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月珍:一個帶著鄉愁寫作的女作家

2020-12-12 浙報融媒體

讓美麗鄉愁盛放文苑

近年來,章月珍收穫驚喜:2016年寫的第一篇文章《那個春天很暖》作為閱讀理解文上了安徽中考試卷;2017年兒童劇本被拍成系列電視劇《快樂00後》,在廣東電視臺播出;2018年微小說《王保長》獲得中駿杯《小說選刊》雙年獎,四部兒童電影在貴州電視臺播出,其中兩部還在電影院首映;2019年,短篇小說《木槿花開》獲得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兩篇兒童長篇小說《陽光下的男生女生》《向日葵日記》將由新疆少兒出版社於明年上半年出版……所有這些無疑是對章月珍最好的回報。

章月珍生長於上虞城郊一個農民家庭,家中三姐妹,她是老大。在中學時代,她的語文、數學等學科成績優秀,但高考突然中暑發燒,使她發揮失常,失去了大學夢。後來結婚成家,因家庭貧困及照顧婆婆等繁雜事務,讓她只能疲於應付生計打工賺錢,文學成了遙遠的夢。

2013年,因為住進拆遷分到的新房,年已44歲的章月珍才有了相對獨立的空間,長久以來種在心裡的文學種子發芽了。在參加市級一家媒體的徵文活動時,她以一篇《愛的教育》帶著濃鬱鄉土氣息的文章獲獎。從此,她開始用手中的筆,向著一生摯愛的文學夢前行。

6年過去了,這棵文學之樹越來越茂盛,章月珍的幾百篇作品發表在各級報刊雜誌上,其中有數篇還被列為考試的例文或範文。去年,章月珍加入了浙江省作家協會。

今年上半年,她與吉林省一家文化公司合作,創作了三套34本「橋梁書」,通過生動的故事,配以精美的插畫,引導少年兒童從小遵守道德規範、養成良好習慣。

保持人生的那份純真

章月珍的文學作品,充滿著強烈的鄉土生活氣息。因為許多作品取自當地發生的歷史和現實的題材。如《王保長》的小說題材,是聽父親親口講的,原型是自己的舅公,她還同時聽取另外兩個保長的故事,才寫就了獲獎作品。

章月珍的作品,雖缺少那種男性作家大氣和深沉,但以自己生活在基層鄉村女性的真摯情感,貼切的意喻,以及高尚的主題,總能讓人得到啟發,並為之叫好。

談起自己的創作體會,章月珍認為要做真實的自己,對周邊事物充滿好奇和崇敬之情。其實她的學歷並不高,生活圈子也很窄,一直在上虞城郊區域,但她卻保持著小孩般純樸和率真。

章月珍不像許多作家坐在電腦桌前寫作,或者是坐在書桌前用筆書寫,而是散步到體育中心等優美又安靜的地方,從走路中獲得靈感,並構思,最終在手機上記錄下來,在燒菜、等車等空閒時完成文章的創作。她喜歡中國的傳統服裝旗袍,注重禮儀,加上對寫作的不懈追求,使她在網上和現實中贏得了許多粉絲。

很想到外婆老家走走

章月珍的外婆是湖塘街道陌塢村人,那裡屬於鑑湖源頭江區域之一,青山環抱,溪水潺潺。章月珍說,外婆嫁到上虞後,是一名典型的家庭婦女,但人生也很幸福,去世時93歲,至今在陌塢村還有外婆的一個弟弟健在。可惜的是,只有章月珍的媽媽去過外婆的老家,而章月珍卻從來沒到過。她只聽說那裡山清水秀,盛產竹子和楊梅,是一個美麗清靜的小山村。

「聽說陌塢溪匯入的鑑湖很美,有一座長長的西跨湖橋。以前交通不便,如今生活改善了,交通也方便了……」章月珍計劃著有朝一日能到陌塢村去採風,聽聽那裡的故事,看看山野間的人物,體會別樣的鄉愁,為自己的小說創作增加新鮮和豐富的題材。

從鑑湖湖塘到鑑湖東端曹娥江,生活在舜虞之鄉的柯橋外孫女,卻固守著那種鑑湖之畔女子的清純與執著,堅守文學書寫舜虞之鄉的傳奇,實踐著一名鄉村女作家平凡又靚麗的人生,在中國文學的百花苑裡,正吐露著如蘭般的幽香。她就是鄉村女作家章月珍。

