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這個說「感謝貧窮」的姑娘刷屏了!但她真正應該感謝的是自己

2021-02-18 經濟日報

提筆時,我是有些許猶豫的。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講起這個關於我自己、關於貧窮、以及關於希望的故事。

我出生在河北棗強縣棗強鎮新村。棗強縣是河北省貧困縣,人均收入極低。我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和我一起就讀於棗強小學,小弟弟還在上幼兒園。一家人的生活僅靠著兩畝貧瘠的土地和父親打工微薄的收入。

↑王心儀的家

小孩子的世界,本沒那麼多擔憂與沉重可言。而第一次直面貧窮與生活的真相,是在八歲那年。那年姥姥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平靜的生活如向湖面投了顆石子一般,突然被擊得粉碎。一家人焦急慌亂,卻難以從拮据的手頭擠出救命錢來。姥姥的生命像註定熄滅的蠟燭,慢慢地變弱、燃盡,直到失去最後的光亮。姥姥辛苦了一生,卻未換來一日的閒暇,病床上的她仍然記掛著牲畜與莊稼。

一輩子勤勤懇懇的姥姥的離世,讓幼小的我第一次感到被貧窮扼住了咽喉。可能有錢也未能挽救姥姥的生命,但經濟的窘境的確將一家人推向了絕望的深淵。我清楚的記得那些灰暗的日子裡母親無聲又無助的淚水,我也開始明白:談錢世俗嗎?不,並不是的,它給予了我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讓我們能盡全力去留住那些珍愛的人和物。而這些亦讓敏感的我意識到:生活,才剛剛揭開她的面紗。

我和小我一歲的弟弟相繼踏上了求學路,又給家中添了不少經濟負擔。母親由於身體原因,更因為無人料理的農活及生活難以自理的外公,而無法外出工作。只能靠父親一人打工養家餬口。父親工作不穩定,工資又少的可憐,一家人的日常花銷都要靠母親精打細算,才勉強讓收支相抵。外公與媽媽一年的醫藥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姥姥生病時家裡又欠下了不少債,這也就免不了要省掉花在衣服上的錢。親戚家若有稍大的孩子,便會把一些舊衣服拿到我家。有些還能穿的衣服經母親洗洗,也就穿在了我和弟弟身上。她常說,穿衣裳不圖多麼好看,乾淨、保暖就很好了。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母親現在仍穿著二十年前的校服了。

我和弟弟也十分聽話,從不吵著要新衣服、新鞋子。不過,班上免不了有幾個同學嘲笑我磨壞的鞋子、老氣的衣服、奇怪的搭配。記得初一一個男生很過分地嘲弄我身上那件袖子長出一截的「土得掉渣」的棉襖,我哭著回家給媽媽說,她只說了一句:「不要理他,踏實做事就好。」

↑王心儀獲得的各種獎狀、證書貼滿了家裡的牆壁。

是的,何必糾結於俗人的評論,那不過是基於你的外表與穿著,若他無法看到內裡的自我,不睬他也罷。人生的路畢竟不是走給別人看的。那件衣服我穿了初中三年,那句話我也記到現在。

除了衣著,上學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交通。低年級可以在村裡上,但升到三年級,就只能去鄉裡的學校。家裡只有一輛自行車,我坐在後座。弟弟只能坐前面的梁上,兩條腿翹起來。別人眼中近乎是「演雜技」的樣子,竟讓弟弟堅持了三年。當時到鄉裡的路破的不成樣子,水泥板碎成一片一片,走起來坑坑窪窪,一到雨天還會積很多水。可媽媽每天接送,從不誤時。

其實本可以讓我們寄宿在學校,一周接送一次,但鄉裡學校的夥食實在很貴,媽媽又心疼正在長身體的我們,卻苦了體弱的自己。有時候免不了要讓我們下車跑一會兒。於是,每天上學跑上一公裡就成為了我和弟弟的鍛鍊方式。記得一次下大雪,雪積了有一尺厚,車子出不了門,媽媽裹著棉襖,頂著風,走到學校來接我們,一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雪融化在母親的臉上。但我和弟弟興奮的不得了,一邊玩雪,一邊和媽媽說著今天學到的新知識。我們三個人就這樣一直走到天黑才到家。

