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設計,整體把握知識本質

2020-12-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聚焦深度學習·初中數學

課程改革十多年來,課程改革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一線教師希望能夠在自己的教學中很好地實現課程的理念與目標,而深度學習項目的理念和目標恰好使教師們找到兩者的契合點。初中數學深度學習項目相關專家提出,以單元教學設計和實施為抓手,通過整體把握數學課程核心內容、突出數學內容本質和聯繫的教學設計,加強學生學習的實踐和體驗過程,才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真正理解、遷移和應用,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應該說,深度學習既是一種教學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方式。它為我們引領學生開展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基於單元開展數學深度學習的意義

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實施深度學習,是以提高學生綜合的數學素養為目標,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深刻的理解與整體把握,掌握所學內容的本質;體驗學習相關內容過程中運用的學習方法與策略;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數學價值觀。

為了實現這樣的學習目標,項目組提出了以突出核心內容、體現整體設計的單元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方案,以單元設計為主要抓手,推進深度學習的開展和實施。整體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和知識間的聯繫,體會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實現深度學習的根本要求。

初中數學學科的單元有幾種類型和形式,怎樣進行數學單元教學設計?單元教學設計與以往的教學設計有什麼不同?這些問題是開展基於單元教學設計實現深度學習時需要回答的問題,也是實驗區一線教師十分關心的問題。

初中數學單元的類型與單元教學設計

對單元的認識與理解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次。有人提出「大單元」「中單元」「小單元」的概念,主要是從選擇核心內容的範圍大小來確定的。初中數學深度學習中的「單元」一般是指初中數學課程領域一個核心內容的單元。章節作為「教材單元」是學科教材編寫的基本單位,主要是以客觀的學科核心內容為依據來設計的。因此,初中數學教材中的「章」是我們單元教學設計中最為常見的單元,可以視為中單元。但「教材單元」不是唯一的編排呈現形式,「教材單元」間存在一些必然的、邏輯上的聯繫,根據需要可以將它們適當地分解與整合,以體現知識的整體性、體現內容內在的思想方法,為學生整體把握知識、提升素養提供平臺。根據教學內容在結構上的聯繫等重新組合的「大單元」是基於教學需求層面的考慮,也賦予了「單元」更深刻的意義,更好地融入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創造性思考和整合。

例如,圍繞「方程」這個核心內容,將初中所有的有關方程的內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整體來看待,從初中方程的定位、目標以及方程本身的本質要求角度,進行整體的設計,這就體現了「大單元」的概念。這對教師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有理數的運算、一元二次方程等就是完整的自然章節(中單元);而圖形相似中的圖形位似也可以作為一個單元,三角形全等條件(基本事實)的探究內容也可以作為一個單元(小單元),進行整體設計實施。

對單元概念認識的另一個角度是單元的內容。除了以數學核心內容為主要形式的單元外,還有其他形式和內容的單元,如方法類和問題類單元,等等。因此,初中數學單元教學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以重要的數學核心內容為主進行組織的核心內容類單元;

第二,以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知識之間的關係架構等進行組織的方法類單元;

第三,以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主的問題類單元。

第一類單元就是前面提到的以核心內容為主的單元形式。

對於第二類單元,可以考慮在學生學習了一部分知識和內容後,教師以知識學習的方法為主線進行系統設計形成單元,也可以通過建構知識之間的聯繫為主題設計單元,如平行四邊形及特殊平行四邊形內容學習之後將知識聯繫進行構架,使得學生能夠整體把握;或者是對某一數學(思想)方法的研究與學習作為單元,如,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後以三元一次方程組為內容載體,以消元轉化方法為主進行單元設計。

