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力量在主宰基本粒子的排列?

2020-12-20 阿彌陀佛念我

1.淨空法師:什麼力量在主宰基本粒子的排列?

【乃至如來身者,如淨鏡中微妙之像,如淨水中明滿之月。】

這是形容。佛的身相是透明的,一塵不染,我們凡夫身相不透明,為什麼不透明?嚴重的汙染。這個道理現代科學家明了,尤其物理學相當的發達,知道所有的物質都是基本物質排列組織不相同。透明的玻璃跟我們這個不透明的桌椅板凳,基本的物質是相同的,排列的方式不一樣。明白這個道理,佛身、眾生身亦復如是。佛身,它基本的粒子排列的方程式就像明鏡一樣,所以他身體是透明的。

什麼力量在主宰排列?大概這個事情現代科學家都沒有找到。誰排列的?佛告訴我們,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在主宰著,千變萬化。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一切回歸到自然,自然是最美好的,自然是最圓滿的,沒有絲毫缺陷。所以佛法的修學,樞紐就是禪定,無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無量法門都是修定。而淨宗特別著重在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最圓滿的禪定。真正達到一心不亂,這個身相就像此地比喻所說的,『淨鏡中微妙之像,如淨水中明滿之月』。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四十九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49

2.淨空法師:對這個法門、這部經典能懂一點、能說一點,都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

【簡異因位所得,故曰無極。】

這都是讚嘆如來果地上究暢無極,他所證得的是究竟、通暢,通是沒有阻礙,通達而無障礙,暢是舒暢。『簡異因位所得』,簡是簡別,異是不同,就是說明,他跟因位上所得的決定不一樣,因位是菩薩,菩薩修因,佛是證了果,果地上的境界跟因位上完全不同。所以,等覺菩薩還是在因位,對於果地上的如來的大智,他也搞不清楚。西方極樂世界完全是如來果地上所展現的境界,經上才講,這個境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即使等覺菩薩,要不得佛的本願威神加持,他也搞不清楚;等覺菩薩尚且搞不清楚,何況我們!因此可知,我們今天對於這個法門、這部經典能懂一點、能說一點,說出來諸位也能聽懂一點,我們這個能力在等覺菩薩以上,這是真的。我們為什麼會有這個能力?給諸位說,都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如果我們得不到佛的本願加持,決定不懂。你要不相信,你到外面去找一個人,你把《無量壽經》的道理講給他聽聽,他聽不懂,這是事實。你到處去找,到處跟人家講講,看他會不會相信?他聽了搖頭,不曉得你說些什麼,反而感覺到你這個人頭腦有點兒不太正常,說一些奇奇怪怪的話,他聽不懂。所以這個講堂裡面,我們講、跟諸位聽都得佛力加持,這是真實的。

在美國,我們也有時候遇到有一點神通的人,一般講的,現在大陸上叫特異功能,有這種人。他有的時候到我們這邊來,他也很歡喜來聽經,他聽得懂嗎?他聽不懂。聽不懂為什麼要來聽?他有特異功能,他見到這個場所有佛光,沐浴在佛光當中身心自在,他有這個感受。如果能力強的人,這個地方邀請一個法師來講經,還沒來,甚至於還是大概一個月之後才會來,能力強的人會看到這個建築物放光。還在籌備期間,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有光明注照了;講的時候,那光就非常的盛,非常旺盛。這些決定不是他造謠言,絕對不是他亂說的,這是事實。所以,若不得三寶加持,沒有辦法理解經義。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二集) 淨空法師講述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2

3.淨空法師:眾生有感,佛菩薩來應的時間不會錯過

【四業自在。】

菩薩還有什麼業?菩薩度化眾生是他的事業,他沒有別的業,就是教化眾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感應道交,一個也不會漏掉。不但不會漏掉,連感應的時間都不會錯過。眾生有感,佛菩薩來應,不會我們這裡有感,他慢慢的來應,不會。我們跟世間人約會還有遲到的,還有誤點的,佛菩薩決定不會。這是『業自在』。

