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溫州美食篇

2020-12-18 美食網校

溫州,簡稱「甌」,浙江省轄地級市;浙江省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溫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 溫州古為甌地,也稱東甌,唐朝時始稱溫州,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建城歷史。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改革開放初期,以「南有吳川,北有溫州」享譽全國。溫州文化屬甌越文化,溫州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溫州話被評為中國最難懂方言之一。溫州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南戲的故鄉、中國海鮮雞蛋之鄉,溫州人被國人稱之為東方猶太人。

溫州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市相連,北和東北部與台州市接壤。境內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呈現梯形傾斜。綿亙有洞宮、括蒼、雁蕩諸山脈,泰順的白雲尖,海拔1611米,為溫州市最高峰,東部平原地區,人工河道縱橫交錯。溫州的山脈有玉蒼山雁蕩山等山脈。山體主要由流紋巖和凝灰巖構成,局部有花崗巖。由於長期受流水侵蝕,或地震影響,山體崩塌形成了無數奇峰、異洞、怪石、陡壁、峽谷、飛瀑。

溫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眾多,海洋資源豐富,是江南「魚米之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柑橘、茶葉、枇杷楊梅、甘蔗等160餘種。海洋魚類有帶魚、黃魚、鰻魚等370餘種、貝類有430餘種。沿海灘涂養殖面積達6.5萬公頃,養殖、蚶、蝦、蟹、蛤等。用材林有松、杉、櫟等280餘種。

溫州菜以海鮮為主,菜品口味新鮮,淡而不薄,烹調技術講究輕油,輕芡,注重刀工。三絲敲魚、錦繡魚絲和爆墨魚花並稱「甌菜三絕」。溫州特色小吃種類繁多,有松糕、米麵、炒粉幹、馬蹄松、燈盞糕、魚圓等四五十個品種。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魚圓、矮人松糕、膠凍、敲魚等。

魚丸。以魚肉或海鰻肉為主料,切成細條,用酒,味精、鹽漬片刻,加白澱粉,用手揉透,然後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食時連原湯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蔥花。溫州大街小巷設有許多魚丸店攤。1998年12月,溫州酒家的魚丸以其風味佳,有特色,同縣前湯圓店麻心湯圓一起被認定為「中華小吃」。

溫州魚餅是溫州傳統民間特產,它均以東海的冕魚、馬鮫魚等新鮮海水魚為主原料,配以獨特的調味品,採用傳統配方及先進工藝精製而成,不添加任何色素及防腐劑,肉質鮮嫩、鮮而不腥、低脂肪,營養極為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胺基酸鈣,維生素A、E、C及鉀、鎂、磷、鉬、碘、硒及大量的蛋白質。是家庭、酒店、旅遊及饋贈親友的天然魚肉食品。 據說溫州魚餅早在漢朝時期就有了製作的記載,而到了民國十年(1921)就已很出名。

燈盞糕是浙江溫州的特色名點,一種油炸食品,歷史悠久。據說在元末明初劉伯溫義軍攻溫州城的和城內義軍聯絡暗號,為「等斬」糕(意為縛好內蒙古人),溫州俗話「等斬」和「燈盞」是同音。另據傳清光緒末年,溫州人陳大溫州特色小吃姆、陳碎姆兩兄弟,在東門陡門頭設攤炸燈盞糕。內餡是豬腿肉和黃嶼蘿蔔絲,外皮用新黃豆和米粉漿拌和,採用鮮豬油炸制。因外形酷似古代扁圓形的菜油燈盞,故得名「燈盞糕」。燈盞糕外皮鬆脆,圓邊酥軟,內餡爽口,獨具風味。外皮原料為大米與黃豆浸泡後磨成的米漿,肉餡以蘿蔔刨成的細絲為主料加上豬腿肉和雞蛋,用新鮮的豬油炸制。製作時先將大米、黃豆浸泡二個小時,然後磨成米漿,調入細鹽、味精、蔥花、攪拌調勻。用湯匙舀一匙米漿到特製的圓勺內,沉入已沸的油鍋中。油炸時,漫溢成圓狀的米漿在沸油中迅速發酵,充氣成圓球形,漸離圓勺浮出油麵,到通身金黃時即熟。二: 燈盞糕的種類:燈盞糕分為三種,一種是溫州的燈盞糕,江州的燈盞糕和陡門頭燈盞糕。

