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生,只有養成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2020-08-28 默默花開

一個學生,只有養成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 ,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而良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重去培養:

1、注重培養孩子預習的習慣。

所謂預習,就是讓學生在老師未教學新知識前提前自學。學生可根據已有的知識水平或經驗來自學新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動用已有的知識儲備或經驗來理解新知識。老師還可對學生的預習提出適當的要求,對難以理解的內容打上&34;,並提醒自己在上課時著重聽自己不理解的知識。

通過自學,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上課聽講時有的放矢,達到事倍功半的聽課效率。由於預習要在家裡進行,習慣的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因此,教師要注意與家長進行溝通,調動家長的積極參與,讓家長進行配合與監督,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學生就可形成習慣,一旦形成了習慣,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在課前進行預習了。

2、注重培養孩子收拾書本文具的習慣。

收拾自己的書本文具看似一件小事,其實這對學生的一輩子影響非常大,在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學生不按時交家庭作業或忘帶書本文具的情況,一問學生,很多學生的回答都是家長忘給自己裝進書包裡了,顯然,這樣的孩子經常讓自己的家長給收拾書包。

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寵愛有加,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做,自己包辦代替,以至於出現了有的孩子上了大學,父母都要跟在孩子身邊幫忙料理生活,這樣的孩子今後怎樣能適應社會生活呢?這樣的孩子什麼時候能自立呢?父母什麼事情都代替孩子做,這其實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

孩子長大以後,始終要融入這個社會,始終要獨立面對或解決很多問題,如果父母從小什麼都代替孩子做了,那麼孩子就習慣了什麼事情都依賴父母,可想而知,孩子是無法自立的。因此,父母如果是真正愛孩子,就應該培養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收拾自己的書本文具完全可以讓孩子從小就自己收拾,孩子做完作業以後,就讓孩子自己將書本文具收拾進書包,並且放整齊,長期訓練,孩子就會形成習慣,這樣孩子不至於交不了家庭作業或忘帶課本了。

3、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

一些成績差的孩子並不是因為腦子笨不聰明,而是因為聽講的習慣差。要麼上課愛和同學講話,要麼上課愛搞東西,要麼上課看課外書,要麼上課老愛走神……

總之,這類學生的注意總是集中不起來聽課,導致學習成績拿不上去,因此,要想讓孩子學習成績優秀,關鍵是要注意培養孩子認真聽講的習慣,但要培養孩子認真聽講的習慣,也不能靠單純地說教。

一方面老師或家長都要給孩子講明學習的目的,要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目標,另一方面,老師或家長可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勤奮刻苦學習的偉人的故事,讓學生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自己克服困難、戰勝自己的堅強的意志力,努力把精力集中在聽課上,努力學習。

4、注重培養學勤於思考的習慣。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經常會遇到有的學生在學習上一遇到難題就退縮的情況。有的孩子,在學習中,一遇到難題就懶於思考。在家裡,一遇到不會做的就馬上叫爸媽來幫助解決,在學校,一遇到不會做的就不做或去照抄同學的,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就養成了一遇困難就退縮的不好習慣。

在學習上,老師或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敢於向困難挑戰,勤於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孩子遇到困難家長不要急於幫忙解決,要多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勤於思考去完成,如果孩子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去戰勝難題的,那麼,孩子就會體驗到自己戰勝困難後的快樂,那種快樂是任何高興的事情都無可代替的。

老師或家長還可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成功人士在學習上如何勤於思考、戰勝難題的故事,鼓勵孩子向他們學習,這樣長期訓練,孩子就會養成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的習慣。

5、注重培養學生課後自覺複習的習慣。

課後複習對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老師或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課後複習的好習慣。老師對學生的課後複習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學生在一天的學習結束後先將當天的知識進行梳理、消化、鞏固,看看哪些地方是弄懂了的,哪些地方還不是很明白,然後想辦法把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弄懂。

等知識脈絡清晰明了後再下筆做家庭作業,這樣就會提高學習的效率,要養成好習慣,也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與監督,經過長期反覆的訓練,才能養成習慣。

