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早期胎盤絨毛植入診治專家指導意見

2020-12-19 騰訊網

董曉靜1顧向應2*劉欣燕3楊 清4吳尚純5

1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2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3北京協和醫院;

4瀋陽盛京醫院;

5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

妊娠早期胎盤絨毛植入(除外已命名為剖宮產瘢痕部位等特殊部位的植入)是一種較少見但具有嚴重不良後果的妊娠早期併發症。由於其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且定義較模糊,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容易漏診,而造成較高的子宮切除率。目前國內外尚無規範的診治標準。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主要成員結合對妊娠早期胎盤絨毛植入診治的經驗積累及臨床研究結果,提出我國關於妊娠早期胎盤絨毛植入診治的專家指導意見,以期探討並規範和指導臨床診療行為。

1 定義

妊娠早期(妊娠<14周)絨毛與子宮肌壁附著較深或過深並植入子宮肌層。胎盤尚未完整形成,發生的植入稱為絨毛植入;胎盤形成完整後發生的植入稱為胎盤植入。

2病因及高危因素

妊娠早期胎盤絨毛植入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有學者認為與子宮底蛻膜破壞,屏障作用減弱有關[1]。生理情況下蛻膜形成是為了抑制滋養細胞進一步的浸潤,當各種原因引起子宮內膜間質蛻膜損傷、缺乏或出現缺陷,間質細胞不能充分蛻膜化:一方面屏障作用消失,不能阻止滋養細胞的浸潤;另一方面胚胎絨毛在蛻膜化不良的組織中難以得到良好的血液供應而植入子宮肌層。高危因素包括:人工流產術、過度刮宮、子宮黏膜下肌瘤剔除術、手取胎盤術、子宮內膜切除術、子宮內膜炎、子宮腺肌病、雙角子宮、高齡、IVF等[2-4]。

3 影響及結局

妊娠早期胎盤絨毛植入常導致忽略性人工流產或清宮術中難以控制的大出血,術後不規則陰道流血,期待過程中自發性子宮破裂等不良結局。有文獻報導,39例早期胎盤絨毛植入患者中10例期待治療,終止妊娠時間為16~40+5周,術中均同時行子宮切除術[5]。因此對於妊娠早期發現胎盤絨毛植入,無論期待至何時,妊娠結局如何,均面臨極高的子宮切除風險。

4 臨床表現

妊娠早期胎盤絨毛植入無特異性臨床表現。常表現為各種情況下的流血,且出血嚴重程度與胎盤絨毛植入的部位、範圍、深度相關。人工流產及清宮術中發生難以控制的大出血,或者術後發生不規則陰道流血,結合超聲等影像學檢查,要高度警惕早期胎盤絨毛植入。

4.1 停經後陰道出血

絨毛滋養細胞浸潤子宮肌層,常可使局部血管破壞而發生陰道出血,與先兆流產、異位妊娠等臨床表現類似,容易忽略和誤診。

4.2 人工流產或清宮術後不規則陰道流血

人工流產或清宮術後不規則陰道流血是常見的早期胎盤絨毛部分植入的臨床表現。偶有術後一段時間,突然陰道大量流血。

4.3 人工流產或清宮術中發生難以控制的大出血

由於滋養細胞及(或)絨毛的廣泛侵蝕,局部組織常發生出血和壞死,刮宮時易於損傷較大的血管而出血難止。

4.4 腹腔內出血

較罕見,可發生於妊娠13+5周至晚孕期[6]。由於胎盤絨毛浸潤及穿透子宮漿膜層導致子宮自發穿透,發生腹腔內出血,以及人工流產或清宮時在植入部位發生子宮穿孔,導致腹腔內出血或臟器損傷。

