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觀點看商業。超級觀點,來自新商業踐行者的前沿觀察。
文 | 特約觀察員 劉寅斌
編輯 | 陳昭彤
圖 姚莊鎮街景
姚莊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東北部,緊鄰上海東臨上海市金山區的楓涇鎮,東接上海80公裡,西依杭州98公裡,北靠蘇州90公裡,總面積30.8平方公裡,戶籍人口4.074萬人(2014年),常年流動人口近20萬人。自古以來,嘉善就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富庶之地,有「銀嘉善」的美譽。地理位置的優勢加上合理的產業布局,姚莊鎮匯聚了數百家企業,形成光伏新能源、精密機械兩個省級產業示範基地,並成為浙江省首個獲得省級經濟開發區的鎮。
2020年8月,我受一家著名的鴨脖連鎖企業邀請,前往其總部所在地——姚莊鎮授課。幾年前,這家鴨脖企業將總部從上海松江搬來姚莊鎮,大批家在上海的員工,每天開車往返上海和姚莊之間,更多的年輕人則選擇在姚莊鎮購房或者租房。今天,姚莊鎮90%以上的外資項目、80%以上的人才、70%以上的三產項目,均從上海跳板借臺引進。
圖 姚莊鎮街景
早在2014年末,姚莊鎮的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這是國際公認的發達國家人均GDP門檻。這次授課,在姚莊鎮,我待了三天。作為一名馬拉松愛好者,在授課之餘,我跑遍了姚莊鎮的大街小巷和園區村莊,近距離地觀察著這個富裕的江南小鎮。
我在華萊士買了一個香辣雞腿堡
整個姚莊鎮,最讓我吃驚的是,竟然沒有一家肯德基、麥當勞及德克士,取而代之的是三家無論名字,還是外觀,都跟肯德基們很像的三家西式快餐店——華萊士、百基拉和麥嘉集。
圖 姚莊鎮街景
圖 姚莊鎮街景
圖 姚莊鎮街景
華萊士位於姚莊鎮的核心地段——姚莊大道,不遠處就是姚莊鎮的中心——鎮政府。在姚莊鎮的第二天,夜跑經過華萊士,好奇心加上的確有點餓,我推門走進店內。店內面積不大,不超過100平米,就餐區擺放著七八張桌子,無論顏色還是布局,跟肯德基幾乎完全一樣。
櫃檯裡有三位店員,一男兩女,明顯面有倦色。店長模樣的戴眼鏡的女生從側面冰櫃裡拿出一包雞翅,繞到送餐區的後方,扔進炸鍋。當我看到顏色泛白、橫七豎八地被封裝在壓縮袋裡的雞翅時,感覺有些噁心。
另一位女店員正在應付美團的外賣員。外賣員抱怨,顧客嫌棄漢堡冷了,要求重新配餐,女店員一邊噼裡啪啦地敲打著電腦,一邊拿出漢堡,看了兩眼,嘟囔道,這明明還熱乎乎的,哪裡涼了?
男店員右手拿著漢堡,一邊吃一邊在櫃檯裡晃蕩,仿佛在找什麼東西,左手的袖子已經挽到腋下,遍布手臂的刺青極其醒目。
櫃檯上出餐區的擺放,也跟肯德基是一樣的。只是,哪怕是外行,都能一眼看出差別來。一是不整齊,各個設備之間,貼合不緊密,擺放程度明顯粗糙。二是髒亂,肯德基的出餐區下方,絕不會有食物殘渣,這家店出餐區的底盤上,布滿黃燦燦的雞翅外殼。
夜裡8點30分,就我一個客人。三個店員各忙各的,沒人搭理我,我站在櫃檯前,靜靜地等了五分鐘。終於,店長發現了我的存在。
「您還沒點餐嗎?」她問我。
「是的。我現在可以點餐了嗎?」
「您直接掃碼點餐吧。」店長一邊說,同時不耐煩地用手敲了一下櫃檯上點餐的電腦,「電腦速度太慢,卡得要死。」不知道是說給我聽,還是純抱怨。
就在我掃碼點餐的時候,手臂有刺青的男店員突然想起到什麼,衝到我正前方的櫃檯的點餐電腦前,就在距離我不到半米的距離,正對著我,一邊繼續啃漢堡,一邊在鍵盤上輸入著什麼,雙眼緊盯屏幕。他就在我面前吃完了整個漢堡。
華萊士的產品,綜合了肯德基、麥當勞兩家的特點,也有一些自己的元素。比如,對標肯德基的產品有:香辣雞腿堡、燕麥板燒雞腿堡、歡樂全家套餐、辣味雞肉卷,對標麥當勞的產品有:牛氣沖天堡,自家特色產品包括蜜汁手扒雞、華香脆骨串、臺式香酥雞排。
比起肯德基、麥當勞來說,華萊士的產品要便宜很多。華萊士的香辣雞腿堡的售價是11元,一份香辣雞腿堡套餐(香辣雞腿堡一個、中薯條1份、飲料一杯 ),13元。而肯德基的一個香辣雞腿堡就需要18元,顯然華萊士要比肯德基便宜不少。