【五受生自在。】

『受生』就像《普門品》裡面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樣身分,所以佛菩薩沒有一定的身相。我們執著這個是什麼佛,那個是什麼佛,這是什麼菩薩,這都是分別執著,佛菩薩沒有一定的形相,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楞嚴經》上講的。所以才能得一切眾生的歡喜心,一切眾生才願意聽菩薩的教誨,他隨心應量,『受生自在』。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二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2

4.淨空法師:沒有貪心也就沒有瞋恚、痴暗,一切善法都從此而生

「如是因緣和合,復具願力,則自然出生善根。善根者,羅什大師曰:堅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他的善心不動搖,善心不退轉,這叫善根。《毗婆沙論》裡頭說:「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痴」,不恚是不瞋恚,就是不瞋。「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是故善能生妙果,並復生餘善,故名善根」。這樁事情我們就要特別留意,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你要真正做到不貪,決定沒有貪戀的念頭。為什麼原因?因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定要知道一切法的真相。《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要常常提起觀照,觀照就用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你就放下了。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你能得到嗎?你能控制嗎?你決定得不到,也不能控制,更不能佔有。

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第一個就想到我身體。身體我能不能佔有?我能不能得到?好像是得到了,其實假的,為什麼?一秒鐘,這個身體已經換了一千六百兆次,念念不住,就是念念它不停,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無數的妄念糾纏在一起,產生這個幻相,讓我們感覺它存在,其實沒有。你能常作如是觀,這是《金剛經》上說的,一切法「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露是露水,太陽一出來沒有了;電是閃電,剎那就沒有了。彌勒菩薩說得清楚,比閃電還快。閃電,一閃過去就沒有了,那一閃就是一念,我們感覺到有這個東西閃過,其實那是多少微細的念頭糾纏在一起,至少彌勒菩薩講的三十二億百千念。如果單獨是一念閃過去,我們沒有感覺,根本就不知道,它的速度太快了,我們眼睛轉不過來,眼睛睜得挺大也沒有看見,這是事實真相。於是對一切法貪心不生了,沒有貪心也就沒有瞋恚,也就沒有痴暗,三善根就現前。三毒斷掉了,貪瞋痴三毒斷掉了,真正不貪、不瞋、不痴,世出世間一切善法都從此而生。是故善能生妙果,復生餘善,一切善都從這生出來的。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二0集)  2012/7/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20

5.淨空法師:為什麼佛所講的一切經,字字句句都圓滿、究竟?

『佛是究竟第一義』,圓滿的第一義。法身大士是分證的第一義,他確實入第一義了,但是他沒有圓滿。到如來果位上,圓極之果,他圓滿了。因此他的名字,我們曾經說過,佛所講的一切經,字字句句都圓滿、字字句句都究竟,為什麼?人家心清淨,心裡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有一切的言語、文字統統圓滿,統統是第一義。乃至於他表演在生活上,我們在《金剛經》上一開端,看到釋迦牟尼佛入舍衛大城去乞食,著衣持缽,沒有一樣不圓滿,沒有一樣不是第一義。你要是問為什麼?人家離妄想分別執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義。道理在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五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5