6、注重培養學生做完作業後自查的習慣。

一般情況下,很多學生做完作業之後都不願意自己檢查,嫌麻煩,做完作業之後,負責一點的家長就讓家長檢查,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依賴性,這樣做的結果是不利於學生終身的發展。

教師和家長要互相溝通,共同督促孩子養成作業自查的習慣,以提高作業的正確率,教師和家長還可以制定一些獎懲的制度,作業書寫漂亮,正確率高的可獎勵孩子紅花或是五星,以提高孩子自查的積極性。

尤其是數學學科,經常與計算打交道,如果孩子不養成自查習慣,那麼作業的正確率可想而知了。

相關焦點

  • 養成良好習慣 成就美好人生
    「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為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皖智高復班主任於9月7日開展了關於「培養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開始」的主題班會。
  • 小時養成好習慣,大時才能攀成績|學習習慣養成
    很多學生平時的作業情況還可以,可是周末作業常常是敷衍了事,甚至少做、不做。而老師們也會發現一個現象:班裡的一些孩子,幼兒園、小學、初中都是同一個班,也就是從小由同一批老師教,但是學習習慣卻不盡相同。有的父母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僅學習好,還參加學校的其他活動。
  • 初中生應養成的學習習慣
    習慣比聰明重要,你知道嗎?習慣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人們通常只把習慣和人的一些行為舉止聯繫在一起, 而卻很少把習慣和成功關鍵連在一起。但是,當你去了解許許多多的成功者成功的原因時,你會發現習慣幾乎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有些習慣是從小養成的,有些習慣是在後來學習、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出來的。
  • 精銳在線「學霸張」暢聊學霸養成記:要擅於把方法內化為習慣
    作為社會與家庭的希望,下一代的教育話題始終火熱,一個漂亮的學歷已然成為通向美好未來的基本敲門磚,望子成「學霸」也成為了眾多家長的期盼。然而,世上孩子千千萬,學習方法更有無數種,兩者如何才能最佳匹配?學霸到底應該如何養成?對此,精銳教育集團董事長張熙表示,學霸並不是高智商的同義詞,大多數孩子的成功都是後天塑造而成,這個過程中適當的學習方法以及基於此基礎上形成的個人學習習慣十分重要。
  • 養成良好的習慣,成就更好的自己
    養成良好的習慣 成就更好的自己——從「為什麼」開始引言: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裡與大家共同探討關於「幼小銜接」的話題。我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成就更好的自己——從「為什麼」開始》。孩子上小學,家長們心情也是特別激動興奮的,我們一般會思考,準備要做什麼,或者該怎麼去做,而在這裡卻提出從為什麼開始。
  • 分享 | 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從孩子入學開始,成績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但與此相比,好的習慣,好的思維,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因為習慣和思維將會陪伴孩子一生。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 學校開展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活動方案:養成好習慣,成就好人生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點,它的成功與否體現教育的成功與否,更體現一個民族素質的高低。為此,探索系統的養成教育方略勢在必行,作為育人主陣地的學校更是責無旁貸。我校試圖通過知行結合,以活動為載體,來培養並鞏固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 素質教育重視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素質教育,重視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還有身心健康,很多人都說,自己歲數大了,記憶力減退了,學不了新東西了。可同時,有很多人30歲還能學編程,40歲還能學外語,50歲還能學一門樂器,60歲退休回家還能把書法,唱歌練得像模像樣,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他們不受年齡的困擾嗎?
  • 如何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多看了,才能胸有成竹,了如指掌;多聽了,才能一聽即明,反映神速;多讀了,才能發音飽滿,字正腔圓;多說了,才能脫口而出,語驚四座;多記了,才能心有乾坤,信手拈來;多寫了,才能下筆如神,一揮而就。那麼,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呢?下面,就我十幾年本身學英語的體會和教學生十幾年來的經驗來談談要學好英語應該養成那些良好的習慣呢?一、養成記單詞的習慣。
  • 為什麼我們很難養成一個習慣?
