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金陵女子大學校長,到底幹了什麼,獲得羅斯福智慧女神的讚譽

2020-12-08 阿勝說歷史

文章引言:

民國時期,從文化角度上來說,是中國發展變化最快的階段。文人騷客,遍地都是,教育事業也蓬勃向上。今天的主角———吳貽芳,作為金陵女子大學的校長,到底做了些什麼事情,徵服羅斯福,被其贊為「智慧女神」,董必武也聲稱,像他如此精幹的女人,男子中都稍有,超越了99%的男人。

吳貽芳平生

吳貽芳,祖籍江蘇泰興,1893年生於湖北武昌。

1906年,在家人的支持下,通過嚴格的考試,順利進入上海啟明女子學校。然而1909年,他的家人相機去世,給其帶來巨大的悲痛,也造就了她剛毅堅強的性格。

1916年,經過美籍老師諾瑪麗的推薦,孤身一身一人來到南京,進入金陵女子大學學習。

1919年,以優異的成績成為金陵女子大學,第一屆5名畢業生之一。

1922年,吳貽芳獲得「巴勃兒獎學金」,遠赴美國,在密執安大學研究生學院深造。

1928年,成功獲得博士學位,歸國之後,返回金陵女子大學擔任校長。

從1928年開始,一直到1951年,吳貽芳掌校23年,是我國任職時間最長的女校長。

學校改革

眾所周知,金陵女子大學,本身是一個教會學校,宗教色彩濃厚。

吳貽芳,當上校長之後,慢慢的衝散了其宗教色彩,提出「培養為社會獻身、為社會服務的人才」的辦學宗旨,並以「厚生」為校訓。

主要就是為了,為國家培養一批知識淵博、敢於奉獻的女大學生。

「厚生」這一次也是來源於《聖經》,本意是「我來了,會讓人得到生命,並且更加的豐盛」。

吳貽芳解釋道:「厚生」是人生的目的,我們不光要為自己活著,還要用智慧和能力,幫助別人、造福社會。既有益於別人,也能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的豐滿。

為了實現辦學宗旨,吳貽芳傾注所有的精力,從教師的聘請,教學的制度,教學的方法,校規的制定,他都親力親為。

課程設置方面,吳貽芳主張全面發展,實行主輔制度。吳貽芳規定,文科的學生,選修一些理科的知識,理科的學生,也必須掌握文科的基礎知識,爭取做到每一個學生都文理相通。

她還規定,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英語都是必修科目。

初次之外,他還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農村地區成立服務部,開辦幼兒園。

在這樣的教育之下,女子金陵大學的師生,出現了很多的享譽中外的人物。

比如,中國第一位女海洋學家——劉恩蘭,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創始人——陳英梅,傳染病學專家——黃埔玉珊等等。

吳貽芳擔任校長23年間,金陵女子大學名滿中外,頒發的學位證書,美國的很多大學都認可。

帶領學生,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金陵女子大學,在吳貽芳的帶領下,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南京淪陷之時,金陵大學的幾位教職工,放棄離開南京的機會,將校區改為避難所,冒著生命危險,救助收容了一萬多名婦女兒童。

金陵女子大學,成為國際愛好和平人士心中,極為響亮的名字。

抗日戰爭越演越烈,無家可歸的兒童越來越多,1943-1944年,吳貽芳組織金陵大學師生,成立兒童福利所,工作人員都是教職工,資金也有金陵大學提供。

1943年,吳貽芳作為「六人教授團」代表之一,前往美國宣傳抗戰,由於他們的積極活動,獲得美國政府、民眾的支持。

一場場精彩的演說,宣傳中國人民抗戰的決心,對世界和平的嚮往,獲得廣泛的好評,羅斯福都稱讚其為「智慧女神」。

1945年,聯合國制憲大會,在舊金山召開,吳貽芳作為無黨派人士代表,與宋子文、董必武出席大會,成為在憲章上簽字的第一位女性。

一心為教育,拒絕政治

吳貽芳聲名鵲起之後。

1946年2月,路過重慶之時,宋美齡邀請他出任教育部長,以金陵女子大學不允許兼任為由,委婉拒絕。

1949年,蔣介石辭職,何應欽再一次邀請其擔任教育部部長,又被婉拒。

其實,這個時期,吳貽芳對國民黨的獨裁統治,貪汙腐敗的行為,厭惡至極,想起「較場口慘案」「下關慘案」「五二0慘案」,吳貽芳暗自切齒。

國民黨逃離之際,宋美齡給其送來機票,邀請他去臺灣,被其直接退回。

南京解放之後,在南京文化、教育、科技著名人士座談會上,吳貽芳表示:

