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校(民國篇):金陵大學

2020-12-08 心言雜談

金陵大學前身是1888年在南京成立的匯文書院,匯文書院是金陵大學最早的源頭,由美國教會美以美會創辦,院址在南京幹河沿(今金陵中學校址)。它是南京地區最早建立的一所新式學堂,辦學20餘年,為金陵大學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1907年,南京的另外兩所教會書院基督書院和益智書院兩書院合併為宏育書院,並於1910年合併匯文書院,成立金陵大學堂,以匯文書院為校址,後遷入鼓樓西南坡的新校舍(今南京大學鼓樓校區校址北園)。

1910年,金大在鼓樓之西南坡購得大片土地作為新校址,這地方名曰"西山",隨即又從從美國請來測繪師和建築師規劃、設計校舍建築。金陵大學自1916年起,便陸續遷入新校舍。

1927年7月,國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收回教育權。1927年11月10日,金大理事會在上海開會,文理科科長陳裕光博士當選為金大第一任中國校長,也是國內任教會大學校長的第一位中國人。陳裕光上任後,十分注重中國教育主權,不僅在行政管體制上進行卓有成效的改革,而且在教學上推行"三一制",即教學、科研和推廣三合一制度。

1934年,金大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承認了與其他國際間之大學同等學術地位,並能頒發獲國際認可之學士和碩士學位。

1937年至1949年,因抗戰爆發,金陵大學舉校西遷,在四川成都華西壩艱苦辦學。12月,金陵大學南京校園 被"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列為難民區收容所,湧進了大批的難民。1941年,汪偽國民政府在金陵大學原址興辦(汪偽)中央大學。1945年返寧,金陵大學駐寧人員接收汪偽中央大學。同年9月,學校在南京複課, 學校規模有所發展。

1949年至1952年為金陵大學的轉折時期。新中國成立,金陵大學獲得新生。1951年9月,斷絕與美國教會的聯繫後,李方訓任校長,私立金陵大學與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原金陵女子大學)合併為公立金陵大學。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金陵大學等西方教會大學撤銷建制,金陵大學文學院、理學院併入新南京大學(南京大學保留文、理學院,其餘部分院系分出),成為南京大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此金陵大學校名取消,南京大學遷至金陵大學鼓樓校址(南京大學校長潘菽為了照顧新成立的南京工學院,將南大原有的四牌樓校區移交給南京工學院使用 )。根據《南京、金陵兩大學合併、調整工作進行辦法》,金陵大學和中央大學及其前身學校的歷史檔案明確劃歸(新)南京大學。

金陵大學教育系、農學院、農學院林學系、理學院電機系、化工系、水利系等系科分出,和南京大學等有關大學相關院系組建了南京師範學院(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學院(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工學院(電機系在今東南大學,化工系在今南京工業大學)、華東水利學院(河海大學)等校。電影與廣播專修科遷至北京組建電影學校(今北京電影學院)。另有部分院系(經濟系,銀行系,管理系,文理科系)調至上海復旦大學等高校。