5 診斷

妊娠早期胎盤絨毛植入無典型臨床表現,容易漏診和誤診。要重視高危因素、結合術中術後情況和影像學指標以明確診斷。病灶部位的病理學檢查是確診的金標準。

5.1 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是術前診斷妊娠早期胎盤絨毛植入的主要方法,首選經陰道超聲。以下超聲影像學發現提示早期胎盤絨毛植入。低位妊娠囊:正常妊娠時妊娠囊通常位於子宮體及底部。若妊娠囊位於子宮峽部附近(明確的子宮峽部妊娠除外),應注意有胎盤植入的可能。因為胚胎著床位置低,隨著胎盤形成,通常會表現為低置(前置)胎盤。而前置胎盤(9.32%)是非前置胎盤發生胎盤植入機率(0.0045%)的2000多倍[7]。妊娠囊附著部位(絨毛膜板)子宮肌壁變薄、胎盤與子宮肌壁分界不清:即妊娠囊附著處(絨毛膜板)的子宮肌壁明顯比對側的子宮肌壁薄。Comstock等[8]及毋荃梅[9]均報導,病理證實為早期妊娠胎盤絨毛植入患者,常規超聲檢查發現子宮肌層變薄。結合妊娠囊附著處或胎盤附著處與子宮肌壁分界不清的範圍,可以進一步判斷是完全植入還是局部植入。蛻膜突入子宮肌層:Wong等[10]發現,早期妊娠(6周)超聲見蛻膜突入子宮肌層,至早期妊娠末期或中期妊娠時即可見胎盤從胎盤-子宮交界面缺損處突入至子宮肌層,最終組織學確診為胎盤植入。子宮內孕囊附著處(絨毛膜板)不均質混合回聲、子宮肌層邊界欠清,以片狀強回聲為主的蜂窩狀或篩孔狀回聲,應考慮妊娠早期胎盤絨毛植入的可能[9]。彩色都卜勒超聲在胚胎著床處的子宮肌壁周邊及內部探及豐富血流信號,周邊主要為中低速靜脈頻譜,內部呈低阻力動脈頻譜[11]。三維超聲:在早期絨毛植入時可見孕囊附著處(絨毛膜板)低回聲消失、子宮肌壁較薄、植入部位和肌層分界不清、血流豐富,出現高速低阻團狀血流信號。在孕10~14周胎盤植入時,胎盤後方三維彩色能量圖更直觀清晰顯示胎盤內血管極其豐富,胎盤後方子宮肌層內大量不規則、迂曲血管,各種大小的血管呈網狀交織[12],尤其是胎盤母體面,與子宮壁內的弓狀動脈相互溝通。

5.2 磁共振(MRI)

在評估胎盤絨毛植入深度及範圍上具有很高價值。當臨床上高度懷疑胎盤絨毛植入,但超聲不能確診以及需要鑑定胎盤絨毛植入的類型時可進行MRI檢查。有文獻報導383例觀察結果顯示,MRI診斷早期胎盤絨毛植入的敏感性為9.44%(95%C186.0~97.9);特異性為84.0%(95%C176.0~89.8)[13]。MRI表現為子宮不同程度增大,子宮內膜模糊、變薄,結合帶不完整,病灶突入肌層。T1WI:植入胎盤絨毛組織呈略低信號或高低混雜信號,與宮壁結構分界不清;T2WI:低信號的子宮肌壁局部變薄甚至中斷,局部見高信號的胎盤絨毛組織侵入,信號明顯強於子宮壁。增強掃描病灶不均勻強化,呈花瓣樣、結節狀強化,有不強化壞死區,增強中晚期明顯持續強化。

5.3 血清甲胎球蛋白(AFP)檢測

正常妊娠孕6周,胎兒肝臟開始合成AFP,孕12~15周達高峰,產後1~2天降至正常水平(<20μg/L)。1992年,Zelop等[14]報導11例胎盤植入和14例前置胎盤而行剖宮產者,前者5例血清AFP升高,後者無一例升高,表明AFP與胎盤植入有關。孕婦血清AFP升高,排除胎兒畸形、胎盤內出血等應考慮胎盤絨毛植入。該方法簡單,但特異性不高,僅在高度懷疑早期胎盤絨毛植入,且輔助檢查結果不確定時作為篩查手段。

5.4 病理學檢查

病理學檢查診斷早期胎盤絨毛植入的金標準。局部病灶切除或子宮切除的病理切片檢查發現:子宮肌層的肌纖維間可見絨毛組織、蛻膜組織或散在的滋養細胞。但在臨床工作中病理標本較難獲得。

