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58、鏈家、21世紀不動產 中介戰爭硝煙未散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中國企業家

前有行業整合亂戰,後有追兵步步緊逼,盧航如何直面?

位於北京海澱上地的貝殼總部寫字樓內,盧航與彭永東站在了一起。

他們一個是21世紀不動產中國區總裁兼CEO,一個是貝殼找房CEO。合影中的雙方笑意盈盈,對著鏡頭比出大拇指。10月29日,盧航率領高管參觀貝殼總部。微信公眾號「21世紀不動產」在同日發出的推文中稱,雙方進行了坦誠和充分地溝通,雙方表示這樣的溝通將有效地推動未來合作。

雙方均未披露具體的溝通內容,但這樣友好的畫風轉變還是引人遐思。五個月前,58集團CEO姚勁波一呼,眾中介響應,鏈家自此成了中介行業「公敵」。那時候的21世紀不動產(以下簡稱21世紀)位列其中,高管登臺演說,外界眼中其站隊58的意味更為明顯。

站隊?盧航並不這樣想。今年9月底,在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他表現出的態度是「觀望」。「我隨時準備跟你們(貝殼、58)對接,但是你們都打不明白的話,我也不能等著你們,我就往前跑。」盧航說,過去兩年來,21世紀正在「飛速破規模」,本質是做自己的房源聯盟。截至9月中旬,加盟門店數量已從800家擴展到4700家,進駐城市也從原先的二十幾個延伸到110多個。「我的目標,打出2萬個門店來。」

相比於把手言歡的貝殼,讓他感到警惕的,是鏈家旗下的加盟品牌「德佑」。它的身上流著與21世紀一樣的血液,是更直接的競爭對手。這不,盧航立志的熱乎勁兒還沒過,德佑已經緊跟其上。一組公開數據稱,今年前十月,德佑旗下中介門店的加盟數量達到5000家。相比年初計劃的500家,規模翻了整十倍。有消息人士稱,德佑2019年的規模目標為1萬家門店。

貝殼,這個誕生於中國民間最大中介的網際網路產物,正在上演一出瘋狂擴張的收編大戲,盧航沒打算傾力出演。他摸不透貝殼的商業邏輯和信任機制,想跟貝殼談談條件。前有行業整合亂戰,後有追兵步步緊逼,盧航如何直面?既要吸收貝殼的平臺與流量紅利,又要在貝殼的規則框架中進退自如。他能做得成嗎?

潛行擴張

近兩年來,21世紀的區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以每月300-400家門店的加盟速度實現「裂變」。盧航坦言,前段時間直營品牌的瘋狂肆虐,給21世紀帶來很大的好處。加盟理由更為直接。「幹嘛別人來打之後你才想去合作。21世紀是小中介的朋友,要麼咱們團結出來,要不就被那邊給打死了。」

盧航在公司內部推行的「M+」加盟模式,成為21世紀「擴編」過程中的中樞武器。「M+」模式是什麼?該模式以MLS(Multiple Listing Services)即房源公盤機制為基礎,強後臺管控,類直營運營支持。公開資料稱,「M+」的意義是「邁開中介機構之間資源共享的第一步」。

與鏈家品牌的直營模式、易居房友的輕加盟模式不同,21世紀採取的是特許經營的重加盟模式。「特許方式很輕,本質是輸出品牌,然後提供服務跟賦能,所以它等於是一個平臺。這種擴張由投資人買單,不是我們想開就開。」

盧航承認,品控最好的一定是直營,但在急劇波動的國內市場中,直營門店風險過大,作為公司很難承受,內部管理也會碰到障礙。「往遠走,大家可能都不會選擇,把一個直營公司無限擴大。我們觀察到鏈家戰略,8000家後也開始控制經營規模。」

