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拔管後喉頭水腫致呼吸停止,原因在哪?如何防範?

2020-12-22 護士網

案例:

重症監護室住一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女,59歲,「血腫清除術」後第四天,可遵囑動作,於今日醫生在場的情況下,遵醫囑拔除氣管插管。之前,給予地塞米松10mg靜衝。充分洗淨痰液後給予拔除。

管道拔出後,患者瞬間表現呼吸困難,有喘鳴音,繼而紫紺,呼吸停止,血氧飽和度下降。在場所有人員立即進入搶救狀態。置口咽通氣道,簡易呼吸器加面罩輔助呼吸,加大吸氧流量,通知麻醉科重新置管。

大約兩分鐘後,自主呼吸恢復,氧飽和度升至92%,但仍伴有呼吸不規則及暫停。麻醉科趕到後,再次重置氣管插管。患者自主呼吸漸漸平穩,生命體徵趨於穩定。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著實讓我們緊張忙活了一陣子,幸好病人可以轉危為安,這才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氣管插管拔除後出現喉頭水腫的情況在工作中也遇到過,但不多見。那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哪裡?拔除的時候如何預防,事先應做好哪些準備呢?

點評:

氣管插管屬於救命的通道,它的拔除時機需要專業醫生的專業判斷,需要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

拔管的指徵:通俗的講就是氣管插管的指徵已經不存在了,就可考慮拔管了。拔管前做好充分評估,如病人意識清醒,可遵囑動作,吞咽及咳嗽反射存在,拔除後具有呼吸道清潔能力等等。

出現喉頭水腫的原因:

1.氣管插管機械性損傷 :如操作粗暴、導管過粗過硬、氣囊壓力過大損傷氣道黏膜,以及體位不正、插管次數多或插管固定不好,使插管上下活動,均可增加創傷機會,導致喉頭水腫的發生。

2.留置胃管將食物及胃液返流至咽喉部,造成局部刺激。

3.未充分吸痰,導致氣管插管周圍痰液殘留,長時間殘留的分泌物引起呼吸道感染,局部黏膜充血水腫,造成咽喉部狹窄,引起呼吸困難。

4.疾病引起的應激反應,引起毛細血管滲漏綜合症,加上插管刺激血管內皮的損傷,使滲透壓發生改變,液體聚集在黏膜組織相對疏鬆的喉部,從而引起水腫。

5.留置過程中,氣囊壓力過大或者意外脫管造成創傷機會的增多。

6.拔管時未充分抽空氣囊,造成聲帶損傷。

預防:

1.插管時要有專業培訓過的醫生操作,爭取一次成功。插管過程動作輕柔,不暴力送管。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合適型號的導管。情況允許,減少使用管芯。

2.鼻飼流質時,要抬高床頭,緩慢推進。避免在進食後30分鐘內吸痰,防止食物返流至咽喉部。

3.置管期間,做好氣管插管的護理。定時翻身扣背,霧化吸入。及時吸痰,吸痰要充分到位,保證將氣管插管內的痰液充分吸淨。吸痰過程動作輕柔,避免反覆插入吸痰管道。每日兩次做好口腔護理,以免引起口腔感染。

4.預防黏膜水腫藥物的應用,定時定點按規定給藥。

5.有條件者,定期測量氣囊壓力,防止壓力過大造成黏膜損傷。

6.妥善固定氣管插管,防止導管上下移動對黏膜的刺激。翻身時注意保護,防止牽拉、受壓、意外脫出。

7.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聲門下吸引。

8.置管期間,患者的頭部儘量稍向後仰,以減輕插管對咽喉壁的刺激。對煩躁不安者,應應用鎮靜藥物,防止頭頸部自由擺動,造成插管對氣管黏膜的創傷。

8.密切觀察病情,條件允許時,儘早拔除,避免長時間的留管,對留置72小時以上者,應改為鼻插管,減少插管對聲門的壓迫。

9.拔管後及時霧化吸入,一是:可以溼化氣道,二是:可以減輕黏膜水腫。

拔管前的準備:

1.做好心理護理,讓其充分認識拔管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消除恐懼心理,取得配合。

