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戲政府監管問題研究

2020-12-16 人民論壇網

【摘要】由於我國網路遊戲產業發展尚未成熟,一些網路遊戲產品可能會危害用戶的身心健康。當前,我國在網路遊戲監管方面存在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監管權限不明確、動態化監管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對此,應當在加強政府監管的同時,進一步完善行業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明確政府監管權限的劃分、健全動態性監管體系。

【關鍵詞】網路遊戲 監管機制 監管權限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和龐大的市場空間使我國的遊戲產業發展達到了新高度,網路遊戲產業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目前,我國的網路遊戲產業發展尚未成熟,諸如涉黃涉黑等有悖於產業持續發展的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另外,與其他網絡產品相比,網路遊戲產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用戶一旦自我控制力差,勢必會對網路遊戲成癮,進而危害身心健康。基於此,國家越來越重視對網路遊戲的管理。作為網路遊戲產業發展中重要的監管主體,政府應結合我國網路遊戲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對網路遊戲產業運營中的細節進行嚴格化、規範性監管,以剷除網路遊戲中滋生涉黃涉黑問題的土壤,保障網路遊戲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監管權限不明確、動態化監管機制不健全,是當前亟待破解的三大問題

第一,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網路遊戲產業是新興的文化產業。網路遊戲是一種現代化的大眾娛樂方式,能給人們帶來豐富的精神文化享受,但這種功能實現的前提和基礎是網路遊戲的合法化發展。

目前,我國政府對網路遊戲進行監管的主要法律依據是《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是文化部於2010年6月發布並於2017年11月進行修改補充的法規性文件,主要用來指導政府開展網路遊戲管理工作。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法律對網路遊戲監管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但就整體法律框架而言,除了《辦法》這部有針對性的法規外,仍缺乏專門的法律規範。法律體系的不完善弱化了政府開展網路遊戲監管工作的法律效力,削弱了政府對網路遊戲監管的力度。

第二,監管權限不明確。首先,網路遊戲監管部門權限劃分不清晰。網路遊戲監管通常涉及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所以在監管過程中往往需要多個部門協調配合、聯合執法。監管主體多,往往會造成監管職權的分化,以及監管範圍的重複、交叉。雖然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以及各部門就網絡監管進行了較為明晰的職能分工,但在監管權限和責任的界定方面仍然存在不清晰之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網路遊戲監管的效率和力度。

其次,網路遊戲監管地域界限不明確。網路遊戲產品具有虛擬性、開放性的特徵,其傳播主要通過網際網路實現,而網際網路缺乏明確的地域界限,這就增加了網路遊戲屬地監管的難度。例如,在一些案件的調查過程中,無法準確確定平臺運營的具體位置以及平臺伺服器的放置位置,在確定案件發生地、侵權人、被侵權人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增加了政府監管查處的難度。

第三,動態化監管機制不健全。政府對網路遊戲的監管是一個動態化、持續化的過程。目前,相關部門對網路遊戲的審批主要以經營內容為參考指標,並且缺乏審批通過後的持續性監管,這就出現了重審批輕監管的本末倒置現象,個別地方還出現渾水摸魚的情況。另外,政府對網路遊戲經營主體的監管主要側重於事後監管,即當違法違規問題出現以後再去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易造成監管結果滯後。雖然一些政府部門會通過突擊檢查的方式對一些典型的網路遊戲平臺進行檢查,但這種缺乏常態化的監督機制無法保證監管效果的持續性,與網路遊戲平臺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明確政府監管權限的劃分,健全動態性監管體系