既然做特許,為何要做「重」?盧航解釋,為了保證交易安全與門店之間的合作效率,做重是業務本身的需求。「之前21門店做輕模式,等於是信息小孤島。經過5次改造後,信息共享,現在店面合作成交比是47%,經紀人之間的合作比才將近20%。」21世紀有一本《房源分配規則》,詳細介紹了合作規則。

盧航稱,加盟費的收取跟門店經營效益直接掛鈎,具體表現為約定比例的穩定提成,數字為佣金的8%。盧航說,目前總部直營的城市門店還有十家左右,以「中央廚房」的角色存在。加盟費的收取上,先由所有門店交至該城市或區域的「中央廚房」,再由此劃分一定比例交至總部。

扎入三線城市,讓盧航發現新機會。21世紀由此成為首個開始往三線城市下沉的一線品牌。為什麼敢進軍三線?「這是個意外。」偶然接受三線城市的客戶申請後,盧航發現,三線城市居民跟一二線一樣追求高品質服務,尤其在南方,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跟周邊大城市沒有本質區別。「既然市場很亂也很大,我們是品牌降維打擊,打起來比較容易。」

盧航稱,在現今將近4700家的門店規模中,一二線與三四線城市佔比各為「一半一半」。他估計,將來三四線的發展速度會更快。「我們每籤完一個三線城市,門店籌備期差不多需要四個月。就現在籤了很多,籌備期還沒到。」

瞄準三線城市後,21世紀的擴張速度進一步加快。用他的話講,「基本上一個月幾個城市的速度往前走,今年我們可能會去到一百二、三這樣。」如今21世紀中國入駐規模突破110個城市,是進入城市最多的中介機構。加盟模式下,品牌方對加盟商的監管和約束力偏弱,21世紀是否也有這方面的困惑?

在盧航看來,法律意義上的特許加盟法律體系,就是加盟店獨立擁有和運營,萬一出事責任都是他自己的。但你做品牌,出了事肯定得管。「這事只能慢慢(解決),等整個環境逐漸穩定下來。」比如,資金監管穩定、網籤規範、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不過,在三線城市還是不免會出事,「中間得過一趟這個過程,這個就是你要付的代價」。

2000年,21世紀不動產正式進入中國。此後15年間,21世紀曆經上市與退市風波。現在,盧航沒有再將公司搞上市的衝動了,除非「把業務做得足夠大足夠穩」。「我們是這個行業中第一個跑到上市,又跑一圈回來的,其實這東西還是要看生意本質。公司想在資本上走得更遠,最起碼應該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收入模型,最好能在某種意義上跟市場波動隔開。」

不過,盧航對規模的渴求不僅僅是求生。「每個人都試圖把自己的市場佔率達到所謂的27%以上,這是生存線。40%以上則是戰略優先紅利。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或者是大家幾個公司有沒有可能把房源共享起來。至少他現在誰都不信,「中國的經紀行業還處在戰國時期」。

糾結

盧航說,試圖被改變的人都面臨一個糾結。

「(58和貝殼)你們愛打誰打誰,我只是爭取去跟最好的人合作,爭取我們不站隊不選邊。所以我們在用58同時,我們也從來不說我們以後都不用貝殼,我們反倒不斷跟他談,希望他能夠演化到一個我們接受的方式去介入而已。」

但在這場「戰爭」中,擁有4700門店的21世紀,當然是兩方都在爭取的目標。

儘管貝殼剛誕生時,貝殼和21世紀就有過溝通,但雙方的談判一直不太順利。盧航說,核心分歧有兩點。其一,保持21世紀的獨立性是底線。「比方說,要讓我換成你的系統,我不幹。我的系統跟你去做數據交換,這可以。我要掌握主動權,我先跟你合作,如果真有什麼問題,我一擰水龍頭就能關了。而且我同時跟你能合作,跟搜房跟58也都能合作,這是前提。」

其二,如何劃分平臺與品牌的服務疆界。「應該是我做的事,你不能插手。什麼事確實應該交給公共平臺幹,大家都沒想好,需要磨,甚至在跑的過程中慢慢磨合出來。所以這裡頭就需要鬥爭,又需要大家心都得大一點,要不這事永遠都弄不明白。就是這麼一個過程,大家的糾結就從這來的。」

