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廣州美食篇

2020-12-20 美食網校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麵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好的叉燒包採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微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蛋撻是一種以蛋漿做成餡料的西式餡餅;臺灣稱為蛋塔,「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的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個下午茶餐。我國香港特區的不少酒樓的點心中也包括蛋撻仔(小型蛋撻)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有指蛋撻亦是中國17世紀的滿漢全席中第六宴席的其中一道菜式。

幹蒸燒賣是廣東省地方傳統名點,廣式飲茶中的幹蒸燒賣是茶市必點的人氣點心之一。屬於粵菜系。幹蒸燒賣是用半肥瘦豬肉、蝦仁、雲吞皮和雞蛋為主要原料,以生抽、白糖、鹽、雞粉、胡椒粉、生粉、料酒為配料加工製作而成的。在20世紀30年代,幹蒸燒賣已風靡廣東各地,近20年來,又傳遍廣西的大中城市,成為嶺南茶樓、酒家茶市必備之品。

蝦餃是廣東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屬粵菜系,蝦餃始創於20世紀初廣州市郊伍村五鳳鄉的一間家庭式小茶樓,已經有百年歷史。傳統的蝦餃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餡料有蝦,有肉,有筍,味道鮮美爽滑,美味可口。

雲吞麵或叫做餛飩麵,雲吞麵是廣東省地道的漢族小吃。一般以雲吞拌麵,分為湯麵與撈麵。是一種在中國十分普遍的食品。以煮熟的餛飩和蛋面,加入熱湯即成。廣州人愛吃雲吞麵,一碗上乘的雲吞麵,要有「三講」:一講面,必須是竹升打的銀絲面;二講雲吞,要三七開肥瘦的豬肉,還要用雞蛋黃漿住肉味;三講湯,要大地魚和豬骨熬成的濃湯。小小雲吞麵,承載著豐富的本地元素。

腸粉亦稱卷粉、豬腸粉(因形似豬腸),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它是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捲成長條,剪斷上碟。腸粉成為不少廣州人早餐必選的食品,它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

荔灣艇仔粥是一道主食,原料為叉燒、魚片、魷魚須、浮皮、海蜇、蛋絲、炸花生、薄脆、蔥花、蕪芫、薑絲、白粥。艇仔粥的由來:「是一個家道中落的廣州「西關闊少」,他於經濟拮据的窘境中,買了一隻小艇,在荔枝灣做起 了賣粥的營生。以油炸花生米、炸魷魚絲、炸米粉絲、生菜葉絲、海蜇絲、熟豬肚絲等作粥料,客人要吃時,就把粥料放入碗裡,臨時加入新鮮魚片,衝入沸滾的味 粥(這種味粥多用雞鴨或生魚的骨熬成),然後撒上芫荽、蔥絲、紫蘇葉,最後加入一小撮蝦子、幾滴麻油,熱騰騰、香噴噴的端到遊客面前。

沙河粉:為特製的薄片粉。產於沙河鎮。產品潔白透明,體薄柔韌,爽滑可口,烹調方便,可葷可素。既可作街頭小食品,又可作正餐主食,可湯、可炒,或與調料生拌,若拌以肉絲之類,其味更佳。

鹹煎餅別稱菜煎餅,是廣東及山東地區的傳統小吃,又名菜煎餅。是不被人廣泛知道的一種美味食品。其烹飪方法簡單,營養豐富,口味鬆軟不粘口,保質期長,便於攜帶,在當地是一種很受歡迎的美食。

銀記豉油皇牛腸是由解放初期的吳銀師傅所創,她得名師傳授,用精製大米磨成米漿,蒸製成拉腸粉,用新鮮牛肉配以姜計、白酒、生抽、生油、麻油、味粉、糖、鹽、胡椒粉等調料作餡,再澆上特級生油、豬油、生抽、味精、糖、開水、梘水配製的醬油,就製成香濃爽滑、白如雪、薄如紙的可口腸粉,深受食客歡迎。早在5O年代已馳名廣州,成為婦孺皆知的西關名小食。1983年還獲「廣州名小食」稱號。

廣州的小吃實在太多,每天不重樣你吃一年都吃不完,除了以上的美食之外還有: 歐成記上湯鮮蝦雲吞、 榮華金牌叉燒酥 、韭黃鮮蝦腸粉 、銀記滑雞粥 、沙基艇仔粥 、新鮮豬雜粥 、秘制滷肉粉、酸辣湯米粉、秘制鍋燒肉米粉、田螺雞米粉 、雜錦桂林米粉、藥制龜苓膏 、蘆薈燉雪蛤 、順德爽魚皮 、自助粥 、醒胃牛三星 、馳名牛腩粉 、匯景古法水蛇粥 、匯景薑汁奶 、中式酥餅 陶陶居、酸辣牛雜湯 、和味中肚粥、香煎金粟餅 、珍珠糯米雞 、精品椰皇酥 、香滑奶黃包、乳香芋蝦 泮溪酒家、和味牛雜 、泮塘馬蹄糕、蜜汁叉燒包 、奇味雞仔餅 、炸面 、錦滷雲吞 、肉丸粥 、茴香豬手 北園酒家 、雞絲春卷 、玉液叉燒包、椰醬蛋角 南園酒家 45、可可奶層糕 、豬腳姜醋 大同酒家 、大同雞蛋撻 、雞仔餅 蓮香樓 、西關小桃酥 、老婆餅 、潮州薄殼餅 潮香菜館 、西安臘汁肉夾白吉饃 陝西大廈餐廳 、清真牛肉串 東來順飯店 、雲南過橋米線 香稻米線館 、西關艇仔粥 西關人家 、薯茸牛利酥 、雙色棉花糕等等。