第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是解決網路遊戲政府監管無法可依問題的主要策略,也是規範和引導網路遊戲行業法治化發展的有效方式。針對我國網路遊戲監管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的問題,政府要從法律、法規兩個方面尋求解決之道。首先,政府要針對網路遊戲監管的實際情況適時出臺相關的法規文件,完善政府監管的法律依據。在對網路遊戲進行監管的過程中,通過法規性文件明確網路遊戲參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消除網路遊戲行業發展中的法律死角。同時,各地區的政府部門要結合本地網路遊戲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所轄地區的網路遊戲發展的行政性法規,引導網絡行業的科學發展。其次,立法機關要在總結政府網路遊戲監管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相關的法律,助力政府監管。為了確保政府監管行為具有足夠的法律效力,立法機關要根據網路遊戲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政府監管實踐中出現的法律問題,不斷對原有法律條款進行修訂,從而為政府監管提供清晰、明確、系統的法律指導。

第二,明確政府監管權限的劃分。首先,政府要對網路遊戲監管工作進行全面規劃,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和權限。各部門要圍繞監管目標進行深入論證、細化分解,釐清監管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掌握自身的監管責任。同時,政府要加強對監管任務落實情況的檢查和督導,通過完善的工作績效評價體系對監管人員的行為進行考核,從而使監管人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其次,各級政府要成立網路遊戲監管領導小組,定期組織開展領導小組會議,對網路遊戲發展出現的新問題進行討論,深入分析原因,對監管策略進行整體部署和明確規劃。同時,地方政府的監管部門要配備經驗豐富的人員和先進的監管技術,確保網絡監管的先進性和實效性。最後,政府要完善網路遊戲備案制度,強化監管的地域性分工。備案制度在解決網路遊戲監管地域界限不明確問題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各級政府要不斷完善落實網路遊戲備案制度,及時更新網路遊戲主體運營的相關動態,一旦發現網路遊戲中出現涉黃涉黑類問題,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確定平臺所在屬地。

第三,健全動態性監管體系。政府對網路遊戲的動態化監管策略可以大致劃分為入市監管和運營監管兩個方面。在入市監管方面,政府要加強對網路遊戲運營商市場準入資質的監管。相關部門要認真審核運營商提交的各種材料,並對運營商的誠信經營狀況進行調查,確保進入市場的運營商具備良好的網絡運營素養。在運營監管方面,政府要加強對網路遊戲運營的常態化監管,以便及時發現、控制和解決不良問題。一方面,政府要創建「網際網路+監控平臺」的網路遊戲監控模式,實現對網路遊戲線上活動的動態化監管;另一方面,政府要構建良好的市場監督機制,鼓勵遊戲玩家或者行業內其他運營主體對違法違規現象進行舉報,豐富政府監管的渠道。同時,政府要在網路遊戲行業探索實施黑名單制度,將那些不良遊戲平臺或者玩家列入黑名單,對其權限進行嚴格限制,強化監管的權威性和實效性。

在信息化產業發展規模和結構不斷優化的背景下,我國網路遊戲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在提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豐富大眾文化娛樂生活、激發文化產業創新活力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鑑於網路遊戲產業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當前監管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政府要通過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監管權限的明確劃分和動態化監管體系的健全等策略加以應對,以促進網路遊戲產業的長期、持續、高質量發展。

(作者為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講師)

【註: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立項項目「網絡恐怖犯罪防控研究」(批准項目號:16XJC820006)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方磊:《網路遊戲政府監管問題研究》,《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②孫司芮、劉亞娜:《我國網路遊戲監管模式問題研究》,《理論月刊》,2015年第10期。

