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夠用嗎?為什麼幾乎沒有再發明新的漢字了?
核心問題是,人們說話都是詞或詞組,現有漢字足以按組詞規律構建新的詞或詞組,所以漢字完全夠用。漢字不夠用?那你說一個近三十年來新造的字出來。官方簡化的字不算。但凡其他語言能表述的用漢字都能表述。怎麼就不夠用了?
-
用記漢字的方式記憶英語單詞
漢字的構造方式主要有四種,即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我們就借用漢字的這幾種造字方法,來看看象學漢字一樣通過識別英語單詞詞形的變化學習記憶生詞的方法和樂趣。1 象形法記單詞漢字中的象形字是指把字畫成象所代表的東西的樣子,如「木」字,其原形就象是一棵樹。在英語單詞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通過對單詞中的一些字母的形狀進行「象形化」的聯想來幫助記憶或者區分易混淆的單詞。
-
英語與漢語優劣比較:英語單詞突破百萬,漢字迄今僅十餘萬
1,吸收了大量外來語言,以漢語為例,jiaozhi(餃子)、mahjong(麻將)、Confucius(孔子)、Confucianism(儒家思想)等,由於英語世界中沒有對應的事務,於是在介紹中國相關事物時就要創造一個新單詞。
-
領航英語 | 英語單詞和漢字的聯繫
首先祝大家新年快樂,在新的一年裡祝福祖國繁榮昌盛,人間再無疫情;在新的一年裡所有讀者事業有成,學業進步,平安健康!
-
漢字的危機:我們的漢字,正在逐漸的英語化,卻被人們當做潮流
我們的漢字擁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是全球使用時間最長並且沒有出現斷層的文字。 雖然有著幾千年的底蘊,但是當今的漢字卻暗地裡正在經歷一場危機,那就是,我們漢字的使用逐漸在向英語靠近。 01 英漢體的頻繁使用
-
用漢字標註英文單詞發音的學習方法,該放棄還是沿用
英語的學習一直是很多學生心中永遠的痛,有的高中學生直到高考時候,英語考試仍然不及格,更有甚者直到高中畢業還在用漢字來標註新學英文單詞的發音。用漢字來標註英文單詞的發音,幾乎有九成的初學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香蕉banana標註「不拿啦」丶附近near標註「妮兒」丶桃peach標註「屁吃」……看到這萬千笑話著實讓人啼笑皆非。然而,讓人有些不解的是,許多的英語老師並不反對學生用這種方法學習英語。那麼,面對這用漢字標註英文單詞發音的學習方法,該放棄還是沿用?正方有個成語叫先入為主。
-
「用漢字標註英語單詞」和「英語自然拼讀法」
「用漢字標註英語單詞「和」英語自然拼讀法「 文/劍之晶 廣告:10節共100元音標,包學會
-
像記漢字一樣背單詞
在傳統教學中,對於英語單詞的學習記憶也因此多以詞根詞綴法為正統,當前的一些關於單詞記憶方法的討論也多是從英語的這一自身特點入手的。中國的方塊漢字作為表意文字則有所不同,最初的象形漢字即是一幅幅圖畫。一個中國漢字的字形能夠在平面上的任意位置發生各種變化,可以說是平面型的。
-
漢字為何能令外國人痴迷?與英語相比漢字有什麼魔力?
#近日西方某論壇上討論起東亞的虎文化,並談到了老虎額頭上的花紋與漢字「王」的關係,外國人感到很神奇,中國人居然能從老虎身上獲得靈感創造出「王」這個字,這個漢字造的太好了,老虎是力量的象徵,用它額頭上最明顯的符號作為文字,如同西方的家族紋章,這簡直是天才的創造!
-
漢字和英語的較量:漢字的精準、自由和智能化吊打英語!
最近發了幾篇討論漢字的文章,很多人說漢字多義字太多,不精確,容易產生歧義。其實一個字有多重意思,本身就是「漢字」的優勢所在,「漢字」的多義並不影響漢字的精確性!今天就繼續拿英語試刀,用英語的亡魂展現漢字的「精準」!
-
漢字還影響著哪些國家 韓國:漢字與中國「同行」
在歷史上,漢字曾經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生 過巨大的影響,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各國傳統文化保護意識的增強,當年的漢字文化圈也開始出現了新一輪的漢字熱。 韓國:漢字與中國「同行」 幾年前,如果有韓國人要學漢語和漢字,很多人會不理解。如今,韓國的各大媒體上,有關漢字的新聞俯拾皆是。
-
漢字和英語的較量:漢字具有精準、自由和智能化優勢!