在盧航看來,貝殼的存在意義在於「一個經紀人的業務合作平臺」,而21世紀「肯定會基於自己的一些特點做一些東西」。比如,針對門店店東、擴張、激勵制度等內部管理問題,以及流量分配規則。「將來所有時髦詞兒一陣風颳過去以後,誰能活誰不能活,還得看門店本身的成長能力。」

盧航說,貝殼承認不見得需要說服所有人。「行業裡頭80個玩家,可能只要有三個四個跟他一起玩,這個事情就成了。」擁有4700家門店加盟的21世紀應該是貝殼的重點「攻關」對象。但盧航覺得,21世紀是服務中小企業的,他特別在意貝殼系統對中小企業老闆的保護規則,「要不一個潮水過來,譁一圈過去,一半人沒了」。也正因此,「不確信我放心,我絕對不開閘」。

「我們一方面公開場合經常去懟貝殼,也不是說它多邪惡。我不相信左暉的本意,是借著機會去滅掉別的兄弟公司,但是有可能誤傷。」比如,眾多分散的「小而美」夫妻老婆店日漸式微,在規模化公司化的市場洗牌中相繼覆滅。

盧航稱,在美國MLS系統中,中介競爭關鍵在服務層面。而中國各品牌間的房源資源都在內部共享,跟外部不共享,那就意味著誰市場率高,誰可能生存;市場率小的,服務再好都會被打死。

盧航覺得,現在貝殼的態度正在軟化。「比如(21世紀提出)系統對接,它就完全接受了。商戶保護等大的原則,他們也都願意開始聊。」在他看來,這個行業一變革,可能就是一牆之隔,推過去就推過去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很痛苦是必然的。「牆推得都已經開始晃了,我自己比較樂觀,早早晚晚大家還是有機會。」

德佑的威脅

盧航對貝殼的不信任感,還源自德佑。

「鏈家也培養自己的品牌,它的德佑也在到處擴,所以我們本身也是很明顯的競爭對手。」同行眼中,德佑是鏈家的親兒子。德佑高管大多源自鏈家體系。貝殼誕生後,也藉由德佑迅速擴充團隊。方法論即以加盟模式「收割」門店,包圍城市,進而以「德佑品牌」入駐貝殼。當然,貝殼也會找當地有一定規模的品牌中介直接入駐。

一度沉寂的德佑自今年以來勢如破竹,截至十月其門店加盟數量已達到5000家,在貝殼的擴張計劃中可謂舉足輕重。德佑的步子邁得這麼大,與貝殼的全國化戰略緊密相關。截止到今年10月底,貝殼進入的城市有95個,MAU(月活躍用戶人數)達到925萬。

不過,盧航稱,貝殼介入某一城市後,與當地中介品牌產生了很多摩擦,「各種矛盾衝突都在發生。」在溫州,還出現貝殼與21世紀員工打架事件。更有不少小中介與加盟商找盧航反映,擔心談判不成「被挖牆腳」。畢竟貝殼的啟動需要大批員工加入,當德佑進入新的城市後,小城市的頭部企業往往感到非常緊張。

「大家對貝殼的技術能力都沒有懷疑,還是信任度不夠。」在盧航的理解中,未來整個行業將會充斥很多中小企業,而這些小老闆是充滿了不安的一群人。「(貝殼、鏈家、德佑)大傢伙隨便來,都能碰,給他們造成傷害,所以他有非常強烈的不安全感。因為他沒見過這個東西,也不知道你到底後面憋的什麼。」

