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之間的區別以及它們所擔任的角色

2020-12-14 餘音提琴

小提琴

小提琴在弦樂器組中體積最小,音域最高,它的表現力格外豐富多樣。在演奏技術方面,小提琴在全樂隊中也最靈活,它適於演奏任何速度和形式的樂句,包括帶有和弦式進行的樂句。因此,小提琴在樂隊中總是起著主導的作用,它可以稱為交響樂隊的"心臟"。在樂隊中小提琴演奏者一般有二十二人到四十二人不等。從十八世紀開始,小提琴便習慣於劃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兩部。第一小提琴多半演奏樂曲的主要旋律,第二小提琴有時也同第一小提琴演奏同樣的旋律型,即同第一小提琴齊奏或者保持比第一小提琴低八度、低三度或者低六度的旋律進行。

  因此,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一般都排在舞臺的左方,第二小提琴列在第一小提琴的後面;但也有把小提琴聲部全部排在舞臺前列的情況,即把第一小提琴排在指揮的左邊、而把第二小提琴排在指揮的右邊。因為第二小提琴有時也同弦樂器組的其他弦樂器一起為第一小提琴伴奏,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它的排列位置同其它弦樂器較相靠近,音響也較易融洽在一起。有時候作曲家由於需要造成特殊的效果,還把小提琴細分成更多的聲部,例如華格納的樂劇《萊茵黃金》中甚至把小提琴細分為十二個聲部,但這種情況終究是比較少見的。中提琴的外形同小提琴一樣,但體積稍微大一點。中提琴的聲音稍低,不如小提琴那樣清麗,但它那不大透明的帶點憂鬱色彩的音色,在樂隊中卻也是不可多得的。

中提琴

中提琴進入樂隊後並不是馬上就有機會發揮出與它本身相稱的作用。在巴赫和亨德爾的復調音樂中,中提琴與其它弦樂器同處於平等的地位。但是後來的作曲家並不重視中提琴的這一獨特色彩,僅僅把它作為樂隊的中間聲部或者低聲部來處理。只是在貝多芬和浪漫樂派作曲家的作品中,中提琴才成為一種演奏旋律的樂器。帕格尼尼、柏遼茲和理查施特勞斯還為中提琴寫了一些著名的獨奏聲部和獨奏曲。

  中提琴在樂隊中通常排在大提琴後面斜對著指揮者的地方,人數有八至十二人不等。一般說來,它多半是同其它樂器、特別是同大提琴一起演奏同樣的旋律。

大提琴

大提琴的外形也同小提琴和中提琴近似,但它的體積要大得多,琴箱也比中提琴來得厚。因此,大提琴不可能像小提琴和中提琴那樣放在肩上演奏,它只能豎立在地上,演奏者也只能坐著演奏。大提琴的體積比中提琴大,但是它所用的弓卻比後者要短一些;大提琴的聲音比中提琴低一個八度,但是它的音色卻比後者明亮、深厚。大提琴便於演奏寬廣的歌唱性旋律,同樣也能演奏朗誦式的宣敘調。換句話說,它便於抒發安寧的心境,也能夠體現內心的激動,總的說來,它主要是一種旋律性樂器。