最近發了幾篇討論漢字的文章,很多人說漢字多義字太多,不精確,容易產生歧義。其實一個字有多重意思,本身就是「漢字」的優勢所在,「漢字」的多義並不影響漢字的精確性!今天就繼續拿英語試刀,用英語的亡魂展現漢字的「精準」!
-
漢字和英語的較量:漢字具有精準、自由和智能化的優勢
最近發了幾篇討論漢字的文章,很多人說漢字多義字太多,不精確,容易產生歧義。其實一個字有多重意思,本身就是「漢字」的優勢所在,「漢字」的多義並不影響漢字的精確性!今天就繼續拿英語試刀,用英語的亡魂展現漢字的「精準」!
-
漢字與英語對比:漢字如同獨孤九劍,英語如同軍體拳!
中文:常用漢字3000-5000個,漢字總量約2萬個,詞彙約15萬個,還有數量不可統計的成語、歇後語等固定短語。中文是以「字」為最小單位,所以理論上2萬個漢字能組成無限量詞彙。單從字詞組合來說,漢字是不變應萬變,即「字」的總量保持不變(中國近100年來新造字貌似就元素周期表上的那一百來個),但詞彙是無限量的。
-
借中文思維,通透你的英語單詞
借中文思維,是指把你正在接觸的內容和其他背景下已經學過的知識產生聯動,從而讓你更徹底地理解英語單詞的組合意義。類比是我們學習英語,乃至任何一種知識所必須的學習策略。我在講解英語單詞的時候,也會用到類比的思路。參與類比的知識正是我們的漢字。為什麼我們能夠記住漢字的樣式?我們給孩子教漢字的時候,從來沒有一筆一划地說著筆畫來教字,然後孩子就學會了。
-
你有用漢字標註英語單詞發音的經驗嗎?
本來我是想寫一寫有關於英語裡複合詞的由來的東西的,但是無意間找到了這麼一張圖,霎時間笑得人仰馬翻,遂改變寫作主題,寫一寫關於這張圖的東西——用漢字標註英語單詞發音的不科學之處。先來看看這張圖吧。用漢字標註英語單詞的發音嗯,真是既形象又生動,我的腦海中瞬間就出現了某種不可描述的畫面。可這個標註就是不太準確,甚至具有很大的誤導性。
-
「造字狂魔」武則天,一生造了多少個漢字?
據不完全統計,武則天一生流傳下來的新造字,能統計到的就有20個。但是我們至今流傳下來的,則只有一個「曌」字,其他的字甚至沒有被列入漢語字典當中。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武則天造的其他漢字。
-
小學生用漢字給英語單詞注音,看到密密麻麻的標註,老師都笑了
英語,是很多人學生時代的噩夢。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大多數人沒有相應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因為英語的發音了。因為英語發音與漢語發音有很多不同,而學生們又要在漢語語言環境中學習英語,所以大部分人在學校學到的就都是中式英語了,尤其是在發音方面。
-
為了翻譯英語,中國人改造了這個沒有實際意義的漢字
在眾多的漢字中間,有這樣一個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日常交流還經常用到它。這樣一個字在漢語中卻沒有實際的意義,但是,當我們用這個字來翻譯英語時卻改造了它,並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中國人還把「吧」字的「象聲」作用用在英語翻譯上。英文單詞「bar」,就被音譯成「吧」。「bar」這個英文單詞意義很多。其中一個,是指「提供啤酒和其他酒精飲料服務的地方」。中文把它譯成「酒吧」。在「酒吧」這個詞中,這個表現了「bar」的內涵的「酒」字不得不加上。不像「coffee」,只要音譯成「咖啡」即可。只靠音把「bar」譯成「吧」,十分費解。
-
有趣又高級的漢字——華人的驕傲
現在世界上的文字無非兩種:表音文字,比如英語;表意文字,現在只有唯一的漢語。常用漢字3000—5000個,這點兒漢字能組合出的詞句已經是天文數字了。假如你學習還算努力,掌握個一萬兩萬的漢字,那你就是大牛了!表音文字就不同了。你看見一個英語單詞,可以讀出來(發音),但你可能不知道意思。英語中,只要有一個新事物出現,就要新造一個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