對於第三類單元,可以是基於知識積累之上的綜合問題的解決,其中的問題可以是學生生活與社會生活(購物、手機話費等)的問題,也可以是其他學科領域(如物理、生物、科學)的問題。如二次函數學習過程中,極值問題的解決,體現的是建模的過程和模型思想。這類單元的內容還可以是數學自身的具有挑戰性的、綜合性的問題,如,學生對圖形證明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掌握之後,可以進行綜合的圖形性質探究和證明以及綜合單元設計。主題的選擇應根據學生學科知識和生活經歷的積累而確定。數學課程中的「綜合與實踐」也是這種類型單元教學的重要資源。

單元教學設計的基本過程、環節

根據單元教學的內涵和目標要求,我們將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的過程歸納為以下五個環節。

確定單元內容

單元內容的確定需要教師在分析、理解數學課程的核心內容、重要思想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學習的特點和需要,在適當的教學進程中,選擇不同類型的單元進行教學設計,從而通過單元教學設計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實現數學的深度學習。

例如,在學習了統計的所有知識內容之後,北京的章巍教師希望能夠用一個有學生參與的活動將統計的內容、思想、方法等進行綜合性的梳理和提升,所以確定了「『紅包』裡的數學」這樣的單元標題,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以實現綜合複習梳理知識、提升對統計內容本質理解的目的。

分析教學要素

與一般教學設計類似,在制定教學目標之前,我們要進行教學要素的分析,這是編制單元教學目標的依據,也是單元教學設計的重點環節。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的教學要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單元內容的學科分析、單元內容的課程標準分析、教材分析、學情分析、重難點分析、教學方式分析。

對於「『紅包』裡的數學」這個單元的教學設計而言,分析統計內容的地位、意義,抓住「數據分析觀念」這個核心概念和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了解學生在統計內容學習中容易掌握知識點和不易建立統計意識和觀念等現實問題,來進行本單元的目標設計和活動安排。

設計單元教學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應當在整體分析單元內容和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確定。特別是要注重挖掘單元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本質與核心素養。設計單元教學目標包括兩個維度: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要明確單元教學的核心目標和各課時教學目標的分解和具體化。

設計單元教學流程和活動

單元教學活動的設計,首先要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所選的單元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分析單元核心內容的關鍵點、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繫,依此對單元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設計合理的、能體現內容本質、指向單元目標的問題情境、學習任務和活動內容。例如,在「『紅包』裡的數學」單元設計中,有如下的活動設計:

在當今大數據的背景下,統計意識作為公民的基本素養,顯得日益重要。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也使背景注入了鮮活的時代氣息。

老師:大家發過紅包嗎?你在春節期間發了多少錢的紅包呢?我們來做個調查吧。(為即時獲得數據,可以使用「問卷星」將以上問題製作成問卷,並推送到師生的班級微信群裡)

調查問題:查閱一下,你春節期間發出紅包的錢數。

評價、反思與修改

單元教學評價要注重從整體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而不是局部地、孤立地評價學生。因此,在設計單元教學評價時,要注重單元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尤其是對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數學思維過程、思維水平的評價,對知識內容整體的、深入的理解與把握,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體會程度等。

單元教學設計與一般的教學設計不同之處在於它的整體性、深刻性、發展性。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的整體性主要表現在:知識內容的整體性;教學安排的整體性;對學生認知把握的整體性。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的深刻性體現在對課程內容理解的深刻性;促進學生學習理解的深刻性。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的發展性主要體現在兩個階段:在教學設計的實施過程中;在教學設計實施之後。(作者系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初中數學學科組組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10日第11版 