相關焦點

  • 政協委員:中央大學等民國時期名校能否復校
    昨日上午,在全國政協教育界別40小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學院院長、博導高抒現場提出一個大膽建議,希望能借南京大學今年即將舉行110周年校慶之際,恢復其此前合併的多所民國時期的知名高校,以補充發展高等教育。
  • 今日一校(民國篇):嶺南大學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美國長老會在廣州沙基金利埠創辦了一所名為格致書院的高等學府。這所學府就是今天在香港復校四十多年的嶺南大學的前身。1900年,曾在格致書院就學的史堅如謀刺兩廣總督德壽事敗,格致書院引起了滿清政府的注意。為免捲入政治旋渦,格致書院遷往澳門暫避。
  • 民國第一所女子大學,東方最美麗校園,消失名校金陵大學今何在?
    民國第一所女子大學,東方最美麗校園,消失名校金陵大學今何在?   由美國教會美北長老會、美以美會、監理會、美北浸禮會和基督會等教會創辦的金陵女子大學,1915年在南京成立。開辦初期校址在南京東南繡花巷李鴻章花園舊址,1923年7月移至隨園。
  • 金陵本部一校多址or金中仙林高中?南大金陵教育集團擬新建一所高中!
    今日南京發布及紫金山觀察微信公眾號同步發送南京市與南京大學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的相關內容,涉及10項計劃。市教育局局長、南京大學副校長孫百軍介紹,「範圍全」體現在,將成立南京大學金陵教育集團,共建「南京大學金陵中學、南京大學金陵初級中學、南京大學金陵小學、南京大學金陵幼兒園」等南京大學金陵系列學校,共建學校覆蓋了從幼兒園到高中全階段的基礎教育。「樣式多」體現在,共建校既有與原有中小學幼兒園的合作共建,也有規劃新建校。
  • 今日一校:西北聯合大學
    熟系民國歷史的小夥伴都知道,在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為了保存中國文化命脈對各級學校做出了一定的處置措施,以減少戰事對中國教育工作之打擊。對此,國民政府教育部於1937 年 9 月 10 日發布第 16696 號令,以國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等院校為基礎合組長沙臨時大學,遷設長沙。以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等院校為基礎合組西安臨時大學,遷設西安。前者後來遷往昆明,成為著名的西南聯大,而後者則為我們今日要講述的主題:西北聯大。
  • 今日一校:西北聯合大學
    熟系民國歷史的小夥伴都知道,在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為了保存中國文化命脈對各級學校做出了一定的處置措施,以減少戰事對中國教育工作之打擊。以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等院校為基礎合組西安臨時大學,遷設西安。前者後來遷往昆明,成為著名的西南聯大,而後者則為我們今日要講述的主題:西北聯大。
  • 今日一校(民國篇):之江大學
    之江大學萌芽於1845年,時美國北長老會已在寧波建立了布道站,出於傳播福音的目的,差會成員衛理哲、麥嘉締、桂德明等決定創辦一所男童寄宿學校,「招收貧困家庭的兒童免費入學,主要是培養基督教牧師和從事當地教會工作的助手」,並將學校命名為「崇信義塾」。後因學校選址於錢塘江處彎曲處,呈「之」字形,故定名為之江學堂。之江大學的由來即權輿於此。
  • 民國時金陵女大校花們的上色彩照 美不在外形而在健康
    金陵女子大學,儘管在中國存在的時間短暫,但它卻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影響最大,最有特色,並享譽海內外的女子大學。金陵女大1915年由美國教會創立,1930年更名為「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1951年與金陵大學合併,存在僅僅只有36年。
  • 民國時期的二十四所教會大學
    1919年(民國8 年)增設中學部,並於奉天省教育廳備案。1924年(民國13年)因改革學制,大學部停辦。1952年院系調整,金陵大學全部文、理、農三個學院中文、理學院併入南京大學,金陵大學校園由南京大學使用,金陵大學所有校印公章、所有檔案以及所有院系歷屆畢業生學籍檔案和校名使用權歸南京大學所有。
  • 那些民國大學校園建築背後的故事
    眼下正是高考學子填報大學志願的時候,在選擇學校時,除了師資力量,校園風景也成為他們考量的重要因素。清新秀麗的風景,給正值青春年少的學子們帶來美好的遐想。民國時期,隨著科舉制的廢除,現代意義上的大學不斷湧現,這些大學在建校之初,同樣非常注重校園風景的建設,由此誕生了一些別具特色的校園。