金陵大學願意在信仰自由的原則下,為人民服務,在中共的領導下,繼續為社會培養人才。

從這裡可以看出,吳貽芳的理想,就是為社會培養人才,對政治根本不感興趣。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吳貽芳也被邀請,登上天安門觀禮。

1952年,金陵女子大學,在全國院校調整合併下,與其他學院一起組建了「南京師範學院」,吳貽芳擔任副院長,1953年,吳貽芳被國家任命為江蘇省教育廳廳長。

1979年2月,美國密執安大學,授予他「智慧女神」獎,86歲的吳貽芳,藉此機會在學生的陪同之下,前往闊別30年之久的母校領獎。

文章總結:

吳貽芳一生經歷了,近代中國所有的社會變革,親眼見證了中國從滿目瘡痍,任人欺凌,到拼死抵抗、頑強奮爭,最後一步一步走向獨立自強。

相關焦點

  • 羅斯福眼中的「智慧女神」,這個泰興人不簡單
    金陵女子大學南京校友會會長王韻芳在回憶往昔時,對進校時受到的校訓仍一字不忘:「生的目的不光是為了自己活著,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來幫助他人和社會,這樣不但有益於別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豐滿。這就是吳校長給我們說的『厚生』。」她口中的吳校長,就是吳貽芳。  吳貽芳,江蘇泰興人。
  • 泰興籍金陵女大校長,「智慧女神」——吳貽芳
    1928年受聘於母校金陵女子大學,先後主校23年。1945年,出席聯合國成立大會,成為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第一位女性。1979年獲美國密執安大學為世界傑出女性專設的「智慧女神」獎。1985年11月10日逝世。民國時期的教育界,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男有蔡元培,女有吳貽芳」。
  • 金陵女子大學舊址
    1913年,江浙一帶英美教會女子中學校長集會決定開設女子大學,選擇南京為校址地點,定名為「金陵女子大學」。金陵女子大學舊址,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是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現為南京師範大學,位於寧海路122號。校舍由美國建築師墨菲和中國建築師呂彥直共同設計,陳明記營造廠承建,1922年開工建設。
  • 金陵女子大學
    1911年冬至1912年初,先後在中國江浙一帶傳教、辦學的美國八個教會組織--即南、北長老會,南、北浸禮會,南、北衛理公會(由監理會和美以美會合併而成),基督會,聖公會等教會所辦女子中學的校長,在上海召開會議,制定了在長江流域開辦一所女子大學的計劃。
  • 揭秘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金陵女子大學,你知道是誰主辦的嗎?
    揭秘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金陵女子大學,你知道是誰主辦的嗎?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歷史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喜歡的朋友記得轉發評論哦!如果大家想看什麼文章,也可以給小編留言哦!比心~!吳貽芳主辦金陵女子大學金陵女子大學是一所教會大學。
  • 厚生的大學校長——吳貽芳
    她是第一屆畢業生,1928年出任校長,是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女性大學校長,更是在《聯合國憲章》籤名的第一位女性。 1915年,在高中老師的引薦下,吳貽芳進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就讀,成為該校第一屆的9名學生之一。在校期間吳貽芳不僅成績名列前茅,更被推選為金女大學生自治會會長。 1919年中國正值五四運動學潮,吳貽芳毅然帶領同學走上街頭,抗議北洋政府軟弱無能的外交政策。同年,吳貽芳順利從金陵女子大學畢業,成為中國第一批得到大學文憑的女性。
  • 民國第一所女子大學,東方最美麗校園,消失名校金陵大學今何在?
    民國第一所女子大學,東方最美麗校園,消失名校金陵大學今何在?   由美國教會美北長老會、美以美會、監理會、美北浸禮會和基督會等教會創辦的金陵女子大學,1915年在南京成立。開辦初期校址在南京東南繡花巷李鴻章花園舊址,1923年7月移至隨園。
  • 永生金陵|魏特琳與金陵女子大學的故事
    陽光穿透樹葉,清風輕拂起經年塵埃在歷史的光柱中紛揚,一位美國女士與金陵女子大學(後更名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以下簡稱「金女大」)的往事記憶慢慢開啟……1.牽手1886年9月27日,明妮·魏特琳出生在美國伊利諾州的一戶貧困人家。
  • 比林徽因大氣,比宋美齡有才,她才是中國最有風骨的女先生!
    吳貽芳憤怒不已,她站起來大聲抗議:「你這是對中國的嚴重污衊!」吳貽芳連夜趕寫一篇批駁澳大利亞總理的文章,第二天便發表在《密執安大學日報》上。1928年,母校金女大發來電報:邀請她歸國擔任金陵女子大學校長。即使像梁啓超那樣的開明人士,對於女性的教育也只是上可相夫,下可教子。她說:「『厚生』是我們人生的目的。