相關焦點

  • 樂器皇后小提琴與大提琴,你知道還有中提琴嗎?
    隨著我們時代的發展,現在學習小提琴好和大提琴的越來越多。走在街上,看見孩子或是青年背著大提琴小提琴行走,變得越來越普通。它們的聲音也是真的柔美動人,好聽的。其實還有中提琴的存在。那麼你對它們了解多少呢?小提琴屬於擦奏弦鳴樂器。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的、用於現代管弦樂隊的弓弦樂器。
  • 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之間有什麼不同?
    小提琴很多人都知道,名氣在所有琴中都是最為出名的一批。那麼,很多人都知道小提琴了對吧,那麼中提琴跟大提琴呢?這兩個我相信知道的人會稍微少一點。那麼,知道小提琴、中提琴跟大提琴之間的區別的有多少呢?很多人都清楚小提琴是什麼,但是很少人知道其他兩樣提前,乍看好像是中提琴跟大提琴是小提琴的放大版,事實上也差不多,畢竟樣子都很像。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小提琴的體型最小,所以一般用樂譜中的高音譜號,音色明亮,其中最為出名的演奏家就是帕格尼尼等人。
  • 怎麼分辨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1.從外形視覺上看:小提琴(Violin)和中提琴(Viola)都是橫把位(夾在脖子上演奏),同規格的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微大一點(近看容易比較出);演奏姿勢都差不多,只是對於演奏員來說,把位(簡單的說就是兩手指在同一音高差之間的距離)小提琴小一點,中提琴大一點。
  • 比起小提琴的悠揚,我更鍾愛大提琴的深沉
    通常,交響樂隊中的弦樂器會有四種,分別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倍大提琴(低音提琴),由這四種弦樂器共同組成弦樂組。一般來說,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地位比較高,在樂曲進行中常常擔任旋律聲部,而中提琴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倍大提琴則用於低音鋪墊與點綴。
  • 在泉州 活躍著一群熱愛小提琴、大提琴的年輕人(組圖)
    琴弓  在樂器的王國中,弦樂器一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弦樂器家族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小提琴和大提琴了。小提琴是表現力最為豐富的樂器之一,它的音域寬廣,音色優美,是最主要的獨奏樂器之一;大提琴的音色渾厚豐滿,表達出來的意境深邃而複雜,擁有獨特的魅力。在泉州,活躍著一群熱愛小提琴、大提琴的年輕人,他們或製作,或演奏,在音樂世界裡釋放自我。­  淵源:原始先民從弓弦的聲音受啟發­  提琴,大致可分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
  • 今朗瑩」小提琴、中提琴獨奏音樂會
    一個小而美的大提琴原創自媒體   指導教師:鄧列奇   >  1.allegro non troppo   小提琴演奏:吳蘊瑩   二、中提琴《幻想曲》             胡梅爾(德)   Fantasy for Viola and Orchestra   中提琴演奏:李楊一朗
  • 你知道提琴家族中的中提琴嗎?原來它才是提琴家族的老大
    想必很多學樂器的朋友都沒有注意到,在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中間還有個中提琴,而小提琴更被稱為樂器之後,卻很少有人知道中提琴,那這個中提琴是怎麼來的呢?在很久以前,它們其實是一家人,這還要從古老的歐洲中世紀說起,其實維奧拉(Viola)這個詞大約出現於16世紀,但這時候的Viola只是作為提琴樂器名的字根,被稱為比較大的中提琴(Viola da gamba),以及比較小的中提琴(Viola da braccio),當然其實它們直接翻譯過來並不是這個意思。
  • 中提琴地位尷尬不上不下,勸大家不要學
    想必大家都知道小提琴和大提琴,那大家聽說過中提琴嗎?通常小提琴是放在肩上演奏,大提琴則是放在地上演奏,那中提琴應該怎樣演奏呢?以及它和小提琴之間的區別在於什麼地方?如果你也有這些問題,那麼下面將為大家進行解答。
  • 露露講大提琴:2種練習大提琴,較好的呼吸方法
    大提琴像小提琴或其他弦樂器家族的成員一樣,有四根弦,大約為四個八度的音域,音高低於中提琴八度(C-G-D-A),樂譜通常使用低音樂譜;有時在高音的範圍內使用中音樂譜。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發音華麗有力,充滿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調暗淡,第三根和第四根(G和C)弦深沉響亮,能承受樂隊非常沉重的聲音。
  •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中提琴導師毛新光|音樂王國中的隱士
