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太空俯視夜晚地球,粵港澳大灣區必是藍色星球上燈火最璀璨地之一。大灣區是「澳門女兒」何超瓊出生、成長、工作之地,亦是她渡過人生半世紀的根基所在。
何超瓊笑稱自己不僅是土生土長的大灣區居民,更是「大灣區交通達人」。
去年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差不多每2-3日她必會經過一次,而她往來灣區的交通工具還有「噴射飛船」、直升飛機、高鐵、城軌。澳門、香港、廣州、珠海橫琴是她2019年以分鐘計算的行程中穿梭最多的四座城。
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信德集團行政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何超瓊接受了金羊網記者專訪。暢談了從父親何鴻燊開始對澳門的深厚感情、「愛國愛港愛澳」家訓如何在何氏家族代代傳以及澳門如何融入大灣區發展,推進適度多元產業化。
「站在回歸20周年的節點上,我們更清楚要為下一個20年的澳門更大發展如何做好準備。」何超瓊說。
信德集團行政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何超瓊 金羊網記者林桂炎攝
1999年對當時37歲的何超瓊有特別的意義。
四年前她結束了「創二代」人生,加入家族企業信德集團。四年後的1999年,何超瓊開始擔任信德集團董事總經理,至今整整20年。
那一年,澳門港澳碼頭,父親何鴻燊出席由她一手創立的「噴射飛航」新船下水禮。照片中,何超瓊穿著「文藝範」的奶茶色高領短袖毛衣,戴著金色項鍊,笑靨如花,78歲的何鴻燊站姿筆直,右手搭在愛女肩膀。
「噴射飛航」是何超瓊進入家族後第一個獨立承擔項目,是當時唯一提供24小時來往港澳的渡輪服務,正是從那裡,何超瓊看到了從港澳到珠三角直至如今大灣區的互聯和交通重要性。
也是在1999年,何超瓊親身經歷了澳門回歸祖國的歷史瞬間。
何鴻燊曾說人生最難忘的兩個瞬間之一就是澳門回歸那一刻,一生最中意被人稱為「愛國資本家」。那一年,何超瓊不僅在自己的出生地澳門見證了父親的愛國熱情,也看到了父親在澳門回歸前後的投入與幹勁。在父親「要站更高看更遠」的教導中,她看到了回歸後,澳門既連通內地、傳承古今,又面向大海、擁抱世界的獨特優勢。
20年彈指一揮間。
當時光指針走到2019年。20天前,何鴻燊在病榻上度過了98歲生日,他已無法像當年那樣陪伴女兒,甚至許久都未能再踏入心念的澳門。但通過女兒的手機視頻,他還在「看著」澳門,不僅看到澳門與橫琴的新氣象,也了解本月初澳門通了輕軌的消息。
就在父親98歲生日前三天,何超瓊從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手中接過了澳門旅遊功績勳章,表彰她推動澳門旅遊發展。20年光陰,何超瓊用時間、實力證明了自己不僅是何鴻燊「最能幹的女兒」,也傳承了父親「愛國資本家」的情懷,把家族骨子裡對澳門醇厚深遠的感情融進了人生。
何超瓊說,「我很幸運有這樣的父親。他教育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要堅定不移地相信國家。有國家就有澳門,希望我們都能為建設國家出自己的一分力。」
談回歸
感受「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
「從過去的20年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能直接感受和明白,跟隨國家的腳步,能達至共同的願景。」
金羊網:你如何看待澳門回歸20年、尤其是最近5年的變化?
何超瓊:澳門回歸經歷了適應和建設期,現在進入了成熟發展階段。澳門酒店設施靚麗,聚集了一批具有國際化水平的人才。在「十三五」後,澳門迎來了新局面,要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此時此刻,站在20周年的節點上,我們更清楚為實現20年後的更大發展該如何做好準備。必須更大力度推進適度多元產業化,不能再過度依賴過去的博彩業。這意味著不止是再建更多酒店、娛樂設施,而是向會議展覽、旅遊文化等原有的配套產業發展。政府、企業都大力投放資源,助推創意產業。我們的娛樂酒店在8年前就注重把文化帶入澳門,跟歐洲各國的文化部、國際知名的博物館及世界級藝術家合作做定製展覽,不是花錢把現成藝術品買回來,更多是原創,為澳門帶來藝術氛圍,讓藝術成為澳門跟大灣區旅遊聯動的文化紐帶。
這是最近5年與以往比較明顯的區別。
金羊網:澳門順利實踐「一國兩制」,你有什麼切身體會?
何超瓊:澳門並不是一個特別大的經濟體,卻有特殊的位置。澳門回歸後的發展有目共睹。澳門是真正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也享受到國家發展的成果。在特區政府領導下,民眾感覺到自己是獲得者。澳門人非常明白國家對澳門的重要性。現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澳門更加有機會找到自己的獨特位置,獲得更大的發展潛力。
我作為投資者,在過去20年一步一個腳印走來,直接體會到:跟隨國家的腳步,能達至共同的願景。無論是政府、商界還是社會,與國家有充分共識,做起事情來就更有穩定性。
談事業
「旅遊+」改變澳門未來生態
11月22日,何超瓊獲頒2019年度澳門旅遊功績勳章,以表彰其推動和發展澳門旅遊的功績。
金羊網:從21年前的澳門塔再到澳門會展中心,你打造的項目頗有眼光,下一步計劃是什麼?
