梯設在大樓中部。
文學館(300號樓):原為教室兼行政樓。建築面積1492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單簷歇山頂,主體二層,屋頂一層。平面布局為內廊式,樓梯設在大樓中部。正門入口處,建有一座寬大的門廊。
學生宿舍(400-700號樓):建築風格相同,單簷歇山頂;建築面積都是1151平方米。主體二層,屋頂一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木屋架。建築物兩端建有柱式望樓。
圖書館(現為華夏圖書館樓):建築面積1397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單簷歇山頂。
大禮堂(現為教工活動中心):建築面積1444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單簷歇山頂,主體二層,屋頂一層,地下室一層。
1923年,新校舍落成後,教師學生由繡花巷遷入。1924年,金女大開始建系,設有英文、歷史、體育、化學、生物、社會學、數理學、醫療科八個系科,各系科主任均由美、英籍教員擔任。此後,又陸續增加了中文、政治、經濟等系利。
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提出收回教育權的要求。德本康夫人被迫辭職。1928年,金女大改組校董會,推選金女大首屆畢業生吳貽芳女士(1893-1985年)為校長。
1930年,根據國民政府教育部的規定,高等學校凡有三個學院者才可稱為「大學」,而金女大只有文、理兩個學院,故改名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1937年8月,日本飛機開始轟炸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師生分三路疏散:一路到上海,一路到武昌,一路到成都。這三路師生最後匯聚成都,繼續複課。少數師生留守南京,由美籍教師魏特琳(Minnie Vautrin,中文名華群,1886-1941年)負責。12月13日,日軍佔領南京後,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當時,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以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作為接收婦女和兒童的難民營,最多時擁進的難民有一萬餘人,魏特琳女士為了保護上萬名中國婦女免遭日軍的蹂躪,利用她是美國人這一特殊身份,同日軍展開了殊死的鬥爭,因而在那些孤立無援、極端恐懼的婦女眼中,她成了希望的化身,難民們親切地稱她為「活菩薩」、「觀音菩薩」。她後來由於患上精神分裂症回到美國,用煤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其親人遵其遺囑,在她的墓碑上,用中文鐫刻著「金陵永生」四個隸體字,表達她對南京的懷念之情。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對日宣戰。1942年6月19日,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舍被日軍佔用。
抗戰勝利後,金女大校園建築基本保持原貌,但設備被劫掠一空。1946年4月,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返回南京,9月複課。
1951年,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併入金陵大學0 1952年7月,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原址建立了南京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為南京師範大學。
1992年,金陵女子大學建築群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金陵女子大學舊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轉載是一種動力,分享是一種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