2.備好口咽通氣道及氣管插管所需物品,備好急救物品,必要時備無創呼吸機,以備不時之需。

3.徹底充分吸引氣道分泌物,清除口咽部及鼻咽部的分泌物。在氣囊放氣的同時,利用呼吸機或者簡易呼吸器,經氣管插管給予較大的潮氣量,以期在塌陷的氣囊周圍形成正壓,將瀦留的分泌物衝到口咽部,再給予吸出。以免分泌物誤入肺部及口咽部,形成感染或者窒息。

4.加大吸氧流量,增加體內氧儲備。有呼吸機者可給予純氧幾分鐘,再進行拔管。

拔管時的注意事項:

1.拔管前給予地塞米松10mg靜衝,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懸液為不含滷素的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抑制呼吸道炎症反應,減輕呼吸道高反應性,緩解支氣管痙攣等作用。

2.充分吸痰後,置吸痰管於氣管插管最深處,氣囊放氣,邊拔管邊吸痰,防止痰液存留在口咽部,引起窒息。同時鼓勵患者咳嗽。

3.拔管過程動作輕柔,避免拔除過快,引起對氣管黏膜的損傷。

4.拔出後,立即評估患者氣道是否通暢,是否有喘鳴音及呼吸困難。

拔管後的護理:

拔管後的護理非常關鍵,它關係到患者的預後。拔管後應用毛巾類物品墊起肩部,開放氣道,防止喉頭水腫所致的缺氧。30分鐘後,複查血氣分析,6小時內禁食,防止嗆咳引起呼吸困難。

如果出現嚴重的喉頭水腫,激素治療無效者,應緊急再次重置氣管插管,待病情穩定後行氣管切開術。拔管後早期呼吸道護理對預防併發症意義重大,應鼓勵幫助患者咳嗽咳痰,翻身扣背,霧化吸入。鼓勵患者深呼吸,必要時給予吸痰。