    事實的確如此,杜克大學2006年發布的研究報告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為並不是由真正的決定促成的,而是出於習慣。也就是說,我們行為所取得將近一半的成就,都是日常習慣所帶來的。而那些能夠在人生中不斷走上坡路、獲得越來越多成就的人們,往往都會有一個共性——擁有非常多良好的習慣。培養一個習慣看起來並不難,在行為心理學中,一個人新習慣或理念的養成遵循21天效應。
  • 踐行幸福教育 成就美好人生
    自主管理養習慣。紮實開展「八好」一日常規教育活動,創新學生日常行為積分制管理,讓學生成為積分管理的主體,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引導學生自覺踐行規範,自主管理班級,變教師管教為學生自我教育、互助教育,引導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哈市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專題報導
    「習慣,是一個人養成就難以丟棄的東西」。壞的習慣將成為一個人成長的羈絆,好的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的美好未來。正是如此,德育教研部歷來高度重視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秉承「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的育人理念,深入細緻地開展學生習慣養成教育。 我們編制的《習慣手冊》按原計劃將在本學期開學初正式出版發行,並按年級發放到每一名小學生手中。
  • 教育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很重要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你能不能擔重任,會不會辦事,能力如何……這些都跟你的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但是習慣並不是靠一天兩天養成的。它來自於對理想的堅定追求,來自於長期嚴格的自律。
  • 一個好習慣要如何養成 媽媽說這要從第一次開始
    問了兩遍,兒子都說沒有,我讓爺爺奶奶迴避,決定單獨教育他,拿出一個凳子,讓他坐20分鐘不要動。  站在客廳門口的爺爺奶奶進來幾次,勸我不要這麼嚴格,但我認為這是教育的最好契機,好的習慣就要從第一次養成。
  • 初中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數學學習習慣包括課堂習慣、作業習慣、考試習慣,下面就來詳細說說這三個習慣:   一、課堂習慣   課堂學習是學習活動的主要陣地,課堂效率也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課堂上,要做到「四會」,即:會思考、會提問、會筆記、會「發現」。   會思考:就是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樣就能讓數學知識更加有條理,也更容易接受。
  • 清華媽媽分享教育方法:孩子10歲前,這3個習慣要讓他儘早養成
    談及育兒經驗和教育方法的時候,徐女士坦言,孩子在10歲之前,要儘早讓他養成這三個習慣。1.生活自律、學習自律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精神面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能夠達到的高度和內心的深度。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惰性,而惰性不管是對我們的學習、生活都會造成負面影響。
  • 青少年教育專家告訴你 好習慣是怎樣養成的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這是世界著名心理專家威廉,詹姆士說的一句名言。而法國著名作家培根關於習慣是這樣說的。青程心靈成長導師認為:「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追求好的習慣。」
  • 培養好習慣,成就好人生|優秀學生的12個好習慣
    在寒假裡,家長要讓孩子養成以下這些好習慣。生活上:規律作息、注意衛生、參與家務、堅持運動.
  • 魏書生:好學生學習的十二個習慣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總結出來的好學生的十二個學習習慣,望各位老師和家長轉給孩子。01、記憶習慣一分鐘記憶,把記憶和時間聯繫起來,這裡還含有注意的習慣。一分鐘寫多少字,讀多少字,記多少字,時間明確的時候,注意力一定好。
  • 養成這六種學習習慣,才是真正優秀的好學生
    心理學上說,習慣是人類的第二個上帝。習慣對人的影響僅次於上帝對人類的塑造。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大有裨益。家長們快來了解一下,想要成為好學生,有哪些必備的學習習慣吧。4注重培養學勤於思考的習慣在工作中,我也經常會遇到有的學生在學習上一遇到難題就退縮的情況。有的孩子,在學習中,一遇到難題就懶於思考。在家裡,一遇到不會做的就馬上叫爸、媽幫助解決,在學校,一遇到不會做的就不做或去照抄同學的,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就養成了一遇困難就退縮的不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