    ,在弦樂聲部中經常被認為是比較「模糊」的聲部,它們較少的旋律,又形似小提琴,總會引起人們的誤解。曾任職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2000年開始擔任中國愛樂樂團中提琴副首席。毛新光老師:中提琴是一種弓弦樂器,古中提琴是中提琴的前身,它的外表與小提琴十分相似,只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小提琴身高約六十公分),而它的弓則比小提琴的弓略長也略重,共鳴音箱也比小提琴的大。中提琴音高比小提琴低五度,而比大提琴高八度。現在我們大部分人所拉的中提琴沒有固定的尺寸,是根據使用者的體型和喜好而定的。
  • ...中提琴David Aaron Carpenter演繹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德國《世界報》稱他是「中提琴界最重要的新星」,《留聲機》雜誌更認為他是一個藝術性有「高度保證並具有催眠般魅力」的演奏家。David Aaron Carpenter,1986年出生於紐約的音樂家庭,6歲學習小提琴,12歲開始接觸中提琴,曾經向祖克曼、巴什梅特、今井信子等前輩學習,2006年獲得華爾特-瑙姆堡中提琴比賽首獎,2010年得到艾維-費雪事業獎助金
  • 曹氏提琴 | 中提琴青年演奏家
    除了本身的尺寸不定,直接影響了演奏的技術,音域又夾在大小提琴之間,而最致命的是由十七世紀開始,最重要及最普遍的室內樂合奏,乃是由兩把小提琴配一把大提琴的三重奏鳴曲,中提琴因無用武之地,漸漸的差不多被作曲家們完全遺忘了,偶爾被採用,也不過是陪襯及加重低音部或填補和聲而已。
  • 露露講大提琴:關於大提琴保養,須知曉的2個要點
    我是善解人意,兢兢業業又能言善辯的小編露露,一個大提琴狂熱者,會經常性的和大家探討關於大提琴的一切,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大提琴保養,須知曉的2個要點。大提琴、鋼琴和小提琴被稱為三大西方獨奏樂器,被譽為「樂器王子」。大提琴以其溫暖而豐富的音色而聞名,它可以扮演各種角色:有時它會加入低音陣營,低聲發出沉重的嘆息。有時中間兩根弦在節奏中起著關鍵作用。整個大提琴組演奏了一首美妙的旋律,使交響樂團中的其他樂器相形見絀。
  • 大提琴,管弦樂隊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提到大提琴,可能人們的映像沒有那麼深,但是不可否認的,大提琴也是現如今管弦樂隊的主角樂器之一,其在管弦樂隊之中擔任著不可缺少的一角。然而,對很多人來說,大提琴在樂隊中都是相對神秘的存在,畢竟大提琴的光芒都會被鋼琴和小提琴這種名氣比大提琴高的樂器所遮掩。
  • 第十音樂季特邀藝術家講座 II——中提琴來了!
    大家見過最多的應該是 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那麼,你心中的中提琴是什麼樣的? 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還有中提琴…….. 大家見過最多的應該是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 為什麼中提琴沒啥知名度?可能是大哥小弟都太有名了……
    來,先來認識一下聽者落淚,聞者傷心的中提琴: 中提琴 (Viola)是一種弓弦樂器,其音域比小提琴低完全五度。音色相較於小提琴、大提琴顯得相對隱晦。平時使用中音譜記號(alto clef)記譜,高音域則使用高音譜記號。在18世紀中葉之前,中提琴只在管弦樂團中使用。之後隨著弦樂四重奏的興盛,成為室內樂中不可或缺的樂器。 看完中提琴的「簡歷」,覺得說還好啊,為什麼大家對中提琴的「惡意」那麼那麼那麼大呢?
  • 對大提琴琴碼的探索
    最近我對提琴琴碼進行了些探索性試驗,把各項試驗中獲得的的感覺結果記錄寫成《琴碼的探索》貼在「小提琴製作、選購、維修」專欄上供同是愛好者的琴友們對照自己的提琴作個參考,現摘錄大提琴部分貼在此,歡迎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小提琴、中提琴部分對大提琴也很有啟發意義。
  • 泰勒曼:「救活」了中提琴的「聖樂之父」
    他流傳最廣的是那部《G大調中提琴協奏曲》。 中提琴比小提琴低五度,高大提琴八度,一直是弦樂隊伍裡和聲的替補角色,聲音有些近似鼻音的效果。有一段時間,我痴迷中提琴的音色,覺得它「豐腴而飽滿」,而且還帶點「歌唱性的嗚咽」。如果說小提琴與大提琴的音色分別適合黎明與黑夜的話,中提琴則適合下午,像一重暖光。聽過泰勒曼此曲的多個版本,當初拿索斯公司推出的版本音色十分乾淨,充滿欲言又止的魅力。
  • 測評丨大提琴,一款被體型耽誤的弦樂器
    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進入美國Grand Lansing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副首席,同時考入Flint交響樂團、Midland交響樂團、Kalamazoo交響樂團、洛杉磯聯合交響樂團以及上海愛樂樂團擔任大提琴首席。
  • 中提琴的發展和由來
    中提琴的發展歷史和「提琴」家族其他成員的發展密切相關。事實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都起源於一種叫做維奧拉(Viola)的弓形的樂器,這也是中提琴的英文名字Viola的由來。變成了由兩隻小提琴,一支中提琴和一隻大提琴,男高音中提琴有種被邊緣化的感覺,大提琴在低音區和男高音區同時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