6 鑑別診斷

由於早期胎盤絨毛植入無典型的臨床表現,容易與以下疾病混淆,超聲檢查是主要的鑑別方法。

6.1 正常妊娠

正常妊娠時,超聲下孕囊位置正常,孕囊附著部位子宮肌層厚度正常,無異常增多的血流信號。

6.2 肌壁間妊娠

超聲下於子宮肌層內顯示孕囊,其與子宮腔不相通,四周可見肌層圍繞。MRI可見孕囊完全位於子宮肌層內,宮腔內無孕囊,是診斷肌壁間妊娠的「金標準」。

6.3 部分性葡萄胎

超聲下可見孕囊附著部位局灶性的水泡狀胎塊,結合異常增高的血hCG可以確診。

7 處理

孕婦有早期胎盤絨毛植入的高危因素時,在人工流產或清宮術前應認真進行超聲評估,必要時行MRI以明確診斷。若妊娠早期高度懷疑胎盤絨毛植入,建議儘早終止妊娠。終止妊娠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人工流產或清宮術後才明確診斷者,應結合血β-hCG和超聲檢查進行相應的保守或手術治療。如果患者強烈要求繼續妊娠,可以在嚴密監測下行期待治療。

7.1 藥物治療

首選甲氨蝶呤(MTX)治療,也有米非司酮治療的報導。

7.1.7 適應證

生命體徵平穩,無活動性腹腔內出血;病灶最大直徑≤2cm;血β-hCG<2000U/L;影像學檢查提示胎盤絨毛部分植入;無感染;病灶清除術前預處理,以降低出血風險。

7.1.2 用藥方案

甲氨蝶呤(MTX):單次給藥為MTX5mg/m2,肌內注射1次藥[15];或MTX1mg/kg,肌內注射,單次給藥,根據血β-hCG、胎盤血流和病灶大小變化,決定是否再次給藥[16]。分次給為MTX0.4mg/kg,肌內注射,1次/d,共5次,一般總量為100mg,同時需要加用四氫葉酸[15];或MTX20mg/d,肌內注射,連續5~7d;或MTX50mg,1次/周,肌內注射,共3次[16]。局部用藥為超聲指引下穿刺,將MTX1mg/kg直接注入胎囊或病灶內[16]。米非司酮:25mg,2次/d,口服,連用3d[17]。藥物治療同時應給予加強宮縮及抗感染治療。此外,中醫採用活血化瘀,消症殺胚的方法也有一定療效[15]。

7.1.3 用藥後隨訪

MTX用藥後第7天,血β-hCG下降15%~25%,超聲檢查病灶大小無變化,可以考慮再次用藥(方案同前)。血β-hCG下降<15%,症狀不緩解或有內出血應考慮手術治療。

7.1.4 注意事項

治療期間宜密切觀察陰道出血、腹痛等症狀,每隔3~7d複查血β-hCG,1~2周複查超聲。藥物治療療程長,且隨時可能保守治療失敗導致大出血而需急症處理,需與患者密切溝通,提高其依從性。

7.3 手術治療

治療胎盤絨毛植入病灶可以採用宮腔內病灶清除或子宮局部病灶切除術等,如果發生難以控制的大出血,可以採用子宮動脈栓塞止血甚至子宮切除。

7.2.1 病灶清除術

人工流產或清宮術後才確診的胎盤絨毛植入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如果病灶較大、血流較豐富,殘存肌層厚度薄,血β-hCG較高,可選擇超聲和(或)宮腔直視下、或腹腔鏡監視下清宮和(或)宮腔鏡下病灶電切術,清除組織送病理檢查。

超聲監視下和(或)宮腔直視下清宮術:在超聲引導下和(或)宮腔直視下,使用吸管或刮匙直接清除病灶。多用於局灶性、植入較淺的早期胎盤絨毛植入病例。優勢是在精確「定點」清除病灶同時避免子宮損傷,但是需要有經驗可以精確識別病灶的超聲及手術醫師,必須備有應急宮腔止血措施(必要時行宮腔內置球囊壓迫止血,6~8h後取出球囊);並且出現子宮損傷時能及時修補。

腹腔鏡監視下清宮:當病灶較大、胎盤絨毛植入部位殘存肌層薄,子宮穿孔風險高時可以考慮在腹腔鏡監視下清宮。優勢是可以直接觀察殘存肌層厚度和周圍是否有重要臟器或組織粘連,如果發生腹腔內出血和(或)穿孔等損傷時可以及時修補;缺點是需要腹腔鏡操作。宮腔鏡下病灶電切術:宮腔鏡下直接清除病灶多用於人工流產或清宮術後確診的胎盤絨毛植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且病灶局限的手術治療。優勢是可以清楚觀察到宮腔病灶的情況,精確「定點」清除,如若出血多還可以局部止血;缺點是宮腔內操作無法觀察肌層殘存厚度,不能及時避免子宮穿孔,需結合腹部超聲監測下進行。必要時行宮腔內置球囊壓迫止血。術後酌情雌孕激素序貫療法1~3個月,促進子宮內膜修復[18]。推薦用藥方案:宮腔鏡手術次日開始口服戊酸雌二醇2~6mg/d或妊馬雌酮2.5mg/d,連用21d;第11天加用微粒化黃體酮200mg/d或地屈孕酮10mg/d,連續使用10d。