③潘鐸印:《加快填補網路遊戲監管的法規缺失》,《廣西日報》,2019年3月15日。

責編/刁娜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誌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容易出現監管重複、監管空白、監管套利等問題,也不利於政府...
    【財政部原部長劉仲藜:進一步研究加強政府債券立法工作】財政部原部長劉仲藜今日在「錨定高質量 服務雙循環——新格局下政府債可持續發展研討」會議上表示,要進一步研究加強政府債券的立法工作。當前我國仍然以1992年制定頒布的《國庫券條例》為國債的最高層次法律文件。
  • ...系列重大項目之四——「政府治理與市場監管改革研究」開題報告會
    2017年12月26日上午,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承擔的重大項目「政府治理與市場監管改革研究」開題報告會在北大舉行。他特別強調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我國行政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行政體制改革戰略重心發生重大變化的大背景下,本課題綜合展開我國政府治理與市場監管改革研究對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的關鍵價值,並明確指出本課題在基地「十三五」重大課題5個組成課題處於重要核心內容地位,要求本課題組嚴格認真按照課題設計展開研究,也希望各位評審專家為課題研究提出建設性意見。
  • 開放數據與21世紀政府監管
    不過,這一挑戰對政府來說並非一個新的問題,事實上,監管機構與私營企業間的角力關係貫穿著合作治理的歷史。共享經濟的支持者則普遍批判目前的政府監管模式已然過時,並且無法支持21世紀時代下技術公司的創新。而為了確保共享經濟公司和類似公司切實迎合消費者的最大利益,信譽系統則通常被認為是21世紀傳統政府監管模式的替代者。
  • 審判實務 | 網路遊戲直播的法律問題研究
    網路遊戲直播的法律問題研究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課題組網路遊戲運行畫面是網路遊戲表達的一部分,故網路遊戲運行畫面也是類電影作品,未經許可的網路遊戲直播行為侵犯了著作權法規定的「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且難以構成合理使用,解決了網路遊戲直播中的核心法律問題。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與應用研究...
    3月30日上午,由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鵬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政府監管理論體系與應用研究》開題論證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鮑靜,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燕繼榮,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市場稽查專員李玉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高世楫,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楊開峰,中國人民大學科研處副處長田洪,子課題負責人及課題組其他成員與會。會議由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孫柏瑛主持。
  • 網際網路經濟的政府監管原則和方式創新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網際網路經濟新現象可能會造成許多新的問題,如電子商務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網絡約車的乘客安全問題等,但政府也應該堅持政府輔助地位,讓市場自主、社會自治先行或者佔主導地位,只有在市場、社會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上才實施監管。在我國,傳統經濟領域往往經歷一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政府管理向政府監管的衍變過程。網際網路經濟的不同在於,它一開始就是在政府沒有管理或監管的情勢下發展起來的。
  • 當代私塾的合法性與政府監管研究
    但是考慮到私塾的客觀存在與法律的相對滯後性,本文建議政府對其進行監管,並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使其有機會通過相關程序獲得合法之地位。現代私塾正以一種迅速發展的勢頭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而其作為一種民間教育形式,是否符合相關教育法規,政府又應當如何監管,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私塾的變遷與當代特點 中國古代與政府官學相區別的私學,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就是「私塾」。過去的官學實際上等於是古代社會選官制度的一部分,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教育,是由各種名目的私學實現的。
  • 學習類APP監管趨嚴:色情網路遊戲商業廣告依然存在
    學習類APP監管趨嚴: 色情、網路遊戲、商業廣告依然存在本報記者 伍素文 廣州報導導讀不少學習類APP的主體是非教育類公司,有的甚至是建築公司,怎麼可能去做好一個教育類APP?「作業精靈」由武漢青夏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而「作業君」是由南昌立得軟體開發有限公司開發。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說,當前教育類APP市場存在一種「往生」的現象,就是一個號被打掉了,便馬上轉移公司,大號變小號。大號有名的時候就養很多小號,出了問題小號繼續上。
  • 政府監管方式創新和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監管