何超瓊:每5到10年,我都會推動新發展,也遇到新挑戰。如果說,之前我們比一般人看得遠,那麼,現在大家都知道澳門的長遠方向與路徑,爭相做同一個事情,所以我們做得更精準、更到位。你問我後面5年做什麼?我的回答就是做好。
找對了方向後,還要把基礎打牢固,未來要投資人才。
8年前,我打造了世界旅遊經濟論壇,讓世界旅遊從業者、企業、團隊每年都能到澳門來體驗,這樣的論壇要多辦。在國際層面上,要讓更多人了解澳門正在加大力度推進適度產業多元化。
這其中,一個關鍵詞是產業。比如,藝術展覽不止是一場展覽,還應帶動更多藝術相關產業,甚至形成藝術買賣平臺,開拓藝術視野,讓澳門主打的不止是旅遊,還有文化,從整個格局上來帶動就業。
我們希望十年後能看到澳門的新發展。能夠預見的未來是澳門整個生態的改變。如果你是年輕人,以後在大灣區工作,必須了解澳門的重要性,了解澳門與大灣區有共通點。一方面,大灣區讓澳門很多年輕人有機會衝破從前小的格局,與此同時,澳門雖然地方小,但輻射能力強,未來也會吸收更多的大灣區專才、優才來澳門,利用大灣區的才智,為澳門打開新局面。
談大灣區發展
澳門角色獨特有活力
「大灣區從概念到有港珠澳大橋、交通路網,形成了近1億人口的生活圈。如何集聚力量?我認為澳門極有潛力。」
金羊網:你認為澳門應如何融入大灣區發展?
何超瓊:大灣區已有非常好的藍圖,在大框架下還需更深入探討11個城市如何資源共享、合作共贏。澳門是以旅遊休閒作為支柱產業,並形成「旅遊+」的經濟體系。澳門可以在灣區裡擔當」縫合作用「,不光是推動自身旅遊經濟發展,更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聯成網絡。澳門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同根同源,分享同一個嶺南文化底蘊,將其滲透於藝術、餐飲等,可以在諸多方面尋找合作點。
大灣區從提出概念到建成港珠澳大橋、交通路網,形成了近1億人口的生活圈。如何集聚力量?我認為澳門極有潛力。
澳門的經濟規模不像廣州、深圳、香港那麼大,但澳門很靈活,有活力,可以讓更多新事物、新思維在澳門做試點。澳門能「先行先試」,但不會偏離自身特定的角色,只要我們圍繞自身定位,發揮好自己的角色,自然就會有收穫。澳門要與大灣區內的10個兄弟姐妹良好互動,共同打造「大灣區家族」新篇章,成為全球最有發展潛力的灣區。
談家國情懷
「愛國愛港愛澳」家訓如何代代傳
何鴻燊曾對外表示,人生最中意的評價是「愛國資本家」。何超瓊說,愛國愛澳是他們的家風與家訓。
金羊網:你怎樣看待何氏家族在澳門的責任?
何超瓊:非常幸運,我生長在一個愛國愛港愛澳的家庭。我們的家訓就是愛國愛港愛澳。從年幼時,爸爸就已讓我們明白澳門的發展與國家分不開。無論是我個人事業還是過去幾十年深入參與港澳地區的建設、慈善公益工作,都感受到國家發展。在港澳地區,我跟我的兄弟姊妹在不少愛國團體擔任職務。對(何氏家族)每個人來說擔當社會職務是難得的鍛鍊。希望由每個人的事業和接觸的社會各階層,來帶動更多的愛國力量,這是我們正在承傳的家訓。
談父親
通過視頻他還關注著澳門動態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11月25日,何鴻燊98歲生日。在生日前,何超瓊將父親12年前從海外買回的國寶馬首銅像送歸圓明園。人民日報評論稱,12尊獸首銅像,「從0到7,等待了159年。『遙遠的哭聲』,我們一直聽得到。」
金羊網:為何國寶馬首在澳門展覽12年後送回圓明園?
何超瓊:把馬首放回圓明園是爸爸的心願,他當初把國寶買回來,為什麼要放在澳門展覽12年?就是出於家國情懷。放在澳門展覽就是為了讓澳門人明白,不僅是用金錢(把國寶)買回來那麼簡單,更強烈的心意是表達澳門人對國家的情感。
一個月前,我很榮幸能把爸爸從當初海外帶回來的馬首銅像帶回北京圓明園,現在馬首正在國家博物館展覽。今年澳門回歸20周年,在這個特別的時刻把它送回北京,也是希望表達愛國愛澳的情感。
金羊網:馬首回歸圓明園後,你跟何鴻燊先生有交流嗎?他怎樣看澳門回歸20年?
何超瓊:當我親自告訴爸爸「馬首,回家」時,他也很欣慰。很高興整個家庭有這種愛國的心。爸爸在澳門回歸前後以及回歸20年來,投入了大量精力與心血。他在回歸前澳門還沒明確發展方向時,就堅持投資澳門、建設澳門,不離開澳門。他對澳門回歸20年感觸良多。遺憾的是由於身體狀況,他很長時間沒有回到澳門,沒能來看新的項目。但他從我們口中,也從各方面了解回歸20年家族在澳門的投資與努力,他希望我們第二代和往後的人都要珍惜今天這樣的機會。我很幸運有這樣的父親。他教育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要堅定不移地相信國家,有國家就有澳門。
像最近澳門通了第一條輕軌的消息,他也都知道。每天有機會見到他,我都會告訴他澳門新的發展。現在可以通過手機視頻給他傳信息,讓他不斷知道澳門新的狀況。
文/金羊網記者王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