7.2.2 子宮局部病灶切除術

當胎盤絨毛為穿透性植入,無法從宮腔內行病灶清除;病灶清除術中發生子宮穿孔或難以控制的大出血而無條件行子宮動脈栓塞時,可行子宮局部病灶切除。根據醫療單位技術條件,可以行腹腔鏡下或開腹局部病灶切除並修補子宮。

7.2.3 子宮切除術

當妊娠早期胎盤絨毛植入發生難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時,可以行子宮切除術。

7.2.4 子宮動脈栓塞術

當病灶清除術中發生難以控制的大出血時可以選擇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止血[19]。對於術前評估出血風險較高者,也可在術前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暫時阻斷血流預防出血。

7.3 期待治療

妊娠已達10周以上才明確診斷,而且患者有非常強烈的生育意願,評估認為終止妊娠時預期子宮切除率極高的患者,可在嚴密監測下行期待治療。應充分告知期待治療風險(有孕產婦死亡的風險),加強隨訪,警惕子宮自發破裂、晚期流產、死產及周圍臟器受累的情況發生。孕中期建議每月1次彩超檢查,孕晚期建議每2周1次彩超檢查,重點監測胎盤部位的超聲改變。妊娠34~36周建議行MRI以明確胎盤植入範圍及深度,做好終止妊娠前的術前評估。若超聲提示先兆子宮破裂應及時終止妊娠。妊娠後期若胎盤侵犯周圍臟器及或侵入肌層較深,甚至穿透漿膜層,在行剖宮產術的同時要做好子宮切除的準備。

8 預防

針對早期胎盤絨毛植入的高危因素,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預防:加強安全避孕教育,避免意外妊娠和重複人工流產。加強計劃生育手術操作規範培訓,減少手術損傷。積極宣傳生殖健康知識,開展生殖道感染規範化診治的培訓,減少生殖道感染造成的子宮內膜損傷。

參考文獻:略

本文來源:中國計劃生育學雜誌

聲明:本文經網絡轉載,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責任編輯:戎易發

聽說微信又雙叒叕改版

快把「婦產科網」設為星標吧

精品學術內容不再錯過!

