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小禾 通訊員 榮方 秦帥 威海報導
威海市2020年度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示範項目堅持以人為本、精準服務,科學評估貧困群眾服務需求,分類制定個性化扶貧服務方案,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案服務,助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實施農村特殊困難老年人社會工作服務項目,重點為特困老年人和空巢、失獨、病殘、失能老年人開展生活照護、社會參與、生命關懷、精神慰藉等服務。
威海市助力社工服務中心——「暖心接力」貧困村特困老人服務項目
威海市助力社工服務中心「暖心接力」老人服務項目,是承接威海市民政局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項目。該項目旨在幫助老年人解決因為年老而出現的問題,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支持性服務,從而提升老人生活品質及精神品質。
項目連結社會資源,搭建支持網絡,提升老年人社會能力,開展老年社會救助,努力讓老年人融入社會,提高服務對象的參與意識和能力。
項目開展以來,助力公益對接經區橋頭鎮所前泊村委,確定幫扶對象30人,並開展活動6次,通過連結社會資源,調動社區志願者參與到脫貧工作中,同時,連結學校,邀請學生參加到志願活動中,不但讓孩子體驗到助老服務的志願精神,也學習到敬老愛老的中華優秀品質。另外,通過活動調動被幫助對象的主觀積極性,發揮自己的餘熱,把自己多年的種植經驗傳遞給小學生,從而讓被助者提高自己的精神意識,積極參與到志願服務中。通過「我的故事」活動,讓老年人講敘自己的故事或經歷,把優秀的家風和傳統,傳遞給下一代,帶動正能量的傳播。
威海春華殘障康復服務中心——春華「聚愛鄉村」助老助困服務項目
在威海市初村鎮北店子村有一對殘疾兄弟,他們分別是34歲的石得志和30歲的石得傑,先天腦癱導致不能直立行走、生活不能自理、不停流口水,其父母身體非常不好,生活條件非常困難。威海春華殘障康復服務中心的社工師、康復師和志願者每周入戶服務一次,主要包括運動康復訓練、心理健康疏導、精神慰藉、家政服務等,在為兄弟倆服務結束後,康復師還為其父母提供康復服務和心理健康疏導。通過10餘次的入戶服務,兄弟倆流口水問題逐漸好轉,次數變少、量變小;兄弟倆從最初的目光呆滯到現在看到我們入戶時笑臉相迎;其父母也從原來的絕望看到了希望,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下一步,中心將繼續用專業和愛去服務每一位需要幫扶的困難家庭和老年人,幫助他們擺脫身體、心理、生活以及社會適應層面的困境,幫助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社會的溫暖,保持愉悅的心情,健康快樂的生活。
威海融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日落桑榆散餘光」農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身心共養項目
「日落桑榆散餘光」農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身心共養項目」是威海融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接的農村特殊困難老年人社會工作服務類項目,項目目標涵蓋了對服務對象進行「科學養生、健康養心」的日常入戶走訪、村莊低齡老年志願者隊伍建設、《美麗鄉村王家夼》手冊編寫等服務內容。在項目進展過程中,融沃社工依據項目目標,設計科學有序、紮實有效、推進有力的各種措施,確保項目順利開展。
在初期走訪過程中,融沃社工將服務對象按不同標準劃分為: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可自理老人和不可自理老人、健康老人和多病老人、樂觀老人和悲觀老人等多種類型,並為每位服務對象設計了人手一冊的服務手冊檔案。在入戶走訪前,與老年志願者提前「備好課」,入戶走訪後,用最短的時間取得服務對象的信任並建立健康向上的服務關係。普及科學養生知識,提升服務對象的科學認知理念,教授一些簡單的養生方法,預防老年痴呆等情況的發生。在此基礎上,關注服務對象的心理動態變化,鼓勵和協助挖掘服務對象的作用和價值,講講村落發展和自己的故事,收集《美麗鄉村王家夼》一手資料。
7月12日,融沃社工和老年志願者冒雨進行入戶走訪,此次走訪不僅提供了養生、養心的服務,更是關注了服務對象的生活環境,對用水、用電、用氣等方面進行了重點排查,共排查處理6處安全隱患。7月26日,正直中伏第一天,融沃社工和老年志願者在走訪過程中,重點普及了關於中伏的養生常識、食譜、運動方法、心態調整小技巧等內容,讓服務對象切實感受到服務的人性化和實用性。
威海市諾和悅然公益服務中心——「從心出發,用行助困」關愛特困老年人服務項目