我通過手機,點了一份香辣雞腿堡。下單後不久,店長就從男店員身後把熱乎乎的漢堡遞到我手裡。從外形上,我看不出華萊士的漢堡和肯德基有什麼不同。我迫不及待的一口下去,試圖找出華萊士和肯德基的區別。沒想到,第一口的感覺特別驚豔,雞肉鮮嫩多汁,芝士潤滑爽口,麵包糯軟香甜,味道非常鮮美,這確實出乎我的意料。我閉上眼睛,細嚼慢咽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口腔,試圖找出差異。我似乎真找到點不同的地方,華萊士的芝士可能略微偏甜。請注意,這裡說的是「可能」。
回上海後,我第一時間去了家附近的肯德基店,同樣在夜跑之後,同樣選了香辣雞腿堡。結果有點沮喪,我吃的肯德基香辣雞腿堡顯然不是剛出鍋的,不但沒有華萊士漢堡那種肉味細膩,汁水豐盛的感覺,反而有點軟噠噠的,感覺非常乏味。如果把我吃過的兩隻香辣雞腿堡,在同一個時刻做盲評。我想,我會給華萊士更高的分數。
當我將感受告訴餐飲界的一位朋友時,朋友笑著告訴我,可不要小看華萊士,如果按開店總數算,華萊士幾乎算得上中國最大的西式快餐連鎖公司。這激發了我的巨大的好奇心,我開始對華萊士做了一番功課,真是大開眼界。
最近,肯德基的母公司——百勝中國擬在香港二次上市,根據百勝中國在港交所發布的公告,截止2020年6月末,肯德基擁有門店6749家。同期,作為國內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華萊士,門店數竟然已經超過1.2萬家,幾乎是肯德基的兩倍。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溫州人華懷宇和華懷慶兄弟二人,以8萬元人民幣起家,在福州師範大學門口,模仿肯德基,開設了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並起了一個洋氣的名字——華萊士。華萊士開業之初,幾乎完全照搬肯德基的模式,產品類似,價格類似,運營方式類似,300多平米的餐廳中同樣設有兒童樂園。這種大面積、高單價的經營模式,帶來的結果就是銷量少,效益差。開店7個月後,華萊士斜對面開出一家德克士,面對西式快餐行業的正規軍,華萊士不堪一擊,銷量直線下降。
這讓華氏兄弟非常焦慮,兄弟倆經過反覆思考,得出幾個結論:
第一、麥當勞、肯德基的快速擴充,說明以雞翅、漢堡為代表的西式快餐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未來還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第二、一二線城市是洋快餐們的重點發力區域,華萊士沒有力量和對手硬碰硬,中國市場很大,三四線城市以及更低線的城鎮,西式快餐的機會還很大,只要充分利用好洋快餐擴展的時間差,華萊士還有大機會。
第三、在三四線城市擴充,不能走麥當勞、肯德基的高大上路線,必須做差異化,差異化的第一步就是做低配版的西式快餐,第二步則是降低單價,增加銷量,在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只要銷量越大,單位產品的成本分攤就越小,利潤就會越高。
華萊士首先把產品價格嚴格控制在麥當勞和肯德基的一半以下,門店面積縮小,放棄兒童樂園,門店設計不再以麥當勞、肯德基為標杆,自行規劃,統一採購,統一設計,統一業務流程,先農村後城市,在大量三四線城市及鄉鎮布點後,逐步向二線城市甚至一線城市的郊區滲透。
找對方向後,華萊士發展迅速,2014年1月,連鎖店數量4800家,2018年超過1萬家,2020年,門店總數超過1.2萬家。2019年,華萊士的銷售總額達到25.5億元。根據美團點評《中國餐飲報告2019》,2018年,華萊士的全平臺總訂單量排名位居第一,超越了正新雞排、麥當勞和肯德基。
圖 晚飯時間的華萊士,生意不錯
2019年,華萊士總營收為25.5億元人民幣,毛利率6.76%,淨利率2.14%。同期,肯德基的年營收為60.4億美元,幾乎是華萊士的16倍,利潤率則達到17.8%。有媒體說,華萊士秒殺肯德基。雖然從門店數量上看,華萊士幾乎是肯德基的兩倍,但從關鍵性經營指標數據看,華萊士們還遠不到秒殺肯德基的時候。
姚莊鎮的商業狀況
姚莊鎮雖然緊鄰上海,能看到華為,但是,整個鎮上,除了「一點點」和「正新雞排」外,沒有見到其他耳熟能詳的餐飲品牌。在這個工業人口龐大的小鎮,奶茶店數量如此之少,有點不可思議。看來,那些在上海遍地開花的奶茶連鎖品牌們還沒顧得上這個小鎮。