相關焦點

  • 張店區中醫院成功搶救急性喉頭水腫窒息患者
    (記者 荊睿 見習記者 石匯鋮 通訊員 馮繪潔)1月13日, 做完肛周膿腫手術已經一周且恢復良好的65歲賈姓老人突發嚴重的急性喉頭水腫上午10點左右,賈大爺突然出現呼吸憋悶症狀,臨床經驗豐富的肛腸科主任王志國判斷病人為急性喉頭水腫,當即給病人注射大劑量激素以便減輕喉頭水腫。
  • 喉頭水腫能致命?專家提醒:別忽略嗓子疼
    而急性會厭炎,相當於氣管的蓋子發炎了,發炎易造成水腫,水腫後的蓋子蓋上氣管,就會導致窒息死亡。「被診斷會厭炎的人,一般往往是身體比較好、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李長青表示,他們可能只有嗓子疼的症狀,也沒有出現呼吸困難,但是實際上會厭已經水腫。如果這時使勁咳嗽,或者大聲說話,可能會造成突發性會厭腫脹,一下就把氣管蓋蓋上了。
  • 拔管後吞咽困難:需要多學科努力的問題
    在此,我們將討論ICU患者拔管後吞咽困難的相關問題,並概述多學科治療的機會。 拔管後吞咽困難的機制危重病人拔管後吞咽困難的六種機制已被確認:創傷、神經肌肉無力、感覺改變、認知障礙、胃食管反流和呼吸不同步吞咽。插管持續時間與這些機制有關。每種機制都可能單獨導致吞咽困難;然而,吞咽困難的嚴重程度可能涉及多個機制(表1)。
  • 【頭頭是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上呼吸道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回顧與會議共識
    氣道正壓通氣(PAP)可以減少UA水腫的發生,並增加功能殘氣量和肺容量。雖然迄今為止沒有直接證據,但在接受UA手術的患者中,術前應用PAP可降低術後氣道併發症的風險(Q1.2)。尚未發現關於OSA患者行UA手術術前和術後使用PAP的文獻,可能因為PAP失敗正是UA手術的原因。我們建議已經接受PAP治療的患者術前繼續PAP治療(Q1.3)。
  • 醫療糾紛:一例因藥物過敏患者死亡,致醫院賠償90餘萬元的案例
    【摘要】患者詹某因發熱、咽痛到被告x醫院就診,入院診斷為發熱查因,喉頭水腫?。治療當天詹某突然出現呼吸困難、搶救無效死亡。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三十日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醫院未行鑑別診斷,未考慮患者存在藥物過敏致喉頭水腫的可能性,未能及時停用相關藥物。
  • 【頭頭是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上呼吸道手術的圍術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症候群患者有發生與麻醉、術後鎮痛等因素相關併發症的風險,這類患者進行上呼吸道(UA)手術會進一步增加這些風險。風險相關因素包括:(1)麻醉藥物及鎮靜劑的使用降低上呼吸道穩定性及呼吸驅動力;(2)阿片類藥物的鎮靜作用易致呼吸暫停;(3)OSA對心肺功能的損害;(4)解剖異常;(5)術後上呼吸道腫脹。
  • 男子魚刺卡喉致喉頭腫脹 窒息死亡
    日前,杭州一位中年男子張先生魚刺卡喉,睡到半夜因喉頭水腫導致嚴重窒息。雖經多天搶救,依然沒能救回來。生活中,魚刺卡喉時有發生,為什麼張先生碰到的魚刺竟那麼兇險?  凌晨呼吸困難被送醫  凌晨1點,老婆從睡夢中醒來,隱約感覺身旁的老公怪怪的,在喘粗氣。開燈一看,嚇壞了,老公臉色發紫,捂著胸口,口裡喘著粗氣,呼吸很困難。老婆趕緊喊兒子過來,把老公送到了距離家最近的杭州市西溪醫院。  西溪醫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張思泉正在值班,一看張先生的情況,緊急召集醫護力量搶救。
  • 女子在蜂蜜水裡加花粉,喝完臉腫、喉頭水腫...
    為了增強免疫力,官阿姨開始喝蜂蜜水,聽鄰居說在蜂蜜水裡加花粉,口感、功效會更好,晚飯後,她在喝蜂蜜水前,往裡加了滿滿一大勺花粉。沒想到,喝了半個小時左右,官阿姨就出現了面部紅腫,喉部有異物感,聲音嘶啞。家人立即帶她送到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急診科就診。
  • 蕁麻疹累及喉頭可致命 專家教你如何防護
    原標題:蕁麻疹發作 累及喉頭可致命   蕁麻疹、慢性蕁麻疹,在嶺南地區非常多見,據相關統計,大約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發過一次蕁麻疹。蕁麻疹急性發作時,皮膚突然出現風團,伴有劇烈的皮膚瘙癢;慢性蕁麻疹甚至可一天多次發作,而發病原因很難找到,病情反覆發作,纏綿難愈,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 春夏蕁麻疹易高發 常見表現症狀為喉頭水腫等
    原來,武漢的李先生吃了半個芒果後,突然感到胸悶憋氣,暈倒在地,不省人事,送到醫院經過緊急救治後化險為夷。接診醫生說,是由於芒果過敏導致的喉頭水腫,送到醫院時氣管已被堵了大半。  對此,記者諮詢了台州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餘忠義。「這則新聞裡的患者其實是蕁麻疹的症狀,只是恰巧他也對芒果過敏。
  • 【文獻學習】簡單實用的氣管拔管評估方法