你還吃過令人難忘的廣州美食,請留言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江湖《九陰真經2》研發爆料之美食篇
    歡迎走進本期研發手札,《九陰真經2》美食篇,帶你領略舌尖上的江湖。食物分四種,酒水也算,但是不能...在《九陰真經2》中,食物大致分為四種(酒水也包含其中)所以雖然饅頭和米飯算不上什麼美味,但是生存才是硬道理,千萬不要小看饅頭米飯的價值。第二種:特殊用途/環境的食物江湖多變,當你嘗試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時候,惡劣的自然環境會給你帶來較大影響,比如雪山的嚴寒,沼澤的炎熱,或者長時間工作/PK對體力的消耗,這種時候就需要特殊的食物來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了。
  • 廣州80後「靚湯達人」 登上《舌尖上的中國》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攝「廣州哪家的湯最好喝,答案一般是自己家……」2月22日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四集《養》播出,作為食養文化的一部分,廣州湯水成了這集的主角之一。而片中分享美顏湯方,介紹自己「靚湯和公益生涯」的80後鄭雅甄,也在一夜間「紅」了起來。
  • 廣州美食篇,一天賣出五百個的鹹煎餅,一賣就是四十年!
    歡迎來到百家號(灰藍色淺灘)我們今天講述的是廣州美食篇,一天賣出五百個的鹹煎餅,一賣就是四十年!哈嘍,各位大哥哥小姐姐們,大家好呀!你的無敵小可耐,上線了~此處應該來點掌聲:哈哈哈......走,出發,本主編,就帶大家一起探討廣州美食篇啦。我喜歡吃早茶,還喜歡擠著隊都要買的早茶。就在還海珠南路的一個早點館,這家店一天能賣出五百個的鹹煎餅,老闆一賣鹹煎餅就是四十年!
  • 廣州拍美食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穿街走巷帶你覓食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攝      據廣州日報報導:香噴噴的彈牙雲吞麵、回味無窮的叉燒飯、令人稱道的一盅兩件……昨日,由廣州市荔灣區文聯、廣州荔灣發布、荔灣區旅遊諮詢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品味舌尖,分享西關」論壇暨「至味西關」紀錄片開機儀式在荔灣區舉行。《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等美食大咖聚焦西關美食,與網友開展互動,熱議荔灣美食特色。
  • 舌尖上的美食——台州美食篇
    台州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很多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就好幾次介紹了台州的美食,餃餅筒、羊角腳蹄、蛋清羊尾、泡蝦,錫餅、蕃粉圓、燒餅、仙居「八大」碗、糯米蛋糕、扁豆仁糕、雞子面、糊糟羹、百合苔餅、黃巖蜜桔、三門灣鋸緣青蟹、仙居三黃雞、「溫聯牌」果蔗、臨海的麥蝦,大田大排面,「玉麟」西瓜、玉環長柿、湧泉蜜桔、玉環文旦、桐嶼枇杷、仙居仙梅、豆腐圓子等等都是非常受台州人民喜歡的傳統美食
  • 舌尖上的中國——東莞美食篇
    位於廣州東南、珠江口東岸,南鄰深圳,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籃球城市,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三國時期建郡,有著1700多年的郡縣史,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為「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和廣東歷史文化名城。
  • 廣州最有名的一道美食,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2》,做法教給你
    這就是《舌尖上的中國2》給我安利的一道美食 名叫「娟姨第一家豬腳姜」她家做了二十年了,每次走過她家附近,閉著眼,聞著味都能輕而易舉找到她家。店裡那個和藹可親的微胖大姐就是娟姨。我心裡想,肯定是她家豬腳姜太好吃了,所以她長胖了。
  • 舌尖上的中國——南京美食篇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遊、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 舌尖上的中國——溫州美食篇
    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改革開放初期,以「南有吳川,北有溫州」享譽全國。溫州文化屬甌越文化,溫州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溫州話被評為中國最難懂方言之一。溫州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南戲的故鄉、中國海鮮雞蛋之鄉,溫州人被國人稱之為東方猶太人。
  • 舌尖上的中國——寧德美食篇