也正因此,「你在服務這幫人的時候,第一是讓他信任,然後再處理問題。」左暉曾說,要將鏈家做成一個生態。盧航覺得,所謂的生態,應該是提供機會給別人。如果貝殼想成功做成一個平臺,上面一定要有不同的中介公司,而不都是它自己百分之百擁有的。「百分百擁有就不叫生態了。」不過,作為鏈家體系的基底,左暉放棄鏈家原來商業模式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有跟沒有各有各的好處。」盧航說,「你有自己的德祐,大家都防著你。這裡頭的平衡就是他自己,他要自己去取捨。」不過,在某鏈家高管的話術中,其對德佑和21世紀關係的言論似乎並不友好。他評價21世紀稱,「只是成千上萬家的小門店換了一塊好看的招牌而已。」彭永東對貝殼的目標是「十個鏈家網」。「在有鏈家的城市,德佑讓這張網更密了,在沒有鏈家的城市,德佑從零開始織網。」該人士稱。

貝殼的擴張帶有侵略性嗎?據自媒體「地產邦」援引某鏈家高管的言論稱,「中小中介當然很願意加盟德佑,因為你越早進駐貝殼,貝殼的流量紅利你就吃得越多。」據其介紹,依據ACN(Agent Coorperat Network,經紀人合作網絡),德佑的跨店成交佔比78%,德佑和貝殼上其他品牌之間的跨品牌成交佔比約為60%。

或許是德佑在擴張與成交數據上的強勢表現,令盧航感受到了危機,才有了10月底的那場會面。據接近鏈家高層人士透露,會談中,盧航願意談入駐,但是有條件的。「就像在貝殼與21世紀系統中間設立一個閘門,如果21世紀想斷掉,就可以斷。」該人士還提及,21世紀可能會將一部分房源先入駐貝殼,自己再另外留一部分房源。

盧航沒有說明「2萬家店」的目標何時實現。接下來,他要思索的,或許是以何種姿態與德佑握手,與貝殼共謀。而貝殼又將如何處理21世紀與德佑之間的競爭關係,目前還未可知。