快來跟著步驟操作吧

相關焦點

  • 胎盤植入綜合規範化管理診治培訓
    為規範胎盤植入診斷、管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在3月29日下午、第七屆北大醫學婦產國際論壇暨第九屆輔助生殖領域新視角研討會召開前夕,在婦兒住院樓地下一層教室舉辦了第三屆瘢痕子宮孕期管理培訓workshop,圍繞瘢痕子宮產婦再次妊娠,特別是合併胎盤植入的早期規範化診斷和手術技巧,結合理論、病例、實踐進行探討。
  • 胎盤植入丨解讀胎盤植入的危害與預防
    當胎兒順利娩出後,功成身退的胎盤,就會自動的剝離,完成整個分娩的過程。而胎盤植入為胎盤絨毛穿入宮壁肌層,簡單說就是胎盤本應該剝離的,但是卻沒有,反而在媽媽的子宮裡「紮根」了。這種情況一般發生於孕早期胎盤植入時而非妊娠後期,所以不要覺得只有分娩時才會胎盤植入,胎盤植入是產科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為什麼會胎盤植入?
  • 懷孕24周胎盤植入怎麼辦?專家:3點建議
    胎盤植入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妊娠併發症,主要原因是因為胎盤附著的子宮腔內過於貧瘠,血供不足。那麼胎盤為了獲得充足的營養,絨毛深度植入到子宮肌層,就出現胎盤植入。胎盤,是胎兒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附屬,主要由懷孕早期胚胎的絨毛膜和孕婦子宮底蛻膜組成。
  • 宮角妊娠診治專家共識
    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結合對宮角妊娠診治的經驗積累及臨床研究結果,達成了我國關於宮角妊娠診治的中國專家共識,以期規範和指導臨床診療行為。本共識所討論的宮角妊娠僅針對於正常形態子宮發生宮角妊娠,畸形子宮不在該共識討論範圍內。
  • 女子人流之後再清宮卻遭大出血,原來是「偶遇」了胎盤植入!
    胎盤植入是產科兇險的併發症之一,無論妊娠或產時、產後均不易確診,一旦發病可以導致嚴重產後出血,如不及時,甚至會危及產婦生命。近日,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上演了驚險的一幕。「醫生,快……快來救救我老婆!丁菊紅介紹道:「剖宮產術後疤痕部位妊娠屬於異位妊娠的一種,它是指子宮上因為剖宮產或者子宮肌瘤剔除術或其他的原因後,留下的一個「疤痕」,當女性再次懷孕後,孕囊著床在了子宮原來的瘢痕位置,就形成了子宮瘢痕妊娠,這是一種不多見但是卻異常兇險的產科急症,容易導致大出血甚至是子宮破裂;而胎盤植入指的是胎盤絨毛穿入部分的宮壁肌層,它一般發生在懷孕的早期,也是產科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可導致產婦大出血、
  • 孕早期產前篩查能及早發現異常妊娠並對症診治
    >孕早期產前篩查能及早發現異常妊娠並對症診治2019-08-21 15:10:00出處:PCbaby作者:韓瑾高風險人群最後通過診斷性措施,如絨毛、羊水或臍帶血穿刺等方法確診T21三體胎兒。篩查項目普及和開展遵循的標準是:疾病定義明確,臨床診斷可靠,疾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疾病的流行率相對較高且清楚;具有經濟效益,篩查項目所需費用低;篩查方法簡單、安全;具備篩查儀器,且容易安裝;有高敏感性和特異性的確診方法配合,並且容易被病人接受。
  • 生二胎 當心胎盤植入奪命
    ●胎盤植入是產科最危險的併發症之一,可導致產婦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專家提醒:高齡生育的女性,如果有子宮手術史,一定要在早孕期明確胎盤的狀態和位置   醫學指導/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廣州重症孕產婦救治中心主任、廣州市婦產科研究所所長陳敦金   本報訊 (記者黎蘅 通訊員黃賢君)對於婦產科醫生來說,這是最兇險的一種分娩——產婦的胎盤深深植入並穿透了子宮
  • 不要忽視胎盤植入 可導致產後大出血
    如果發生這樣的狀況,的確會很嚇人,據統計,胎盤植入致孕產婦死亡佔7%。大家都知道,產後大出血會讓寶媽丟掉性命,電視上也經常演到說寶寶平安順利的產下,大家鬆了一口氣開始沉浸在歡樂喜悅的氣氛中,但產婦大出血丟掉性命的劇情。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導致這種劇情發生的其中之一胎盤植入。什麼是胎盤植入?
  • 胎盤植入切除子宮概率大不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隨著剖宮產、人流術及其他宮腔操作的不斷增多,胎盤植入的發生率由1/2500上升至1/500。胎盤植入是指胎盤附著異常,表現為胎盤絨毛異常植入到子宮肌層,可導致患者大出血、休克、子宮穿孔、繼發感染,甚至死亡,過去常為了搶救患者生命而緊急切除子宮。 胎盤植入是一種妊娠的嚴重併發症,切除子宮是其主要治療方法,據不完全統計,胎盤植入患者約80%以上需要子宮切除。