    因此,監管工作量急劇上漲與監管人手不足構成了突出矛盾。(二)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事中事後監管實際是對企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只有後端管得住,前端才能放得開」。那麼後端靠什麼來管住?傳統的政府大包大攬、主要依靠人力監管顯然不行。
  • 關於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的效果與建議
    關鍵詞:網路遊戲;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 「防沉迷系統」是2005年政府推出的一項用以防治未成年人沉迷於網路遊戲的系統,它是用技術手段限制未成年人在線遊戲時間,進而限制他們的遊戲收益,用這樣的方法試圖達到控制沉迷的效果。就目前來看,這是關於網路遊戲的產業政策中一個落實得十分不成功的政策。
  • 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 全國青聯建議出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
    全國青聯在提案中提出,網路遊戲給未成年人帶來極大負面影響,不僅體現在沉迷網路遊戲、網絡成癮等顯性問題上,還包括破壞青少年的專注度與學習能力,以及低俗化價值觀、模糊化政治傾向等深層次問題,對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帶來巨大隱患。為進一步有效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全國青聯在提案中提出了六點具體建議:一是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 創新政府監管方式 加快發展新經濟
    近幾年,我國在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監管體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政府的監管體系還存在著很多問題。總體而言,現行政府監管主要是與傳統經濟相適應的一種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其一,從「管理」到「治理」的理念尚未完全形成。
  •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新增「網絡保護」「政府保護」
    【亮點二】築牢網絡安全「防火牆」 加強監管防止沉迷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孩子們在盡情遨遊網際網路海洋的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網絡安全風險。網絡沉迷、網絡欺凌、網絡色情等問題頻發,如何保障和引導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網絡?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增設「網絡保護」一章。
  • 加強監管,為孩子撐起網絡安全「保護傘」
    另外,通過孩子的這種學習幫他找到真正提高成績的東西,讓孩子真正地感受到通過網絡學習成績提高了,讓孩子有信心。「疫情之下的今年,通過網絡實施教育的方式,貫穿著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活。河南省信息安全保密協會黨支部書記劉雲龍認為:&34; 營造健康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不僅僅需要家長和學校在末端對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監管管理
  • 金頌會長協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課題研究
    今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食司開展--「網絡非法銷售保健食品識別與監管對策研究」項目。深圳市保健協會作為實施支持單位,由金頌會長帶領及協助該項國家級課題研究,並於12月7日在深召開調研座談會。
  •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5月30日,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國教育報刊社宣傳策劃中心聯合主辦的「安全上網,守護健康——青少年網遊沉迷危害與對策」研討會在京召開。研討會針對青少年網路遊戲沉迷危害與對策進行研討,旨在形成家、校、社合力,呼籲國家相關部委加大對網路遊戲監管力度,促使遊戲產業綠色、健康發展,為青少年的成長保駕護航。
  • 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管現狀研究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通信技術快速發展和支付服務的不斷分工細化,新興的非銀行支付機構藉助技術與業務融合趨勢及其專業優勢介入到傳統由銀行承擔的支付服務體系中。但在急速發展的同時存在種種安全隱患,需要監管的保駕護航。本文從非銀行支付行業現狀和監管現狀出發,就如何提升科技監管效能、規避風險進行分析研究。
  • 監管科技(Suptech):內涵、運用與發展趨勢研究
    一方面,金融危機後金融監管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監管機構渴望獲取更加全面、更加精準的數據;另一方面,監管部門面對金融機構報送的海量數據,需要藉助科技提高處理效率和監管效能。此外,金融科技帶來的新的風險場景和風險特徵,也需要監管機構積極應對。由此,監管科技的具體運用以及監管科技運用中的問題和趨勢成為目前的研究重點。
  • 谷歌和Skype聲稱將終結中國網絡監管
    「微軟停止讓中國監管Skype」,路透社28日以此為題報導稱,據反對網絡監控的組織GreatFire稱,和香港企業TOM結束合作、找到新的合作方後,微軟已停止對其旗下的全球性語音溝通軟體Skype進行監管,通過https加密技術「不再過濾任何敏感詞」。
  • 增設獨立罪名懲治網絡安全監管瀆職犯罪
    而且,網絡安全監管作為一項當代網絡社會時代的重要國家新職責,不僅考驗執政黨的執政能力,也考驗政府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能否形成與時俱進的治理能力。因此,這一背景下,當代網絡法律體系尤其是刑法應前瞻性地研究網絡安全監管瀆職這一新問題。  網絡安全法作為我國網絡法律體系的基本法,它的頒行具有顯著的基礎意義與時代價值,是我國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