  • 民國時期的二十四所教會大學及其變遷
    1952年院系調整,金陵大學全部文、理、農三個學院中文、理學院併入南京大學,金陵大學校園由南京大學使用,金陵大學所有校印公章、所有檔案以及所有院系歷屆畢業生學籍檔案和校名使用權歸南京大學所有。金陵大學教育系、農學院、農學院林學系、理學院電機系、化工系等系科和南京大學等大學相關院系組建了南京師範學院(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學院(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工學院(電機系在今東南大學,化工系在今南京工業大學)等校。電影與廣播專修科遷至北京組建電影學校(今北京電影學院)。另有部分院系調至其他有關大學。
  • 民國時期的二十四所教會大學及其最終結局
    1919年(民國8 年)增設中學部,並於奉天省教育廳備案。1924年(民國13年)因改革學制,大學部停辦。1952年院系調整,金陵大學全部文、理、農三個學院中文、理學院併入南京大學,金陵大學校園由南京大學使用,金陵大學所有校印公章、所有檔案以及所有院系歷屆畢業生學籍檔案和校名使用權歸南京大學所有。
  • 校地合作開新篇南京大學金陵教育集團成立
    南京大學與南京市共建金陵系列學校、共同培育南京基礎教育領域教育家型管理者和骨幹教師、共建「揚子江教育智庫」…… 日前,南京大學、南京市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會議舉行,籤署了首批重點事項合作計劃。
  • 民國的大學消失了,現在的大學坍塌了,簡直了!
    例如,除了當年亞洲第一的中央大學之外,還有十幾所教會創辦的大學,其中大部分稱得上當時的世界級大學,包括燕京大學、齊魯大學、東吳大學、聖約翰大學、之江大學、金陵大學、嶺南大學等等。它們全都消失不見了。那麼現在的大學呢?
  • 建校近一百年,蔡元培來當過校長,如今卻混成了中國最委屈的大學
    很好理解,前者屬於輻射全國的師範類大學,後者屬於地方性的師範類大學,一方面也主要是照顧本地人,培養地方中小學教師。縱觀首都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南京曉莊學院,前者因為依仗北京和上海的資源和政策,這些年可以說是發展的越來越好,錄取分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雙一流」工程時,首都師範大學還成功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 老照片:帶你看看昔日的金陵女子大學(1918)
    金陵女子大學(Ginling College),簡稱金陵女大。1913年(民國二年)美國教會美北長老會、美以美會、監理會、美北浸禮會和基督會決定在長江流域聯合創辦一所女子大學,最終選定南京為校址所在地,是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
  • 辦護校!——民國辦醫訣竅
    至少,抗戰之外的民國其他時期,沒有出現大範圍的「護士荒」。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不少醫院依然開設有護士學校。很多業內人士,把醫院開設護校,理解護理教育發展的一個初級階段。而從八十年代起,在各種因素影響下,醫院附屬護校越來越少。近年來,護理事業面臨了很多新挑戰,一些學者又有些懷念醫院辦護校的日子。
  • 民國時期十三大頂級學府
    民國時期,學術氛圍濃厚,大學強調學術自由、兼容並蓄。進步學生求學孜孜不倦、一絲不苟。再加上民國時代,四面帝國主義環伺,正值國難當頭的日子,熱血青年們自然同仇敵愾,奮力進步。在梅貽琦任校長後,清華大學強勢崛起,一躍成為中國著名學府,甚至是享譽世界的著名大學。
  • 透過《民國奇探》的學校,探秘民國大學的學風問題
    《民國奇探》的劇情設計在民國時期,主人公大部分具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並且有些案件還是發生在學校,典型的如路垚及其同窗畢業於英國康橋大學,同窗任教於上海聖喬治大學,另外還有案件發生在白幼寧母校聖瑪麗亞女中,以及樹人中學等等。
  • 民國神秘女作家,筆名金陵女子,收萬封情書,最後被證是男兒
    民國神秘女作家,筆名金陵女子,收萬封情書,最後被證是男兒民國時期多作家,為了喚醒裝睡的國人,大家都以筆為刀。小編很喜歡民國時期的女作家,她們用自己獨特的經歷和獨到的眼光,細膩地書寫著人生的傳奇。今天要介紹的是一位民國時期最神秘的女作家,他以金陵女子為筆名,收到萬封情書,最後被煩的封筆,最後經學者研究,竟被證實是男兒。我國第一本女性雜誌《女子世界》產生在中國戰亂的年代,日俄先後對我國東北地區發動侵略,許多國人甘願被奴役,也有的人以犀利的筆鋒,企圖喚起大家的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