威海市諾和悅然公益服務中心「從心出發,用行助困」關愛特困老年人服務項目自立項至今已經開展7場活動,該項目以「從心出發」和「用行助困 」為服務理念,聚焦因身體殘疾或家庭困難及失獨等因素給老年人造成的自卑、認命心理等問題,以正能量引導陪伴為基礎,進一步開展活動豐富老年人們精神生活,從而達到培養其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在服務走訪過程中發現,前雙島村民李繼華阿姨,今年72歲,中年喪偶,晚年喪女,終日孤單憂傷自卑,中心重點為她提供親情陪伴,從開始的陌生拒絕,到現在的翹首以盼,暖心行動正慢慢融化李阿姨的心,阿姨喜歡孩子,但卻看不到自己的外甥,經常在門口坐著看別人家的孩子傷感,適逢暑假,我們招募小小愛心志願者,上門陪伴她。
「用行助困」特殊對待了一名困難老人陳學義大叔,今年88歲,中年喪偶,膝下無子,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中心安排專人經常送去食品營養品,生活用品。今年雨水豐盈蚊蟲猖獗,陳大叔家環境不好,太多蚊子,中心為他送去驅蚊劑、蚊香,又給他安裝了防蚊紗門帘,大叔難掩激動地說,這房子蓋了三十多年,都沒有個紗門,沒想到你們這麼貼心。
通過節日慰問,平日走訪,物質幫扶,親情陪伴,諾和悅然公益服務中心的「從心出發,用行助困」關愛特困老年人服務項目用專業社工的理念、實實在在關心著這些困難老人,為紮實推進精準扶貧脫貧貢獻一份力量。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社會工作協會——馬石泊村「健康·護航」長者增能項目
威海市初村鎮馬石泊村老年人口眾多,其中貧困戶24戶,合計32人。老年人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只有微薄的社保收入養老和打零工來增加收入。身體功能的老化、各種慢性疾病和經濟來源單一,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同時老年服務供給匱乏,生活方式單一,醫保健和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社會工作協會針對馬石泊村24戶弱勢長者的需求,通過個案、小組、社區服務等專業手段,提升長者的生活幸福感。篩選10戶獨居老年家庭制定個別化支持計劃,連結志願者提供陪伴、文藝演出豐富精神生活;通過防跌倒等知識講堂以及學習娛樂等活動,促進老年人間的互動和連結;挖掘社區骨幹力量,提供能力建設、探訪技巧等培訓,培育社區老年社會組織。
目前,社工已組織志願者為老人們每月2次提供鄰裡陪伴、心理疏壓與「相聚食客」送餐服務,連結「海之韻」藝術團等公益夥伴為村民提供文藝表演、健康問診等服務,直接受益人數150餘人。接下來協會將打造弱勢長者知識課堂,培養社區骨幹。針對社區老年人養生、精神層面的需求,擴大其社會支持網絡,挖掘中老年志願者資源,加強助老型社區社會組織的培育力度。
榮成市燕語春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春風助老」頭甲村高齡獨居老人安享項目
榮成市燕語春風社工服務中心的「春風助老」頭甲村高齡獨居老人安享項目是承接威海市2020年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公益創投項目。蔭子鎮頭甲村,遠離鎮街,位於偏遠山溝,出行非常不方便。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佔全村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其中78歲以上的特困老人和高齡老人35名,五保、獨居、行動困難的高齡老人佔到24名,他們的出行、就餐、陪伴等情況常因子女或鄰裡的忙碌或疏離而變得異常困難。生理上的功能退化、心理上的無用感增強、人際交往上的支持網絡變動,諸多問題的出現,既降低了老人的生活質量,也給子女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困擾,尤其五保和獨居老人的窘境,導致了鄰裡之間的疏離與異樣對待,這對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很大傷害。通過「老還童」、「伴您行」、「談古今」、「傳非遺」、「絲縷義剪」、「親情灶臺」、「鄰裡情」等系列服務,解決老人在出行、就餐、陪伴等方面的問題,同時發揚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充分探索老年人的優點與積極想法,協助老人挖掘自我潛能,增強自信心,給予老人更多的關愛和耐心,讓老人感受到溫暖和尊重。
從服務對象的遴選到熟悉,再到建立服務關係,讓老人與社工和志願者們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現在的期盼,每次到村裡活動,老人們都非常高興,社工和志願者們從老人居家環境的清理,到飲食習慣的改變再到健康狀況的巡查與指導,給予了老人們更多的關愛,陪伴與溫暖,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層次,發掘了老人的紅色經典,讓老人回顧輝煌歷程,再燃生命價值。社工和志願者們的陪伴,潛移默化地感染著老人的子女們,對他們的孝老敬親意識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讓鄰裡之間的情感得到升華,進一步促進了村裡的和諧家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