  • 懷了頭胎卻發現胎盤植入子宮 患病概率十萬分之三
    寧大附屬醫院專家說,頭胎發生胎盤植入的患病概率醫學上10萬個病例中僅3例。  胎盤像樹根植入子宮  過去6天,王萍經歷了人生中一次巨大的傷痛。第一個孩子沒保住,還被發現胎盤植入。  王萍,29歲,寧波人,在本地一家銀行上班。
  • 英國建立人體胎盤「類器官」用於研究妊娠期間的變化
    英國《自然》雜誌29日在線發表的一項醫學成果稱,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人體胎盤「類器官」。這些「類器官」模型代表了人體胎盤發育研究的一項重大創新。許多妊娠疾病,如子癇前期、胎兒生長受限、死產等,都會在妊娠早期出現胎盤發育異常。但是,由於缺少進行實驗的功能性模型,對人體胎盤的認識一直受限。
  • 瘢痕妊娠、胎盤植入孕婦捨命堅持,濱州市人民醫院助孕媽平安生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程文青 記者 郗運紅近日,濱州一產婦王某來濱州市人民醫院產檢,彩超發現胎盤完全覆蓋宮頸內口,種 植於子宮下段剖宮產部位,向前侵犯並凸向膀胱,不除外植入膀胱可能。仔細檢查見胎盤 前方血竇豐富,子宮下段肌層消失。
  • 無指徵剖宮產惡果——前置胎盤和胎盤植入
    曾經經歷過的徹夜搶救歷歷在目,為了不想再見到那些兇險的事情發生,我今天想聊聊「疤痕子宮」再懷孕時的常見併發症:前置胎盤和胎盤植入。「疤痕子宮」是引起前置胎盤的高危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如多次流產、內膜炎等也容易引起前置胎盤,然而剖宮產卻是發生前置胎盤的一個相對比較重要的高危因素,而且剖宮產做的次數越多,發生前置胎盤的風險就越大。
  • 28歲二胎媽媽胎盤植入膀胱 30多名醫生上陣保平安
    懷孕過程除了孕早期反應和一點不適外,一直都很順利。孕25周時,她到鄞州當地醫院產檢,竟被告知胎盤植入了子宮瘢痕處,夫妻倆一下子慌了神,終止妊娠還是保住孩子成了一道必選題。  這時劉女士的丈夫找到寧大醫學院附屬醫院婦產科的副主任醫師徐學麟,徵詢了徐醫生的意見。
  • 早期妊娠稽留流產治療專家共識
    早期妊娠稽留流產(missed early miscarriage)是指妊娠≤12周,胚胎或胎兒已死亡並滯留在子宮腔內,未能及時自然排出。流產發生時,雖然胚胎已經停止發育,但是胎盤滋養層細胞可以繼續釋放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激素,胚胎及組織物未排出,孕婦有或無流血、腹痛等臨床症狀,婦科檢查時宮頸口未開。早期妊娠稽留流產常常在超聲檢查時被發現。
  • 二胎媽媽胎盤植入膀胱 30多名醫生齊上陣保住母女平安
    這名二胎媽媽遇到了號稱「產婦殺手」的胎盤植入,並且是最兇險的一種,胎盤沒有乖乖待在子宮裡,而從頭胎剖宮產後留下的子宮瘢痕中「穿越」而出,與前方的膀胱「粘在」一起,並且「生猛」地植入膀胱壁裡。懷孕過程除了孕早期反應和一點不適外,一直都很順利。孕25周時,她到鄞州當地醫院產檢,竟被告知胎盤植入了子宮瘢痕處,夫妻倆一下子慌了神,終止妊娠還是保住孩子成了一道必選題。這時劉女士的丈夫找到寧大醫學院附屬醫院婦產科的副主任醫師徐學麟,徵詢了徐醫生的意見。
  • 前置胎盤是個坑,不重視後果很嚴重
    通常被確診為胎盤前置的孕婦都會非常擔憂,胎盤前置雖然不似胎盤早剝那樣緊急致命,但是由於剖宮產已經成為現代產科解決高危妊娠的一個重要途徑,剖宮產後兇險性前置胎盤發生率也隨之增加,而兇險性前置胎盤易並發胎盤植入,並發胎盤植入進一步增加出血的風險及出血量,常常導致不可預見的大出血,不易控制,因此如何更早的診斷及有效處理對於保障母兒的生命安全也是重要一環。
  • 前置胎盤的臨床診斷與處理指南
    前置胎盤是常見的妊娠晚期併發症,病情易突然加重而危及母兒安全。因此,早期診斷和正確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 孕婦產後失血1萬cc被切除子宮,為何說胎盤植入是沉默殺手?
    醫院產科啟動了應急預案,根據孕婦的病史及檢查結果,產科得出的診查結論是:完全性前置胎盤伴出血、妊娠合併子宮瘢痕、3.G5P1孕36周+4天LOA。雖然孕周不足月,但鑑於孕婦情況危急,醫生決定立即進行剖宮產手術,手術分娩出一名重3.05公斤的女嬰。胎兒娩出後,產婦宮腔迅速向外大量湧血。
  • 妊娠併發症和合併症終止妊娠時機的專家共識(第二部分)
    有子宮肌瘤剔除術史者終止妊娠的時機爭議較大。經過充分的專家意見調查,本共識建議有子宮肌瘤剔除術史者如果需要剖宮產,可在36~39周實施。具體時間的選擇應根據手術情況,例如剔除肌瘤的數量、深度和部位,個體化決定。本共識對此終止妊娠時機給出的範圍較寬,是為了結合臨床情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