相關焦點

  • 寫作,讓我變成了一個「寶藏女孩」
    50歲仍葆童真,充滿寫作熱情,這是怎樣一個幸福又幸運的人生?而當與章月珍開始對聊,對她有所了解時,才發現這純粹是個誤讀。《那個春天,很暖》是章月珍公開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一個應徵文而寫的獲獎散文,2013年刊登在《紹興日報》上。
  • 「綠色寫作」:女作家新世紀繪製生態圖譜
    本文作者對新世紀以來女作家的「綠色寫作」進行了檢視,認為當代女作家將把人文關懷與生態關愛融合起來,正在尋找人與自然互動的和弦與詩意棲居的路徑。■ 朱育穎「綠色寫作」是以表現人與自然關係為主要訴求的敘事,並在這一主題框架下所進行的文本建構。在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發展歷程中,人與自然的精神關聯這條命脈時隱時現,生態主題處於無名的狀態。
  • 《柯萊特》:想成為一個獨立女作家沒有那麼容易
    在此期間,柯萊特經常被譽為法國最偉大的女作家。此外,她也被公認為女性寫作的重要聲音。柯萊特於1954年8月3日去世,因為她離過婚,天主教會拒絕為她舉行宗教葬禮,但法國為她舉辦了國家葬禮,這是法國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作家,她被埋葬在拉雪茲神父公墓。茜多妮·柯萊特的個人生活很曲折,曾和一個比她大十四歲的男人、筆名為威利的出版商結婚。
  • 華裔傳奇女作家貝拉 一個村婦,販售思想的麥穗
    氣質、學識、財富、愛情、婚姻家庭———一個讀者所能在女作家身上期許的,她已經全部擁有。  《911生死婚禮》、《魔咒鋼琴》——一部接一部作品掀起文學界漣漪,她卻堅稱自己只是「文學愛好者」。上海、日本、加拿大、美國———她至今年華在安定中用來漂泊,且歌且行。
  • 67位女作家的女性寫作觀調查(一):你願意被稱為女性寫作嗎?
    「女性寫作」意味著以自覺的性別意識為切入點(之一),以肯定女性精神獨立和創造力解放為目標,充分關注女性社會議題、現實處境,積極梳理和汲取各民族文學與文化傳統,進行大膽的藝術探索的寫作實踐。在這一意義上,一個女作家又何懼她的工作被稱為「女性寫作」?
  • 梁石川:寫鄉愁的余光中,帶著怎樣的遺憾去了天堂?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著名作家林海音十句語錄,句句婉轉真摯,鄉愁眷戀情深,值得收藏
    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女作家林海音的名字太重要了。她紮根兩岸共同家園,作品中充滿著濃濃的兒女情結與鄉愁。她的文字婉轉真摯,最大的魅力是讓人讀完會深陷眷戀情深的鄉愁之中,能夠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林海音十句名言,體會她的生活觀與文字背後濃濃的情意。
  • 文學史上的重要一章:那些隱姓埋名的女作家
    那麼,寫作算不算呢?答案是肯定的。寫作意味著一個女人開始獨立地、系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且,她希望全社會都能了解她的思想。今年下半年以來,有兩件事不約而同讓女性寫作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其一是在國內公映的根據同名文學經典改編的電影《小婦人》中,主人公、叛逆而獨立的女作家喬最終堅持為自己的小說《小婦人》署上「馬奇·喬」的真名。
  • 盤點:十大網絡小說女作家
    滄月第三女作家:滄月【排名分析】滄月,一個看似很古老的女作家,筆者曾經讀過她的作品《你好舊時光》《暗戀橘生淮南》《最好的我們》《時間的女兒》等等,都是青春幻想紀實類的文學,可以說,八月長安的小說整體寫作質量還是相當高的。
  • 父親將鄉愁傳遞給我
    父親將鄉愁傳遞給我作者:吳青 朗誦:波寶兒《父親將鄉愁傳遞給我》朗誦:波寶兒04:00來自四季美文竟拿不出一顆白菜、一粒小米他只有把老娘的囑託打包離開去遠方尋覓當初的離別有點傷感沒有酒,也沒有眼淚只有風陪他趕了八千裡路帶著他的乳名
  • 漂泊·戀愛·寫作——旅加女作家貝拉[圖文]
    如果要選出文壇新近的亮點,那無疑應該歸屬於這樣一個事件:旅居加拿大的中國女作家貝拉,在繼半自傳體小說<<9.11生死婚禮>>之後,一口氣創作出了續集《貝拉的神秘花園》和《傷感的卡薩布蘭卡》,日前,《貝拉的神秘花園
  • 加拿大八旬女作家獲諾獎「受寵若驚」