相關焦點

  • 21世紀不動產「站隊」貝殼 中介市場格局生變
    祁三連 卜曉溪 北京報導「我不好評價流量平臺(類似於58集團)。但我認為,未來中介行業是流量找(真實)的房源,而不是房源找流量,就好像美國一樣。」21世紀中國不動產創始人盧航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當然,盧航這樣的說法58集團是不贊同的。隨著房地產增量時代接近尾聲,以一二線為代表的城市正轉向存量市場。這是一個被視為有著廣闊發展前景的領域。
  • 貝殼找房牽手21世紀不動產 中介合縱連橫硝煙再起?
    蘇州、無錫、常州三地,雙方展開試點 據悉,21世紀不動產與貝殼找房將從蘇州、無錫、常州三個試點城市開始,逐步推進全國業務合作,雙方將實現數據和資源共享,21世紀不動產與入駐貝殼找房的其他經紀品牌,包括德佑、鏈家、住商等實現跨品牌合作。貝殼找房發揮平臺優勢,在基礎設施方面實現標準化,而21世紀不動產作為品牌方則更側重於品牌的獨特價值和多元化發展。
  • 21世紀不動產CEO盧航談貝殼58空戰與加盟之爭
    在39分鐘的對談時間裡,這位局中人揭開了如下問題的謎底:1、鏈家參股10%的背後故事2、58貝殼開戰,21世紀不動產與58會保持怎樣的關係3、下一步會否擁抱鏈家和貝殼4、平臺博弈與站隊如何影響二手房戰局
  • 21世紀不動產加入貝殼 中介行業將進入洗牌期?他在背後笑了
    房產中介行業一直都是魚龍混雜,在外界的眼光看來,中介行業一直都是比較混亂的。有線上的有線下的,加之近年來的趨勢,導致房產中介行業也出現了低谷期。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兩家知名的房產中介宣布合作,那便是21世紀不動產以及貝殼找房。
  • 鏈家被「圍剿」,一個「小貝殼」何以會引發大風浪?
    原來,在12日這一天,在姚勁波的牽頭下,58集團與我愛我家、中原地產、21 世紀不動產等知名地產中介企業聯合舉辦了一個「全行業真房源誓約大會」,卻單單沒有邀請鏈家,並有意無意地用「某一家公司」來嗆聲鏈家。當然,這次針對鏈家的所謂「誓約大會」並非無故而生。
  • 58集團與21世紀不動產實現房源數據系統對接
    人民網北京8月21日電 (伍振國)存量房源的驗真和管理,長期以來始終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重點。記者今日獲悉,網際網路房源發布平臺58集團將與中介企業21世紀不動產實現雙方系統對接,雙方的房源數據將實現雙重核驗、鑑真後,可在58集團旗下3個網際網路平臺發布,並有特別標識註明。
  • 鏈家慘遭圍剿!一個「貝殼」引發的混戰
    貝殼找房兵臨城下,58集團集結各路諸侯「圍剿」鏈家,一場火藥味十足的線上房產平臺前哨戰正在打響。    當天,姚勁波牽頭攢了一個局,58集團與我愛我家、中原地產、21 世紀不動產等行業機構聯合舉辦「全行業真房源誓約大會」,卻唯獨把鏈家排除在外,並用「某一家公司」作為代指,隔空嗆聲鏈家。  交鋒的根源在於,今年4月,鏈家突然上線找房平臺產品「貝殼找房」,還要開放給第三方。這直接動了58旗下58同城和安居客的業務奶酪,中介同行們更是擔心鏈家以此做兼併,對自身產生威脅。
  • 21世紀不動產與58深度合作 中介全行業真房源要來了
    近日,繼21世紀不動產中國區總裁兼CEO盧航披露出首張行業生態路線路圖後,21世紀不動產與58集團的合作邁出實質性的一大步。21世紀不動產旗下房源網站C21在線(C21.com.cn)已與58集團實現系統對接,並在兩方面進行合作。
  • 58與貝殼:平臺和中介的競爭
    ,黎明楷;21世紀不動產副總裁,吳起;萬科物業樸鄰總經理壽永春;麥田房產副總裁吳存勝。而又因為以58為首的中介天團跟鏈家是競爭關係,所以有看客說,這一場大會的主旨是借「真房源」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對鏈家宣戰。那麼,這些中介大佬們是不是真的想跟鏈家「貝殼找房」打一架呢?我不好說。但是中介行業,互有競爭是常事,畢竟市場只有這麼大,而誰都想好好發展。在一線城市房源緊張,所以先天的討好業主。
  • 鏈家的資本局,「箭在弦上」的貝殼這一次能破嗎?
    對鏈家來說,新平臺貝殼既是應對未來對手的防禦之舉,也是一場合縱連橫的實用主義,背後隱藏著延伸公司觸角和重塑行業規則的願景,其野心是藉助資本讓自己成為制定規則並輸出規則的「壟斷者」。在鏈家的構想中,貝殼就像房地產領域的京東、天貓一樣。未來,鏈家會和許多中介一樣,只是貝殼平臺上的品牌之一。
