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省心是好事?家長別高興得太早,也許並不利於孩子成長

2020-09-03 石頭寶貝的日常

導語:如今社會什麼樣的孩子最多?自然是&34;,生活中有不少家長都在為自家孩子的調皮搗蛋煩心,好像不管自己使用什麼&34;,小朋友依舊我行我素,完全照著自己的性子來。於是聽話懂事不會麻煩別人的孩子,成了家長眼中的&34;小朋友。

但是仔細想一想:&34;,那麼省心的孩子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家長真的希望自家的孩子省心、聽話、從不麻煩自己嗎?

小編最近正在追《以家人之名》,萬萬沒想到,小哥賀子秋竟成為了我的淚點,從小便沒有見過自己的親生爸爸,懂事之後又被媽媽拋棄,好在遇到了李尖尖一家。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子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即使在李家人的心中,子秋已經是他們的孩子。但是無論是麵館的客人還是子秋的二姨,都在有意無意地告訴他,要聽話、要懂事,否則李爸就不要他了。為了不會被再次拋棄,小小年紀的子秋半夜起來洗衣服,吃飯不敢夾肉,總是把好的東西讓給別人,自己用最差的……

或許在家長的眼中這樣的孩子省心,聽話,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小小年紀的賀子秋已經懂得看別人的顏色行事,生怕自己成了拖油瓶,心中極度缺乏安全感。這樣的孩子,把自己全部的情緒埋藏在心中,一旦有一天他們情緒爆發,將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或許賀子秋成為這樣的性格不可避免,可是其他孩子又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一、沒有安全感。

與賀子秋一樣,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感受不到安全感,便不會主動麻煩別人。我們常說&34;,可是有些孩子明明知道這一道理,依舊不會這樣做,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就算哭到昏厥照樣不會有人給他糖。

同樣的道理,孩子知道就算自己提出幫助也不會有人伸出援手。朋友比較懶,以&34;為理由,從小就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上媽媽還沒醒,小朋友會自己走到客廳打開電視,自己去廚房拿牛奶,拿零食。兩歲的孩子能夠費勁地把管子插進牛奶中,用力地咬開零食包裝……

二、形成「討好型人格」。

就像是麵館的客人和子秋的二姨,總是在子秋的面前告訴他要聽話、要懂事、要分擔家務,以至於在子秋的心中,這些事情已經根深蒂固,他生怕自己表現不好變成沒人要的孩子。生活中有的家長會對孩子說:&34;、&34;、&34;……以至於孩子會認為如果自己表現不好就是&34;。從而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總是儘自己所能做好事情,能不麻煩別人的事情從不主動開口,最後反而成為可有可無的人,別人需要的時候召之即來,別人不需要的時候揮之即去。

那麼家長在生活中應該怎麼做呢?不妨試試這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有的家長總是習慣性拒絕孩子:&34;&34;;&34;&34;;甚至是小朋友摔倒了想要媽媽抱抱也不可以,長時間下來孩子乾脆不提要求。所以家長要懂得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但是同時也要注意,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要立馬拒絕,而是和他們一起分析為什麼這個要求是不合理的,這樣做還能夠幫助小朋友養成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二個方法:用愛包圍孩子。

在孩子的眼中,家長是最親近的人,他們全身心地信任家長,自然也希望家長能夠全身心地相信自己並且愛著自己。一個從小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身上會有一種特別的光芒,這種光芒是別人不可忽視的。

所以家長要經常對孩子說&34;,如果實在覺得說不出口,經常陪孩子玩耍,撫摸他們,依舊能夠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

寄語:想要在這個社會上更好地生存下去,必要的社交必不可免,尤其是中國這個&34;,人際交往是一件複雜並且必要的事情,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你麻煩我一次,我麻煩你一次,互相欠下的&34;反而是人與人交往的最佳方式。

家長不要覺得孩子不會麻煩別人是一件好事,不懂得與人相處,是一個人在社會立足的&34;,相反,懂得正確地麻煩別人反而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