相關焦點

  • 立足單元整體設計,凸顯英語教學實效
    包老師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展開講座,並結合具體的課例進行指導,尤其在講解具體課例時,從教學目標的設定開始進行單元整體設計的分析,很具有操作性。從聽說讀寫技能出發,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實現分解在各個課型中,確實受益匪淺。
  • 不斷迭代的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新常規》明確指出,語文學科要以單元整體教學的思路組織教學,「依據教材編排,綜合考量各文體之間、各教學內容(如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等)之間的關係,確定單元教學內容;把握各文體的教學價值,採用相應教學策略,選擇不同課型教學;立足單元內容,補充相關課外資源,做到課內外融通」。 前統編教材時代,主要是個體嘗試探索單元整合。為什麼要單元整體教學?
  • 抓住數學本質 整體把握課程
    數學教學中不僅關注如何幫助學生學會知識、技能、思想、方法,更關注如何引導學生會學習、會思考、會應用,這是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的基本保證。如何凝練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中國課程發展經歷了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從能力立意到素養立意的過程。數學課程體現得尤為明顯。
  • 成長進行時|第一百六十四期• 陳佳娜--全面把握數的內涵,整體建構數的概念
    全面把握數的內涵,整體建構數的概念——《千以內數的認識》理論分析  三年級數學組在張衝組長和溫傳美組長的帶領下,一直研心於課標,匠心於課堂,力爭讓每一節數學課程都「削枝強幹,返璞歸真,突出本質」。  「數概念」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貫穿始終,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市教科院組織新學年首次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展示...
    面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需求,實施指向核心素養培育的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路徑,而單元整體教學的前提,是做好單元整體教學設計。9月25日,市教科院組織了全市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展示交流活動,深入推進全市小學數學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 聚焦核心素養,共話學科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
    於洪玲以當今碎片化教學和程序化教學的問題為思考,緊扣單元教學、語篇、主題的概念界定和主題意義探究引領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系統關鍵要素進行詳細闡述,專業性、層次性與趣味性兼備的精彩講座讓學員們茅塞頓開。 同時,工作坊輔導員黃湘鋒老師為學員們帶來了題為「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講座。
  • 「瞻」前「顧」後,整體設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整體解讀+目標細化+教學建議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第一,了解課文內容,創造性地複述故事;第二,提取主要信息,縮寫故事。創造性地複述故事是閱讀方面的要求,而縮寫故事則是寫作方面的要求。統編教材十分重視單元編排的整體性,每個單元內在都是一個有機體,蘊含著豐富的關聯性。那麼,如何在關照這種關聯性的同時,進行本單元的整體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對此單元進行的粗淺設計,是長沙統編教材研習營中小組合作智慧的結晶。
  • 初中數學幾何部分整體性教學設計
    學生學習的實質是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繫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數學是一個邏輯嚴密的整體。因此,數學教學應進行整體性教學設計。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成分難以在單個的知識點上表現出來,它往往隱藏在知識體系、知識結構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應著眼於知識結構的教學,這樣才有利於素養的生成、發育和成長,教學設計要從一個知識點或課時轉變為整體性教學設計。
  • 大概念統攝下的單元教學設計:知識轉化為能力素養的重要途徑
    摘要學科大概念是指向具體學科知識背後的更為本質、更為核心的概念或思想,它建立了不同的學科知識間的縱橫聯繫。01、有意義的單元教學設計需要圍繞大概念進行單元教學被關注的原因是「以課時為單位的教學導致知識碎片化」。
  • 三年級英語第一單元學習內容整體分析和設計思路
    一、單元內容整體分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PEP三年級下冊Unit1Welcome back to school,本單元學習的主題是關於初次見面向別人介紹自己和他人,主情景圖通過新學年開學師生們見面的情景呈現本單元要學習的核心句型和詞彙。
  • 新學期 | 一線英語老師的困惑:到底怎樣才能做到有效的單元整體教學?