那時我便懂得了,幸福不是因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於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並盡力地擁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與陽光。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感謝貧窮,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你讓我和玩具、零食和遊戲徹底絕緣,卻同時讓我擁抱了更美好的世界。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動畫片,但我可以和媽媽一起去捉蟲子回來餵雞,等著第二天美味的雞蛋;我的世界可能沒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鬱的麥田,在大人澆地時偷偷玩水;我的閒暇時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作伴,爬上屋後高高的桑葚樹,摘下紫紅色的果子,倚在樹枝上滿足地品嘗。謝謝你,貧窮,你讓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這上天的恩惠與祝福。我是土地的兒女,也深深地愛戀著腳下堅實而質樸的黃土地;我從卑微處走來,亦從卑微之處汲取生命的養分。

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物質的匱乏帶來的不外是兩種結果:一個是精神的極度貧瘠,另一個是精神的極度充盈。而我,選擇後者。


我來自一個普通但對教育與知識充滿執念的家庭。母親說過,這是一條通向更廣闊世界的路。從那時起,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便深深地紮根在我的心中。

母親早早地教我開始背詩算數,以至於我一歲時就能夠背下很多唐詩。她讓我比別人早上一年學,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攀比心理,而是她盼望著我更早地擺脫蒙昧與無知。來自真理與智慧的光明,終於透過心靈中深深的霧霾,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貧窮可能動搖許多信念,卻讓我更加執著的相信知識的力量。

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農人們都知道,播種的時候將種子埋在土裡後要重重地踩上一腳。第一次去撒種,我也很奇怪,踩得這麼實,苗怎麼還能破土而出?可母親告訴我,土松,苗反而長不出來,破土之前遇到堅實的土壤,才能讓苗更茁壯地成長。