  • 老照片:帶你看看昔日的金陵女子大學(1918)
    金陵女子大學(Ginling College),簡稱金陵女大。1913年(民國二年)美國教會美北長老會、美以美會、監理會、美北浸禮會和基督會決定在長江流域聯合創辦一所女子大學,最終選定南京為校址所在地,是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
  • 【校史閱讀】《金陵女子大學校刊》創刊號
    曾任上海裨文女中校長、金女大生物教員(1929-1931)、上海中西女子中學生物與科學教員。(圖片來源於:《上海畫報》1929年6月15日)大學女生之責任曾任上海中西女子中國文教員、上海聖瑪利亞女校教師。晚清名臣曾國藩曾孫媳。【延伸閱讀文獻】巫漪雲.國文老師黃友黻、宋夢芹[A].張瓏編.回憶中西女中 1900-1948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6:51-53
  • 這才是真女神!執掌中國第一所女大23年,一生未婚,卻成為萬千學子的母親
    1921年冬,美國蒙特霍利克女子大學校長到北京女高師講演,由吳貽芳任翻譯,吳一口流利自如的英語給這位校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她推薦,吳貽芳去了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院深造。吳貽芳連夜奮筆疾書,駁斥澳大利亞總理的文章第二天便出現在《密執安大學日報》上。措辭嚴謹犀利,直擊要害,她以無可辯駁的雄文,以拳拳的赤子之心,維護了祖國的尊嚴。1928年,母校金女大發來電報:邀請她歸國擔任金陵女子大學校長。
  • 珍藏老照片:南京淪陷前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1915-1937)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女子教會大學,1915年在南京開學。它一開始就以大學的規格出現,第一任校長是德本康夫人。在辦學中設置過16個四年級學科,包括中文、英語、歷史、社會、音樂、體育、化學、生物、家政以及醫學專科等,在國內外享有聲譽。
  • 今日一校(民國篇):金陵大學
    金陵大學前身是1888年在南京成立的匯文書院,匯文書院是金陵大學最早的源頭,由美國教會美以美會創辦,院址在南京幹河沿(今金陵中學校址)。它是南京地區最早建立的一所新式學堂,辦學20餘年,為金陵大學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 南京大學為金陵加名!南京大學金陵初級中學、南京大學金陵小學來了!
    據「南京大學」官微:南京大學與南京市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在優先發展教育、一流大學引領基礎教育發展方面加強聯動與協作,以首批高質量創新示範項目學校南京大學金陵中學的建設、提升和南京大學金陵初級中學、南京大學金陵小學、南京大學金陵幼兒園的推進為起點
  • 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校訓只有兩個字,耐人尋味
    今天,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將要給你講述的這座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其創辦成功,不僅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上圖中你看到的這張照片,就是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的舊址,如今,已是南京師範大學的一部分。
  • 原書記徐飛任校長,原金陵河西校長...
    揚子晚報網8月21日訊昨日獲悉,原中華中學黨委書記徐飛出任中華中學校長,原金陵中學副校長、金陵河西校長朱焱提任中華中學黨委書記。原雨花臺中學校長穆耕森出任金陵中學河西分校校長。8月20日下午,南京市教育局和市委教育工委主要領導赴中華宣布新任校長、書記任命情況。
  • 金陵女大:文理兼修的第一所中國女子大學,西學東漸下的教育碩果
    金陵女子大學初名為「長江流域女子協和大學」,1914年學校執行委員會提議以「金陵女子大學」為新校名,以便與附近的金陵大學相對應。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金陵女子大學自立自強,不斷發展壯大學校規模,並形成了金女大獨特的辦學特色。
  • 景海女子師範學校-蘇州民國建築
    ,中國式的幼教理論體系創始人之一;還有七歲時就進景海女子師範學校就讀,語文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的著名翻譯家文學家趙蘿蕤;第一位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的女性作家、翻譯家薛琪瑛;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學校長楊蔭榆,也都畢業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