矮人松糕:松糕,即白糖肥肉鬆糕。製作此點心的老師傅個子很矮,故稱「矮人松糕」。早在1943年抗戰後期,他在五馬街口設攤,邊炊邊賣很是出名。此點心選用當年純糯米,拌以豬臀肌肥肉丁(肉先加鹽醃漬20天)、上等桂花和白糖。此點心特點是鬆軟綿糯,甜中有鹹,清香可口,老少皆宜,所以,不愧是溫州的名小吃啊!!!松糕,即白糖肥肉鬆糕。據說,這「矮人松糕」發明自抗日戰爭後期,那時有個溫州人叫谷進芳,在城區五馬街口設攤製作松糕,以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出名。因為谷進芳個頭矮小,就稱他做的糕為「矮人松糕」。此點心特點是鬆軟綿糯,甜中有鹹,清香可口,老少皆宜

炒粉幹。溫州最有特色的傳統小吃,無論街頭小吃,排檔或是酒店都可以看到炒粉幹的身影。用本地豬肉熬出油,佐好湯料,粉幹無須用水衝軟,即下鍋炒,再配以牡蠣、鰻魚乾、蝦、蛋皮、豬肉、胡蘿蔔、豆芽、韭菜等佐料炒制,味美而料足,是流行於溫州民間的佳美麵食。

糯米飯/溫州特色小吃 。用木桶,炊熟後,盛一小碗,先澆上香菇肉末湯,再放上碎油條 香味撲鼻 先喝口豆腐腦。嫩嫩的,滑滑的甜甜的還帶點薄荷. 一早的好心情由此開始了 。

三絲敲魚:溫州民間傳統佳餚,相傳已有百餘年歷史。直到今日,每到逢年過節、親朋相距,常以敲魚款待「三絲」指的是雞脯絲、火腿絲、香菇絲、敲魚、三絲加清湯烹製而成的「三絲敲魚」,湯清味醇、鮮嫩爽滑,色澤調和,獨具風味。

錦繡魚絲:新創甌菜,選用黑魚脊背肉切成細絲,配紅綠柿椒絲、黃蛋皮絲、棕色香菇絲等炒制而成。此菜色彩豐富似錦繡,魚絲條不斷、勻稱,其味十分鮮美。

爆墨魚花:在甌菜中有一系列的墨魚菜餚,爆墨魚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是一道刀工、爐工並重的甌菜名

當然還有許多的美食小店,倉橋街口(靠近解放北路)的炒粉幹,用的是豬油,賊香,炒的時候一定要讓老闆娘多放配料,加雞蛋,多加菜,多加肉絲,出鍋的時候再噴一點醋,味道沒得說,8分。黎明立交橋往洪殿走,下橋後左手邊巷子口有個小麵攤,他家的牛肉米麵是我的最愛,牛肉現炒的,很嫩很入味,老闆娘炒功了得,像是豬肝面裡的豬肝也炒得很嫩很入味。8.5分。西山銀來花苑樓下,老包排檔,他家的烤鴨頭非常不錯,我不吃鴨頭的人,竟然愛上了,給7.5分吧。五馬街口旁(老溫州酒家現為肯德基)小巷子進去,阿輝麵店,他家的排骨麵,排骨很爛很入味,面很筋道。8分。城西街教堂旁的一家小店,賣豆腐腦,店很小很小,豆花很滑很細,不會散。8分。小時候吃過的那種美味生煎包,在鼓樓街城牆下面的攤子上能買到。那叫一個軟脆結合啊,餡料也新鮮。不過就是肉比較少,給打個8分。