長大後,當我再次回憶起這些話,才知道自己也正是如此了。當我們從一開始便遇到阻礙與坎坷,當命運看似在刁難自己,不要懷疑,她只是想讓你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河北寒門姑娘王心儀:你最該感謝的不是貧窮
    當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拿到,她之前寫過的一篇「感謝貧窮」瞬間火了,我有認真仔細的讀過,才知道那是一篇關於貧窮、關於希望、關於勇氣的勵志文。文章寫道:「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姥姥患癌去世、家庭經濟困難,面對同學對衣著的嘲笑,上學路上的艱難,王心儀通通化為了兩個字——「感謝」。面對苦難和坎坷人生,能夠微笑著說出感謝,尤其能夠真心感謝貧窮,這個姑娘本就應該不凡。
  • 「感謝貧窮」中的感謝用英語怎麼說
    近日,河北棗強女孩王心儀707分考入北大,她曾經寫過的一篇作文《感謝貧窮》經媒體報導後引發輿論熱議。其中有一段話這樣寫到「儘管貧窮刺傷了我的自尊,但仍想說:謝謝你!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奪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感謝貧窮 ,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
  • 河北學霸女生高考707分進北大,不該「感謝貧窮」,應該感謝父母
    王心儀感謝貧窮,但是不意味著貧窮值得留戀,她更多地想要鼓勵處在貧窮中的孩子,要抱有希望,要用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她想傳遞的並非貧窮是一種幸福,而是對待貧窮應該是一種樂觀的心態。因此,王心儀最應該感謝的並非貧窮,而是自己的父母。
  • 我不會感謝貧窮,我只會感謝拼命的自己
    母親黑夜裡無助的哭泣,卻終究挽回不了病床上姥姥的生命,這是貧窮對她第一次露出猙獰的爪牙。後來由於家中治姥姥的病,欠下了一大筆外債,再沒有多餘的錢添置新的衣物。同學們嘲笑她磨壞的鞋子、老氣的衣服、奇怪的搭配……在獲知被北大中文系錄取後,她曾寫下一篇名為「感謝貧窮」的文章,並在網上引發了熱烈討論。文章中寫道:「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
  • 別讓過度解讀,毀了「感謝貧窮」的北大女孩
    這群人也絕對是酒桌上挺著大肚子、頂著禿頭子、戴著佛珠子,手假裝不經意間搭到人姑娘大腿上,說「這個社會本來就是怎樣怎樣的嘛,你以後就懂了balabala」的人。 就算現在不是,老了也是。  因為能說出這種話的人,一定是現處不錯階層還對此自知的人;真正能對王心儀處境感同身受的人,只會心疼,而不是隱約有點冷嘲熱諷。 讚美貧窮、苦難當然不對,但什麼時候我們這個社會變得可以不去尊重一個小朋友的志氣了?
  • 王心儀應當感謝的是自己
    姑娘說「感謝貧窮」,更多是在表明一種生活態度,很正能量;那些堅持貧窮不值得感謝的人,深刻了解貧窮作為社會癌症的毒性,作為「窮總代」,沒法再贊同。大家精神都很正常,都痛恨貧窮,爭論是由視角和語境不同引發的。
  • 王心儀:感謝貧窮
    王心儀從小學就開始幹農活:餵雞割草、採摘棉花、放羊……每年春耕,和媽媽去田間犁地,她在前面拉,媽媽在後面推……讀中學時,每個月的生活費只有同學們的一半,在學校食堂,大多數時間都只買一份大白菜,很少捨得吃點肉……面對求學路上的這些艱難,王心儀從來沒有抱怨。她曾說:「只要站起比跌倒多一次,我們便沒有辜負這段青春、這段韶光!」
  • 貧窮女孩高分入北大,貧窮逼你比別人付出多幾十倍還值得感謝?
    在她的感悟裡面三次提到「感謝貧窮」。感謝貧窮讓她領悟到真正的快樂,堅信知識的力量,還有永不低頭的氣量。真的是一個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姑娘,小小年紀,就對於自己的經歷有這麼許多的感悟,值得敬佩。但是,姑娘啊,其實你該感謝的不該是貧窮,貧窮給你的生活帶來重重困難,帶來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在你現在取得成就中,貧窮並沒有給予你什麼幫助。你該感謝的,是你自己那堅韌的意志,是你不言放棄的奮鬥。「窮病」並不值得感謝!
  • 感謝貧窮,不如感謝拼多多
    感謝貧窮,不如感謝拼多多 1最近,河北衡水一位女孩以707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學她叫王心儀,出身貧寒、家境貧寒。在收到北大的錄取通知書之後,寫了一篇《感謝貧窮》的文章,文章歷數了貧窮給自己帶來的痛苦、迷茫與折磨,狹窄了她的視野,刺傷了她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與此同時,家住雲南的崔慶濤在建築工地上同樣收到了來自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同樣是家境貧寒、生活困難,卻通過自身的努力成功考入名校。經過媒體的報導,王心儀、崔慶濤迅速成為寒門學子勵志的「網紅」。
  • 不要感謝貧窮,寒門能出貴子,該感謝的是高考制度!
    牽動大家注意力的,除了寒門出貴子逆襲成功的勵志故事外,更是她那句感謝貧窮的話, 激起了全網熱議。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心儀。就讀於河北衡水棗強中學,家住家村。全家一共六口人,3個大人,3個小孩。除了她外,還有一個即將升入高三的大弟弟和一個還未上小學的小弟弟。母親體弱多病,需要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爺。全家六口人中,唯一的勞動力是父親。
  • 不要感謝貧窮:女孩考上廈門大學,卻因貧窮無法入學