    瑞典文學院10月10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82歲的加拿大女作家艾麗斯·芒羅。這是2009年6月25日在愛爾蘭都柏林拍攝的艾麗斯·芒羅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法新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10日電(記者和苗 付一鳴)瑞典文學院10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82歲的加拿大女作家艾麗斯·芒羅。她也是第13位獲得這一獎項的女作家。
  • 荷蘭華人女作家林湄:文學是我的生存方式
    荷蘭華人女作家林湄:文學是我的生存方式 2014-12-10 15:14:27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荷蘭華人女作家林湄
  • 李商隱一首描寫鄉愁的詩,充滿了濃濃的鄉愁,通篇卻沒有一個愁字
    其實李商隱除了寫情詩之外,他還有各種不同形式的題材,在他的眾多詩作中,便有這麼一首描寫鄉愁的詩,充滿了濃濃的鄉愁,通篇沒有一個愁字,卻把鄉愁描寫的酣暢淋漓。那麼李商隱描寫鄉愁的詩,便是他的《訪秋》。酒薄吹還醒,樓危望已窮。
  • 85本日記寫出個農民女作家
    核心提示  一個是舉著鋤頭敲打土坷垃的普通農婦,一個是伏案寫作隨手詩文的女作家,這兩種巨大反差的身份,很難想像會集於一身。  可石淑芳就是這樣一個人。生於三門峽市靈寶蘇村鄉福地村的她,因為痴迷文學,平時一邊幹繁重的農活,一邊忘我地創作。
  • 近代女子教育與一代女作家的浮現(組圖)
    1907年或者更早,一些開明家庭的女孩子開始被送到教會女校或女子師範讀書,而在這個章程頒布的十年之後,近代女子教育漸為普及,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代女作家以集體的方式浮出歷史地表。她們是陳衡哲、袁昌英、冰心、廬隱、馮沅君、蘇雪林、凌淑華……她們無一不是當時晚清及民初政府女學教育政策的受益者,而她們最初進入讀者視野時,也大都是以女學生身份出現。可以說,現代女作家的集體出現,得益於中國女子教育的發展。
  • 80後90後女作家風格各異:孫頻生猛酷烈 餘靜如靜水流深
    女性寫作這些年來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其以有別於男性的書寫特質,構建了新的敘事體系和討論空間。最近,譯林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窈窕文叢」,作者皆是80後乃至90後青年女作家,這一集體亮相讓人看到當代這批剛剛而立的女性寫作者的創作生力。
  • 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女作家是怎樣一個人?來聽翻譯家的解析
    2018年的得主是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Olga Tokarczuk),2019年的得主是奧地利劇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是一位怎樣的作家?今日,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位作家的兩部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太古和其他時間》曾在2017年由後浪出版公司引進出版。
  • 寫作,使她成為丹鳳第一「貧困戶」女作家
    紮根鄉土 留住鄉音傳遞鄉情 守住鄉愁 傳播地域文化,傳遞正能量,展現家鄉之美!有你更精彩!丹鳳曬曬有詩為證:「丹鳳瘋子生柴門,痴情寫作入戲深。二棍民娃張大嘴,夢裡凌子隨後跟。」前三個,大家都見過面,聽過他們的言談,見識了其半瘋半傻的樣子。只有那半個,神龍見首不見尾。整天閉門不出,埋頭寫作。她終生未嫁,她把自己一輩子嫁給了「文學」。 這個女人叫凌子。現年53歲。在貧困戶花名單上,她的名字——凌雙華,赫然在列。
  • 四個「好看」的女作家
    亦舒亦舒,又被書迷稱為「師太」,香港言情小說一把手,哥哥倪匡是香江四大才子之一,曾在金庸出國期間代寫《天龍八部》,兄妹倆寫作天分極高,中學時出版社就追到校園找亦舒要文章,才華驚人。天分、經歷、筆耕不輟,移居加拿大的亦舒還在不斷地創作,最經典代表作《喜寶》讓我認識這位靈氣逼人的女作家,此後,收服成為「師太」的筆下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