我覺得雁蕩西路東北一家人的手撕餅好吃。撕著吃,甜甜的。很酥。很大一張,跟印度飛餅似的,都是在大廳現場做的。9分。馬鮫魚做的魚丸,比較韌,有嚼頭。推薦一家馬鮫魚魚丸店,在公園路往軍分區走的那個路口,叫阿文魚丸。價格也便宜,小份的才8塊錢。8分。到處都能吃到豬油糕,但我覺得有兩家的最好吃的,一家是永寧巷口的,一家是雲天樓的。兩個地方兩種型;永寧巷口的個頭大,偏糯糯的口感,適合喜食傳統口味的人,8分;雲天樓的屬於迷你型的,更鬆脆一些。9分。西城路菜場對面的阿忠麵館,腰花米麵最有名。本地的手工米麵,切得細細的,味鮮湯濃,帶動著米麵也味道十足。9分。我喜歡吃阿斌美食的紅燒雞翅,有孜然的味道,很獨特。在下呂浦拉芳舍北巷,他家以做江湖菜出名,價格也很實惠。8分溫州人一貫的理解,紗面只能煮不能炒,炒了會寸寸斷,但香格裡拉大酒店的炒紗面不會斷,看起來很像細粉幹,吃起來口感不同,更細膩。48元一份,適合三四個人吃,價格算比較平民了。創意+味道,9分。阿隆海鮮的酒燜蝤蠓,大螯肥美,好吃啊!我是去歐洲城那家吃的。現在去吃正是好時候。9分吧,扣掉1分是吃得爽,錢包就捂不住了。雞蛋冰淇淋很久沒吃到了吧,冰磚+雞蛋+芝麻,老溫州夏天的味道。跟現在各種凹造型的甜品不同,這種老實本分的冷飲吃著就是爽。可惜這種傳統的冷飲店越來越少了,我知道的就學院路彩萍冷飲店、水心芙蓉冷飲店。味道+回憶=滿分。