    這個新聞的主人公也是一名剛參加高考的女孩,也同樣來自貧困的家庭,也同樣考上了很好的大學。河北棗強中學的王心儀,以707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她在一封信中寫道: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讓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這上天的恩惠與祝福。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
  • 那個707分考上北大的農村女孩,你最不應該感謝的就是貧窮!
    在這樣一種環境下長大,卻能逆風翻盤、向陽而生,不得不佩服這個小姑娘的勇氣和能力👍但若說今天的成績是「貧苦」帶來的,要去感謝「貧苦」,甚至讚揚歌頌它,把這當成一碗雞湯喝下去,那恕我不認同。但我和弟弟興奮的不得了,一邊玩雪,一邊和媽媽說著今天學到的新知識。我們三個人就這樣一直走到天黑才到家。那時我便懂得了,幸福不是因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於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並盡力地擁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與陽光。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 「感謝貧窮」,你謝它什麼?
    她感謝家境的窘迫給予她對人生的真實觸感,感謝自己一路走來的不易。在豆蔻年華的階段,總結18年所歷經的艱辛磨勵,詮釋對生活的感悟與認知,撰寫了一篇《感謝貧窮》的溫情文章。利則服從,逆則吶喊宣洩,就這樣,他們把這個本是沒什麼標籤的社會,逐漸變成了現實的物慾「圍城」,還時不時對新進入的人說「這裡面的水深著呢,有得你去學」,貌似是對後生的真誠關懷,其實呢,只是一種對生活和現實的縱容。
  • 河北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一篇《感謝貧窮》看哭很多人……
    她曾這樣寫道: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奪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
  • 面試官:你會感謝貧窮嗎?「95後」打了一個比喻,當場被錄用
    近日,關於一個高考生「感謝貧窮」的勵志故事在網上廣為傳頌:河北女孩王心儀,在2018年高考,以707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她曾在文章中寫下「感謝貧窮」,「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感動無數人。
  • 曾經「感謝貧窮」的北大女孩,參軍了!
    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奪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你讓我和玩具、零食、遊戲徹底絕緣,卻同時讓我擁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謝謝你,貧窮,你讓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這上天的恩惠與祝福。我是土地的兒女,也深深地愛戀著腳下堅實與質樸的黃土地;我從卑微處走來,亦從卑微之處汲取生命的養分。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物質的匱乏帶來的不外是兩種結果:一個是精神的極度貧瘠,另一個是精神的極度充盈。而我,選擇後者。」
  • 曾經「 感謝貧窮」考上北大的寒門女孩,2年後的一條朋友圈,看哭無數人
    8歲那年,我第一次直面貧窮與生活的真相……」這些常人難以想像且避之不及的貧窶和窘困,在小姑娘的筆下,通通化成了兩個字:感謝。感謝貧窮,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感謝貧窮,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永不低頭的氣量……
  • 不要感謝貧窮,但要謝謝媽媽
    這個相信讀書才有出路的家庭,並沒有垮下。因為,這個家中,有一位不怕吃苦也不願服輸的媽媽。林萬東的媽媽孔大桃,今年才41歲,是一位農村婦女。為了供養三個孩子讀書,給丈夫和公公看病,她來到昆明一家工地上,每天和男勞力一樣和泥沙,背磚頭,運材料。
  • 707分上北大的女生,你其實不必感謝貧窮
    只是她感謝的「貧窮」,惹來很多人反對:「貧窮並不值得感謝,不僅帶來不了什麼,還會帶來眼界的狹隘、卑微的心理和灰暗的生活。」2貧窮為什麼不值得感謝促成王心儀成功的並不是貧窮本身,相反,貧窮使她承受了許多她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傷痛,也徒增了許多挫折。
  • 曾寫感謝貧窮的女孩參軍了 2年前以707分考入北大
    而她的那篇《感謝貧窮》,更是感染了無數人。提筆時,我是有些許猶豫的。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講起這個關於走自己、關於貧窮、以及關於希望的故事。我出生在河北棗強縣棗強鎮新村。那時候我便懂得了,幸福不是因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於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並盡力地擁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與陽光。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奪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你讓我和玩具、零食、遊戲徹底絕緣,卻同時讓我擁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