    教師備課活動討論的內容主要是以單元的教學內容,尤以語言點為主。但是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們從單元視角思考單元目標的僅有26%。 老師們雖然知道「單元文本分析」「重難點把握」「單元目標確定」「課時劃分」「課時目標」「課時教學活動設計」「作業與評價」等單元備課要素,但是對於如何有效開展單元備課,教師們普遍存在困惑。那麼應該如何進行單元整體備課呢?
  • 【江小 教研】優化單元整體設計 關注單元目標與教學過程的一致性
    袁老師指出,在優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這一階段,教師要關注單元教學目標設置的適切性,緊扣課標和教學基本要求;同時關注單元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及課後作業的一致性。在語音教學環節需將單詞融於句型與文本,落實單元整體性;關注多元資源的整合和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在情感體驗方面,要從學生角度出發,且緊扣單元主題。從教學設計著手,多思考、多推敲,不斷地優化自己的教學,提升教學品質。
  • 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
    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教學設計是以數學核心內容為線索,選擇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在對學習內容進行整體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單元學習目標,進行單元教學設計。一般需要對學習內容的數學本質進行分析,對教材內容進行整體分析和適當重組。
  • 樹立單元整體教學意識 努力構建教學評一致的語文課堂——重慶市第11屆小學語文優質課競賽(閱讀)評課稿
    怎樣去達成單元整體教學?賽課前五分鐘單元導讀微課,意在理清單元內部邏輯,用兒童化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單元預覽,對內容和方法的層面對單元有整體了解;賽課中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理念貫穿了教學全過程,參賽教師能站在全冊教材、本冊教材、本單元教材的整體去觀照本課時的教學,教學目標的制定比過去更為精準。從教材的縱向關聯中尋找準確的課時目標。
  • 英語教學中的單元設計策略與實施思考——小學部英語組教研活動
    首先,劉天華老師指出,如何確保以精煉的教學內容推進沉穩有力的課堂,需要教師真正建立起單元設計的能力。為此,我們需要以教材統整為著眼點,重新審視我們的教學設計,為了「學」設計「教」,從單元的視角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思考與設計。她從單元規劃建議、單元教材教法分析、單元教學目標設計、學生的認知困境及解決措施、單元評價設計、單元資源設計等給大家做了分享。
  • 研訓方案|2021年春季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優化設計與實施研訓課程方案
    小學英語學科單元教學設計是指教師依據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等來認識教材單元功能和話題特點,從單元出發,在課時中有序教學並鞏固詞彙、語法等知識,以語言的運用為目標,帶動語言知識的內化和能力轉化,有效優化學生學習的過程。在提升語言能力的過程中發展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 夏繁軍 張鶴:「整章—單元—課時」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以人教B版第十一章第3單元「空間平行關係」為例
    「總—分」是指整章—單元—課時,主要是內容和目標的分解,「分—綜」是通過課時教學目標的實現,逐級融合併達到單元和整章目標。整章分析主要包括知識邏輯分析和思維方法分析;單元解讀包括內容、目標分析,問題診斷、教學支持條件分析、課時設計,體現為什麼教,教什麼,怎樣教,教的如何。
  • 把握新時代幹部教育培訓的內在屬性與本質要求
    面對新時代,研究幹部教育內容的內在屬性,有助於把握新時代幹部教育培訓內容的本質要求,增強新時代幹部教育培訓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一、政治性與科學性屬性是對象(事物)的性質與對象之間關係的統稱,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表現特徵。任何事物既有本質屬性,也有非本質屬性。
  • 小學英語聚焦「單元整體」
    本報訊(記者史春勇通訊員孫佳)近日,濟南市市中區第二屆品質教育學術節暨濟南市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培訓研討會在濟南市民生大街小學舉行。王珏與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們進行了深度研討與交流,並為大家送上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報告。王珏關於單元整體設計的深度引領,帶給參與教研的老師們滿滿的收穫與思考。此次會議的舉行推進了市中區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研究,開闊了英語教師們單元整體教學思路,為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教師課程理念與教學方式的轉變提供了精準指導。
  • 單元整合與拓展的學習記錄
    在意義層面,單元整合有學生內在需求的基礎,也順應課改的要求,推進單元整合很有必要。隨後他指出自己理解的單元的概念,並以《表內乘法》單元為例詳細介紹了整合經過。從單元教材整體分析、單元整體目標制定、單元內容分配、課時教學目標四個方面入手進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