相關焦點

  • 掌握宇宙生死的粒子,被稱為「上帝粒子」,比原子小卻能毀掉一切
    引言:在現實的宏觀世界中,所有的物質都由微觀世界的粒子組成。而在很多人看來,微觀世界裡最微小的粒子應該就是原子了。其實不然,還有一種粒子比原子還小。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它是一種能夠主宰宇宙命運的粒子,因此被稱為「上帝粒子」。
  • 大自然的四大基本力量是什麼?
    大自然的四大基本力量是什麼?   重力和電磁只是自然界四種基本力量中的兩種,特別是每天可以觀察到的兩種力量。另外兩個是什麼,如果你看不到它們,它們如何影響你?
  • 基本粒子以近光速旅行的三種方式!真的大開眼界!
    光速,或許大部分人聽到這兩個字,閃出的畫面是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中一條光粒子劃出一條完美的光弧線,而光速旅行是太空科幻小說的主要內容。光速看似遙不可及,其實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在自然界的基本粒子,不乏以近光速運動的粒子,它們其實無處不在。
  • 構成我們宇宙的基本粒子是什麼?看完你肯定會明白
    這就構成了如今粒子物理的面貌。基本粒子究竟是什麼?它們有著怎麼樣的分類與構成?基本粒子是什麼基本粒子是指人們認知的構成物質的最小或/及最基本的單位,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基礎。也就是說在不改變物質屬性的前提下的最小體積物質。它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基礎,且並不會因為小而斷定它不是某種物質。
  • 統一路 13-基本粒子知多少
    基本粒子知多少1869 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將化學元素分類排隊組成了元素周期表。正是元素分類的這種重複模式,啟發了科學家的思維,感覺其中隱藏著物質結構更為深層更為基本的秘密。最後,發現並證實了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的結論。
  • 什麼是粒子?這個最基本的問題,仍未有標準答案
    粒子站在數學和現實兩個世界相接觸的那一點,立足處有些搖晃。十多位粒子物理學家對於「什麼是粒子」給出了多樣的描述,還闡述了兩個迅速發展的理論,目標是得到一個描述粒子的統一圖像。「什麼是粒子?這確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文小剛說,「現在這一方向有一些進展,雖然還沒有產生一個統一的理論,但是各派觀點都十分有趣。」
  • 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眾妙之門
    在微觀世界中,所有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這就是物質基本的量子性質。粒子的波長隨著能量的增加而變短。這正是引入加速器的原因:產生一束更高能量的光束,其解析度足以探測微小的基本粒子世界。沒有顯微鏡中複雜的透鏡陣列,人們就永遠不會直接從光束中看到細胞。同樣,如果沒有一組複雜的探測器,人們就無法看到加速器發出的光束照亮了什麼。
  • 細說基本粒子和自然力量,看看科學家如何解釋萬物
    最初,人們認為原子核是由電子和不同數量的帶正電的叫作質子的粒子組成。質子是由希臘文中表達「第一」的詞演化而來的,因為質子被認為是組成物質的基本單位。然而,1932年盧瑟福在劍橋的一位同事詹姆斯·查德威克發現,原子核還包含另外稱為中子的粒子,中子幾乎具有和質子一樣大的質量但不帶電荷。查德威克因這個發現獲得諾貝爾獎,並被選為劍橋龔維爾和基斯學院院長。
  • 科普文章《誰是宇宙的主宰?》
    賀俊傑/文誰是宇宙主宰?是人類嗎?是神主宰了宇宙?這個問題太大了,根本就無法回答。我們只能從這幾個方面加以論證,讓我們自己去判斷,去思考。通過這一發現,科學家將這種分布整個宇宙,可以和宇宙中的引力相抗衡的力量稱之為暗能量。這種神秘的能量,主宰宇宙的命運。在暗能量的驅動下,星系之間,星系團之間會變得越來越遠,直到夜空看不到一絲光點。最後,白矮星會變成黑矮星,黑洞會蒸發,質子也會蒸發,整個宇宙變成「一潭死水」。
  • 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簡介
    那這樣的話,最基本的存在就不再是道爾頓所設想的原子,而應該是電子和原子核。打破道爾頓原子概念實際上為理解周期表打開了大門。有了電子,我們就能把不同的化學元素聯繫起來。元素之所以不同,僅僅是因為它們在原子中有不同數量的電子。化學性質的相似性現在被轉化為電子排列的相似性,而電子排列的規律則可以由量子力學理論來理解。一種化學元素可能含有幾種同位素。
  • 你了解自然界的四種基本力嗎?主宰宇宙中發生的一切
    儘管看上去花樣繁多,但我們日常經歷的所有力都可以歸結成四種基本力:引力、弱力、電磁力、以及強核力。這些便是自然界的四種基本作用力,宇宙中發生的一切都由它們主宰。引力引力指兩個具有質量或能量的物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
  • 基本粒子有多小?