到姚莊鎮的第一天,跑完步後,我準備買幾個蘋果,帶回酒店,一連進了六家店,其中包括兩家生鮮類超市,四家水果店,結果,硬是沒有找到我鍾意的蘋果。這幾家店裡的蘋果,普遍的特點是品種少,賣相差,價格還不便宜。比如有一種紅到紫黑色的陝西紅富士,在上海我家樓下的水果店,只賣6元多,在姚莊鎮上,價格均在10元以上。我平時常買的新疆阿克蘇的糖心蘋果,以及新疆嘎啦果,在姚莊鎮的各家水果店,都沒看到。其他水果,也普遍不新鮮。如果按照上海街道水果店的標準來衡量,姚莊鎮的各家水果店基本上都在及格線以下。
姚莊鎮上,最具特色的是在我住的酒店旁邊,連著一排人力資源公司,幾乎每家公司都在為立訊招聘,看得出,立訊精密是這裡的大主顧。
店裡的負責人告訴我,普工的工資,大多是17元一小時,每天工作8小時,可以按周結,部分工作也可以按天結算。如果是有經驗的技術工種,工資則可以翻番甚至更高。我去的那家店,門口的電子顯示屏滾動顯示著「空調環境,工作簡單,立學即會,按周發薪」的字樣。店裡坐著五個年輕人,20歲上下,在店裡等工作。
「每個月還寄錢回老家嗎?」我問年輕人們。沒想到,這麼一個普通的問題,竟引來年輕人們的哄堂大笑。
一位戴眼鏡的年輕人笑著說,「都什麼年代了,誰還寄錢回老家呀。」他反問我,「你寄錢回老家嗎?」
我搖搖頭。眼鏡年輕人說:「對呀,我們也一樣。」
這個帶眼鏡的年輕人來自安徽,今年22歲,文質彬彬,去年2月份,經老鄉介紹,從老家來到姚莊鎮打工。收入最高的時候,一個月能掙到1萬多元錢,少的時候,也就掙個兩三千元。
我問眼鏡:「工資夠用嗎?」
「不夠。」他回答。
「那怎麼辦?」我問。
「借唄。」眼鏡給我亮了一下他的手機。
「借了總要還呀?」
「是呀,每個月工資一到手,第一件事就是還各種App 貸款。還完錢,差不多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就沒有了。」眼鏡說得很輕鬆。
「你們都從手機上借錢嗎?」我問。
幾個年輕人點點頭。
眼鏡說,「大部分人都借過,差別無非是多一點或者少一點。你應該不用手機借錢吧?」
我點點頭,「是的,沒借過。」
一個胖胖的年輕人插話進來:「沒借過,就千萬不要借。借過一次,就會有下一次,這個會上癮的。」他的話引起了年輕人們的共鳴。
「都談戀愛了嗎?」我問。
「沒有。」小夥子們異口同聲地答道。
「為什麼不談戀愛呢?」
「太煩了」,胖胖的年輕人說。
眼鏡說:「談不起。年輕女孩子都現實得很,她們都喜歡掙錢多的,誰看得上我們。」
「未來有什麼打算?想過在姚莊鎮買房,一直待下去嗎?」
「明天住哪兒都不清楚,哪還想什麼買房?」一個金色頭髮的男孩冷不丁地答道。
我本想繼續聊下去,店老闆已經有些不悅。他借著給年輕人介紹崗位的機會,把我晾在一邊。我知趣地從店裡出來,沿著姚莊大道,繼續跑步。
姚莊鎮的外圍,有很多高樓正在修建。房產中介說,這些正在建設的新樓盤的買家,上海人佔了大頭,很多上海人買來養老或者投資用。
在姚莊鎮那三天,正好是江南今夏最熱的那段日子,白天戶外豔陽當空,到了夜裡,涼風習習,舒適宜人,晚上睡覺,空調都不用開。而幾十公裡外的上海,高樓大廈擋住了涼意,幾乎家家戶戶都是開著空調,才能入睡。江南寶地,小橋流水,夏日涼風習習,冬日溫暖溼潤,是非常理想的宜居之地。
這些年,各大品牌一直在喊品牌下沉,挺進低線市場。縱然強如百勝中國這樣年銷售額數十億美元的餐飲巨頭,也僅在中國1400個城鎮布局,而中國近縣級單位就有2800個之多。從去年開始,各種五顏六色的新式彩妝店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快速興起。在姚莊鎮,我也看到了翻版,一家名為「金枝美妝」的店學得有模有樣。
圖 姚莊鎮街景
在姚莊鎮,這個靠近上海,人均GDP早已超過2萬美元的富裕小鎮,沒有肯德基,也沒有麥當勞,沒有蘋果專賣店,也沒有小米、oppo、vivo的專賣店,沒有耐克阿迪達斯,也沒有安踏和李寧,沒有海底撈,也沒有喜茶,沒有百果園,也沒有錢大媽,反倒是那些符合小鎮特色的商業做得紅紅火火,風生水起。
無論對肯德基還是華萊士,無論對一線城市新興的美妝創業品牌,還是對小鎮上的美妝小店,中國市場太大了,機會還多著呢。每個主體和參與者都有進步和改善的空間,這就是最好的時代機遇。
「超級觀點」欄目現發起「特約觀察員入駐」計劃,邀請各賽道的創業者、大公司業務線帶頭人等一線的商業踐行者,在這裡分享你的創業體悟、乾貨、方法論,你的行業洞察、趨勢判斷,期待能聽到來自最前沿的你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