相關焦點

  • 孩子的筆記做得太詳細、整齊,可能不是好事,家長別高興太早
    然而,朋友炫耀的時候,我提醒他先別高興太早,可能不是好事。孩子做筆記做得十分整齊、詳細,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這裡必須要承認的是,現在願意做筆記的孩子不多,能把筆記做得極盡詳細的更少。有的孩子上學後,老師和家長不停地在耳邊嘮叨「要記得做筆記」,他們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一學期學下來也沒有做幾個筆記,書本都還是新的。所以,如果有孩子願意做筆記,而且筆記做得十分詳細、認真,一定是值得肯定的,說明他在學習上沒少花費心思,學習態度很好。
  • 孩子老實聽話,父母別高興得太早,聰明父母用3招讓孩子更有主見
    父母喜歡太老實聽話的孩子嗎?老實聽話的孩子看起來很省心,但是父母別高興得太早,長大後容易缺乏獨立思考和反抗精神,遇事沒有主見。德國心理學家海茨進行過一次調查,以2至5歲的兒童為對象,分成具有反抗精神和沒有反抗精神的兩個測試組各100名進行調查,一直到孩子青年期進行追蹤調查。
  • 孩子不爬就會走?家長別高興太早了,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小朋友的生長也是有節律的,孩子沒經過爬這個階段就會走了,這樣也不利於其健康成長。01、不爬就會走,難道不該感到高興嗎?有些家長覺得,寶寶不就是省略了爬這個階段嗎?不至於這麼大驚小怪吧,小孩在地上爬也沒有什麼好,能學會走路不就行了嗎?
  •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從來不哭」別高興得太早,以後有你哭的
    文\文兒昨天,我跟一位家長聊天,這位家長提到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自從去年上幼兒園以來,從來沒有哭過,照顧起來太省心了。言語還透露著一點小驕傲,開心的心情也是溢於言表。其實,我經常能從一些家長的嘴裡聽到這樣的話,他們為孩子入園從不哭泣,不給家長添麻煩而高興。但是,說句大實話,家裡孩子上幼兒園從來不哭,還是不要高興得太早,沒準以後就有你哭的。
  • 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媽媽別高興得太早,後果可能很嚴重
    其實,我很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畢竟哪位媽媽不希望孩子愛自己、任何情況下都會護著自己?不過理解歸理解,還得提醒一下媽媽,夫妻吵架孩子總是向著你,其實不一定是好事。這些隱患可能在等著。這樣雖然能一步步增加媽媽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但是爸爸他會不自覺地少參與育兒,這又可能造成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是缺失的。所以,夫妻吵架孩子總向著媽媽,媽媽真的別高興得太早。如果孩子不喜歡爸爸,媽媽在育兒時,就需要付出雙倍的精力,身體可能會變差我們都知道,育兒是夫妻兩個人的事情。
  • 孩子總愛粘媽媽是好事?多半是這「3大原因」,家長可別高興太早
    如果孩子過分地黏著媽媽,有時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01孩子總愛粘媽媽是好事?多半是因為這「3大原因」,家長別不在乎小語的寶寶3歲了,作為新手媽媽,她對孩子可謂是盡心盡力,一直都是自己帶孩子。孩子出生後,小語甚至辭了工作在家裡做全職太太,只為能陪著孩子成長。她的付出也是有回報的,寶寶從出生開始最依賴的人就是小語。
  • 有這三種個性特徵的孩子,家長別高興太早,長大以後可能沒出息
    教育孩子首先要懂得觀察孩子的行為特徵,因為孩子的行為特徵會透露出他的個性特徵以及他日後的人生發展。有心理學專家就認為,有以下這三種個性特徵的孩子,家長可能前期會覺得是好事,但是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以後往往沒出息。
  • 條件再難,這3樣東西也別太早給孩子「斷」,不利於娃成長發育
    在家休養了半年,公司給她批的產假也結束了,她就把母親接來幫忙帶孩子。可最近一段時間,星星發現好長時間沒買奶粉了,之前一周要買一桶,現在都半個月了,奶粉也沒見少。詢問母親後得知了原因。原來母親覺得自己掙錢不容易,想幫忙省錢,所以給孩子吃的奶粉量特別少,還經常用粥糊代替。弄清原因後,星星告訴母親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再窮再難也不能給孩子斷了糧,必須改正。
  • 孩子有這幾種「小聰明」,家長先別高興太早,將來可能很平庸
    孩子有這幾種「小聰明」,家長先別高興太早,將來可能很平庸誠誠今年6歲了,是個活潑的小男孩。這孩子平時思想總是很「活泛」,說話思考都比較有邏輯性,但是媽媽最不喜歡的就是誠誠總是「愛耍小聰明」。3)佔小便宜愛佔小便宜的人不佔少數,通常養成愛佔便宜性格的孩子,都有個愛貪小便宜的家長。
  • 寶寶太早學會翻身,不一定是好事,別高興太早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是循序漸進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孩子尤其是嬰幼兒的發育明顯超過了同齡人的發育水平,做家長的可不能高興的太早了,這種超常的"天才"背後往往存在著不幸。對嬰兒活動能力的發育來說,一般認為三個月能夠翻身,六個月能夠坐起,之後到八個月的時候能夠爬行,再到一歲左右走路,這樣的發育歷程是比較合理的,也符合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如果孩子過早的做出了某種不可能的動作,作家長可千萬別高興的太早,說不準要出問題。