  • 鏈家、貝殼、德佑三大業務合併變局之下,左暉的野心與焦慮共生
    2018年,鏈家集團先是啟動德佑加盟業務,後又成立線上交易平臺貝殼找房,一次次攪動著中介市場的敏感神經。但在快速變革間,關於鏈家的種種爭議也甚囂塵上,「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是否有失公允」、「鏈家是否能成功轉身做線上交易平臺」、「三大平臺如何協同發展」等問題,都在等待鏈家董事長左暉給出一個答案。
  • 「公敵」貝殼:摧毀中介行業,燒錢的革命遊戲
    也就是說,如果貝殼上市失敗,B輪融進來的錢不僅要吐回去,還得賠付利息。B輪存在著對賭,那貝殼根本不具備C輪融資的條件。 所以,上市是必須的選項。這次IPO,囊括貝殼找房平臺、中介服務資產鏈家、德佑以及金融資產貝殼金服等。
  • 「獨夫」貝殼:利益面前 「反貝殼聯盟」不堪一擊
    另外,58愛房的新房業務與世聯行、同策的一手房代理主業存在衝突,難以和諧地走下去。世聯行、同策地產相繼退出後,除去控股公司我愛我家,還為姚勁波撐場的並不多。在此之前,中環地產與21世紀不動產都已經先後倒戈貝殼。因為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還熱衷獨家協議,2018年6月,貝殼找房成立僅僅2個月的時候,房地產服務行業就已經明顯感受到了壓力。
  • 貝殼找房200天連接80個品牌 「新居住」平臺探索有待考驗
    是否入駐貝殼平臺 大房產經紀公司心存疑慮  儘管進駐貝殼的房產中介經紀公司數量在增長,但在平臺上仍然難以看到大型房產中介身影。在大品牌房產經紀公司中,我愛我家、中原地產均明確拒絕加入該平臺。  中原地產的董事局主席施永青放話說:「左暉如果不做鏈家,只做貝殼,我們也可以用他們的平臺。」
  • 貝殼勝利了嗎:十九年打兩條護城河,誰是下一個對手?
    對於房地產中介平臺來說,需要確保房源的真實性,沉澱出品牌信任,從而佔領客戶心智。房地產中介平臺是否能做成功,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它是否能確保房源真實性,並把標準化做到極致。貝殼找房做到了傳統房地產中介沒有做到的,解決了房地產的痛點。貝殼找房的前身是鏈家網,而鏈家是國內最早喊出「真房源」口號的公司。
  • 貝殼找房IPO內憂外患:3年虧超40億 房產電商依舊難走
    「反貝殼聯盟」組建兩年後,21世紀不動產、中環互聯先後倒戈,貝殼找房逐步發展壯大,並踏上了IPO之路。但貝殼找房要改造整個房產交易行業,又談何容易。在外部勁敵之下,高速擴張的連年虧損,內部利益的協調分配,都是貝殼找房接下來要面臨的挑戰。
  • 貝殼找房:假兇猛,真混亂!
    其實,貝殼在2018年轉換重心做平臺起到現在,先後殺出58系圍獵,硬抗中介、客戶惡評,大有饕餮吞併天下的野心。 當時,58集團CEO姚勁波發起真房源誓約大會,跟貝殼展開明面交鋒。姚勁波聯繫了包括我愛我家、中原地產等房產中介品牌,組成圍獵貝殼的聯盟,爆發平臺大戰。很快,左暉針鋒相對發起新居住大會,將超過800的中介品牌方、店東、店長找來慶賀貝殼一周年。
  • 貝殼找房是中介公司嗎?他和鏈家地產到底是什麼關係?
    貝殼找房從2018年開始投放了大量的廣告在我們提及貝殼找房時,免不了會將其和鏈家地產進行關聯,但是,貝殼找房和鏈家地產之間又是何種關係,想必很多網友並不是十分了解,今天筆者就在這裡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兩者的關係
  • 中介風雲:鏈家的破壁之戰
    與動蕩不安的新房市場相比,存量房(二手房)市場同樣混沌未開。虛假房源、黑中介、低價高賣……起步不久的二手房市場充滿了各種「原罪」指責。在這場樓市寒潮中,深圳房產中介中天置業爆發財務危機,總裁攜款潛逃,而彼時北京最大的房產中介中大恒基,甚至僱傭打手強迫交易,最終董事長被判刑。
  • 《2018網際網路房產平臺調查報告》出爐:房源信息真實性貝殼找房排名...
    在行業主要品牌認可度方面,57.05%的受訪者對網際網路房產交易服務平臺的房源信息真實性表示滿意,品牌方面,受訪者對鏈家網、貝殼找房、 21 世紀不動產、安居客、我愛我家APP、 58 同城等全國性主流品牌在房源信息真實性一項滿意度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