    但我們現在知道的更多: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而原子核則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它們又可以繼續被分割成更基本的夸克和膠子。但是,我們可以繼續分割下去嗎?我們要如何得知這些粒子的「大小」?「大小」其實是一個很難的概念,但是量子力學可以幫助我們理解。
  • 四大基本力——強力,維繫整個宇宙的力量!
    四大基本力——強力,維繫整個宇宙的力量!粒子物理學家可能看起來像是一群乾巴巴的人,但他們很有樂趣。為什麼會有「奇異夸克」這樣的東西?然而,當涉及到基本的核力量時,它們並不是一團糟:自然界中最強大的力量被簡單地稱為「強量」,它實際上是把在夸克聯繫在一起的力量。要想知道強作用力是什麼,我們就必須放大原子,你需要對物理學家所說的基本粒子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例如,讓我們從一個氦原子開始。氦原子有兩個電子繞著由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組成的原子核旋轉。對於大多數高中化學課來說,這就是微粒的終結點。
  • 隱匿的宇宙:用基本粒子揭開宇宙之謎
    不過,正如伽利略所言,如果不藉助數學家的力量,就無法解開宇宙之謎。因此,我們打破了數學和物理學的界線,創造了一個共同研究的平臺。從1027到10-35的世界讀完上述內容,想必大家頭腦中可能還會浮現出另外一個疑問。為什麼渺小的基本粒子會與浩瀚的宇宙存在聯繫呢?
  • 粒子到底是什麼?文小剛點評|眾妙之門
    粒子是什麼?它被認為是點狀的物體,坍縮的波函數,量子場的激發,龐加萊群的不可約表示,振動的弦,量子比特海的變形.......這些觀點可以分為兩大陣營:還原論和演生論。還原論的最基本假設是,空間本身是空的,而粒子是空間裡的一些東西。演生論的最基本假設是,空間本身是一個有動力學活性媒介,粒子則是這一媒介中的形變和激發。
  • 上帝粒子是什麼,為什麼叫上帝粒子?
    ,並且這個粒子是所有的62個粒子中唯一一個沒有質量的粒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中自旋為零的玻色子,上帝粒子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被提出來了,但是直到2013年的時候才被科學家們發現,並且上帝粒子的發現也給科學界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許多事情也因為上帝粒子的發現而被證明了,對於科學家進一步研究宇宙提供了新的手段,那麼什麼是上帝粒子呢,為什麼會被稱為上帝粒子呢,上帝粒子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 實驗證實任意子存在,或為費米子玻色子外另一基本粒子
    在我們生活的三維世界中,有兩類基本粒子:玻色子和費米子。但理論物理學家預測,在二維空間,還有另一種可能:任意子。現在,科學家們有了新的證據,證明任意子存在,並且它們的行為與任何已知的粒子都不一樣。物理學家在4月10日的《Science》雜誌上報導說,研究人員使用一個小型的「對撞機」,讓兩個疑似的任意子相互碰撞,來研究確認其粒子身份。所有已知的基本粒子都可以分為費米子和玻色子。例如,電子是費米子。玻色子包括光子(光的粒子)和著名的希格斯玻色子(解釋粒子如何獲得質量)。
  • 到底什麼是粒子?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人們對於「粒子」是什麼,有著許多不同的理解:點狀物體、場的激發源、純數學照進現實的一個斑點……基本粒子是組成宇宙的基礎物質,但同時它也尤為奇怪。「什麼是粒子?這確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文小剛說,「現在這一方向有一些進展,雖然還沒有產生一個統一的理論,但是各派觀點都十分有趣。」
  • 最小的粒子是什麼,既然那麼執著物質存在,就把它找出來
    德謨克利特認為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一種不可穿透、不可分割的實體,一切原子都有著相同的性質,只是在形狀、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上有所不同。萬物有生有滅,但組成它們的原子卻不會跟著毀滅,只會從死亡的物體轉移到新生的物體身上。後來科學家們的確發現了原子的存在,但它卻不是最小的粒子,它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質子和中子又由被膠子束縛著的夸克組成。
  • 【常識積累】粒子
    一、原子(微觀)1.定義:原子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中可以分割。(註:原子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但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粒子。)二、分子(微觀)1.定義:分子是由組成的原子按照一定的鍵合順序和空間排列而結合在一起的整體,這種鍵合順序和空間排列關係稱為分子結構。2.分子是物質中能夠獨立存在的相對穩定並保持該物質物理化學特性的最小單元。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通過一定的作用力,以一定的次序和排列方式結合成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