  • 孩子3歲就識字,家長別高興太早,其實是有危害的
    導讀:孩子3歲就識字,家長別高興太早,其實是有危害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3歲就識字,家長別高興太早,其實是有危害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個省心的孩子真的好嗎?先別高興,煩惱在後面
    一個省心的孩子真的好嗎?先別高興,煩惱在後面有的父母經常跟別人炫耀,自己的孩子非常的獨立,並且非常讓自己省心,什麼事情都能自己去做,但是這樣真的好嗎?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以前有的孩子自己能做一些事情,很讓父母省心,例如孩子自己去倒水,但是可能會把自己的手燙傷,雖然燙了手,但是父母們感覺這是在鍛鍊他的個人能力
  • 看似聰明的3類孩子,長大後難有大出息,家長們別高興得太早
    作為家長,大部分都希望自己家孩子一生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在好的基礎上當然也希望孩子能夠事業有成,人生美滿。所以孩子還小的時候希望他聰明伶俐,在同齡人中也是佼佼者。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聰明機靈的,特別是有些只是看上去聰明而已。
  • 孩子過早「成人化」,過於懂事,家長別高興太早,其實他並不開心
    導讀:孩子過早「成人化」,過於懂事,家長別高興太早,其實他並不開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過早「成人化」,過於懂事,家長別高興太早,其實他並不開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幾類孩子有可能是「假聰明」,家長別高興太早,將來後悔的是你
    父母對孩子一般都會抱有非常高的期望,每個家長肯定都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有所成績,對於聰明的孩子,大家也會感到非常喜歡。媽媽聽完之後就稱:「你別瞎說,人家老師說了,他經常幫助同學老師,而且還是班長。」這幾類孩子很有可能只是「假聰明」,家長別高興太早了①孩子總是討好別人很多孩子其實都有這樣的毛病,就是喜歡討好別人,孩子為了去迎合自己的父母,即便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他們也會去做,所以除了父母以外,孩子還容易討好其他人。
  • 這種孩子看起來「鬼靈精」,實則將來很難有出息,家長別高興太早
    現在大多父母評判孩子能否有出息,就是看孩子小時候機不機靈,能不能比別的小孩腦子轉得快,能不能得到別人更多的讚揚。但是有些孩子看起來很機靈,卻是一種小聰明,上不了臺面,反倒會阻礙孩子以後的發展,難有大出息,所以家長不能高興太早,得懂得分辨,哪種是假機靈,哪種才是大智慧。
  • 不利於孩子成長
    現在家庭中大多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老人都想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這些行為快停下!不利於孩子成長!由於家長們的成長環境不同,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或多或少都著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年輕的父母和老一輩人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分歧。
  • 兒科醫生呼籲:這3種運動不宜讓孩子太早接觸,家長別揠苗助長
    ,家長千萬別揠苗助長,否則只會傷害到孩子的健康,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長時間跑步的話,對孩子的骨骼將會造成沉重的負擔,甚至影響到他們的成長發育,因此對於正處於發育期的孩子,不建議讓他們經常長跑。要知道即使是一個水桶或者洗臉盆都有可能導致孩子窒息,而遊泳這樣長時間處於泳池裡的運動,無疑增加了這些風險性。因此,要帶孩子去遊泳的話,最好選擇孩子已經成長到能自主避險的年齡階段,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會因為手腳不靈活而出現危險。
  • 孩子做筆記做得非常整齊詳細,家長先別急著開心,可能不是好事
    朋友的孩子倒也聽話,幾次放假回家,朋友檢查他的筆記,筆記內容都非常整齊詳細。書上的筆記,秘密麻麻,還夾雜有小紙條;筆記本上的筆記,知識點也是林林總總。然而,朋友炫耀的時候,我提醒他先別高興太早,可能不是好事。
  • 孩子三歲就識字了?家長不要高興得太早,危害特別大
    導讀:孩子三歲就識字了?家長不要高興得太早,危害特別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三歲就識字了?家長不要高興得太早,危害特別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