你還知道那些溫州美食?請留言大家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江湖《九陰真經2》研發爆料之美食篇
    歡迎走進本期研發手札,《九陰真經2》美食篇,帶你領略舌尖上的江湖。食物分四種,酒水也算,但是不能...在《九陰真經2》中,食物大致分為四種(酒水也包含其中)所以雖然饅頭和米飯算不上什麼美味,但是生存才是硬道理,千萬不要小看饅頭米飯的價值。第二種:特殊用途/環境的食物江湖多變,當你嘗試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時候,惡劣的自然環境會給你帶來較大影響,比如雪山的嚴寒,沼澤的炎熱,或者長時間工作/PK對體力的消耗,這種時候就需要特殊的食物來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了。
  • 舌尖上的溫州:民間美食任性大搜羅
    舌尖上的溫州:民間美食任性大搜羅 2018年03月20日 14:28   來源:溫州網
  • 舌尖上的美食——台州美食篇
    台州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很多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就好幾次介紹了台州的美食,餃餅筒、羊角腳蹄、蛋清羊尾、泡蝦,錫餅、蕃粉圓、燒餅、仙居「八大」碗、糯米蛋糕、扁豆仁糕、雞子面、糊糟羹、百合苔餅、黃巖蜜桔、三門灣鋸緣青蟹、仙居三黃雞、「溫聯牌」果蔗、臨海的麥蝦,大田大排面,「玉麟」西瓜、玉環長柿、湧泉蜜桔、玉環文旦、桐嶼枇杷、仙居仙梅、豆腐圓子等等都是非常受台州人民喜歡的傳統美食
  • 為了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溫州一幼兒園自建烘培房
    溫州網訊 最近,溫州有一所幼兒園,為了園裡515名孩子舌尖上的安全而「大動幹戈」,不僅從食材的源頭入手,找來永嘉蔬菜基地直供,更是捨得投入15萬元布置了一個烘焙房,找來專業人士自製中午餐點。  自建幼兒園烘培房  為515名孩子自製中午點心  近日,記者來到溫州機關二幼,園裡新建的烘焙房已經開始忙活了。「今天做的是餐包」,來自中糧·君頂的師傅告訴記者,他們從早上8點就開始工作,為515名幼兒園的孩子準備下午點心。
  • 舌尖上的中國——南京美食篇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遊、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 舌尖上的中國——廣州美食篇
    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廣州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麵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
  • 舌尖上的中國——寧德美食篇
    寧德市中國大黃魚之鄉,國家園林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翼沿海、福建閩東地區,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西鄰南平,南接省會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擁有世界級天然深水港三都澳。
  • 舌尖上的中國——瀘州美食篇
    中國名酒,窖齡已有四百餘年,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國際名酒金獎。具有醇香濃鬱、飲後留香、清冽乾爽、回味悠長的濃香型酒的特色,享有「拔塞千家醉,開瓶十裡香」的美譽古藺手工面,是以手工揉制,再經機械成型而成。古藺手工面分為水面和乾麵兩種,以乾麵為居多,而真正能夠長時間儲藏,長距離運輸的也只有古藺乾麵。古藺手工面,尤其是乾麵享譽整個四川乃至整個川南。
  • 舌尖上的中國——東莞美食篇
    三國時期建郡,有著1700多年的郡縣史,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為「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和廣東歷史文化名城。厚街臘腸是一種將豬肉,按一定的肥瘦肉比例搭配、加上一定的鴨肝、豬肝等配料,灌入腸衣中,懸掛風乾而成的一種腊味,屬於廣式臘腸的一種。
  • 在寧波老外灘 邂逅「舌尖上的美食風暴」
    作為首屆中國
  • 舌尖上的中國——泉州美食篇
    泉州肉粽以香菇、芋頭粒、慄子、豬肉或雞肉糯米等為原料,把糯米拌上滷湯,蔥頭油,放在鍋裡炒得又幹又松,再和肉、生慄子攪拌均勻,用竹葉包好煮爛。面線糊系以蝦、蠔、蟶、淡菜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與面線煮成糊。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爛、糊得清楚。面線糊除以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腸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人面線糊中,使油脂融人其中。
  • 舌尖上的一些事——臺灣美食篇
    Hello,大家好!我是吃貨小小編Una,每次聽到有好吃的,就會興奮到咽口水,然後就然後...So,我必需屁顛屁顛跟著臺灣光觀局,而你需follow me!嘻嘻,所謂的「手路菜」是指比較費手工、需要技巧的菜色,廚師獨特的烹調手法與口味,意指「私房菜」、「特色菜」的意思!4.牛肉大塊,湯汁濃鬱,永康街的牛肉麵一直是很多人排隊也要吃的美味。人氣最旺的兩家店分別是永康和老張,永康牛肉麵有50多年的歷史,名氣最大,《舌尖2》也增加以推薦過,饞吧!!!
  • 舌尖上的塔斯馬尼亞,共赴一場澳大利亞美食之約
    舌尖上的塔斯馬尼亞,共赴一場澳大利亞美食之約 2020-08-26 16:46:00來源:北國網
  • "舌尖上的中國"與毒食
    《舌尖上的中國》讓「眼淚與口水齊流」  5月14日晚10點半,由央視紀錄頻道打造、長度為7集的高端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一套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為何這樣紅?這是國內首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畫面中的美食讓人饞涎欲滴,串聯起來述說中國各地美食生態的人物故事感動滿滿。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 勾起舌尖上的鄉愁
    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 片中食材銷量大幅提升 深夜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使得不少吃貨眼淚伴著口水流。吃貨迷們一致認為,只能看得到卻吃不到是最大的煎熬。 《舌尖》饞倒外國網友:一頓飯後房租減半 圖 《舌尖2》的熱播,再次掀起對中國美食的潮湧好評,舔屏都不足以證明中國美食的誘人了,這幾天,網上盛傳《外國人是怎樣被徵服的》的長微博讓各位網友爆笑捧腹,這個本是搜集「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美食」的話題,不知不覺地就變成「外國人是怎樣被中國美食徵服的」,對中華美食最直觀的評價當然就是來自國際友人們了。
  • 廈門生活志·美食篇|舌尖上的同安古早味
    舌尖上的同安,有一種味道不能忘卻
  • 舌尖上的鰲江龍港美食飄香四海!
    舌尖上的鰲龍美食飄香四海!!!
  • 舌尖上的鰲江龍港美食飄香四海
    舌尖上的鰲龍美食飄香四海!!!自從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以後,逐漸改變了人們對吃貨的態度,吃,其實也是種文化,故吃貨逐漸也是褒義詞了。「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對美食的執著誕生了龐大的中華菜餚。從南到北,由西向東,不同地域均有其獨特的美食,這也包括山水並存的鰲江與龍港。
  • 霧山五行:舌尖上的鴨子,霧山火行強力推銷,我就問你敢買嗎?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樣一部國漫,聽說它的製作團隊很窮,聽說它的製作團隊超級拖,還聽說這個團隊一直在保持動漫製作初心,沒錯,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這個又窮又拖更的團隊用四年時間一張張畫出來的動漫《霧山五行》,一個讓人截圖截到手酸的水墨畫風國漫系列,我的天,這也太中國風了吧,不過今天咱們不介紹動漫主題
  • 《舌尖上的中國》引動全球熱潮
    圖為日本神戶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學班的學生們在觀看《舌尖上的中國》。毛丹青/供圖《國際先驅導報》文章從《舌尖上的中國》令無數中國人熱血沸騰的那天起,這部紀錄片「能否走向世界」的問題就產生了。坎城電視節主席點名看片《舌尖上的中國》首映儀式上,總導演陳曉卿請了80多個國家的大使到場,他的考慮是,要儘可能地將這部紀錄片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