    近期,來自法國的 Godet 教授組織了一項單中心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對腦外傷患者氣管拔管的危險因素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一個十分簡單而又實用的評分方法,用於預測此類患者拔管失敗的機率,發表在 2017 年第 1 期 Anesthesiology 雜誌上。
  • 病人水腫的原因這麼多,千萬別遺漏了!
    輕度的心源性水腫可以僅表現踝部有些水腫,重度的病例不僅兩下肢有水腫,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發生,甚至出現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積液。心臟病患者由於心功能障礙,多呈現端坐呼吸,被迫採取坐位或半坐位。因此心源性水腫多出現在兩下肢的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陰囊等處,明顯受體位的影響。
  • 十隻知了下肚 小夥子喉頭突發水腫
    原標題:十隻知了下肚 喉頭突發水腫   10隻油炸知了下肚,突然胸悶憋氣,出現過敏性休克,這已是市第一醫院皮膚科醫生楊凡方半個月碰到的第3例知了過敏病人。   前天晚上10時許,楊凡方值急診夜班時,一個年輕小夥在朋友的攙扶下闖進診室:「醫生,我喘不過來氣。」剛說著就暈倒了。
  • 新生兒有這3個現象可能得了喉頭軟化症!
    什麼是喉頭軟化症喉頭軟化症,又稱軟喉症,係指喉頭上的一個叫做會厭軟骨的軟骨,出生後發育不全導致太軟,因此無法維持整個氣道結構,可能造成氣管狹窄、塌陷。甚至喉部的會厭軟骨會塌陷,寶寶一吸氣就壓住氣道,造成氣流不順,氣流產生亂流時,就會產生喘鳴聲或嘯鳴聲,不管是氣管狹窄或塌陷,都會發生這現象。
  • 新生兒有這3個現象可能得了喉頭軟化症!
    軟喉症主因與體質有關喉頭軟化症跟遺傳沒有絕對關係,主要有三項原因。1、因為新生兒軟骨發育不全、不成熟,跟本身體質有關。3、有些寶寶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胃酸上來造成軟骨水腫、發炎現象,因此造成呼吸有氣聲。
  • 氧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該如何進行機械通氣?
    拔管需要考慮呼吸系統,也需要考慮神經系統,GCS7-9分是拔管失敗的危險因素;8.機械通氣一周後需要再評估,如果拔管失敗或不存在拔管機會,可考慮氣管切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可因各種原因出現呼吸衰竭,比如:肺炎、胸腔積液、ARDS、肺水腫、肺栓塞(深靜脈血栓脫落),而卒中相關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腦卒中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機械通氣是治療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適宜的機械通氣模式有可能會改善預後。
  • 癱瘓11年的植物人被拔管,半天后法院又命令插回去……
    正當人們覺得這個已經轟動幾年的法國「被動」安樂死的標誌性事件——朗貝爾案已經落下帷幕時,反轉又來了……就在Lambert被拔管12小時後,經巴黎上訴法庭裁定,命令院方恢復了他的水和營養供給。聯合國委員會正在審理此案,這一過程可能還要花費數年時間。
  • 血管性水腫怎麼得的又怎麼治呢
    血管性水腫是一種急性的、局限性水腫,是皮下或黏膜下的一種血管反應。其病因與蕁麻疹類似。常表現為突然發生的大片局限性、非凹陷性水腫,呈膚色、淡紅或蒼白,自覺灼熱、刺痛或麻木,很少有癢感。好發於嘴唇、眼瞼和生殖器等皮下組織鬆弛處。如累及胃腸道和上呼吸道,可發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緊迫或窒息等。常始發於幼年,偶爾可發於成年,危險性較大,可因喉頭閉塞而致死。
  • 拔管時血栓會脫落嗎?
    你是否在臨床上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置管後血栓形成,抗凝藥物用多長時間可以拔管?不用抗凝藥物直接拔管,會不會栓子脫落?拔管後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項? 拔管的時機選擇上,多認為在接受一段時間抗凝治療之後再拔管有利於血栓的穩定,從而降低拔管時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的風險。 儘管缺乏臨床證據支持這一觀點,《專家共識》建議在導管相關的深靜脈血栓急性期抗凝治療 2 周后再考慮拔除導管更為安全。
  • 過敏性鼻炎患者如何安然過春
    過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狀表現為:打噴嚏,但這個打噴嚏比感冒更嚴重,每天數次陣發性發作,每次多於3個,多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觸過敏原後立刻發作。流大量清水鼻涕,特別像重感冒,有時可不自覺從鼻孔滴下。鼻塞,間歇或持續,單側或雙側,輕重程度不一。鼻癢,大多數患者鼻內發癢,會搓鼻子,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癢、耳癢和咽癢。黏膜水腫,通過檢查可發現鼻黏膜蒼白、水腫。病程通常超過7天,且反覆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