    寧德市中國大黃魚之鄉,國家園林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翼沿海、福建閩東地區,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西鄰南平,南接省會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擁有世界級天然深水港三都澳。
  • 舌尖上的中國——瀘州美食篇
    中國名酒,窖齡已有四百餘年,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國際名酒金獎。具有醇香濃鬱、飲後留香、清冽乾爽、回味悠長的濃香型酒的特色,享有「拔塞千家醉,開瓶十裡香」的美譽古藺手工面,是以手工揉制,再經機械成型而成。古藺手工面分為水面和乾麵兩種,以乾麵為居多,而真正能夠長時間儲藏,長距離運輸的也只有古藺乾麵。古藺手工面,尤其是乾麵享譽整個四川乃至整個川南。
  • 舌尖上的中華老字號廣州酒家
    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廣州酒家,公司為食品+餐飲的雙主業經營模式,食品業務以「利口福」、「秋之風」、「陶陶居」等品牌進行銷售,產品包括月餅、速凍、腊味、餅酥等等,餐飲業務主要以經營「廣州酒家」門店為主,輔以「天極品」、「星樾城」、「
  • 廣州,一家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店
    惠食佳(啫八店)惠食佳的環境沒的說,惠食佳的特別全部在「啫」上,所以啫啫煲是必須要嘗嘗的,還有煲仔飯,也是必點之一。不怎麼起眼的店,卻是米其林推薦餐廳,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冰冰甜甜的雪糕帶著絲絲桂花和枸杞的香甜,配上脆脆的玄米粒和烘烤的又香又脆的白芝麻,這種玄妙的搭配讓人太驚豔!!好吃到爆!!真的是吃出了雪糕界的一片新天地!!鐵板蠔烙是至今為止吃過最奢華的,裡面包含了好幾種海鮮,煲仔飯不是不要錯過,最後的冰激凌是薑汁撞奶冰激凌,口感清奇。#啫通菜梗# 這個菜非常的入味~超好吃~!
  • 廣州做好「舌尖上」防疫喜迎新春
    廣州做好「舌尖上」防疫喜迎新春。行業協會將盡最大努力指導監督餐飲企業做好疫情防控,不斷滿足社會各界對「食在廣州」的美好願望。他還鼓勵餐飲行業要更加注重年夜飯的營養搭配和服務模式,反對餐飲浪費,提升行業抵禦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 舌尖3種草一口鍋是什麼意思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火了一口鍋
    此外,《舌尖上的中國3》(簡稱《舌尖3》)昨晚開播,再次引發極大的關注。這些知名美食紀錄片依靠精良的製作陪觀眾下飯,讓人胃口大開,情懷滿滿。  還有這些美食紀錄片  可以回味  《味道雲南》既有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還有對人和食材關係的微妙理解,使得該片不僅僅是一部表現美食的紀錄片。
  • 廣州這家餐廳兩次上鏡《舌尖上的中國2》,生啫是招牌,食客愛來
    食在廣州,這句話大概全世界華人都認同,畢竟廣東人是出了名的愛吃能吃,而廣州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惠食佳,作為廣州唯一兩次上鏡《舌尖上的中國2》,並且是2018年米其林廣州星級餐廳,從1992年至今,走過27年,也是無數榮譽加身,是本地食客和外地遊客都愛來的廣府餐廳。
  • 舌尖上的中國——泉州美食篇
    泉州肉粽以香菇、芋頭粒、慄子、豬肉或雞肉糯米等為原料,把糯米拌上滷湯,蔥頭油,放在鍋裡炒得又幹又松,再和肉、生慄子攪拌均勻,用竹葉包好煮爛。面線糊系以蝦、蠔、蟶、淡菜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與面線煮成糊。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爛、糊得清楚。面線糊除以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腸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人面線糊中,使油脂融人其中。
  • 舌尖上的一些事——臺灣美食篇
    Hello,大家好!我是吃貨小小編Una,每次聽到有好吃的,就會興奮到咽口水,然後就然後...So,我必需屁顛屁顛跟著臺灣光觀局,而你需follow me!嘻嘻,所謂的「手路菜」是指比較費手工、需要技巧的菜色,廚師獨特的烹調手法與口味,意指「私房菜」、「特色菜」的意思!4.牛肉大塊,湯汁濃鬱,永康街的牛肉麵一直是很多人排隊也要吃的美味。人氣最旺的兩家店分別是永康和老張,永康牛肉麵有50多年的歷史,名氣最大,《舌尖2》也增加以推薦過,饞吧!!!
  • 舌尖上的塔斯馬尼亞,共赴一場澳大利亞美食之約
    舌尖上的塔斯馬尼亞,共赴一場澳大利亞美食之約 2020-08-26 16:46:00來源:北國網
  • "舌尖上的中國"與毒食
    《舌尖上的中國》讓「眼淚與口水齊流」  5月14日晚10點半,由央視紀錄頻道打造、長度為7集的高端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一套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為何這樣紅?這是國內首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畫面中的美食讓人饞涎欲滴,串聯起來述說中國各地美食生態的人物故事感動滿滿。